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5)
- 2023(5112)
- 2022(4429)
- 2021(4108)
- 2020(3252)
- 2019(7119)
- 2018(7109)
- 2017(13453)
- 2016(6725)
- 2015(7399)
- 2014(6839)
- 2013(6308)
- 2012(5620)
- 2011(4996)
- 2010(5087)
- 2009(4677)
- 2008(4252)
- 2007(3673)
- 2006(3107)
- 2005(2679)
- 学科
- 济(24840)
- 经济(24820)
- 贸(17731)
- 贸易(17722)
- 易(17209)
- 管理(15910)
- 业(14209)
- 企(11030)
- 企业(11030)
- 方法(8809)
- 农(8272)
- 关系(7271)
- 数学(6905)
- 数学方法(6808)
- 中国(6135)
- 出(5967)
- 业经(5714)
- 地方(5415)
- 口(5322)
- 出口(5317)
- 出口贸易(5317)
- 农业(5170)
- 理论(4600)
- 财(4574)
- 制(4499)
- 国际(4402)
- 体(4255)
- 对外(4029)
- 环境(3906)
- 贸易关系(3614)
- 机构
- 学院(88180)
- 大学(83379)
- 济(38216)
- 经济(37506)
- 管理(30569)
- 研究(28943)
- 理学(26326)
- 理学院(26093)
- 管理学(25588)
- 管理学院(25454)
- 中国(20795)
- 京(16094)
- 科学(15942)
- 财(15137)
- 所(13726)
- 中心(12949)
- 农(12921)
- 江(12619)
- 研究所(12341)
- 财经(12157)
- 贸(11779)
- 业大(11633)
- 范(11516)
- 师范(11427)
- 经济学(11418)
- 院(11109)
- 经(10953)
- 州(10453)
- 经济学院(10418)
- 技术(10370)
- 基金
- 项目(58413)
- 研究(46319)
- 科学(45597)
- 基金(41008)
- 家(35073)
- 国家(34809)
- 科学基金(29548)
- 社会(28892)
- 社会科(27439)
- 社会科学(27437)
- 省(23756)
- 教育(21490)
- 基金项目(21216)
- 编号(20584)
- 划(19244)
- 自然(17705)
- 自然科(17294)
- 自然科学(17289)
- 自然科学基金(16939)
- 资助(16447)
- 成果(16109)
- 课题(13962)
- 发(13581)
- 重点(13316)
- 创(12837)
- 年(12688)
- 部(12536)
- 项目编号(12215)
- 性(12080)
- 创新(11996)
共检索到131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卓明
英国"脱欧"将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局,是近来世界经济政治领域的重要议题。通过在英国的实地走访以及与英国金融界主流人士的交流,综合判断认为,英国各界已经接受脱欧现实,但对未来预期尚未形成共识,新的平衡局面正在形成中。无论能否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英国经济都将因"脱欧"受损,这对中英关系会带来多重影响,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英国对我国经济金融合作意愿正在上升,宜加强与其多方联系,积极谋划互利共赢。
关键词:
英国“脱欧” 中英合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铃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当地时间3月29日签署信件,正式通知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英国将通过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启为期两年的脱欧进程,以结束英国44年的欧盟会员资格。但各方普遍认为,考虑到脱欧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及脱欧谈判需直面的不确定性,英国能否在两年内如愿完成脱欧程序,还有待观察。在此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一、英国脱欧谈判仍需面对诸多不确定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铃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当地时间3月29日签署信件,正式通知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英国将通过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启为期两年的脱欧进程,以结束英国44年的欧盟会员资格。但各方普遍认为,考虑到脱欧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及脱欧谈判需直面的不确定性,英国能否在两年内如愿完成脱欧程序,还有待观察。在此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一、英国脱欧谈判仍需面对诸多不确定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可仁
中英两国间的经贸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7世纪,中国的丝绸、陶瓷、漆器、茶叶等商品就进入了英国市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英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中英两国自50年代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贸易逐年发展.1954年中国贸易代表团应邀首次访问英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派赴西方国家的第一个官方代表团,有力地推动了中英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60年代中英平均每年贸易额增长到2.2亿美元,70年代又上升到平均每年5.5亿美元的水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永福
扩大后的欧盟已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我国也已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发展和深化对欧盟的经贸合作,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双边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协调与引导,加强对话与合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关键词:
中欧经贸合作 现状 前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超 祁欣 刘苏文 杨剑 田原 宋微 王志芳 田伊霖
2017年9月29日,英国与欧盟结束了第四轮"脱欧"谈判,在"脱欧账单"、公民权利和北爱尔兰边界三大核心议题上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未达到预期。"脱欧"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脱欧"谈判最终达成的制度性安排。对中国而言,"脱欧"后的英国或将更加重视中英合作,中国可利用这一战略契机,在先进制造业、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化同英国的合作。一、英国"脱欧"谈判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超 祁欣 刘苏文 杨剑 田原 宋微 王志芳 田伊霖
2017年9月29日,英国与欧盟结束了第四轮"脱欧"谈判,在"脱欧账单"、公民权利和北爱尔兰边界三大核心议题上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未达到预期。"脱欧"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脱欧"谈判最终达成的制度性安排。对中国而言,"脱欧"后的英国或将更加重视中英合作,中国可利用这一战略契机,在先进制造业、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化同英国的合作。一、英国"脱欧"谈判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娜 王亚琪
在内部治理危机加深、中美全球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强化战略自主能力、稳固和提升全球战略地位是欧盟决定介入印太事务、出台“印太战略”的关键动因。为此,欧盟依托其“规范性力量”的身份定位,将基于共同规范价值的多边合作视为发挥自身战略优势、增强地区战略存在,进而推进区域可持续和包容性繁荣、有效因应全球挑战的基本路径。欧盟“印太战略”具有经贸优先导向、价值规范追求和战略自主取向等特点。欧盟“印太战略”的实施将推进其与“印太伙伴”的自由贸易谈判作为重点和优先措施,以域内代表性多边行为体东盟及其成员国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将欧盟对“民主、人权、法治”的规范价值强调嵌入贸易谈判全程。然而,欧盟规范导向的自由贸易谈判策略并不符合区域内国家的务实经贸合作诉求。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复杂的法律架构和严格的人权标准、环境保护、投资争端解决规则进一步分化了域内国家的贸易谈判立场,其以双边带多边的“堆积木”谈判策略则阻碍了区域经济利益融合、经贸机制协调和区域价值链整合。在可预见的未来,欧盟在印太地区着力推动的自由贸易谈判恐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世和
1992年3月24日大韩民国外务部李相玉长官访问北京,同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签署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共同声明",从此中韩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建国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在关注世界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那些依然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实现自身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通过中非合作论坛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带动非洲经济发展。一、中非经贸关系成功发展的基石是互相尊重、平等互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维利切克
乌中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乌克兰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维利切克乌克兰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是从它1991年成为独立国家以后才开始的。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西与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接壤,西南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相邻,南濒黑海和亚速海,东边与俄罗斯为邻,北边与白俄罗斯相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蔡松锋
中国和印度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和6%,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3%~4%)。在国际关系和全球重大事务中,中国和印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全球格局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印双方应不断深化日益发展的经贸关系。一、中印经贸合作进入重要历史转折期1.中印双边贸易增长潜力较大。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凤武
一、中俄贸易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与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互补性贸易合作不断深化,2001年,中俄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达107亿美元(其中进口80亿美元,出口27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33%,两国都很高兴。2002年,中俄贸易额达到119亿美元(其中进口84亿美元,出口35亿美元),继续以两位数的百分率增长。但同时应当看到,中俄贸易额只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9%。2002年,中日贸易额是1019亿美元,中美贸易额是972亿美元,中俄贸易额仅是其约九分之一。2002年我国与韩国的贸易额是441亿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庞荣谦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和韩国曾长期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从70年代末开始,随着本地区形势的逐步缓和以及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双方开始进行体育、学术等方面的交流,民间经贸关系也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和韩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加快了步伐,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双方贸易额不断扩大,并逐步从间接贸易过渡到直接贸易.据韩方统计,1987-1990年,韩国同中国的贸易从16.13亿美增加到37.02亿美元.其中对中国的出口从7.47亿美元增加到14.34亿美元,年均增长24.3%;从中国的进口由8.66亿美元增加到22.68亿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世和
中韩建交(1992年8月24日)时间虽短,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投资以及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却有了迅猛的发展。一、中韩经贸合作的简单回顾 80年代后半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韩国北方政策的推进,以间接贸易为中心的中韩间经济交流有了迅速的发展。特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