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8)
2023(7991)
2022(6623)
2021(6366)
2020(5284)
2019(12228)
2018(12542)
2017(23090)
2016(13028)
2015(15276)
2014(15275)
2013(14401)
2012(13054)
2011(11785)
2010(12271)
2009(10267)
2008(9939)
2007(8807)
2006(7607)
2005(6564)
作者
(35192)
(29148)
(29125)
(27765)
(18712)
(14078)
(13167)
(11416)
(11142)
(10563)
(10163)
(9915)
(9470)
(9201)
(9006)
(8940)
(8840)
(8833)
(8700)
(8351)
(7462)
(7278)
(7245)
(6757)
(6750)
(6527)
(6488)
(6403)
(5999)
(5817)
学科
(46076)
经济(46043)
管理(35100)
(33669)
(27668)
企业(27668)
方法(22946)
数学(20669)
数学方法(20116)
中国(15237)
技术(15084)
(13808)
理论(11633)
教学(9902)
地方(9881)
业经(9838)
农业(9267)
教育(8893)
(8796)
(8420)
(7567)
贸易(7562)
技术管理(7501)
(7290)
(7081)
(6718)
环境(6383)
学法(6350)
教学法(6350)
(6159)
机构
学院(173238)
大学(168414)
管理(64451)
(60060)
经济(58379)
理学(55551)
理学院(54883)
研究(54665)
管理学(53414)
管理学院(53087)
中国(38889)
(36649)
科学(35261)
(27860)
(27338)
(26924)
技术(26807)
(26641)
业大(26621)
师范(26418)
中心(25926)
(25756)
研究所(24941)
北京(22886)
职业(22540)
(22031)
农业(21133)
师范大学(20662)
财经(20416)
(20337)
基金
项目(117811)
科学(92627)
研究(90462)
基金(80218)
(69199)
国家(68565)
科学基金(59012)
社会(52645)
(50427)
社会科(49765)
社会科学(49747)
教育(47169)
(42542)
基金项目(42388)
编号(40331)
自然(38531)
自然科(37667)
自然科学(37661)
自然科学基金(36929)
资助(33395)
成果(31938)
课题(29974)
重点(27144)
(25806)
(25752)
(25600)
(25014)
创新(23988)
项目编号(23872)
规划(23488)
期刊
(64923)
经济(64923)
研究(46572)
中国(42814)
教育(37455)
技术(26336)
学报(24634)
管理(24328)
(24147)
科学(23441)
(20625)
大学(19046)
学学(17331)
农业(16981)
职业(16379)
技术教育(11697)
职业技术(11697)
职业技术教育(11697)
业经(11230)
(11121)
论坛(11121)
(11062)
金融(11062)
图书(10435)
科技(10401)
(10215)
技术经济(9879)
经济研究(9736)
(9322)
财经(9096)
共检索到257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翁连海  逯家富  徐亚杰  
"职前—职后全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突出职后订单教育而构建的职前—职后全学程、校企深度融合、工学"双交替"育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依托职教集团及校企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适时修正人才培养目标,实时更新人才培养内容,职前—职后人才培养评价并重,为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构建了系统、广阔、完备的终身学习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校企优势,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等单位合作,开展"订单+联合"人才培养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琳琳  王韶清  
调查分析表明,学生对订单培养模式是认同的,也珍惜订单培养的就业机会,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信心,但由于各自基础、条件不同,订单班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职业心理状况又有不同。这对学校职业指导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目前职业指导师资状况来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最可行的是尽快把学生管理工作干部组织起来,通过校内培训、外出参加培训、现场实践等方式,从知识、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提高他们的职业指导素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中  
以"赛"为重点带动"实训",形成了"一赛、二训、三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技能竞赛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和实践教学改革平台,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管。在下一步的工作实践中,要注重竞赛项目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发挥竞赛的引领作用;深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现教、学、做一体话;建立竞赛的制度约束机制;加强以赛带训的理论研究,使其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济群  
在深入学习中高职教育衔接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与中职学校共同探索"2+3"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编制、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学环节的组织、教学过程的监控、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抓好衔接,确保"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国玲  
"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和评价机制,重组课程体系,通过实施"3+3+3"人才培养模式、"两园区三阶段"教学组织模式,建设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等措施,构建了"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平  吉飞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省情和学校实际情况,在校企文化融合的环境中,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国成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坚持以行业为依托,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2+1"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原有"订单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又突破了原有"订单"的内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长平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一)调查目的2007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发布,我国迎来了职业教育的春天,我院各专业教学改革正式启动。我院信用管理专业是从会计专业转化而来的,对于我院来说要想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晓刚  
本文在介绍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推广中面临的瓶颈,提出了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模式,系统地提出了联合职业培训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总结了联合职业培训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卓君  周茂东  
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物流管理专业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范围的局限性以及今后人才培养实践的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晓红  刘冬梅  孙晓静  王桂娟  杨正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基础和根本。本文作为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近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际情况,以会计专业为例,介绍了该院在制定、修订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实践,对高职各专业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汉生  
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都要求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与教师职业能力不足则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因素。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小芬  
本文介绍了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农场+公司"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实施"任务到班、责任到人,学生管理、教师(专家)指导,阶段考核、联产计分(酬)"的24字以项目为驱动的企业化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钱红  方雪梅  
为满足江阴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明确了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在实践中形成、完善了"二维互动、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途径,为地方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基层班组管理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