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3)
- 2023(10681)
- 2022(8987)
- 2021(8423)
- 2020(7190)
- 2019(16617)
- 2018(16444)
- 2017(31636)
- 2016(16570)
- 2015(17995)
- 2014(17549)
- 2013(17050)
- 2012(15389)
- 2011(13717)
- 2010(14175)
- 2009(13102)
- 2008(12953)
- 2007(11508)
- 2006(9905)
- 2005(8842)
- 学科
- 济(67354)
- 经济(67294)
- 管理(55253)
- 业(54224)
- 企(48858)
- 企业(48858)
- 方法(32448)
- 数学(28151)
- 数学方法(27564)
- 技术(18081)
- 财(17695)
- 中国(16958)
- 业经(14811)
- 农(14531)
- 学(13897)
- 理论(13340)
- 制(12781)
- 技术管理(12684)
- 务(11878)
- 财务(11835)
- 财务管理(11817)
- 企业财务(11311)
- 划(10939)
- 银(10743)
- 银行(10730)
- 地方(10521)
- 策(10478)
- 贸(10231)
- 贸易(10221)
- 行(10196)
- 机构
- 大学(227069)
- 学院(226800)
- 济(91569)
- 管理(91560)
- 经济(89703)
- 理学(79970)
- 理学院(79098)
- 管理学(77394)
- 管理学院(76952)
- 研究(72488)
- 中国(54400)
- 京(47111)
- 科学(44289)
- 财(43040)
- 所(35547)
- 农(34315)
- 财经(34116)
- 江(33943)
- 中心(33045)
- 业大(32975)
- 研究所(32286)
- 经(31038)
- 北京(29358)
- 范(28762)
- 师范(28474)
- 经济学(27690)
- 州(27017)
- 农业(26720)
- 院(26552)
- 财经大学(25533)
- 基金
- 项目(156413)
- 科学(125816)
- 基金(115178)
- 研究(112906)
- 家(101139)
- 国家(100297)
- 科学基金(87699)
- 社会(72845)
- 社会科(69190)
- 社会科学(69172)
- 省(62577)
- 基金项目(60453)
- 自然(58202)
- 自然科(57064)
- 自然科学(57052)
- 自然科学基金(56079)
- 教育(54283)
- 划(52354)
- 资助(47188)
- 编号(43920)
- 创(38241)
- 重点(35520)
- 成果(34860)
- 创新(34755)
- 部(34485)
- 发(32451)
- 课题(31452)
- 国家社会(30275)
- 教育部(30202)
- 科研(29779)
共检索到333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斐斐 杨青
创业团队是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创业团队外部异质性如年龄、教育水平、经验等易观测人口统计特征,而忽略价值观对团队治理效率的作用,也并未解决"什么样的创业团队通过何种路径来取得更好绩效"的问题。本文基于高阶理论、价值观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与创业学相关理论研究了创业团队"自我超越"价值观一致性与创业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检验了知识共享的中介机制以及女性创业者参与在"团队价值观一致性—知识共享"关系中的调节机制。利用对175个创业团队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创业团队"自我超越"价值观一致性与创业绩效呈正向相关;创业团队成员较高的"自我超越"价值观一致性会增加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知识和信息的意愿,从而提升创业绩效;有女性创业者参与的团队,成员"自我超越"价值观一致性对于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会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理解创业绩效的来源有重要理论意义,并对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有一定实践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仁宏 周琦 伍兆祥
实践与研究均表明,创业团队契约治理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对其中介和调节机制却少有涉及。与现有公司治理研究视角不同,本文从创业者人力资本激励视角将战略决策与敌对环境纳入创业团队契约治理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模型中,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战略决策质量是否起中介作用,以及这一过程是否受到外部敌对环境的调节作用。本文使用202份有效问卷,验证了创业团队契约治理发挥作用的内部机制以及受到的外部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创业团队契约治理对新创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战略决策质量中介了收益权配置、自主权配置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其中收益权配置—战略决策质量—新创企业绩效作用链受到敌对环境的调节作用。本文基于创业者人力资本激励的研究结论,对加深理解创业团队契约治理机制和指导团队成员如何"明算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楠 葛宝山
创业团队的成员异质性程度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团队互动过程以及团队整体绩效表现。认知多样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团队认知的差异会有利于信息以及知识的整合;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团队成员的"分类"归属,进而产生情感疏离。本研究基于分类-加工模型框架,从信息决策和社会分类两个理论视角出发,构建"认知多样性—知识分享/情感支持—团队绩效"的双中介模型,并探究积极/消极路径在多样性观念的调节作用下是否得到增强/削弱。通过对110个创业团队的"领导—下属"配对样本进行分析,得到结论:(1)团队认知多样性对知识分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情感支持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知识分享与情感支持在认知多样性与团队绩效之间发挥双重中介作用;(3)多样性观念正向调节知识分享在认知多样性和团队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负向调节情感支持在认知多样性与团队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当团队认为多样性有益时(多样性观念较高),认知多样性的积极路径(即认知多样性—知识分享—团队绩效)会得到加强,而消极路径(即认知多样性—情感支持—团队绩效)会得以减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侯飞 粟郁 张紫萱 祁明德
随着团队创业成为主要创业形式,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成为创业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变革型领导和团队创新效能感纳入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关系模型中,构建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以珠三角高新科技园区创业团队为调研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研究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团队创新效能感在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变革型领导在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团队创新效能感的关系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变革型领导在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关系中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通过团队创新效能感的中介实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忠辉 王枭扬 罗均梅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新机会识别的促进因素这一观点可能夸大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好处而忽视了其潜在的成本。为此,关注创业自我效能感在机会识别过程中的“黑暗”面,并将信息扫描频率引入创新机会识别过程,基于145名中国创业者的调查数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考察创业自我效能感、信息扫描频率、创业经验与创新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信息扫描频率有负向影响,而信息扫描频率的降低不利于创新机会的识别;信息扫描频率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新机会识别的关系中发挥负向中介作用,而创业经验可以缓解信息扫描频率的负向中介效应。基于此,提出新创企业管理者应正确看待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新机会识别的作用机制,创业者应积极进行信息扫描并更好地利用创业经验等对策建议,以此启发创业者在实践中更好地识别创新机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姚梅芳 栾福明 曹琦
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关系已有诸多研究成果,但其研究结论并不聚敛,而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介变量,创业导向到绩效的"黑箱"仍旧是当前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单一的中介变量在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中的影响效果,而双重中介变量的影响效果却鲜有研究,这对于揭示创业导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机理助益较少。为了探究创业导向对绩效的纵向影响,基于181份新企业跨期数据,文章探究了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中的双重中介效应,并分析了学习能力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创业导向与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关系中分别具有显著的中介效用,而且学习导向的中介效用大于市场导向的中介效用;创业导向通过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对新企业绩效的非直接影响分别受到学习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也即,学习能力越强,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转化为绩效的过程中所起的中介效应越大。本研究进一步展现了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中的双重影响机制,凸显了学习能力在创业导向转化为绩效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丰富了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相关研究,也为新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华 朱其忠
在探讨价值网络形成及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价值网络共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对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价值网络共生对企业能力和企业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地,价值网络共生通过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网络位势不仅显著调节价值网络共生与企业能力、价值网络共生与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而且对企业能力在价值网络共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具有显著调节作用。据此,结合当前产业发展背景,为促进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姚梅芳 于莹 吴静 葛宝山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双元学习视角,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网络导向对初创企业绩效的具体作用机制,考察双元学习的中介作用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基于285份有效问卷数据,利用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网络导向有利于提升初创企业绩效;网络导向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网络导向与初创企业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利用式学习在网络导向与初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而对探索式学习在网络导向与初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未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夏晗
创业团队知识多样性和社会关系网络会对科技型新创企业技术创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其成长。基于已有的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主要是借鉴高管团队异质性的研究结论,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研究了知识异质性和社会关系网络异质性对新创科技型企业的作用机理,并探讨了创新氛围和社会关系网络质量在新创科技型企业资源整合及利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对河南省304家科技型新创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与创业绩效间存在倒U型关系,并受到创新氛围的负向调节和社会关系网络质量的正向调节;创业团队社会关系网络异质性正向影响创业绩效,并受到创新氛围和社会关系网络质量的正向调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毅 曾玉娇 李坚飞
基于阶段性过程理论,以团队过程为中介变量、双元领导为调节变量,本文构建团队断裂带影响团队创新绩效的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收集50个企业团队的配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分类断裂带对团队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而信息认知断裂带对其有正向影响,这种直接影响受到了团队过程的完全中介;双元领导对这一模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且这种调节作用通过团队过程的中介实现。据此提出,企业应正确认识团队不同属性断裂带的优缺点并区别对待、趋利避害,还应加强团队过程能力建设和双元领导能力培养,促进异质性团队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杜鹏程 陈云 姚瑶
提升企业员工的创造性绩效是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构建创新能力的重要微观运行机制。作为一种为满足组织创新需求应运而生的领导风格,包容型领导会对员工创造性绩效产生何种影响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本研究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利用中国情境下的315份个体员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包容型领导影响员工创造性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包容型领导风格会通过促进员工建言来提升创造性绩效。然而,针对不同的差错取向员工,包容型领导对其建言行为的影响会存在差异,其中差错紧张取向负向调节包容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间关系,并进一步影响员工的创造性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士健 孙专专 刘新民
大学衍生创业是加速母体大学创新性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知识特性、创业导向、综合创业能力和资源禀赋状况都会对衍生创业绩效产生影响。基于实证调查数据,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大学知识特性、创业导向与衍生创业绩效间作用机理,结果发现:知识特性、创业导向都有利于大学衍生创业绩效提升;创业能力在创业导向与大学衍生创业绩效间起中介作用;资源禀赋正向调节创业导向、创业能力与大学衍生创业绩效间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韬,王广益,吴叶,丁小洲
以创新投入为中介变量、股权结构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企业家背景特征与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基于254家科技型创业企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年龄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教育水平、专业背景、职能背景均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新投入在企业家年龄、教育水平、专业背景和职能背景与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股权结构对企业家年龄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职能背景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股权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梓鉴 景楚 孙健敏
近年来,"加班"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职场"文化"。本研究针对当前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提出疑问:"加班真的能提高绩效吗?其作用机制是什么?"为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运用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探索了加班行为对任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239名在职企业员工的三阶段配对数据验证假设,结果表明:加班行为与信息性压力感知和控制性压力感知正相关,信息性压力感知、控制性压力感知在加班行为和任务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正向调节了"加班行为-信息性压力感知-任务绩效"的前半径,负向调节了"加班行为-控制性压力感知-任务绩效"的前半径。本研究提供了中国情境下加班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支持,同时澄清了加班行为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对组织充分认识加班行为,妥善设计加班政策,招聘甄选和管理员工,促进员工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贤传 张磊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价值观为基础,选取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了411份一手数据,实证研究了员工中庸价值取向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员工中庸价值取向对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薪资满意度在中庸价值取向与创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员工—组织匹配在"员工中庸价值取向—薪资满意度—创新行为"的前半路径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员工—组织匹配越高,中庸价值取向对薪资满意度的正向影响越强。这些研究对基于中国文化情境下的组织管理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