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3)
- 2023(10041)
- 2022(8317)
- 2021(7644)
- 2020(6108)
- 2019(13196)
- 2018(12426)
- 2017(23773)
- 2016(12254)
- 2015(13159)
- 2014(12500)
- 2013(11920)
- 2012(10411)
- 2011(9340)
- 2010(9393)
- 2009(9028)
- 2008(7820)
- 2007(6505)
- 2006(5872)
- 2005(5143)
- 学科
- 济(47099)
- 经济(47059)
- 管理(34612)
- 业(32444)
- 企(27555)
- 企业(27555)
- 融(25054)
- 金融(25053)
- 银(22418)
- 银行(22412)
- 行(21803)
- 中国(20181)
- 地方(16409)
- 方法(15974)
- 财(14130)
- 数学(13809)
- 数学方法(13591)
- 农(12936)
- 业经(12383)
- 制(12269)
- 中国金融(10993)
- 务(9907)
- 财务(9886)
- 财务管理(9874)
- 企业财务(9439)
- 农业(9340)
- 环境(8532)
- 地方经济(8448)
- 贸(8423)
- 贸易(8412)
- 机构
- 学院(158611)
- 大学(153888)
- 济(64452)
- 经济(62946)
- 管理(58769)
- 研究(51764)
- 理学(50641)
- 理学院(50045)
- 管理学(49032)
- 管理学院(48745)
- 中国(46212)
- 财(31222)
- 京(31175)
- 科学(30686)
- 中心(26676)
- 财经(25030)
- 所(24249)
- 江(22937)
- 经(22702)
- 农(22055)
- 研究所(21989)
- 范(20982)
- 经济学(20929)
- 师范(20786)
- 业大(20378)
- 院(19925)
- 州(19835)
- 北京(19118)
- 经济学院(19092)
- 财经大学(18815)
- 基金
- 项目(111073)
- 科学(88920)
- 研究(83971)
- 基金(80650)
- 家(69677)
- 国家(69114)
- 科学基金(60454)
- 社会(54980)
- 社会科(52360)
- 社会科学(52348)
- 省(44958)
- 基金项目(42326)
- 教育(37530)
- 自然(37445)
- 划(37274)
- 自然科(36413)
- 自然科学(36402)
- 自然科学基金(35706)
- 编号(34381)
- 资助(31438)
- 成果(26591)
- 发(25944)
- 重点(25634)
- 创(24371)
- 课题(23766)
- 国家社会(23326)
- 部(23322)
- 创新(22754)
- 制(21519)
- 项目编号(21253)
共检索到236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政旸 王玉宽 逯亚峰 邓婷
【目的】采用“自然-人文”融合的视角,结合人文要素界定小流域划分阈值,强化小流域划分研究的人文特征,为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的山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和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区划方案支持。【方法】根据小流域自然水文过程和人文属性因素,利用流域面积法结合均值变点法及边界重叠度概念,以我国西南山区为例,对研究区内6个流域试验区进行小流域划分阈值测算,在得到最佳阈值的基础上,对西南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划分,并整合划分结果,分析、整合结果的数量与空间特征,提出一种山区小流域划分的融合方法。【结果】①西南山区小流域划分的最佳阈值为30.00 km2;②西南山区小流域数量为16 075个,面积范围为25.07 km2 ~ 431.82 km2;③从面积来看,小于50.00 km2的小流域为8702个,占比54.13%,介于50.00 km2 ~ 100.00 km2之间的小流域为5358个,占比33.33%,大于100.00 km2的小流域为2015个,占比12.53%,基本符合当前水利部要求。【结论】通过西南山区实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山区小流域划分与整合方法在结果上能体现小流域的自然与人文属性特征,较好符合当前山区组织单元管理的需要,可为山区小流域区划提供方法借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溪晗 冯文兰 秦鱼生 陈琨 喻华 仙巍 蒲怡芸
【目的】研究环境变量的筛选和土壤类型空间推理方法的选择,为有效提高县域数字土壤制图精度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盐源县为研究区,将气候要素、地形数据和遥感影像作为推理制图的辅助因子,利用野外采样点数据和环境协变量因子,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环境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特征筛选和组合优选,通过对比决策树分类、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几种土壤分类方法的制图精度,探索基于土壤-环境关系理论提高具有立体气候特征的山区县域数字土壤制图精度的途径。【结果】①气候和地形特征在研究区土壤分类中起重要作用,采用单一气候因素作为土壤筛选分类的环境变量可获得土壤分类筛选精度为83.22%,依次增加地形和生物特征可分别使筛选精度提升至85.78%和89.43%;②与其他模型相比,随机森林模型制图效果更好,对比采样点数据的土壤分类总体精度为77.10%,Kappa系数为0.72;③气候因子以及地形因素对水热条件的影响是决定研究区土壤类型空间分布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年均气温、年积温、年降水量、相对湿度、高程、地形湿润度等环境特征因子与研究区主要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有着密切关系。【结论】在具有立体气候特征的山区,基于随机森林方法使用气候、地形和遥感数据进行数字土壤分类制图有较好的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燕
试验共有参试组合9个,随机区组排列,以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滇86-5为对照种。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产量高的组合有4个,产量最高的是滇丰4号,平均产量216.0kg/667m2,比对照增产23.6%。
关键词:
春大豆 新品系 区域试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高焕,刘俊卫,朱会义
地块单元是小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空间单元 ,探讨地块尺度的水沙运移关系对强化小流域空间管理具有显著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在论述地块单元的特点、作用和功能的基础上 ,阐述了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地块单元的划分、参数组织、地块属性的确定及信息提取方法 ,并针对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管理、水土流失计算、生产潜力评估、经济与生态效益分析 ,开发了小流域地块汇流网络模型 ,进而对典型小流域地块汇流关系进行了模拟计算
关键词:
地块单元 汇流网络 水土保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志清 宋桂萍 孙保平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有关地区1957~1994年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年际降水变化具有周期性,变化周期为Tx=132个月,约11年.并在模型参数确定的基础上,建立了月降水量自回归-滑动预测模型,模型平均误差为3.62%.该模型可在同类地区应用.
关键词:
降雨特征 时间序列 预测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志清 宋桂萍 李清河 孙保平 李昌哲
采用定位观测、谐波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对典型流域所选的6个断面共56个水分观测点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流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年内变化主要受降雨和蒸发散的年内变化影响,明显分为干湿两季;土壤水分年内变化可划分为四个时期:春季土壤水分缓慢蒸发期、旱季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期、雨季土壤水分补偿期、冬春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研究中利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进行了分层,并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各层次间土壤水分及其与期间降雨量的关系,得出土壤水分剖面分布可分为速变层、活跃层和次活跃层,林地水分活跃层较深,草、农、裸地水分活跃层偏上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规律
关键词:
定位观测,土壤水分,谐波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丽 周珊 黄超
我国西南山区降雨丰沛,山高坡陡,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且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资源欠开发状态;受制于自然地貌,城镇空间呈现出形态不规则、分布组团式、联系串珠状等特点。如何基于西南山区城镇的各种资源要素特征,形成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关键点。本文以贵州省赤水市城镇开发边界试划工作为例,对西南山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思路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开发边界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丹丹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日显紧迫。在这个过程中,西南山区农业的发展及其发展模式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阐明西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当前西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并对适合西南山区环境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了探讨。
关键词:
西南山区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慧 刘邵权 王勇 刘卫东 郑志军
结合山区实际情况,建立山区聚落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山区聚落宜居性评价模型对川西南山区26个区县进行系统评价,计算出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ESDA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存在正的相关性,表现出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2)在空间格局上,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呈现东南-西北两极分化格局,并且以西昌、攀枝花、石棉为3个核心呈核心-边缘梯级结构模式特点;(3)H-H空间关联模式集中连片分布在安宁河谷一带,L-L空间关联模式集中连片分布于大小凉山一带,西昌、石棉呈现H-L空间关联模式;(4)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与自然环境宜...
关键词:
川西南 山区聚落宜居性 空间差异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浩淼
生态农业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能够实现农业的整体协调与合理组织。我国对生态农业的发展颇为重视,西南山区作为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约十分之一的地区,其生态农业的开展对我国农业整体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西南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出西南山区的四种典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特色产业增长极模式、生态园区带动模式、地区特色旅游模式和生态村建设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西南山区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广玲 香宝 迟文峰 何连生 王宝良 王玥
生态脆弱区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能够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构建区域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将GIS技术与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相结合,进行西南山区旅游生态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旅游生态承载能力总体较好,属于中等承载力的区域分布最为广泛,面积比例达35.8%;低承载力主要分布在四川平原和盆地丘陵区,另外在云南和贵州低山丘陵区零星分布,高和较高承载力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和广西西北部山地两大片区;研究区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和旅游活动压力具有空间差异特征,水域面积比例、植被覆盖指数、生物丰度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承载力 影响因素 西南山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彬 王戈 唐源盛 张炜银 臧润国
The mountain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is not only one of the two key regions that China's natural forests distributed,but also has lots of degraded natural forests.Its natural forests are essential to keep regional ecosystems safe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The forests geographical zoning plays ...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南 孙海清 冉涛
本文以西南山区农业为研究对象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入手 ,剖析区域贫困产生的原因 ,试图找出贫困的病根 ,然后对症下药 ,针对西南山区农业的具体实际情况 ,对一些相应的扶贫方略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希望能探索出一条使贫困最小化的路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顺法 李向民
产业融合在整个经济系统中越来越具有广泛性,它的直接效应是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关系、产业组织形态等方面发生根本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越来越难以准确地揭示现代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其经济解释作用大大削弱。为适应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本文依据产品价值构成的变化,用产业进化的观点对现有产业进行创造性解构,提出了分别以精神产品、服务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生产为主的创意产业、服务产业、物质产业和生态产业组成的新型产业体系。其中,创意产业深刻影响着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处于产业体系的中心位置。最后,对产业演变趋势做了验证性分析。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价值构成 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勃慧 马袁燕 邢福元 李家琪
提出适用于描述中国科研人员类别的科学计量指标,提出一种新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基于"物以稀为贵"的思想,使用数量关系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对科研人员进行划分。在理论上实现了科研人员划分的自动化,可快速区分大量人才。以纳米领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