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5)
2023(18090)
2022(15399)
2021(14153)
2020(12012)
2019(27152)
2018(26843)
2017(52020)
2016(28302)
2015(31220)
2014(30337)
2013(30237)
2012(27652)
2011(24681)
2010(24557)
2009(22943)
2008(22860)
2007(20273)
2006(17861)
2005(15801)
作者
(81703)
(67981)
(67832)
(64160)
(43351)
(32674)
(30341)
(26575)
(25777)
(24303)
(23067)
(22981)
(21657)
(21637)
(21013)
(20837)
(20216)
(20085)
(19531)
(19429)
(17058)
(16583)
(16549)
(15536)
(15153)
(15116)
(15097)
(15053)
(13633)
(13431)
学科
(119722)
经济(119586)
(103687)
管理(93566)
(92367)
企业(92367)
方法(55984)
数学(45522)
数学方法(45114)
(35697)
(35026)
业经(34826)
中国(28983)
(25370)
财务(25310)
财务管理(25280)
农业(24894)
企业财务(24021)
技术(23233)
(23083)
(22122)
理论(22063)
地方(21793)
(21336)
贸易(21323)
(20655)
(20012)
(18845)
(17880)
(17063)
机构
学院(402834)
大学(401199)
(165786)
管理(163327)
经济(162610)
理学(141605)
理学院(140126)
管理学(137966)
管理学院(137247)
研究(130135)
中国(98917)
(84892)
科学(80730)
(76459)
(71144)
(65064)
业大(62796)
财经(61479)
(59207)
研究所(59188)
中心(58596)
农业(56149)
(56089)
北京(52975)
经济学(50140)
(48710)
师范(48151)
(47444)
(46913)
财经大学(45677)
基金
项目(273633)
科学(215711)
基金(199759)
研究(197309)
(175009)
国家(173491)
科学基金(149813)
社会(126285)
社会科(119846)
社会科学(119818)
(107530)
基金项目(106229)
自然(98180)
自然科(95935)
自然科学(95909)
自然科学基金(94288)
(89582)
教育(89324)
资助(81672)
编号(78625)
成果(62090)
重点(61011)
(60674)
(59777)
(58231)
创新(56018)
课题(53570)
(52386)
科研(52331)
国家社会(52247)
期刊
(180632)
经济(180632)
研究(116466)
中国(73354)
学报(65731)
(64649)
管理(63685)
(61234)
科学(59473)
大学(49590)
学学(47254)
农业(44308)
教育(39182)
技术(34746)
(34317)
金融(34317)
业经(31184)
财经(31026)
经济研究(29143)
(26678)
(25605)
问题(23603)
技术经济(21916)
科技(20567)
商业(19272)
(19061)
现代(19046)
理论(18314)
(17466)
财会(17215)
共检索到585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树昊   李川川   宋恒  
本文以“营改增”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全国企业税收调查微观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这一税制改革对企业创新的理论影响与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首先,“营改增”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这一结论在经过替换度量指标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机制分析表明,“营改增”通过自主研发效应和分工外包效应两个渠道促进了企业创新。最后,本文从三个维度进行拓展性分析发现:一是“营改增”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研发外包,对研发外包依赖型企业的促进效应更突出;二是“营改增”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低碳创新,并主要通过促使未开展绿色低碳创新的企业投身绿色低碳创新来实现;三是“营改增”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促进效应更大,但对小微企业的影响较小。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营改增”对企业不同视角下的创新效应,并全面分析了“营改增”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树昊   李川川   宋恒  
本文以“营改增”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全国企业税收调查微观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这一税制改革对企业创新的理论影响与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首先,“营改增”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这一结论在经过替换度量指标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机制分析表明,“营改增”通过自主研发效应和分工外包效应两个渠道促进了企业创新。最后,本文从三个维度进行拓展性分析发现:一是“营改增”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研发外包,对研发外包依赖型企业的促进效应更突出;二是“营改增”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低碳创新,并主要通过促使未开展绿色低碳创新的企业投身绿色低碳创新来实现;三是“营改增”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促进效应更大,但对小微企业的影响较小。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营改增”对企业不同视角下的创新效应,并全面分析了“营改增”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建华  谢璐华  
文章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法(PSM-DID),选取我国上市企业2009-201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创新资源流向的作用。实证发现:第一,"营改增"能有效引导企业创新资源流向,改善企业创新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第二,"营改增"政策能引导创新资本资源和创新人力资源流向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三,营改增"政策能够大大加强不同权属企业的创新资源流向,对于创新资本资源来说,流向国有企业效果最为明显;对于创新人力资源而言,流向混合制企业效果最佳;第四,"营改增"政策作用下,不同行业的创新资源流向变化呈现差异性,它能够有效引导科技创新资本资源流向科技制造行业,但对科技服务行业的创新人才的流入有抑制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牟禹蓉  
“营改增”作为中国近年来的一项重要税制改革,其目的不仅是大规模减税降费,减轻企业税负,更重要的是切实减少实体经济成本,激发经济市场主体活力,培育经济新动能。本文利用2009—2016年中国新增企业注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以“营改增”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营改增”政策改革对于企业创业活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营改增”对企业创业活力的年度差异性。研究发现,“营改增”提升了企业创业活力,但在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之间呈现作用略有区别;同时,由于行业壁垒,其政策效应也不尽相同。时间异质性检验表明,“营改增”的政策效应在政策实施当年及第二年逐渐表现出抑制作用,并在之后两年呈现出显著的激发作用。本文研究结论将为我国税制改革提供企业创业层面的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邢会  张金慧  杨子嘉  谷江宁  
为降低企业税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营改增"作为我国近年来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税制改革,其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尚存在诸多争议,亟需进一步回顾、评论和展望。文章首先阐述"营改增"政策和企业创新分类及测度方式;其次重点梳理"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营改增"对企业创新影响的作用机理和调节因素;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在完善和丰富现有研究的同时,为政府制定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的各类税收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邹洋  吴楚石  刘浩文  束燕燕  
营改增作为一项重要财税制度改革,不仅会影响企业税负,也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目标有紧密联系。为探究营改增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通过选取企业研发投入作为中介变量,分析营改增通过中介变量影响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其次选取沪深A股科技服务业上市公司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营改增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营改增对科技服务业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民  唐红李  吴金光  
本文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相关数据,检验"营改增"试点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影响效应,进而从所有制和企业规模两个视角将企业进行分类,研究企业异质背景下"营改增"试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效应。建议借"营改增"结构性减税改革契机,进一步落实全面减税降费政策,同时充分考虑企业异质性特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和对不同规模企业实施差异性化减税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以推动新经济的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春瑜  
本文利用149家上市公司2010年2014年的公开数据,从固定资产投资、劳动雇佣、研发创新、运营效率四个纬度,研究"营改增"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就业方面,营改增整体上呈现明显的积极作用,但是在促进研发和运营效率提升方面的长期政策效应还未显现。同时,营改增在不同类型企业间的政策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坚定营改增信心,积极稳妥推进营改增全面实施;加强营改增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政策效应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加大对营改增企业的指导服务,鼓励企业做好营改增税务筹划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海英  
本文以物流上市公司数据为准将每股收益作为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营改增"有利于企业减轻税负,但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栾强  罗守贵  
本文利用2009—2014年上海市科技企业统计的面板数据,结合双重差分模型对"营改增"的减税效应以及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营改增"在短期内减税效果较小,而在长期则表现出显著且大幅度的减税效果;(2)"营改增"增强企业对未来现金流的乐观预期,进而提高企业在政策实施后短期内的研发(R&D)强度,这也导致企业在2014年的研发强度骤减;(3)与大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受政策冲击的影响更大,并且自我调整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政府在颁布对企业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政策时,应该做好准备采取其他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璇  张计宝  闫续文  李春涛  
"营改增"政策通过有效控制企业税负的增加以促进其创新活动。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专利申请数度量创新产出,将中国2012年开始实施的"营改增"试点视为一个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营改增"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平均的税负增幅,促进了企业创新,并且税负增幅下降越多的企业,其创新产出就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营改增"通过税负变化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在民营、中小企业和法制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更为凸显。因此,深化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负,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创新输入源源不断的政策红利。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曹平  王桂军  
文章以"营改增"试点服务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借助政策实施前后公司专利数量的变化,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双视角经验研究了"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意愿的影响。双重差分模型(DID)、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DID)以及三重差分模型(DDD)的估计结果都一致地表明,"营改增"政策显著地抑制了服务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意愿;进一步地,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意愿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绩效实现。上述检验结果意味着,"营改增"通过提高服务业企业的经营绩效使得企业在较低的创新水平上也能够很好地生存,鉴于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企业行为更趋于短期化,对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率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热情。文章不仅丰富了"营改增"之于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而且有助于理解中国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的制度性诱因,对政府后续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而明晰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承泽  胡一帆  郑红亮  
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一个发展中国家自主研发投入的补充和替代作用,并得出了一些理论推断。以世界银行对中国公司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本文对这些理论推断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实证研究一致地得出了两个主要结论:第一,一个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随其引进的外商投资数量的增多而减少;第二,行业层面的FDI对该行业中外商投资较多的企业的研发投入起更大的积极作用。综合这两方面的结果,本文的估测结果显示FDI对中国国内研发投入的净作用是负的。这些实证发现与本文的理论推断基本相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静  
使用2011年-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的企业数据,测算了"营改增"改革后服务业企业的税负变化,并从增值税抵扣链条的视角,实证检验了"营改增"改革对服务业企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减轻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税负;改革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使服务业企业的服务供给增加,来自制造业企业的服务需求也增加,进而提高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促进其发展;改革也有益于转变"大而全"的制造业,促进分工专业化。因此,应坚定推进"营改增"改革,确保改革措施落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梦月  强国令  
本文以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6年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专利数据,考察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营改增政策显著抑制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且对非国有企业和低技术水平企业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虽然营改增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有抑制效果,但是营改增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非国有企业绩效促进效果更显著。本文研究表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促使制造业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来提高绩效,但由于不同类型企业选择的升级路径不同,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影响也不同,营改增政策对整体制造业企业创新激励作用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