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9)
- 2023(9267)
- 2022(8441)
- 2021(8047)
- 2020(6678)
- 2019(15801)
- 2018(15835)
- 2017(30475)
- 2016(16706)
- 2015(18789)
- 2014(18738)
- 2013(18734)
- 2012(17097)
- 2011(15250)
- 2010(15027)
- 2009(13583)
- 2008(12843)
- 2007(10922)
- 2006(9476)
- 2005(7997)
- 学科
- 济(66030)
- 经济(65964)
- 管理(45674)
- 业(43522)
- 企(35814)
- 企业(35814)
- 方法(31319)
- 数学(27189)
- 数学方法(26891)
- 农(17590)
- 地方(17231)
- 中国(15682)
- 学(15367)
- 财(14696)
- 业经(14171)
- 农业(12155)
- 贸(11039)
- 贸易(11034)
- 和(10817)
- 理论(10731)
- 易(10606)
- 环境(10594)
- 技术(10273)
- 制(9791)
- 务(9452)
- 财务(9394)
- 财务管理(9380)
- 教育(9028)
- 地方经济(8966)
- 划(8881)
- 机构
- 大学(232787)
- 学院(231030)
- 管理(95057)
- 济(86187)
- 经济(84204)
- 理学(83420)
- 理学院(82413)
- 管理学(80967)
- 管理学院(80552)
- 研究(77048)
- 中国(54179)
- 科学(50909)
- 京(49648)
- 所(38964)
- 农(38260)
- 财(37146)
- 业大(36834)
- 研究所(36048)
- 中心(34651)
- 江(32134)
- 范(31673)
- 师范(31389)
- 北京(31158)
- 财经(30742)
- 农业(30060)
- 州(29760)
- 院(28209)
- 经(27908)
- 师范大学(25538)
- 技术(24726)
- 基金
- 项目(168068)
- 科学(131258)
- 研究(121680)
- 基金(121106)
- 家(106024)
- 国家(105152)
- 科学基金(89951)
- 社会(74117)
- 社会科(70034)
- 社会科学(70014)
- 省(65981)
- 基金项目(65920)
- 自然(60556)
- 自然科(59113)
- 自然科学(59097)
- 自然科学基金(58006)
- 划(55983)
- 教育(55117)
- 编号(50155)
- 资助(49546)
- 成果(40107)
- 重点(37279)
- 部(36271)
- 发(35807)
- 创(34882)
- 课题(34070)
- 科研(32471)
- 创新(32469)
- 大学(31013)
- 计划(30854)
共检索到322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文明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承担的省教委下达的“利用遥感多元信息异地复合技术进行莱州湾东部沿海地区海水内侵的研究”课题,近期在济南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研究利用遥感和常规的多元信息复合,通过实验、计算、综合分析,探求与海水内侵相关的环境背景条件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建立它们与加速海水内侵两个诱发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由此确定了山东省数十个海水内侵预警区.来自中科院、航天部、国家海洋局、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一致认为:该项研究选题准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德三
本文重点讨论了莱州湾沿海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了海水侵染灾情现状、危害、成因、发展趋势,提出了综合治理海水侵染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及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选取旅游资源综合丰度和旅游经济指标,对旅游环境系统的承载状况和承载潜力进行定量测算,以探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全国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整体旅游资源环境相对承载能力和旅游经济环境相对承载能力较强,处于弱载状态,具有一定的承载潜力,其中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应加强各省市旅游业的协调有序发展,以提高东部沿海旅游环境整体承载力,进一步推动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
东部沿海 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 承载指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飞 董锁成 李宇 黄永斌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排放总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尤为突出。本研究从环境压力水平、环境压力强度方面选取11项农业污染风险评价指标,综合评估东部沿海地区化肥、农药、农膜污染及畜禽养殖污染的风险,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将东部沿海地区划分为高、中、低三类农业污染风险区。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污染中、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都市区、河北省南部地区、山东省、江苏省北部及沿海地区、上海都市区、闽南地区、广东省西部地区及海南省,河北省和山东省农业污染风险尤为严峻。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环境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因地制宜的农业环境经济政策迫在眉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韵秋 李重和 刘岱基 范强东 王黎 裴晓鸣
1987~1992年的春季,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猛禽迁徙途中的主要停歇地——山东省长岛、青岛,辽宁省老铁山地区,通过对几种主要猛禽的迁徙规律等生态、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环志研究表明:春季猛禽迁徙发生在3月初至6月底,高峰时间出现在3月底至5月上旬。利用天气系统分析和气候统计方法,对部分猛禽迁徙与气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春季有利于猛禽迁徙的天气条件为风力3~5级偏南风的晴朗天气(南、西南、东南风共占87%)。早春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低温降雨天气,对在该地区越冬的猛禽或向北方迁徙至此的猛禽会造成一定伤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玉恒 胡智超 刘彦随
构建了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益评价模型,测算了2001—2008年中国沿海地区农地非农化的配置效益。结果表明:(1)除海南省外,沿海各省均处于农地过度非农化状态,反映了经济发展对土地非农化的强依赖和农地非农化利用的低效益;(2)沿海各省份的农地非农化均有较大的净收益,即农地非农化的效益远大于农地本身的效益;(3)快速城镇化的需求和农地资源的稀缺性对农地非农化在部门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出了紧迫要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玉翠 韩艳红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有趋同的趋势,沿海各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相似性最大,其后依次是三次产业结构的相似性、行业就业结构的相似性、工业内部结构的相似性。从各省工业内部结构的相似性分析可得沿海各省的优势产业还是有一定程度区别的。总的看来海南与东部沿海其他省市的相似性最小,其次是北京,再其次是河北,其余各省市的相似程度差不多。文章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了沿海各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效益,各省产业结构的效益随改革开放的进展有不同的演变特征。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的产业结构基本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江苏、浙江、广东只是在1990年后产业结构才表现出明显优势。文章对新形势下东部沿海地区的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优势 产业效益 产业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王伟
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标准距离方法,定量识别并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精细地刻画2003—2011年国内外复杂背景下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1年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向西移动,且空间扩张的趋势;国内市场的聚集经济作用在增强;长三角地区以及山东省北部主要城市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减弱,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全国经济空间格局变化时序波动相吻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教忠意 唐凌凌 王保松 隋德宗
对苏鲁两省沿海地区10个产地苦楝Meliaaze darach果实长、果实宽、果实长宽比、果实千粒质量、核果长、核果宽、核果长宽比和核果千粒质量8个果实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产地间和产地内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产地间变异系数为2.15%~18.53%,均小于产地内家系间变异系数。产地间广义遗传力为59.68%~96.06%,亦均小于产地内家系间的广义遗传力。说明苦楝产地间和产地内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且产地内家系间变异>产地间变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苦楝产地果实性状受经度和纬度双重影响,主要呈现以纬度为主,以经度为辅的变异模式,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判断。苦楝产地内...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苦楝 果实 性状 变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武 章远新 冯柳江 罗宽忠 杨仲华 陈衍康 黄洲 李少民 莫廷灿 郑深江 王伟漳 黄德雄 张冬梅 黄永忠 施庆华
一、区域开放开发现状 1、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1990年与1980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从80年的12.35亿元增加到90年的53.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8倍,平均每年增长8.7%,高于全区平均增长水平。同期,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3.4%,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5.5%,提前实现了第一步翻番的战略目标。但目前该区域的经济仍处于以农为主、工业化起步的初期阶段。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的比重十年来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没有大的变化,第三产业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丽刚
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两大区域红色旅游资源集中度、知名度都相对较高,绿色、古色、民俗、海洋、现代城市等旅游资源适应了红色旅游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为开展区域合作提供了可靠的产品支持。但东、中部经济发展、交通等基础实施、市场意识、人员素质的非均衡性导致红色旅游发展的失衡;区域合作倚重政府,导致旅游企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体制与地方保护主义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对此,应搭建信息平台,促进各地区红色旅游信息和人力资源的交流;强化区域红色旅游法律约束机制,提升合作的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建立区域协商制度,共建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落成 吴楚材 季子修
我国是区域发展差异巨大的大国之一 ,存在着多种尺度的区域发展差异。从中小尺度区域差异的角度 ,分析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及其影响 ,可以看出 ,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经济相对落后的低谷地区。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于香港 -珠江三角洲、上海 -长江三角洲、京津唐 -环渤海三个经济隆起带之间 ,处于省际交界处。按照类型可以分为黄泛平原区、丘陵山区和沿海库区。东部经济低谷地区区位条件相对比较落后 ,交通可达性较差 ,产业结构单一 ,城市化水平发展严重滞后 ,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崛起机制和途径 ,低谷地区发展...
关键词:
东部沿海 地区差距 经济低谷地区 崛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泽 程飞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制造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事关我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其区域效率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发生显著性变化;社会投入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对装备制造业投入有显著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区域内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差异较大;规模效率较低是制约我国东部沿海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瓶颈。提出坚持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核心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管驰明 赵超超 徐爱华
文章采用中国东部沿海11省市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代表工业化水平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指标的变化对东部沿海各省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资本存量对各地的工业化进程有着显著的影响,且回归系数较大,说明这段时期各地的工业化进程主要是靠投资拉动。在控制了政府干预度、市场化指标等指标后,我们还发现各地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对各地的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对于不同的省份来讲,各指标的作用又有所不同,因此应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来推动本地区的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 东部沿海省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