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
2023(1239)
2022(1120)
2021(998)
2020(889)
2019(2121)
2018(2206)
2017(4448)
2016(2422)
2015(2700)
2014(2863)
2013(2881)
2012(2666)
2011(2522)
2010(2442)
2009(2220)
2008(2338)
2007(1875)
2006(1626)
2005(1414)
作者
(6949)
(5929)
(5867)
(5464)
(3678)
(2798)
(2708)
(2398)
(2166)
(2156)
(1932)
(1905)
(1900)
(1883)
(1855)
(1737)
(1683)
(1678)
(1650)
(1606)
(1536)
(1471)
(1410)
(1387)
(1360)
(1277)
(1266)
(1199)
(1183)
(1163)
学科
(13030)
经济(13016)
管理(7790)
(7784)
方法(7410)
(7039)
企业(7039)
数学(6739)
数学方法(6690)
中国(3721)
(3526)
(2547)
(2500)
金融(2500)
业经(2426)
(2398)
(2391)
财务(2390)
银行(2390)
财务管理(2386)
企业财务(2302)
(2281)
(1991)
地方(1984)
(1948)
贸易(1948)
(1858)
(1747)
关系(1743)
理论(1731)
机构
大学(37398)
学院(35640)
(15146)
经济(14845)
管理(13727)
理学(12333)
理学院(12161)
研究(12148)
管理学(11836)
管理学院(11792)
中国(9332)
(7585)
科学(7330)
(7269)
(6290)
财经(6062)
研究所(5709)
(5521)
(5246)
中心(5233)
师范(5211)
(5179)
北京(5002)
经济学(4899)
业大(4881)
(4721)
财经大学(4588)
经济学院(4411)
师范大学(4348)
(4326)
基金
项目(23559)
科学(18992)
基金(17972)
研究(16177)
(15727)
国家(15596)
科学基金(13413)
社会(10916)
社会科(10342)
社会科学(10341)
基金项目(9514)
自然(9025)
自然科(8866)
自然科学(8862)
自然科学基金(8741)
(8453)
教育(8026)
资助(7816)
(7559)
编号(5865)
(5638)
重点(5230)
教育部(5029)
成果(4984)
(4721)
人文(4698)
科研(4628)
(4538)
大学(4529)
国家社会(4410)
期刊
(15604)
经济(15604)
研究(11209)
中国(6453)
学报(5787)
(5714)
科学(5562)
管理(5486)
大学(4376)
(4207)
学学(4085)
教育(3849)
(3675)
金融(3675)
财经(3202)
农业(2721)
(2721)
经济研究(2707)
统计(2581)
技术(2559)
(2291)
业经(2149)
商业(2059)
决策(2052)
问题(1978)
技术经济(1820)
(1808)
世界(1804)
理论(1804)
(1638)
共检索到52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桑瑜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提出既要守住稳增长与保就业的"下限",同时又要把握防控通胀的"上限"。怎样处理好保就业与控通胀的关系,有学者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主张为了保就业应推高通胀。本文认为,萨缪尔森与索洛提出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上并不成立。本文在梳理"菲利普斯曲线"缘起和流变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分析了工资与成本、成本与价格、价格与通胀的传导机理,从三个层面指出了"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失误,并用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作了实证。本文指出,中国要达到扩大就业与防范通胀的双重目标,应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重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桑瑜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提出既要守住稳增长与保就业的"下限",同时又要把握防控通胀的"上限"。怎样处理好保就业与控通胀的关系,有学者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主张为了保就业应推高通胀。本文认为,萨缪尔森与索洛提出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上并不成立。本文在梳理"菲利普斯曲线"缘起和流变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分析了工资与成本、成本与价格、价格与通胀的传导机理,从三个层面指出了"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失误,并用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作了实证。本文指出,中国要达到扩大就业与防范通胀的双重目标,应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学彬  
菲利普斯曲线,是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Phillips)1958年根据英国1861—1957年失业与货币工资率的统计数据提出的一条反映二者关系的经济曲线,经萨缪尔森和索洛的修正后,成为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曲线。由于稳定价格、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四大宏观经济目标中的三大目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这些目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启志  姚梦雨  
论文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问卷调查系统情况,对比分析了差额法、C-P法、改进C-P法和时变系数法在测度通货膨胀预期中的效果,接着将学习型预期理论和调查问卷法结合,提出了可以克服传统方法不足的新方法:滚动法和递归法,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可预测滚动法最适合用来进行测度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值,既可以起到预测作用,又克服了已经实现的预期值随着信息更新而变化的不足,另外实证结果还表明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非对称性,公众对物价上涨更敏感,而且近年有加剧趋势。最后将预期测度成果应用于菲利普斯曲线,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启志  姚梦雨  
论文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问卷调查系统情况,对比分析了差额法、C-P法、改进C-P法和时变系数法在测度通货膨胀预期中的效果,接着将学习型预期理论和调查问卷法结合,提出了可以克服传统方法不足的新方法:滚动法和递归法,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可预测滚动法最适合用来进行测度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值,既可以起到预测作用,又克服了已经实现的预期值随着信息更新而变化的不足,另外实证结果还表明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非对称性,公众对物价上涨更敏感,而且近年有加剧趋势。最后将预期测度成果应用于菲利普斯曲线,构建时变系数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变化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燕平  武娜  王群勇  
通过利用OECD国家1971~2007年期间的失业率、通胀率等国际面板数据考察菲利普斯曲线的非线性特征。表明,菲利普斯曲线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面板门限模型和平滑转换模型的结论显示,通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随着通胀率的变化而变化,在高通胀状态,二者的替代关系非常明显,而在低通胀状态,二者的替代关系则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佟冠良  芦哲  
本文研究媒体报道对通胀预期的影响以及预期对现实通货膨胀的驱动效应。文章根据发行量排名、影响力和覆盖范围选取媒体库并计算相关媒体报道的量化指标,通过调查数据获得现实中公众对未来的通胀预期,进而检验媒体报道是否对公众预期通胀率具有显著影响。文章还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微观基础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用以考察通胀预期对现实通胀率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媒体舆论显著驱动公众预期,媒体舆论对公众预期变化的解释程度接近30%;单份报刊每增加1篇关于物价上涨的相关报道,公众预期通胀率会上升0.1%~0.2%;同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刘时辉  
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中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我国的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验证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产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进行通货膨胀预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我国通货膨胀,从而能为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提供良好的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吴立元  廖世伟  
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以失业率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生了巨大波动,但通胀却保持了相当的稳定,严重挑战了人们长期以来信奉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这一通胀失踪谜题给理解与预测通胀带来了巨大困惑与困难。大量文献对此进行研究,各种观点众说纷纭,遗憾的是,尚没有文章对这些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将当前文献中对通胀失踪谜题的解释归纳为度量因素、通胀预期变化、边际成本波动性变动、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以及货币政策框架转变等五个角度,力图呈现文献争论的脉络与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关于菲利普斯曲线有效性的争论,结果表明,大多数研究发现菲利普斯曲线依然有效,但有效论者持有四种不同的看法。最后,讨论上述主要结论对未来通胀走势以及货币政策制定的含义,并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评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万光彩   田涵晖   张成思  
菲利普斯曲线刻画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是宏观政策分析框架中的核心环节。最近十几年来,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经济周期指标与通胀率之间的相关性减弱,这种变化似乎暗示真实经济周期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弱化甚至消失,菲利普斯曲线出现了迷失现象。然而,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表现进行细致求证、科学甄别其变化特征后却有不同发现。本文将有限理性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嵌入具有微观基础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通胀动态机制和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变化的内在逻辑联系。基于中国2000~2019年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菲利普斯曲线刻画的经济周期对通货膨胀的驱动作用在样本区间内保持基本稳定,并未出现迷失现象。同时,2010年后前瞻性通胀预期对通胀驱动作用减弱,反映出微观企业对前瞻性定价方式偏好下降;而居民和专家通胀预期的理性程度减弱,更多锚定于官方通胀目标。进一步基于结构化模型的分析表明,微观企业定价和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变化能够解释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减弱的表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伍戈  刘琨  
国内关于中国通胀-产出的研究较多,但大都缺乏微观机理的分析,且很少有文献对时变性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试图弥补上述研究中的不足,我们以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为研究起点,结合新凯恩斯主义厂商定价的微观理论,实证考察中国通胀-产出关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通胀-产出的关系并不一定是线性的。在平均通胀高企的时期,厂商往往会增加调价(涨价)频率,菲利普斯曲线斜率因此变得更加陡峭;相反,菲利普斯曲线则更加平缓。尽管有微观基础表明,通胀-产出关系也可能随着通胀波动性而发生变化,但我们的实证结果对此并不支持。上述结论一方面很好地解释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通胀对产出更加敏感的事实;另一方面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晓  
从更多的国家和更广泛的时期看 ,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稳定的非线性负相关关系得不到充分的证实。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 ,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 ,而是带有不确定性的随机联系。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经济系统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提出通货膨胀替代失业论是错误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凯  艾洪德  郑重  
本文在Gali & Gertler(2000)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考虑通胀惯性的高阶滞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结构模型框架,并基于GMM模型对高阶滞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进行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通过估计其结构参数和深度参数来度量我国通胀惯性的大小及对通胀的影响,刻画我国通胀的动态特征以及我国厂商的定价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通胀具有高阶滞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特征,滞后阶数为2,通胀同时存在向前看的理性预期和向后看的适应性预期;我国通胀惯性和通胀预期的强度对通胀率指标范畴十分敏感,CPI通胀率的通胀惯性和持续性大于RPI,CPI通胀率的适应性预期特征强于理性预期特征,RPI通胀率的理性预期特征强于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世伟  司颖华  
笔者在对各种类型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利用蔡昉(2004)的方法估计了我国的调查失业率,并通过比较分析选取了恰当的通货膨胀率等数据。基于"三角"菲利普斯曲线,首先,验证我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是否存在相互替代关系。接着,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并测度了自然失业率。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变动的因素,首先是通货膨胀自身的持续性,其次是我国政府一直实施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引起的供给冲击,最后是短期失业率的变动。我们所测度的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和政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剑  
本文在考察全球产出缺口与国内通胀变动关系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对影响我国通胀变动的国内外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验证"全球产出缺口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计量结果表明,国内产出缺口、通货预期、原油价格和食品价格都是影响国内通胀变动的主要因素,贸易加权、进口加权、产出加权的全球产出缺口对国内通胀变动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还没有国内产出缺口高。对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通胀变动,不仅要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均衡与波动周期,更要关注国际市场的外部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