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4)
2023(16643)
2022(14356)
2021(13660)
2020(11521)
2019(26792)
2018(26248)
2017(50712)
2016(27036)
2015(30520)
2014(29974)
2013(29708)
2012(27368)
2011(24411)
2010(24077)
2009(22158)
2008(21498)
2007(18409)
2006(15782)
2005(13884)
作者
(74875)
(62376)
(61808)
(59030)
(39977)
(29745)
(28275)
(24456)
(23735)
(22034)
(21369)
(21038)
(19580)
(19504)
(19432)
(19013)
(18563)
(18243)
(17913)
(17876)
(15167)
(15102)
(15081)
(14218)
(13953)
(13891)
(13553)
(13448)
(12410)
(12167)
学科
(110514)
经济(110392)
管理(78838)
(76378)
(62205)
企业(62205)
方法(55325)
数学(49471)
数学方法(48930)
中国(31294)
(30195)
(28111)
业经(23104)
(22801)
(21502)
贸易(21492)
(20918)
(20623)
地方(20260)
(19934)
(19903)
银行(19901)
财务(19832)
财务管理(19785)
(19127)
金融(19125)
(18950)
企业财务(18888)
农业(18636)
理论(16406)
机构
大学(378870)
学院(374876)
(157172)
经济(154150)
管理(153579)
理学(133397)
理学院(132007)
管理学(129808)
管理学院(129121)
研究(122869)
中国(98656)
(80270)
(73639)
科学(73174)
财经(59770)
(59312)
中心(57565)
(55120)
(54843)
研究所(54121)
业大(53376)
(51890)
北京(51025)
经济学(48633)
(46640)
师范(46223)
财经大学(45193)
(45141)
经济学院(44130)
农业(43089)
基金
项目(261397)
科学(207357)
基金(193881)
研究(190391)
(168039)
国家(166726)
科学基金(145079)
社会(122733)
社会科(116515)
社会科学(116488)
基金项目(102525)
(97593)
自然(94644)
自然科(92533)
自然科学(92510)
自然科学基金(90876)
教育(87030)
(83445)
资助(81077)
编号(76189)
成果(60340)
(59138)
重点(57569)
(53954)
(53920)
教育部(51437)
国家社会(51413)
课题(51176)
创新(50439)
科研(50313)
期刊
(160419)
经济(160419)
研究(112019)
中国(67704)
(56078)
学报(55622)
管理(54443)
科学(52692)
(48286)
大学(43441)
学学(41073)
(39123)
金融(39123)
教育(34814)
农业(33743)
技术(31642)
财经(29028)
经济研究(26819)
(24635)
业经(24558)
问题(21024)
理论(19196)
技术经济(17938)
统计(17930)
(17882)
(17642)
实践(17347)
(17347)
图书(17092)
科技(16566)
共检索到542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曦   陈振山   刘杰  
“股市黑嘴”通过在市场散播诱导性信息,影响投资者行为和股价表现,是典型的信息型市场操纵行为。本文利用中国证监会2008年至2020年披露的148例股市黑嘴操纵案件,实证检验了股市黑嘴操纵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考察其影响渠道。结果表明股市黑嘴通过在市场上散播虚假信息,提高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剧了操纵后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对于股票流动性和信息透明度较好的公司,股市黑嘴操纵对崩盘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程  
证券交易所处于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最前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的问询函件数据,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实证研究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第一,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并且问询函数量越多,其风险抑制效应越明显;第二,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可通过改善公司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发出风险预警信号三个影响渠道,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第三,从不同类型问询函的异质性效应来看,资产重组问询函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财务报表问询函,其他问询函的影响相对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维护股票市场平稳发展、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切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督促其严格落实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告、资产重组及其他重大事项;坚持和完善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推动监管措施的创新,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的一线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建华   刁梦欣   吴云蕊  
新《证券法》的实施加大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力度,其对股价崩盘风险也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1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新《证券法》实施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新《证券法》的实施明显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机制检验表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与降低代理成本是新《证券法》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主要中介。异质性分析发现,新《证券法》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分析师关注度和市场化进程较高的企业中的表现更加明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研究对于理解新《证券法》实施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现实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乐  郑登津  
本文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这一视角来探讨退市监管的治理作用,以201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较之前更为严格的"退市新规"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与退市新规实施之前相比,受退市新规影响的上市公司在退市新规之后其股价崩盘风险更低,表明退市监管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本文还发现,退市监管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主要是通过业绩提升而非信息披露操纵和盈余管理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更低的企业代理成本、更好的信息透明度,以及更好的外部治理监督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退市监管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最终有利于提高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明杰  
近年来,非行政处罚性监管这一行政手段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其监管效应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会计监管视角,剖析非行政处罚性监管的实质,并分别从信号传递理论、有效契约理论视角解读非行政处罚性监管效应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现,非行政处罚性监管的预期效应主要表现在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发现契约设计缺陷、识别机会主义行为和防范财务舞弊四个方面,其非预期效应主要体现为对实施环境、关联制度、非直接参与主体和监管路径的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洪金明  刘相儒  
本文以沪深A股2012-201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任期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任期与股价崩盘风险呈U型关系,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两者的关系仍然不变。当审计任期为7-8年时,股价崩盘风险最小。本文的研究对加强审计任期监管,提高审计质量和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棉之  李鸿浩  刘骁  
本文以2007-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盈余持续性、公司治理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水平与其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此关系在"熊市"中更为明显。进一步考虑公司治理对盈余持续性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的影响,发现随着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盈余持续性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减弱,表明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行为,提升盈余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盈余持续性较差公司发生股价崩盘的风险。本文的结论丰富了盈余持续性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同时对于如何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盛纹  廖佳  
股市震荡引发投资者和监管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关注。从财务重述背后所反映的财务信息质量低下和公司治理失效出发,探讨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合管理层权力这一影响组织行为和产出能力的代理人特征,探讨其对财务重述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发生了财务重述的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明显更高;进一步纳入代理人特征——管理层权力后,发现代理人的这一特征对上述关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盛纹  廖佳  
股市震荡引发投资者和监管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关注。从财务重述背后所反映的财务信息质量低下和公司治理失效出发,探讨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合管理层权力这一影响组织行为和产出能力的代理人特征,探讨其对财务重述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发生了财务重述的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明显更高;进一步纳入代理人特征——管理层权力后,发现代理人的这一特征对上述关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棉之  李鸿浩  刘骁  
本文以2007-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盈余持续性、公司治理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水平与其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此关系在"熊市"中更为明显。进一步考虑公司治理对盈余持续性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的影响,发现随着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盈余持续性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减弱,表明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行为,提升盈余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盈余持续性较差公司发生股价崩盘的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可哪呐  唐凯桃  郝莉莉  
以股价崩盘风险为切入视角,使用2000-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社会审计功能的发挥对微观个体股价崩盘风险和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审计通过对会计信息的鉴证发挥了治理和监督作用,它不仅能在抑制微观个体股价崩盘风险中发挥作用,而且在市场系统性风险防范中也能起到风险抑制作用;社会审计通过促进微观主体改善治理、提高自身质量,确保了市场经济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效实现了减少整个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防范资本市场风险蔓延的监管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云玲  李志文  纪新伟  
依托中国特殊的强制性业绩预告制度,考察证券监管的处罚行为能否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发生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基于2002~2008年年报业绩预告的大样本检验表明,与业绩预告违规有关的处罚或与其他违规有关的处罚都没有发挥降低后续业绩预告违规概率的作用,监管处罚的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成  丁皖婧  
文章利用VAR模型对我国股票价格指数做出预测,结果显示,VAR模型对当前下一期预测结果比较准确,而对多步预测的结果不太理想。详细分析了Granger因果效应和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并讨论了VAR模型适用范围,引出可以对某投资组合做预测评价,使得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有效地监督股票市场的风险,并判断其投资行为存在异常情况,为投资者提供正确的股票市场预估信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栋栋  
基于短期借款的流动性风险和公司治理作用双重特性,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股价崩盘风险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因素和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短期借款占比越高,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这说明短期借款并没有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从而抑制借款偿还流动性风险而导致的管理层负面信息隐藏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短期借款占比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和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公司更加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金红   曾晓   靳庆鲁  
VIE模式是中国企业上市融资的独特创造和现实选择,其对于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其特有的协议控制方式也会引发双层委托代理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基于此,本文首次以双层委托代理问题为切入点,实证检验VIE上市模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VIE模式上市会提高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双重股权结构这一机制设计可以缓解VIE模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负面影响,基于影响机制检验发现,VIE模式下引发的双层委托代理问题会降低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进而导致股价崩盘风险的增加。本文首次基于股价崩盘视角分析了VIE模式企业的上市效果,同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嵌入VIE模式可以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VIE模式、双重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同时可为我国科创版VIE模式上市政策的改革、VIE模式监管制度的完善及我国VIE模式企业的上市决策提供经验证据及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