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70)
- 2023(21672)
- 2022(18052)
- 2021(16832)
- 2020(14254)
- 2019(32857)
- 2018(32468)
- 2017(61698)
- 2016(33601)
- 2015(37798)
- 2014(37544)
- 2013(37350)
- 2012(34418)
- 2011(30951)
- 2010(31300)
- 2009(29307)
- 2008(29302)
- 2007(26241)
- 2006(23188)
- 2005(21126)
- 学科
- 济(149328)
- 经济(149171)
- 业(115333)
- 管理(106090)
- 企(99809)
- 企业(99809)
- 方法(66225)
- 数学(55962)
- 数学方法(55208)
- 财(43256)
- 农(42073)
- 中国(40823)
- 业经(38049)
- 务(30194)
- 地方(30136)
- 财务(30119)
- 财务管理(30064)
- 农业(29226)
- 企业财务(28624)
- 制(28498)
- 贸(28007)
- 贸易(27986)
- 易(27226)
- 学(26585)
- 技术(23900)
- 理论(23724)
- 和(23399)
- 银(22374)
- 银行(22305)
- 融(21707)
- 机构
- 学院(487263)
- 大学(483305)
- 济(205394)
- 经济(201501)
- 管理(188793)
- 研究(165250)
- 理学(162149)
- 理学院(160394)
- 管理学(157514)
- 管理学院(156630)
- 中国(128702)
- 京(102765)
- 科学(100838)
- 财(95266)
- 农(87222)
- 所(84887)
- 研究所(76705)
- 财经(75496)
- 中心(75445)
- 江(73802)
- 业大(73590)
- 农业(68755)
- 经(68650)
- 北京(64994)
- 经济学(62466)
- 范(60006)
- 师范(59265)
- 院(59142)
- 州(58423)
- 经济学院(56340)
- 基金
- 项目(319255)
- 科学(251837)
- 基金(233366)
- 研究(227278)
- 家(205332)
- 国家(203591)
- 科学基金(174882)
- 社会(145637)
- 社会科(138204)
- 社会科学(138163)
- 省(125046)
- 基金项目(122546)
- 自然(115316)
- 自然科(112777)
- 自然科学(112745)
- 自然科学基金(110793)
- 划(105516)
- 教育(105083)
- 资助(97206)
- 编号(90381)
- 重点(72365)
- 成果(72348)
- 发(70777)
- 部(70463)
- 创(67798)
- 创新(63005)
- 课题(62771)
- 科研(61844)
- 国家社会(60622)
- 教育部(60210)
- 期刊
- 济(228688)
- 经济(228688)
- 研究(140316)
- 中国(97955)
- 农(79698)
- 学报(77898)
- 财(77896)
- 管理(74969)
- 科学(72355)
- 大学(58804)
- 学学(55973)
- 农业(54142)
- 教育(47028)
- 融(46423)
- 金融(46423)
- 技术(44951)
- 财经(38114)
- 业经(37646)
- 经济研究(37094)
- 经(32851)
- 业(31903)
- 问题(29952)
- 技术经济(26405)
- 贸(25355)
- 统计(25316)
- 版(23446)
- 策(23247)
- 世界(22999)
- 国际(22936)
- 商业(22351)
共检索到734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袁从帅 刘晔 王治华 刘睿智
逐步推广的"营改增"改革相当于一种"自然实验",本文选取了239家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面板数据,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该政策对企业投资、劳动雇佣以及研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营改增"显著促进了企业总投资,不过在房地产市场及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干扰下,对设备类固定资产及部分无形资产投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不过人均资本量却得到了显著提高;"营改增"对劳动力雇佣没有实际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工资水平;同样,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企业研发投入。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也对"营改增"后续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大凤
我国自2004年进行增值税改革试点,2009年在全国推广。本文以140家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研发强度的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研发投资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研发投资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袁从帅 包文馨
我国于2012年开始进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试点这一政策给投资形势带来了新格局。研究发现,不论是总量还是人均,"营改增"都显著促进了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的创新型无形资产投资,这有利于形成创新研发的经济氛围,对当下经济转型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营改增"的进一步扩围将更有利于企业投资和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胥佚萱 林志伟
通过选择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采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老工业基地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优化产业结构;但从长期效果看,转型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存在滞后期,而且不同地区的投资激励效果也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双重差分模型 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程开明 范华艳
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大力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营改增"政策显著提高了高技术服务企业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表征的盈利能力,但对高技术服务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营改增"政策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中间投入水平高及人力资本投入低的高技术服务企业的影响效应更为突出。因此,政府部门应考虑到高技术服务企业对人力资本的依赖性较强等特点,进一步完善税率设置和增值税抵扣办法,确保中间投入较低、人力资本水平投入较高的高技术服务企业能够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进一步完善税务办理能力,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勇 陈文妮 李蓬实
选取2010—2018年中国所有A股"营改增"试点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标准双重差分模型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上市公司整体和细分行业的角度,检验"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标准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营改增"对中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均有显著影响;但是从细分行业来看,该政策对不同行业影响存在差异。在进行了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之后,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在不同时期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建民 唐红李 吴金光
营改增作为配合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其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刺激投资需求、助力供给侧改革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备受关注,本次改革的效果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本文基于湖南省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从微观层面出发,首先用PSM-DID模型考察了营改增对企业盈利能力、投资和专业化分工的总体影响效应,然后分行业利用多时点DID模型研究了不同行业企业盈利能力、总投资和专业化分工在营改增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营改增的全面实施显著提高了试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总投资,但可能因为样本数量受限,营改增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柏 王馨竹
"十三五"规划的结构性调整中,"营改增"是一项重要的改革项目。这种按照行业的分批次政策改革试点效果,适合使用双重差分法来检验其作用。本文利用"营改增"试点前后的企业指标,使用双重差分法对比了早期试点行业与晚期试点行业的差异,探究了"营改增"对试点行业的财务效应。研究发现,由于"营改增"可以抵扣进项税额,所以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投资水平。"营改增"还明显提高了企业的税负转嫁能力。进一步发现,"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企业当期的获利水平,同时也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
营改增 双重差分法 现代服务业 财务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成 张玉霞
本文利用2011~2013年企业微观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营改增"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由于存在进项税额"抵扣效应","营改增"改革显著提高了试点地区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由于"税负转嫁效应",导致试点地区企业人均销售额显著增加;试点企业有动机加大技术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不同行业间"税负转嫁"难易程度导致试点企业间投资、销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幅度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营改增 进项抵扣 税负转嫁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会玲
新劳动政策所体现的制度安排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雇佣关系。理论上在短期新劳动政策的实施将对中小企业雇佣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双方达成帕累托有效结果。新劳动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维护中小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但在短期却因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而使劳资双方利益共同受到损失。不过从长期的演化分析看,新劳动政策将促使中小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改善等内涵式的发展消化新增的劳动成本,从而达到劳资双方利益共享的帕累托有效结果。
关键词:
劳动政策 雇佣关系 中小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雄 张其仔
公司文化的重要性正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与流行的利用企业问卷调查度量企业文化方法不同,本文尝试利用公开资料来刻画企业文化强度。本文利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企业文化对公司管理人员晋升决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强势的企业倾向于从企业内部晋升经理。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公司治理 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詹婧
一国劳动关系模式受到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表现;雇佣调整策略是企业在经营不景气或感觉冗员较多时主动采取的一系列调整方式。因此,本文通过对日、德、美三国不同劳动关系模式下企业所选择不同雇佣调整策略的总结,梳理出各国雇佣调整策略的特点及其与本国劳动关系模式的关系。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指出这些雇佣调整策略对于我国的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光荣 周游 李乐
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实证研究中国“营改增”政策对687家服务型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营改增”政策显著促进了服务型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营改增后,服务型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幅度为1.132%;“营改增”对不同规模的服务型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差异较小;企业服务化程度的加深对其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先削弱后加强的现象。
关键词:
“营改增” 服务型制造业 研发投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光荣 周游 李乐
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实证研究中国"营改增"政策对687家服务型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营改增"政策显著促进了服务型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营改增后,服务型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幅度为1.132%;"营改增"对不同规模的服务型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差异较小;企业服务化程度的加深对其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先削弱后加强的现象。
关键词:
“营改增” 服务型制造业 研发投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康娟 朱四伟 潘敏杰 黄敏
市场型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外部性的有效手段,评估环境规制对社会效应的潜在影响是环境政策评估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波特假说、制度遵循成本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以及结合局部静态均衡模型探究环境监管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结构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机制。以2007年SO_2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对2004—2018年中国A股SO_2排放企业观测,运用双重差分法揭示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结构的影响。SO_2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劳动力雇佣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年度效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低技能劳动力具有偏向影响,显著减少了被监管企业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引致企业劳动力质量结构向高层次转化。此外,排污权交易制度通过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提高劳动力价格水平对企业劳动力雇佣产生消极影响。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结构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受到环境执法力度、行业集中度和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影响,排污权交易制度主要通过抑制企业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对雇佣结构产生影响。本文的发现为进一步全面铺开SO_2排放权交易制度和保障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