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9)
- 2023(5878)
- 2022(4985)
- 2021(4649)
- 2020(3915)
- 2019(8884)
- 2018(8203)
- 2017(16569)
- 2016(8573)
- 2015(9613)
- 2014(9420)
- 2013(9666)
- 2012(8793)
- 2011(7500)
- 2010(7968)
- 2009(7930)
- 2008(7368)
- 2007(6332)
- 2006(5887)
- 2005(5532)
- 学科
- 济(32121)
- 经济(32095)
- 业(27145)
- 管理(25016)
- 融(24820)
- 金融(24820)
- 企(22990)
- 企业(22990)
- 银(22409)
- 银行(22399)
- 税(22074)
- 行(21510)
- 税收(20635)
- 收(20464)
- 财(19924)
- 中国(16644)
- 务(13320)
- 财务(13299)
- 财务管理(13284)
- 方法(12849)
- 企业财务(12520)
- 数学(11718)
- 数学方法(11676)
- 中国金融(10943)
- 制(10835)
- 地方(9943)
- 农(7775)
- 业经(6943)
- 体(6571)
- 贸(6466)
- 机构
- 学院(112058)
- 大学(109320)
- 济(51053)
- 经济(50056)
- 管理(39266)
- 财(37590)
- 中国(36999)
- 研究(34382)
- 理学(32805)
- 理学院(32503)
- 管理学(32170)
- 管理学院(31964)
- 财经(26719)
- 经(23977)
- 京(21639)
- 财经大学(19593)
- 中心(18289)
- 江(18217)
- 经济学(17743)
- 融(17657)
- 银(17450)
- 所(17322)
- 金融(17322)
- 科学(17093)
- 银行(16892)
- 经济学院(16299)
- 行(15829)
- 人民(15590)
- 州(14899)
- 研究所(14277)
- 基金
- 项目(64578)
- 科学(50181)
- 研究(49625)
- 基金(47431)
- 家(39810)
- 国家(39447)
- 科学基金(34223)
- 社会(33229)
- 社会科(31793)
- 社会科学(31787)
- 省(24647)
- 基金项目(24431)
- 教育(21391)
- 资助(20280)
- 编号(20218)
- 划(19938)
- 自然(19780)
- 自然科(19379)
- 自然科学(19376)
- 自然科学基金(19078)
- 成果(18050)
- 性(16015)
- 部(14558)
- 重点(14534)
- 国家社会(14330)
- 发(14090)
- 项目编号(13848)
- 创(13844)
- 制(13518)
- 课题(13420)
共检索到193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海玲
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全面实施后,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变动。但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至今并未进一步明确"营改增"后有关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这使得许多实务工作者在进行该项会计处理时感到规定不明、思路不清。基于此,对融资租赁承租人涉税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以案例的形式诠释"营改增"前后会计处理变化,以期为会计准则的相关修订和实务工作者进行会计处理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营改增” 现金流 融资租赁 承租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海玲
全面"营改增"后,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受到了影响,但是我国现行租赁准则并未进一步明确"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中关于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区分一次性取得与分期取得增值税发票两种情况分析融资租赁业务中承租人的涉税处理,发现分期取得增值税发票时,基于含税与不含税现金流进行会计处理的最终结果相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红瑛
一、融资租赁含义及形式融资租赁又称金融租赁或财务租赁,是由出租人按照承租人的要求向供货人购买租赁标的物,然后出租给承租人使用;融资租赁合同期满时,承租人可以按照租赁合同的规定,选择退租、续租或者留购该租赁标的物。融资租赁是以承租人占用融资成本的时间计算租金,这是其与经营租赁最本质的区别;在实务中以实质上是否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为标准来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按照租赁所涉及的关系复杂程度,可细分为直接租赁、售后回租和杠杆租赁三种形式。(1)直接租赁。这是最简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庆学
融资租赁的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权行使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日期,表明租赁行为的开始。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对租入资产、最低租赁付款额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初始确认。一、融资租赁开始日承租人会计处理要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鹏
常见的融资租赁有售后回租和直接租赁两种类型,不同的租赁模式及租金支付方式,对承租人财务指标将产生不同影响。2016年5月1日,我国开始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这给承租人的纳税业务带来新的变化。文章通过分析融资租赁业务对承租人的财税影响,以期对承租人的融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营改增 融资租赁 承租人 财税筹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明坤
2006年,我国再次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21号——租赁》(简称新准则)。这一新准则一方面弥补了2001年出台的《租赁会计准则》的不足,另一方面仍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据此,本文诠释了承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并就需要思考的问题提出建议,来加深对新准则中承租人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会计确认、计量、披露的理解,以正确进行会计处理,为进一步完善新准则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租赁资产计量 未确认融资费用 特殊承租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左晓敏
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情况下,出售资产和租回资产属于两笔交易。这两笔交易由于关联性很强,对承租人(出售方)的会计处理影响较大。由于理论界、实务界对会计准则理解的偏差,致使相关的会计处理不能反映准则的真实含义。本文分析了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的相关准则规定,通过示例改进相关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
售后租回 经营租赁 会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华
本文对租赁变更的会计规则进行实务解读,并设计了"延长租赁期+减少租赁付款额""缩短租赁期+减少租赁范围"和"缩短租赁期+扩大租赁范围"三个模拟案例来阐释承租人对租赁变更的会计处理要领,在此基础上对租赁准则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当租赁期限、租赁付款额、折现率发生变化时,承租人需要采用新的参数重新计算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从而调整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华
本文对租赁准则条款进行通俗化的解读,并设计了"普通年金(后付年金)+固定租赁付款额"和"先付年金+可变租赁付款额"的两个模拟案例来阐释承租人的会计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租赁准则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承租人的会计处理规则的设计思路是,采用准则所称的成本法,计算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从而在此基础上记录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然后,分别对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对租赁负债计算各期的利息费用。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其实是对折现算法的反复应用,其目的就是将长期合同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作为资产和负债同时列示到资产负债表上。
关键词:
承租人 使用权资产 租赁负债 租赁付款额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乐长征 刘苏雨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22条规定,对于经营租赁的租金,承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其他方法更为系统合理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与修订前的准则相比,承租人租金的会计处理方法基本上没有变化。笔者认为,除直线法、工作量法和劳动量法外,对于重大的经营租赁业务,特别是对重大的中长期经营租赁业务,承租人采用实际利率法将未来期间的应付租金资本化——按租金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的资产和负债也是一种较为系统、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成国 黄寿昌
本文从承租人的角度对融资租赁业务中的财务风险及其管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融资租赁的财务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融资租赁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促进融资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融资租赁 承租人 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静楠 王利泉
一、"零税率本金发票"开具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行为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3号)规定:"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的行为,不属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因此,出租方向承租方购入资产时,无法取得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扣除,且本金可在销售额中扣除。承租方在购进资产时,已按规定将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栗艳玲
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属于有形动产租赁的一种,是"营改增"的试点范围,由于汽车上牌业务的特殊性,融资租赁公司无法享有进项税抵扣的权益,而计算销项税时又不能扣除收回的本金,使得汽车租赁公司整体税负被拉高。本文在对汽车融资租赁的主要模式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关税务处理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中确立的融资租赁法律制度较为简单,且从1999年制定后一直沿用至今。囿于当时对融资租赁交易模式认知的局限性,使得民法思维指导下的融资租赁法律规则,难以满足商事本质的融资租赁交易实践的灵活性及效率性的客观需求。通过分析实践案例及法院的裁判结果,挖掘融资租赁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利益再平衡的根源,指出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关系建立之初的利益选择为纠纷发生后利益再平衡埋下"隐患",我国融资租赁法律制度供给的缺位也是重要原因。结合融资租赁交易的实践,探讨融资租赁出租人与承租人利益再平衡标准构建的现实意义。在理论及立法层面重新确立更符合融资租赁实践需求的利益分配标准,同时为司法审判阶段提供融资租赁出租人与承租人利益再平衡的明确指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孙富山 王远利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以前,由于融资租赁业务不涉及增值税,相应的营业税金属于价内税,计入资产成本。"营改增"后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514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规定,除人民银行批准经营的融资租赁单位继续征收营业税外,其他单位改征增值税。企业改征增值税后,由于价税分开的会计要求,入账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包含增值税。本文拟对"营改增"后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