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0)
2023(6742)
2022(5891)
2021(5570)
2020(4914)
2019(11537)
2018(11467)
2017(22773)
2016(12762)
2015(14528)
2014(14727)
2013(15097)
2012(14224)
2011(13028)
2010(13297)
2009(12610)
2008(12791)
2007(12023)
2006(10510)
2005(9358)
作者
(38488)
(33151)
(32788)
(31293)
(20458)
(15944)
(14928)
(12994)
(12220)
(11688)
(11190)
(10849)
(10475)
(10287)
(10240)
(10209)
(10120)
(9527)
(9486)
(9385)
(8389)
(8205)
(8135)
(7594)
(7555)
(7530)
(7520)
(7244)
(6931)
(6831)
学科
(59378)
经济(59330)
(45964)
(41874)
农业(30101)
管理(28511)
方法(25104)
数学(22855)
数学方法(22670)
(20855)
企业(20855)
业经(15864)
中国(13844)
地方(12633)
(12602)
(11828)
(11150)
贸易(11149)
(11142)
(10772)
农业经济(10036)
(9670)
(9094)
农村(9086)
(8410)
(8281)
(8269)
银行(8243)
收入(8063)
土地(7995)
机构
学院(191490)
大学(187420)
(81914)
经济(80263)
管理(71983)
研究(65730)
理学(62280)
理学院(61612)
管理学(60555)
管理学院(60216)
(58377)
中国(50936)
农业(45222)
科学(41608)
(38940)
业大(38063)
(35264)
(34250)
中心(32100)
研究所(31931)
(30297)
农业大学(27882)
财经(27046)
(24473)
(24433)
经济学(24329)
师范(24210)
北京(23898)
(23486)
经济管理(23395)
基金
项目(124056)
科学(95863)
研究(90932)
基金(88243)
(76992)
国家(76250)
科学基金(63768)
社会(56817)
社会科(53306)
社会科学(53285)
(50869)
基金项目(47500)
(41312)
教育(40389)
自然(40367)
自然科(39337)
自然科学(39323)
编号(39187)
自然科学基金(38617)
资助(35592)
(32873)
成果(31349)
(28378)
(28021)
重点(27678)
课题(25759)
(25325)
(24161)
科研(23844)
创新(23689)
期刊
(95922)
经济(95922)
(62863)
研究(51798)
农业(42492)
中国(38180)
学报(33897)
科学(29808)
(25654)
大学(25467)
学学(24445)
业经(22387)
(20164)
(20160)
金融(20160)
管理(19448)
教育(15770)
技术(15727)
问题(14613)
农村(14015)
(14015)
农业经济(13851)
财经(12873)
经济研究(12644)
(12597)
世界(11463)
(10986)
经济问题(10773)
技术经济(10415)
业大(10254)
共检索到283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商乐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实为悖论的两难问题却同时发生。本文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太低,农民缺乏议价权,流通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农蔬产品供销的"最后一公里"存在高昂的"广义租金"等种种问题。因此,就农蔬产品产供销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提出了积极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磊  肖光年  
近期我国部分品种蔬菜出现价格急剧下滑现象,相关菜农损失惨重。笔者认为,供求关系不平衡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鲜活农产品供应量的经济调节手段,即政府根据相关实际情况为各鲜活农产品生产区域在某一生产季节指定一种特定的推荐农作物,对种植该推荐农作物的农户进行补贴,并为其投保农作物保险,辅以其他配套措施,以期能对稳定我国鲜活农产品供应量,从而对稳定价格起到一定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狄卫民  王怡宏  聂淼  
蔬菜供应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为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本文从流通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了"菜贱伤农"现象,指出当蔬菜供给大于需求,或者流通成本过高、流通渠道不畅、专业化流通机构盈利较少时,都可能导致"菜贱伤农"的不良结局。为防范和控制"菜贱伤农"现象,农户应合理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努力对接销售市场,各级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加工企业、农业保险公司等也应在政策扶持、公益性物流系统建设、信息指导、蔬菜增值保鲜和农户受损理赔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本文成果可以为农业、商务、财政等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英  
论﹃谷贵伤农﹄●周英虎“谷贱伤农”是人们在研究粮食价格改革中十分注意的问题。但是却往往忽视了事情的另一个方面,即“谷贵伤农”的问题。“谷贵”之所以也象“谷贱”一样伤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粮食是一种需求弹性不大的商品,价格的高低并不会引起粮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永福  何秀荣  
2001年4月10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依据WTO协定第19条和日本国内的关税率法,从2001年4月23日至11月8日对主要从中国进口的大葱、鲜香菇和灯心草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此举标志着中日蔬菜贸易战已经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肖黎明  周扬明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必须作出的理性选择。其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殊要求,使得这一领域“市场失灵”现象成为某种系统风险而无法降低或消除。因此,政府作为现代经济社会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最佳人选,应承担起这一政策调整的协调与指挥工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更不能有所偏废,使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在总量与结构上保持基本平衡,将成为WTO框架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边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志太  
目前,农民分化为农业农民和非农业农民。谷贵,使农业农民与非农业农民、种植食品类作物商品农民与自给农民以及种植非食品类作物农民、少地农民、失地农民、灾民的利益相悖;由于农资价格上涨、交易成本高等原因,谷贵对种植粮食商品农民的收入是正相关,对整体农民收入是负相关。谷贵伤农,主要是在大量非农业农民存在的条件下,通过粮价上涨引起蔬菜副食品价格上涨发生作用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贺大团  
1997年,湖北当阳市仔猪市场购销两旺,价格持续保持在高价位,每千克价格达26~30元。但今年春节过后,仔猪价格逐步下滑,至5月初,价格已降到每千克5.6~6.00元,下降幅度达81.3%。据调查,仔猪价格猛跌的主要原因是:一、盲目发展母猪生产。由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顺彪  罗之斌  代家宏  
"民以食为天,蔬菜占半边"。针对2010年湖北荆门蔬菜价格大幅波动,居民反映"买菜贵"、农民反映"卖菜难"的情况,荆门市物价局近期对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和蔬菜生产供应主管部门,以及毗邻地市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造成荆门市近几年蔬菜"两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政府统筹管理,全面规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红红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我国人民对粮食极端重要性的形象、生动的概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改革开放后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好政策加上人努力、天帮忙和科技支农,我国粮食在连续多年取得好收成的情况下,近两年又获得大丰收。庆幸之余,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均占有粮食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是偏低的,丰年有些节余,歉年还要吃库存,供需之间始终呈紧严衡。按常规,在求大于供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粮食积压滞销的问题,不可能出现“谷贱伤农”的问题,有悖常理的是近两年全国粮食市场疲软,“谷贱伤农”的问题在一些地区露头。农民和粮食企业对新出现的粮价持续下跌、定议倒挂和”仓满囤流”、压库待销喷有烦言。湖北省鄂州市是不带县的农业小市,流行的“粮食病”也随风潜入,从去年开始,粮多价贱呼声不止,议论不断。手中有粮,心中怎么也慌起来了呢? 一、当前粮价下跌及其直接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振亚  王树进  
结合我国国情,对传统"谷贱伤农"的限定条件进行修正后发现,在1983-2013年间,我国出现了"谷贱伤农"的缓解现象,即31年间,种粮农民面临的"谷贱伤农"指数是逐渐走低的。农民劳均粮食耕种纯收入在丰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谷贱伤农"之所以出现缓解现象,是因为背后存在着4个缓冲机制,分别是: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和国家惠农政策持续跟进。上述缓冲机制均得到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证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是农村城镇化进程顺利进行的两个基本条件。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又是相辅相成的 ,但由于中国的国情所致 ,二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 ,影响城镇化的实现。为此 ,作者从多角度提出了解决思路及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舜臣  王静  胡舟  
本文在重新梳理"谷贱伤农"这一经典论断的基础上,以供给反应模型为基础深入考察了农户生产行为对收益和利润的反应程度差异。研究结果发现:一方面,相比于收益,农户对利润信号更为敏感;另一方面,总体上收益和利润两者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强度差异并不大。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农户经营组织的变迁,传统意义上的"谷贱"并不必然带来"伤农",未来粮食价格政策的调整能够被赋予灵活性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海娟  莎日娜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随着农业比较收入减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出现了大量农民抛荒土地的行为。抛荒后的农民一部分选择进入城市,一部分继续留在农村,各自都面临角色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针对耕地抛荒和农民适应的关联性分析,探寻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民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