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4)
- 2023(7358)
- 2022(6492)
- 2021(5841)
- 2020(5143)
- 2019(12051)
- 2018(11683)
- 2017(23714)
- 2016(13118)
- 2015(14913)
- 2014(15011)
- 2013(15336)
- 2012(14390)
- 2011(13020)
- 2010(13226)
- 2009(12357)
- 2008(12446)
- 2007(11363)
- 2006(9847)
- 2005(8832)
- 学科
- 济(59700)
- 经济(59645)
- 管理(35515)
- 业(35264)
- 方法(29995)
- 数学(27364)
- 企(27219)
- 企业(27219)
- 数学方法(27179)
- 税(22169)
- 税收(20716)
- 收(20546)
- 财(19466)
- 农(15749)
- 中国(14041)
- 地方(12259)
- 学(11759)
- 贸(11635)
- 贸易(11631)
- 易(11283)
- 农业(10583)
- 业经(10406)
- 制(10196)
- 务(10179)
- 财务(10159)
- 财务管理(10135)
- 企业财务(9577)
- 和(8634)
- 银(8314)
- 银行(8286)
- 机构
- 大学(193613)
- 学院(192344)
- 济(85030)
- 经济(83466)
- 管理(71982)
- 研究(65250)
- 理学(62322)
- 理学院(61611)
- 管理学(60597)
- 管理学院(60227)
- 中国(49049)
- 财(44230)
- 科学(39937)
- 京(39837)
- 农(34669)
- 财经(34149)
- 所(34146)
- 经(30934)
- 研究所(30750)
- 中心(29974)
- 江(29672)
- 业大(29258)
- 经济学(27938)
- 农业(27546)
- 经济学院(25800)
- 财经大学(25191)
- 北京(24975)
- 范(23233)
- 师范(23001)
- 州(22786)
- 基金
- 项目(125099)
- 科学(97834)
- 基金(91909)
- 研究(89162)
- 家(80548)
- 国家(79951)
- 科学基金(67577)
- 社会(57758)
- 社会科(54945)
- 社会科学(54925)
- 基金项目(48701)
- 省(48051)
- 自然(43219)
- 自然科(42232)
- 自然科学(42218)
- 自然科学基金(41506)
- 划(40846)
- 教育(40591)
- 资助(38304)
- 编号(35710)
- 成果(29433)
- 部(28672)
- 重点(28314)
- 发(26996)
- 创(25693)
- 国家社会(24584)
- 科研(24558)
- 教育部(24462)
- 创新(24217)
- 课题(24094)
共检索到284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竹 王润华 岳晓蕾
本文以全面"营改增"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过渡分配方案为研究对象,结合"五五分成"对中央与地方财政的相关影响,主要从合意性与现实性影响两方面分析"五五分成"的税收分成效应。通过运用OLS模型估算,发现"五五分成"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地方政府财政缺口弥补的力度不够,且加大了地区间财政收入的差距。对此,本文提出增值税超额累进分成模式,拟弥补"五五分成"的不足。基本结论:一是要加快增值税及收入分配方案立法,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效率缺失;二是要在优化增值税分成模式的基础上,加快相关财政体制改革,其中重点是要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及加快地方税体系建设,创造激励相容的中央地方财政分配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姜竹 岳筱蕾
本文结合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以下简称央地)财政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OLS模型估算,从合意性角度实证分析央地增值税"五五分成"的税收分成效应。发现"五五分成"对地方政府财政缺口弥补的力度不够,且一定程度拉大了地区间税收收入差距。为此,需通过确立增值税超额累进分成模式,从纵横两个维度设计增值税动态分成率,释放激励相容的分成效应。近期应加快增值税及收入分配方案立法,提升地方政府稳定性收入预期;在创新增值税分成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加快地方税体系建设,保障地方财政自给率的同时,为创建激励相容的财政管理体制奠定制度基础,以此消除"五五分成"带来的产业结构扭曲,科学释放超额累进税收分成的产业激励效应。
关键词:
营改增 税收分成 分成效应 分成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红霞 张亚璟 马艳
财政激励作为调节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深刻影响着地方政府决策行为。税收分成改革呈现不同的财政激励效果,引发地方税收竞争并传导至企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将2016年增值税五五分成改革作为财政激励的外生冲击变量,通过构建强度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税收分成改革带来的激励效应如何影响企业异地投资。研究表明:增值税分成比例提高会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扶持本地企业留住税源,并抑制企业异地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对高财政自给率地区还是低财政自给率地区,增值税分成比例变化均表现了强烈的抑制效应,且在低组别的抑制效应更大;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对直接控股的地方国有企业和异地投资比例较高的企业进行管控;改革带来的激励变化会促进企业信贷的获得和政府补助的提高。因此,建议提升流动税基的中央集中度,弱化地方政府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干预动机;建立“赋权—控权”的财政激励机制,抑制地区间过度税收竞争及市场分割现象;推进地方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减少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干预和控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民 刘晓函 吴金光
税收分成作为调节政府间财力分配的重要手段,深刻影响着地方政府行为,不同制度安排会呈现不同的财政激励效果,对保障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以2016年增值税五五分成改革作为财政激励的外生冲击,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使用财政反应函数测量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指标,实证检验增值税分成改革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主要通过激励地方政府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和开展税收竞争,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异质性研究表明,增值税分成改革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促进作用在工业化水平更高、资源禀赋更好、财政自给率更高或市场壁垒更低的地区更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增值税分成改革总体上存在一定的“马太效应”,未能很好地发挥横向财力平衡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庶 邵桂根 岳希明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的通知》提出了增值税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五五分成"的改革方案。本文试图对新方案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新方案下,各省实际分成比例与增值税收入增长率呈负相关,与2014年税收返还比例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模拟了既定增值税收入增长率条件下地方政府的实际分成比例,并讨论了新方案对促进地方财力均等化方面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新税制下的税收激励机制,发现地方政府存在鼓励第二产业发展的动机,进而预测新方案的实施将引发地方政府新一轮投资扩张,加剧产能过剩的现状。
关键词:
营改增 增值税 五五分成 分成比例 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施文泼
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至此,增值税将全面取代营业税。营改增是我国自1994年以来最重要的一项税制改革。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全面实施营改增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我国培育供给新动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深远的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乔 伍红
我国目前的"营改增",不仅体现出消除重复征税、引导产业升级、促进社会就业、提升社会福祉等积极作用,也表现出税收中性有待提升、征管效率有待提高、税收欺诈有所上升、少数行业税负有所增加等需要完善之处。为此,下一步需渐进、有序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改多档税率为单一税率,强化税收中性,加强税收征管和专用发票管理,防止税收流失和税收欺诈,发挥制度供给的最大红利。
关键词:
“营改增” 产业升级 税收征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伦俊 王梅英
本文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对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成问题进行了博弈分析,并联系我国税收实践,就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配、合理划分税权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在集中中央财政办大事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地方财力,理顺中央地方关系,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税收 博弈 税收分成 税收收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海军
2014年1月1日起继"1+6"个行业之后,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的"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本文从12个省市2012~2013年试点的总体情况分析着手,充分肯定了试点地区的做法和成绩,为全国推广提供了政策和征管方面的经验。同时,列举了试点过程中所暴露的政策缺陷和征管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欲利用"营改增"所带来的财税改革契机,从宏观战略层面、微观操作层面就如何推进增值税制度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处理、地方税体系重建、国地税机构设置等问题,提出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试点 政策 征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年志远 王一棠
自"营改增"全面推开以来,税制改革所引发的税收征收管问题逐渐显露。本研究立足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税收征管制度的变迁、信息不对称与合法性风险等问题出发,分析了"营改增"后税收征管制度变迁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税收征管制度的完善的主要途径,即推动"放管服"改革、利用新型纳税工具、推行税收政策解读辅导常态化机制、并增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四个方面入手推动征管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
“营改增” 税收征管制度 税权分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贞发 席鹏辉 黄思明
1994-2011年间,因应中央对省级政府的分税制改革及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各省省以下财政体制也进行了丰富的调整,其重点之一即是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分成安排。增值税与营业税明显差别的税收分成安排及与相应产业的对应关系,会对地方政府产生不同的财政激励效应,进而影响不同产业规模及结构的变化。本文在财政激励方法指导下,研究了增值税和营业税分成激励的产业效应,并利用1994-2011年间全国地市级政府的税收分成数据对其对应产业的规模及结构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相比增值税,营业税的高分成激励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抑制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两税的分成差别显著影响了两个产业的结构变化。进一...
关键词:
增值税 营业税 税收分成激励 产业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婉
对于分税制,人们往往把它作为财税体制的一种形式来看待,文章试图用企业的合约理论来解读分税制,认为分税制是由于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困境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签订的合约。合约的关键是税收分成率的确定。最优分成率的确定必须要考虑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需要和税收的投入与产出特征。我国政府间的税收分成率正是符合了最优分成率的条件才对地方政府的税源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最后促进了我国税收的增长。
关键词:
分税制 合约理论 税收分成率 税收增长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取 张艺龄 詹新宇
财税政策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制度保障,对建设全国大市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价格法测算2009—2020年地级市层面的市场整合程度,并以2016年增值税分成改革为外生冲击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财政激励对市场整合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分成比例提升产生的财政激励有利于市场整合,这种正向影响在市场化指数高、市场整合程度大以及规模较大的城市中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税收分成比例的提升能够激励地方政府进行税收竞争与财政支出竞争,其中税收竞争对市场整合会产生负向影响,而财政支出竞争则会产生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税收分成比例提升有助于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当前应改革政绩考核体系,规范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法治政府与服务政府;完善税收分成制度,优化财政激励机制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焕玲 郑颖妍 郭伟杰
通过分析物流业发展现状、"营改增"征税原理分析和改革前后的征税内容比较,分析物流业"营改增"税负效应并举例说明,指出物流业"营改增"后将带来征管规范效应及产业优化效应。
关键词:
营改增 物流行业 税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焕玲 郑颖妍 郭伟杰
通过分析物流业发展现状、"营改增"征税原理分析和改革前后的征税内容比较,分析物流业"营改增"税负效应并举例说明,指出物流业"营改增"后将带来征管规范效应及产业优化效应。
关键词:
营改增 物流行业 税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