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6)
2023(3093)
2022(2510)
2021(2685)
2020(1839)
2019(4438)
2018(4570)
2017(6359)
2016(4788)
2015(5433)
2014(5705)
2013(4763)
2012(4526)
2011(4386)
2010(4639)
2009(3799)
2008(3727)
2007(3439)
2006(3066)
2005(3032)
作者
(10297)
(8457)
(8421)
(8224)
(5300)
(4110)
(4018)
(3550)
(3331)
(3297)
(2906)
(2782)
(2774)
(2689)
(2681)
(2667)
(2600)
(2542)
(2515)
(2418)
(2352)
(2208)
(2095)
(2048)
(2025)
(2017)
(1911)
(1844)
(1770)
(1762)
学科
教育(19355)
中国(9848)
理论(7208)
(6780)
经济(6770)
管理(6009)
教学(5961)
(5808)
(4236)
思想(4174)
政治(3928)
(3826)
企业(3826)
思想政治(3646)
政治教育(3646)
治教(3646)
(3620)
德育(3618)
研究(3515)
发展(3457)
(3427)
(3335)
改革(3188)
高等(3100)
学法(2809)
教学法(2809)
教育改革(2788)
学校(2625)
技术(2486)
学理(2404)
机构
大学(61191)
学院(54749)
教育(26397)
研究(23563)
(19901)
师范(19856)
师范大学(16752)
(15139)
科学(13266)
管理(13062)
(12766)
经济(12174)
(11702)
职业(11273)
理学(11103)
理学院(10818)
北京(10776)
中国(10769)
研究所(10649)
技术(10473)
管理学(10428)
管理学院(10290)
教育学(10213)
(9873)
中心(8824)
(8488)
职业技术(7715)
教育学院(7507)
(7381)
(6994)
基金
研究(30284)
项目(30080)
科学(24876)
教育(23427)
基金(17741)
成果(16434)
社会(15719)
编号(15692)
社会科(14453)
社会科学(14449)
(14378)
课题(14214)
国家(14082)
(13262)
(12830)
(12573)
科学基金(11172)
规划(10155)
项目编号(9629)
(9228)
研究成果(9140)
(8970)
(8730)
基金项目(8483)
教育部(8379)
重点(8377)
年度(8309)
(8136)
(8110)
阶段(8088)
期刊
教育(45913)
研究(29174)
中国(22131)
(16134)
经济(16134)
职业(10981)
技术(8568)
学报(7191)
技术教育(7107)
职业技术(7107)
职业技术教育(7107)
大学(6802)
科学(5980)
管理(5461)
高等(5378)
(5198)
(4825)
论坛(4825)
高等教育(4785)
成人(4765)
成人教育(4765)
图书(4715)
(4432)
学学(4364)
发展(3925)
(3925)
(3783)
职教(3652)
比较(3635)
书馆(3443)
共检索到97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东升  
《杨叔子教育雏论选》表明,杨叔子已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主题鲜明的教育思想体系:"育人"是其主题,文化育人是主题的基本内涵。"育人"是正题,它的反题就是"制器"。文化育人体现在,只有强调文化的整体性才能培养整体的人。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了文化育人既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养分,更要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育人"的途径在于:学习知识是基础,思考可以激活知识、活跃思维、掌握方法和原则,最终,文化源于人类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大学的"育人"必须建立在"治学"的基础上,建立在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军  
安庆师范学院选编、出版了《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对大学生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为研究杨叔子先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提供了宝贵材料。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绿色教育"。安庆师范学院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是杨叔子院士"绿色教育"思想指导作用的有力说明和佐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锋华  陈俊源  张斌  
杨叔子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成绩斐然,这主要源于他对人才成长规律的体悟以及对我国传统教育精粹的弘扬。杨叔子强调,培养研究生,一要打下宽广的知识基础,不仅包括一般文化基础与专业文化基础,还包括科学文化基础与人文文化基础;二要树立学科交叉意识,养成跨学科问题求解能力;三要"做学合一",既"在做中学",也"在学中做",以学习、思考与实践的融合来寻求创新;四要以德立身,将爱国情怀与学术道德作为自我发展的重要向导;此外,导师应怀仁爱之心,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青松  
《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从科学人文艺术相融合、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学习思考实践相推动三个层面上,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定位,揭示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在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安庆师范学院提出和实施"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新方案,全力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杨叔子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杨叔子是一位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教育专家、教育思想家。他对人非常谦和,对事非常认真,对事业非常执著,对学问非常严谨,是一位很值得尊重的老者、长者。综观《杨叔子教育雏论选》,回顾杨叔子同志过去从事过的事业,感到:一、杨叔子同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国定  
杨叔子继承萨顿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从中华文化这一特定的人文与历史视角出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科学观。杨叔子的人文科学观从整体观、变化观与本质观这三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哲理和人文精神,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兰芳  
英国教育人类学期刊《民族志与教育》按研究主题可分为"教育民族志的反思"与"教育问题的分析"两大类。前者若遵循田野调查步骤,依次可从"研究者田野点的进入及与研究对象关系的建立""田野工作中的研究策略及技术手段的使用""研究成果的展现与应用"三方面评述,关注点聚焦于民族志是"如何做"的过程层面,而非停留于"是什么"的结果呈现上。后者则以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分析框架,从族群性、宗教、语言、阶层、居住地理环境、特殊群体、年龄、性别8个微观文化与教育问题及学校微观民族志展开评析并达成研究共识:(1)越来越多的处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莹  史铭之  刘晓保  杨若凡  夏建国  
杨金土先生作为我国当代重要的职业教育研究者之一,不仅有职教领域的行政管理经验和专业的学术研究经历,还直接参与了一些职业院校的创建和办学实践。纵观先生的工作历程及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可将其职业教育观归纳为追求"教育公平"的职业教育理想、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植根中国现实的职业教育发展观、"以工作引导学习"的职业教育教学观、"深入实践,敢于创新"的职业教育科研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绘锋  
颜元是中国十七世纪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以独创的"实学"闻名天下,其"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思想,具有显著的职业教育特点。颜元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培养"百职"为教育目标,以"实学"为教育内容,以"习行"为教育方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文渊  
蒋南翔的教育思想述评刘文渊蒋南翔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对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清华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又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提出了许多有创见的教育思想与主张,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宝库。蒋南翔教育思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德强  
一、研究情况概述 (一) 基本情况述略 周恩来在参与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中作出了多方面的巨大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不仅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上,而且在思想上、理论上,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以及党的建设、统战工作等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建树。这些宝贵的思想、理论、主张已成为永垂中国革命史册的珍贵遗产。 周恩来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在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期间,在全面领导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峻  刘艳春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思想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起源,它坚持"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张通过"工读结合"的方式对平民进行"实科教育"。这一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农耕经济的凋敝与社会贫困的加剧、"三民主义"思想不断深化以及西方"实用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中国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近代化与中国化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日本教育家森有礼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英才教育和大学体育上,其主要教育观点有:大学是国家的大学,应由国家来建立;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学的办学方向、教学内容都应由国家来掌控;实用人才的培养不可忽视,它是培养教师、养成教师所急需的,应以国家的名义予以加强。日本的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森有礼功不可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涛  李文英  
汉斯是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历史-因素分析法"是比较教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研究这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尼古拉斯.汉斯比较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叙述和分析,并评价了其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