- 年份
- 2024(11335)
- 2023(15744)
- 2022(13257)
- 2021(12160)
- 2020(10270)
- 2019(23254)
- 2018(22783)
- 2017(44845)
- 2016(24395)
- 2015(26813)
- 2014(26441)
- 2013(26217)
- 2012(24134)
- 2011(21494)
- 2010(21822)
- 2009(20896)
- 2008(21154)
- 2007(19347)
- 2006(17498)
- 2005(16020)
- 学科
- 业(103557)
- 济(102389)
- 经济(102227)
- 管理(93562)
- 企(92428)
- 企业(92428)
- 方法(44690)
- 财(39919)
- 数学(35719)
- 数学方法(35411)
- 农(33811)
- 业经(32059)
- 务(28111)
- 财务(28077)
- 财务管理(28034)
- 制(27201)
- 企业财务(26744)
- 中国(24252)
- 农业(23722)
- 策(20805)
- 技术(19753)
- 体(19494)
- 贸(18931)
- 贸易(18919)
- 划(18614)
- 易(18442)
- 银(17183)
- 银行(17135)
- 地方(16852)
- 和(16839)
- 机构
- 学院(353855)
- 大学(350165)
- 济(152448)
- 经济(149587)
- 管理(142451)
- 理学(122257)
- 理学院(121095)
- 管理学(119506)
- 管理学院(118866)
- 研究(115561)
- 中国(92945)
- 财(77343)
- 京(72769)
- 科学(67700)
- 农(65333)
- 财经(59548)
- 所(58625)
- 江(55705)
- 经(54059)
- 业大(53269)
- 中心(52980)
- 研究所(52298)
- 农业(51370)
- 经济学(45845)
- 北京(45304)
- 财经大学(43917)
- 州(42688)
- 院(41654)
- 经济学院(41388)
- 商学(40366)
- 基金
- 项目(227833)
- 科学(181333)
- 基金(169151)
- 研究(163867)
- 家(147813)
- 国家(146507)
- 科学基金(126989)
- 社会(107364)
- 社会科(101927)
- 社会科学(101902)
- 基金项目(89224)
- 省(88676)
- 自然(83444)
- 自然科(81576)
- 自然科学(81551)
- 自然科学基金(80244)
- 教育(74092)
- 划(73969)
- 资助(69308)
- 编号(63955)
- 成果(51624)
- 部(51395)
- 重点(50861)
- 创(50073)
- 发(48154)
- 业(47874)
- 制(46517)
- 创新(46110)
- 国家社会(44510)
- 教育部(44320)
- 期刊
- 济(175387)
- 经济(175387)
- 研究(105284)
- 中国(69836)
- 财(65746)
- 农(60666)
- 管理(59133)
- 学报(54289)
- 科学(51456)
- 大学(41950)
- 农业(40586)
- 学学(40341)
- 融(38350)
- 金融(38350)
- 财经(30757)
- 业经(30279)
- 技术(29003)
- 教育(27918)
- 经济研究(27830)
- 经(26370)
- 业(23648)
- 问题(22645)
- 技术经济(19042)
- 财会(18408)
- 贸(18371)
- 现代(17421)
- 世界(17192)
- 版(16946)
- 商业(16795)
- 国际(16586)
共检索到540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昭 刘映曼
服务业"营改增"是分税制改革后又一项重要的财税举措,不仅对市场经济产生了显著冲击,也对制造业企业的经营行为与绩效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利用2009-201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全面评估了"营改增"作用于制造业企业经营行为和绩效的政策效应。研究表明:第一,"营改增"对制造业企业研发和固定资产扩张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财务绩效产生负向作用,对企业的研发绩效有正向作用,且四类稳健性检验的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第二,"营改增"政策在企业间存在异质性,面对"营改增"政策冲击,不同所有制、不同产品多样性水平、不同产品质量水平以及不同年龄的企业在经营行为和绩效上的改变均存在差异。因此,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征管模式,按行业特征制定差异化税收制度,从长期来看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而且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营改增 制造业 异质性 研发 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倪静洁 万红波
自2012年实施"营改增"以来,其经济后果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营改增"能否促进制造业企业绩效的提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政策推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2009—2015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营改增"后制造业上市公司通过加大产出服务化力度提高了企业绩效,且企业进行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类型越冗杂,绩效的提升效果越差。文章拓宽了"营改增"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范围,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为制造业通过产业融合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营改增 产业融合 企业绩效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强国令 王梦月
企业在制度环境的变迁中做出的经营决策关乎其生存与发展。作为"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由点到面推开的"营改增"增强了企业自觉适应市场环境的活力,其带来的巨大减税效应以及专业化分工效应是否会促使企业放弃被误认为"粗放型发展"缩影的多元化经营策略呢?本文利用"营改增"这一准自然实验作为外生冲击,基于我国2010—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多元化经营,且注重横向多元化经营,主营业务中制造业业务增多,制造业业务收入增加。同时发现在"营改增"政策背景下,企业价值也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从"营改增"政策角度为多元化溢价论还是折价论的争议提供了部分结果,也为我国"营改增"政策实施效果的进一步评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营改增” 专业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译 徐焕章
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沪深A股2011~2015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对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长期负债率与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流动负债率、产权比率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不显著。基于该结论,提出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完善资本结构、提高经营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译 徐焕章
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沪深A股20112015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对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长期负债率与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流动负债率、产权比率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不显著。基于该结论,提出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完善资本结构、提高经营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旭 史锐
本文以2000—2002年发生并购事件的77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了7项财务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综合得分模型,计算出各公司不同年度的综合得分,检验并购前后的综合得分差值,比较绩效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并购绩效总体上呈明显的波动趋势且不显著;不同的并购方式获得的绩效有明显的差别及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具有"中国特色"。本文研究对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战略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 并购绩效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汪海建 薛云燕 周绍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以推动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而治理产能过剩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相关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产业政策的必要性与有效性仍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中国"去产能"政策为研究对象,从抑制型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出发,使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了其对制造业类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和利润等绩效指标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去产能"政策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上市企业绩效影响呈现U型关系。短时间内,"去产能"政策会对企业绩效存在负面影响,但从更长时间维度看,则有利于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另外,本文采用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方法、更换核心解释变量测度方式以及进行随机分组运算等方法,分析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抑制型产业政策可以成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政策工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庄伯超 余世清 张红
以中国制造行业113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供应链伙伴关系—企业内外部绩效—财务绩效模型进行了实证验证,揭示了供应链集中度、资金营运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采购的集中化和应付账款的及时性有利于加快企业的库存周转率,销售的集中化和应收/应付账款的及时性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绩效。最后,相对于库存绩效,市场绩效则显著性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寅 陈菲尔
随着数字技术和数据资产的发展与应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以2011—2021年沪深两市医药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经营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基于回归分析研究,医药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即数字化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2)基于机制研究,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管理费用率、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来改善企业经营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绩效。(3)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在医药制造行业中,数字化转型对高新技术企业、处于衰退期以及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企业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文章结论为医药制造行业的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吉成 闫文婧 颜苏莉
本文基于13家风电设备上市公司2014~2016年度的财务数据,构建了风电设备制造公司绩效评价DEA模型,分析了公司的经营绩效。研究表明:风电设备上市公司整体上经营绩效并不理想,大多数公司未处于有效生产前沿面,存在一定的纯技术非效率或规模非效率。
关键词:
DEA模型 风电设备 经营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洁雄
文章以中美两国的装备制造、汽车、家电以及电子信息等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围绕服务化对制造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制造企业主要存在8种服务化形式;中国企业的服务化程度以及服务的资本、知识和技术强度低于美国;中国企业的服务化对其经营绩效存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美国企业只有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促进企业从"制造文化"向"服务文化"转型;增强企业的服务运营能力;合理开展服务业务;提升服务能效是加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经营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玉 王元月
为了拓展传统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关于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认知,文章在理论上推断了企业国际化行为影响创新绩效的中间机制,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维度考察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间的国际化程度和创新绩效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研究发现:一是企业国际化行为通过规模溢出、生产溢出、国际合作和创新能力溢出四个途径影响其创新绩效,二者之间不仅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简单线性关系,还存在U型或S型等非线性关系;二是全样本下的企业国际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水平显著上升0.128个百分点。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S型关系假设也得到验证;三是作为两个中间调节变量,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在企业国际化学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敏 冯丽娟
本文选取2012年沪深A股上市1063家制造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了TMT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行为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拉大TMT内部薪酬差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积极性投资,扩大企业投资规模,提高企业绩效。研究结果深化了TMT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分析,以期为我国上市制造企业TMT薪酬制度设计带来启示。
关键词:
TMT 内部薪酬差距 投资行为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旷乐
文章基于供应链集成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创新理念,阐述了供应链集成的实质,揭示了供应链上下游集成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的作用机理。采用2010—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供应商集成度越高,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管理绩效越好;(2)客户集成度越高,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水平越高;(3)供应链集成度与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呈现负相关,集成度越高,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则越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映照 李亚培
本文从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入手,选取股改前后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情况作为分析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来分析股改前后现金股利政策以及股权结构的变化,同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来检验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制造业 现金股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