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1)
- 2023(16037)
- 2022(13287)
- 2021(11944)
- 2020(9947)
- 2019(22116)
- 2018(21781)
- 2017(42026)
- 2016(22567)
- 2015(24632)
- 2014(24182)
- 2013(24502)
- 2012(22960)
- 2011(20483)
- 2010(20819)
- 2009(19259)
- 2008(19210)
- 2007(17361)
- 2006(15882)
- 2005(14822)
- 学科
- 济(102565)
- 经济(102451)
- 业(89632)
- 企(77857)
- 企业(77857)
- 管理(76357)
- 方法(39211)
- 农(32285)
- 财(32165)
- 业经(31805)
- 数学(30516)
- 数学方法(30315)
- 中国(28666)
- 地方(24838)
- 农业(23540)
- 技术(22489)
- 税(22335)
- 税收(20865)
- 收(20693)
- 务(20633)
- 财务(20607)
- 制(20601)
- 财务管理(20580)
- 贸(19791)
- 贸易(19774)
- 企业财务(19529)
- 易(19220)
- 和(17587)
- 学(17289)
- 策(16157)
- 机构
- 学院(325435)
- 大学(320121)
- 济(140471)
- 经济(137775)
- 管理(126026)
- 研究(114734)
- 理学(107160)
- 理学院(106006)
- 管理学(104552)
- 管理学院(103953)
- 中国(89676)
- 科学(70303)
- 京(68924)
- 财(68146)
- 农(64026)
- 所(59955)
- 研究所(53709)
- 江(52704)
- 财经(51826)
- 中心(51801)
- 业大(50601)
- 农业(50304)
- 经(47016)
- 北京(43920)
- 经济学(42252)
- 院(41283)
- 州(41203)
- 省(39822)
- 范(38697)
- 经济学院(38307)
- 基金
- 项目(211373)
- 科学(166309)
- 基金(153218)
- 研究(151625)
- 家(135936)
- 国家(134673)
- 科学基金(114778)
- 社会(98569)
- 社会科(93593)
- 社会科学(93569)
- 省(84143)
- 基金项目(80707)
- 自然(73851)
- 自然科(72172)
- 自然科学(72151)
- 自然科学基金(70950)
- 划(69903)
- 教育(66182)
- 资助(61585)
- 编号(59877)
- 发(50895)
- 重点(47715)
- 成果(47521)
- 创(47389)
- 业(45850)
- 部(45362)
- 创新(43647)
- 国家社会(41494)
- 课题(41240)
- 发展(40428)
- 期刊
- 济(164471)
- 经济(164471)
- 研究(100862)
- 中国(69811)
- 农(59092)
- 财(54106)
- 学报(53513)
- 管理(52001)
- 科学(48977)
- 农业(40442)
- 大学(39739)
- 学学(37823)
- 融(32348)
- 金融(32348)
- 技术(30079)
- 教育(28656)
- 业经(28618)
- 经济研究(26827)
- 财经(25504)
- 业(23753)
- 经(22082)
- 问题(21193)
- 技术经济(19122)
- 务(18141)
- 贸(17366)
- 国际(16513)
- 税(16292)
- 世界(16269)
- 科技(16236)
- 商业(16066)
共检索到514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洪诗晨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在研发和技术服务业却出现税负不降反升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研发和技术服务业纳税人税负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结论是:"营改增"对纳税人的最终影响取决于"税率变动的增/减效应"与"进项抵扣的减税效应"两者叠加的净效应,并建议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范围,改变税收优惠方式等,让研发和技术服务业在改革中切实受益。
关键词:
“营改增” 研发和技术服务业 税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晓峰
随着"营改增"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迎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如何顺应税制改革浪潮,降低税负、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增强行业竞争力,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在"营改增"背景下,分析"营改增"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营改增 税负 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顺娣 张十根
"营改增"新一轮改革试点将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其中,必将对相关企业税负产生影响。本文对广播影视服务业实行"营改增"的相关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了"营改增"对该行业税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广播影视服务业 营改增 税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朝晖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金融业实施"营改增"有助于减少重复纳税环节,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升金融业发展的水平。文章对"营改增"对我国金融服务业税负的影响进行了剖析,从行业角度对"营改增"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了举例论证与分析,并且提出了政策实施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金融服务业 税负 影响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学斌 童雅怡
增值税、营业税并行是我国现行的税制制度,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善造成了重复征税,导致企业税负过重。"营改增"的目标是希望通过采取结构性减税政策来优化税制结构,减轻部分行业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营改增"政策的出台为鉴证咨询服务业带来了重大利好。本文主要分析了"营改增"的必要性,以及"营改增"对鉴证咨询服务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营业税 增值税 鉴证咨询服务业 税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学斌 童雅怡
增值税、营业税并行是我国现行的税制制度,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善造成了重复征税,导致企业税负过重。"营改增"的目标是希望通过采取结构性减税政策来优化税制结构,减轻部分行业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营改增"政策的出台为鉴证咨询服务业带来了重大利好。本文主要分析了"营改增"的必要性,以及"营改增"对鉴证咨询服务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营业税 增值税 鉴证咨询服务业 税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作林
房地产企业是目前仍没有"营改增"的行业之一。房地产企业因房价的涨跌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且因国家宏观调控目前处于低迷状态,因此在这个时期研究房地产企业"营改增"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分析"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负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并提出房地产企业"营改增"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营改增 税负 净利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詹敏
文章通过房屋竣工工程项目造价信息统计分析得到了人工费、机械费和各项主要材料费占工程造价的百分比,分析了主要上游产业的税制、税收现状及其对进项税抵扣的影响。通过对房屋施工企业改征增值税后的税负测算,指出施工企业税负反而加重,并以公路总承包施工企业和钢结构专业承包施工企业为例阐述了不同类型施工企业的税负差异,最后提出施工企业"营改增"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游产业 “营改增” 施工企业 税负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亚如
本文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制改革政策变化,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前后由于税率变化及税种变更对接受服务企业的税负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营改增 接受服务企业 税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志勇 王鸿博 李春波
本文以2010~2016年服务外包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双重差分法分析营改增对服务外包企业投资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后服务外包企业的投资意愿、创新能力有显著提升,而税负转嫁能力有所下降;企业规模对营改增后企业投资意愿、税负转嫁能力有正向调节作用,对创新能力起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投资决策科学性、提升创新能力等相关对策建议,力求为服务外包企业把握营改增政策机遇、提升税负转嫁能力,增强其创新能力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服务外包企业 营改增 投资意愿 税负转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学勇 荆琦
本文对铁路运输业、邮政服务业、电信业"营改增"后的税负测算发现:铁路运输业税负压力将减轻,且行业未来允许抵扣进项税额项目量大、增长较快,整体税负情况可得到进一步改善;而邮政服务业与电信业由于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少,存在税负上升压力。因此,通过"营改增"来实现国民经济结构、产业升级以及企业税负降低需要对邮政服务业与电信业的可抵扣项目进行调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平新乔 黄昕 安然
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发生的结构转变,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服务业比率上升和制造业比率下降。文中的计量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要高于消费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低于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这意味着,当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上升时,有可能由于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而拉低总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为提高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适当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税率和税负是必要的。"营改增"之后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率以不超过12%为宜。如果要进一步减轻生产性服务业的税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平新乔 黄昕 安然
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发生的结构转变,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服务业比率上升和制造业比率下降。文中的计量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要高于消费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低于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这意味着,当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上升时,有可能由于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而拉低总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为提高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适当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税率和税负是必要的。"营改增"之后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率以不超过12%为宜。如果要进一步减轻生产性服务业的税负,则可以考虑其增值税税率不超过10%,甚至更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红 曹键
物流企业实施"营改增"后的税负变化、进项税额抵扣与相关扶持政策的衔接和落实问题是物流企业"营改增"的三个重要问题。文章认为,"营改增"后物流企业实际税负大幅增加的观点是没有理论依据的,但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物流企业进项税额抵扣问题和相关扶持政策的衔接和落实问题。
关键词:
物流企业 税负 进项税额 政策落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彬
银行业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银行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内。总体来看,新规定在推进改革方面意义重大,且不乏开创性举措,但也有许多有待改善。
关键词:
银行业 税收制度 营改增 税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