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7)
- 2023(6685)
- 2022(5518)
- 2021(5517)
- 2020(4097)
- 2019(9667)
- 2018(9750)
- 2017(16777)
- 2016(10504)
- 2015(11732)
- 2014(11790)
- 2013(10713)
- 2012(10138)
- 2011(9329)
- 2010(9951)
- 2009(8759)
- 2008(8751)
- 2007(8112)
- 2006(7539)
- 2005(7114)
- 学科
- 济(27199)
- 经济(27166)
- 管理(25325)
- 业(23550)
- 教育(20823)
- 企(19694)
- 企业(19694)
- 中国(15856)
- 理论(10909)
- 农(10617)
- 策(10151)
- 教学(9204)
- 财(8860)
- 方法(7806)
- 学(7563)
- 业经(7152)
- 地方(7139)
- 制(6955)
- 农业(6718)
- 技术(6579)
- 发(6572)
- 及其(6121)
- 数学(6012)
- 政策(5962)
- 贸(5811)
- 贸易(5804)
- 数学方法(5801)
- 易(5680)
- 发展(5625)
- 展(5502)
- 机构
- 大学(132269)
- 学院(130809)
- 研究(49753)
- 济(45856)
- 经济(44342)
- 管理(43729)
- 理学(36074)
- 理学院(35542)
- 管理学(34871)
- 管理学院(34545)
- 中国(32916)
- 教育(30886)
- 京(30093)
- 范(28688)
- 师范(28567)
- 科学(26468)
- 财(24375)
- 江(23992)
- 所(23967)
- 师范大学(23189)
- 中心(21710)
- 研究所(21271)
- 北京(20460)
- 职业(19567)
- 技术(19480)
- 州(18723)
- 院(18204)
- 财经(17671)
- 经(15919)
- 农(15444)
- 基金
- 项目(75262)
- 研究(67863)
- 科学(60257)
- 基金(48614)
- 教育(40245)
- 家(39925)
- 国家(39358)
- 社会(38367)
- 社会科(35964)
- 社会科学(35959)
- 科学基金(33238)
- 编号(32228)
- 省(31039)
- 成果(30519)
- 划(27788)
- 课题(26552)
- 基金项目(23406)
- 年(23076)
- 资助(20114)
- 项目编号(19153)
- 规划(19132)
- 性(19079)
- 部(18487)
- 重点(18354)
- 自然(18266)
- 发(18013)
- 自然科(17788)
- 自然科学(17785)
- 自然科学基金(17471)
- 教育部(16814)
共检索到226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国斌 李颖辉
培养人是教育的价值规定与实践内容,而使人成之为"人"正是其全部价值意义的核心表达。在任何的教育实践中,"人"都理应处于最高的价值位序,都需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归根结底,实现人的主体、自由与完整的发展,正是教育的人学宗旨。"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但强调了教育之为"教育"的本质规定性,而且彰显了对"人"的人学关怀。在当代,教育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异化现象,偏离了"育人为本"的实践基点与人性使命。要回归"育人为本",落实使人成之为"人"的教育宗旨,就需要不断夯实教育的人性基础,积极推进教育的自我变革与实践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姿如 杨兆山
关爱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本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起点和基石,培养学生丰富的社会属性与鲜活的个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观照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是教育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教育的真谛是帮助学生成为既能适应社会又能改造社会的人,实现对自身、对上一代的超越。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教育实践 教育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志军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目前,高校在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中,对"学生的高校主体地位""高校的学术自由主体""高校的人才培养内涵"等存在认知偏差现象。高校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纠偏策略,比如:彰显学生权利,确立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术主体性,保障学生的学术自由;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
关键词:
高校 以生为本 教育理念 认知偏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琼 陈佑清
面对实践主导形态的转变,我们需要关注"知识型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型实践能力"是指个体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与行动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转变忽视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培养理念、从学校整体的角度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提升课堂教学的发展功能等均具有现实意义。培养"知识型实践能力",学校教育需要将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由时空上的"平行推进"转为"双向互动",密切两方面的联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翟博
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育人为本就是要以为每个学习者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以学习者为教育主体,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潜能,为每个学习者乃至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条件,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自由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育人为本教育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其价值目标为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的要求。育人为本教育思想要求在教育发展理念、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教育发展目标的确立、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选择等方面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革创新。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育人为本 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双全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非是与以社会为本相对立的个人本位,以人为本不能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而要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教育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育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生活世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申纪云
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湖南省高校在贯彻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晓慧
"三全育人"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顺应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契合了思政工作的发展规律。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协调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方面育人责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民鑫
当前,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参与选择的自由度不高、选择的项目不够,学生选择课程的能力不足三个方面。职业教育应赋予学生"专业+课程+生涯发展"多元选择权,为学生提供"目标+过程+环境"的自主选择空间,培育"责任+心智+方法"的学生核心素养,以打造适应学生的最好的教育。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选择性 课程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谷峪
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德国、瑞士等重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治理的相关理念及实践策略分析表明,建立社会合作伙伴多元参与的协调性治理体系是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我国亟需设计和建立一套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操作性和保障性的职业教育治理政策和制度体系,以促进形成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格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永文
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是国家层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安排和制度设计。在国家层面,制度设计引领职教高质量发展;在地方层面,"一省一策"助力打造地区样本;在院校层面,自主权激活办学主体内生动力。从政策特征来看,部省共建具有兼顾平衡与扶强扶优相结合、良性竞争与伟大"共谋"相结合、共性框架与个性需求相结合等特征。在实践进程中,部省共建在职业教育基础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接下来的部省共建工作中,需要加强政策宣传,提升职业教育的感知力;改善投入机制,保障职业教育的生产力;推进关键改革,破解职业教育的阻碍力;赋能类型属性,展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衍成
近年来,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此背景下,高职教学管理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进行创新改革。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而"以人为本"理念下进行高中教学管理探索与实践对于提升高中教学管理水平、促进高中教育不断进步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中教学管理理念还相对落后,尤其是在一些资历较深的教师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这些教师群体短时间内很难完全转变过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世海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以人为本具体到学生工作领域就要以学生的权利为本。高职院校在学生工作中要维护和保障好学生权利,就必须坚持民主参与、服务本位和尊重人性需要的高等教育理念。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在实践中的探索。
关键词:
学生工作 以人为本 理念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关照下,职业教育“以生为本”的探索应包含三个层面,即“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行政理念、“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教育理念和“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实践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宝霞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重要阵地,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融合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当前,很多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还存在传统的机械性的特点,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时代的进步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了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校 教育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