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8)
- 2023(12294)
- 2022(10740)
- 2021(10415)
- 2020(8732)
- 2019(20315)
- 2018(20522)
- 2017(39456)
- 2016(21694)
- 2015(24624)
- 2014(24854)
- 2013(24273)
- 2012(22329)
- 2011(19797)
- 2010(20021)
- 2009(18170)
- 2008(17831)
- 2007(15551)
- 2006(13653)
- 2005(11672)
- 学科
- 济(80198)
- 经济(80103)
- 管理(60289)
- 业(55667)
- 企(46832)
- 企业(46832)
- 方法(37285)
- 数学(30966)
- 数学方法(30461)
- 农(22410)
- 中国(20630)
- 财(19228)
- 学(18937)
- 业经(18746)
- 地方(18072)
- 理论(16932)
- 农业(15030)
- 制(14382)
- 贸(14229)
- 贸易(14219)
- 和(13891)
- 易(13754)
- 技术(12961)
- 务(12559)
- 环境(12538)
- 财务(12490)
- 财务管理(12463)
- 教育(12072)
- 企业财务(11639)
- 银(11606)
- 机构
- 学院(299833)
- 大学(299282)
- 管理(118789)
- 济(106265)
- 经济(103451)
- 理学(102557)
- 理学院(101335)
- 管理学(99346)
- 管理学院(98811)
- 研究(96009)
- 中国(72040)
- 京(65370)
- 科学(63364)
- 财(49437)
- 所(48264)
- 农(47144)
- 业大(45317)
- 中心(44827)
- 江(44374)
- 研究所(44045)
- 范(43316)
- 师范(42900)
- 北京(41498)
- 财经(39610)
- 州(37050)
- 农业(36984)
- 经(35748)
- 院(35256)
- 师范大学(34493)
- 技术(34094)
- 基金
- 项目(204627)
- 科学(158864)
- 研究(150788)
- 基金(144770)
- 家(125759)
- 国家(124664)
- 科学基金(106763)
- 社会(90652)
- 社会科(85571)
- 社会科学(85544)
- 省(81470)
- 基金项目(78197)
- 自然(70735)
- 教育(69848)
- 自然科(69040)
- 自然科学(69025)
- 划(68200)
- 自然科学基金(67729)
- 编号(63947)
- 资助(60137)
- 成果(51855)
- 重点(45111)
- 课题(43767)
- 部(43698)
- 发(43320)
- 创(42076)
- 项目编号(39094)
- 创新(39077)
- 科研(38889)
- 大学(38185)
- 期刊
- 济(120132)
- 经济(120132)
- 研究(84711)
- 中国(57729)
- 学报(48001)
- 科学(44372)
- 农(42889)
- 管理(42734)
- 教育(40167)
- 财(37442)
- 大学(36008)
- 学学(33337)
- 农业(30342)
- 技术(27774)
- 融(22725)
- 金融(22725)
- 业经(20713)
- 图书(19599)
- 财经(17857)
- 经济研究(17514)
- 业(15840)
- 问题(15471)
- 经(15103)
- 理论(15032)
- 科技(14966)
- 版(14484)
- 资源(14348)
- 实践(14072)
- 践(14072)
- 技术经济(13745)
共检索到435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丽坤
为了展现"范式争鸣"如何推动旅游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文章首先对库恩的科学革命与顾巴的范式四分类进行了概念澄清,接着以顾巴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论一体的范式观为基础,提出社会科学的"范式连续统"及"范式争鸣"理念,然后以"本真性"旅游研究为例,展现了"范式争鸣"激发理论建构、推动知识发展的历程。最后文章指出:(1)由于研究对象的属性特质,旅游社会科学研究既需要追求"客观"、"中立"的实证—后实证主义范式,亦需要建立提倡"反思"、"批判"、"辩证"、"理解"的各种新兴范式;(2)能够基于相互了解而达成
关键词:
范式争鸣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本真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凌
本文回顾了现代旅游中"本真性"概念及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的发展阶段,分析了"本真性"概念在西方旅游研究中所涉及的"本真性、旅游动机与旅游体验"、"本真性与文化商品化"以及"本真性、怀旧与遗产旅游"等主要问题。文章指出,"本真性"作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它是人们对现代旅游"好恶交织"的心理反映,揭示了现代旅游现象中的社会现实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本真性 旅游社会学 旅游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爱民 张馨方
旅游本真性作为旅游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是解释旅游与现代关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关注。文章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73—2016年的414篇关于旅游本真性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Ⅲ,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及突现词分析,以可视化图谱及统计表格的形式,揭示出西方旅游本真性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主题、演化路径和研究前沿。研究发现:(1)"建构主义本真性的发展"知识群组内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而"存在主义的本真性"知识群组内还缺乏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刘忠俊
目前,旅游学界鲜有学者对旅游学科的基石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旅游学科还没有自身的理论和思想,未形成自身的学科范式,没有自身独立的领地和清晰的边界,还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章以哲学与范式为核心,明晰了旅游研究与哲学、科学、技术的关系,梳理了旅游研究中哲学与范式的关系,对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发展、旅游学科大厦的建立进行了方向性的探索。该研究以哲学视角对旅游学科的本源、基石进行追问,厘清旅游学科最终要探讨的就是,旅游是基于人的成长、基于人的价值发现的一条独特路径。范式的形成和转换都离不开哲学,旅游学者应该上升至哲学世界观来思考旅游问题,探索旅游学科的范式。只有当旅游学科建立在哲学基础上,只有当旅游学科回到旅游本质、本源的探讨而不是把目光主要聚焦于一般性的特征研究,只有当旅游学科的所有概念回到本质而被厘清的时候,只有当旅游学科有自己的学科范式的时候,旅游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得以成立。
关键词:
旅游学科 旅游研究 哲学 范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军
在关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知中,专家、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对本真性的认知并不全是相同的:专家关注的是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的保存,对本真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由点及面的过程;当地居民更关注本地经济的发展和自己生活的改变;游客关注的是旅游经历的真实感受。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是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全面解决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有效之道。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本真性 真实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健刚
在一个信息极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只需动一下鼠标,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任何旅游目的地的图像和视频,有时候这些图像和视频甚至比亲身在现场还要来得清晰和美感。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旅游者要上路,只为一睹现场呢?这里的动机可谓五花八门,毫无疑问,对所谓本真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本真性是一个由西方学者提出,并在西方旅游研究领域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关于旅游中的本真性问题,成为西方旅游学术界的热门研究话题之一。这个研究话题也被介绍到中国,却在中国学者中引起了迥异的反应。一部分学者顺应学术研究国际化的趋势,接过这个话题,并用中国的经验事实来检验西方学者所提出的理论。但是,也有很多学者质疑这个话题对中国的适用性。在他们看来,中国的游客并不关心本真性。因此,去研究中国旅游中的本真性,等于去研究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中国游客是否真的不关心本真性?不论说"是",还是说"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武慧慧 何彪 胡涛 谢灯明
分享旅游照片是一种普遍的游后行为,是游客自我景观化呈现的方式之一。但鲜有文献探究旅游照片分享对旅游幸福感的影响。文章以自我知觉理论为指导,旨在探讨游客在社交媒体分享的风景图式和自我景观化图式旅游照片如何通过存在本真性的中介作用影响旅游幸福感(享乐主义和实现主义幸福感),以及社交媒体强度的调节作用。文章设计了3个实验,揭示了内省框架下不同游客照片呈现图式对旅游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风景图式会带来更好的享乐主义幸福感,自我景观化图式预示着更高的实现主义幸福感,存在本真性在以上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社交媒体强度调节上述两条中介路径。文章深化了自我知觉理论,丰富了旅游照片呈现和社交媒体支持对旅游体验影响的相关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建标 巨龙 任广乾 赵玉亮
旅游体验是千差万别的私人产品,这缘于旅游体验主体的有限理性以及构成有限理性的非标准信念、偏好和行为。本文以行为分析范式重新框架旅游体验研究内容,探讨了非标准信念、偏好和行为视角下旅游体验动机、旅游体验中的情感放飞与精神救赎、旅游体验的质量等内容,其中,非标准信念中的信息瀑布与旅游体验动机研究、非标准偏好中的心理账户与视线走廊布局、非标准偏好中的偏好逆转与高峰体验设计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此外,行为分析范式中的实验方法对信念、偏好的测度,拓展了舒尔茨非"客观事物"不能定量研究的判断,行为分析范式下,旅游体验研究
关键词:
旅游体验 非标准信念与偏好 行为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素洁 胡瑞娟 程卫红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旅游研究关注的是行为者之间的关系及关系结构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目前,社会网络在国外旅游研究中主要用于旅游目的地结构分析、旅游决策、旅游企业成长和旅游目的地知识管理等领域。基于文献梳理发现的当前研究的不足与问题,本文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旅游研究 综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学界对旅游者具身体验的研究积累了一定成果,已具备推动旅游体验研究范式转型的能力。首先,文章总结本真性、凝视、表演等范式演进的动因和过程,提出具身理念在理解和解释旅游体验现象时的优势。继而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阐释具身范式的内涵,总结该范式的基本原则与理论框架。研究认为,具身范式秉持"身体-主体"本体论,旅游具身体验是旅游者经由自我身体与旅游世界发生交互从而获得存在意义的过程。对旅游具身体验的呈现,需要综合符号学和非表征理论,依据"超表征"的认识论来理解。与之相应,提出获取现场数据、加深现象描述、揭示行动过程和涉入研究情境的方法论原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经过最近20多年的发展,旅游体验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旅游体验为理论指导的产业实践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旅游体验相关的理论范畴和命题的积累也越来越丰富。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这一研究推向理论范式创新这一新的境界,是本期笔谈主题定位的初衷。参与本期笔谈的作者,绝大多数曾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提出过明确的理论主张,这些观点或
关键词:
旅游体验 体验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袁超 孔翔 陈品宇
原真性作为旅游研究中热点话题,却较少探讨传统村落旅游情景下的原真性问题。传统村落兼具乡村聚落、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的多维属性,致使其原真性问题更为复杂,村落、原真性与旅游体验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深入。基于此,该文以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为例,运用访谈法与观察法,立足建构主义视角,探讨旅游者“主位”下的原真性体验。研究发现原真性在传统村落此类旅游目的地选择中仍具有作用,体现在旅游者对村落原始特征、反商业化、建筑特色与文化符号的追寻,目的地文化掮客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此种追寻在旅游者具身实践中得以强化,并在遗产景观、乡村意象、旅游景观与地方氛围、文化独特性的交互品鉴中形成原真性体验。在此过程中,旅游者偏好以静态、冰冻过去的方式理解传统村落的原真性。此外,文章依据旅游者建构原真性方式的差异,将其划分为原始想象型、审美现实型、理性认知型。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原真性研究领域中观点争鸣的认识,回应传统村落此类特殊的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其原真性该如何理解的学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礼 朴京玉
近年在倡导健康旅游的大环境下,Kurort旅游模式正在兴起。日本上山市参照德国的Kurort模式,综合利用山、温泉、森林、农产品等的地域资源,导入徒步自然疗法,创建了日本式的温泉保健疗养地。而我国亦拥有类似的地域资源,本文以青岛温泉镇为考证对象,依据其温泉、山林、海洋、农产品等优越资源,论证了温泉镇在开展Kurort模式旅游方面同样具有可行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凌
区别于传统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建构主义强调思维视角上的建构性、社会性、互动性和系统性与方法论上的相对主义。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在旅游研究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文章从理论上概述了建构主义的本质和特点,并分析了建构主义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随着旅游研究的深入,建构主义范式在旅游研究中的体现将主要在3个方面:重视旅游现象中话语系统(包括语言和图像)的作用;重视符号和意义的建构;注重研究旅游建构的主体、对象、途径,以及围绕建构而形成的社会互动过程。
关键词:
社会建构 建构主义 范式 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