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2)
- 2023(9882)
- 2022(7987)
- 2021(7767)
- 2020(6401)
- 2019(14586)
- 2018(14250)
- 2017(25061)
- 2016(15361)
- 2015(17260)
- 2014(17827)
- 2013(16342)
- 2012(14897)
- 2011(13885)
- 2010(14140)
- 2009(12544)
- 2008(12379)
- 2007(11295)
- 2006(9988)
- 2005(9356)
- 学科
- 济(45424)
- 经济(45329)
- 管理(34726)
- 业(30312)
- 企(24639)
- 企业(24639)
- 教育(21837)
- 中国(20654)
- 学(18849)
- 方法(17858)
- 数学(15036)
- 数学方法(14765)
- 制(14460)
- 财(14367)
- 理论(14290)
- 农(13148)
- 体(11260)
- 教学(10199)
- 业经(9549)
- 银(9418)
- 银行(9388)
- 融(9278)
- 金融(9271)
- 行(9084)
- 技术(8585)
- 体制(8471)
- 地方(8407)
- 农业(7997)
- 务(7992)
- 财务(7953)
- 机构
- 大学(207990)
- 学院(204868)
- 研究(76860)
- 济(69625)
- 经济(67655)
- 管理(63969)
- 理学(54400)
- 理学院(53542)
- 管理学(52144)
- 管理学院(51718)
- 中国(50208)
- 科学(47807)
- 京(46198)
- 所(39742)
- 范(38472)
- 师范(38071)
- 教育(36464)
- 财(36306)
- 研究所(36293)
- 农(35899)
- 江(33605)
- 中心(33103)
- 师范大学(31002)
- 技术(30275)
- 业大(30257)
- 北京(29881)
- 农业(28322)
- 财经(28162)
- 院(27743)
- 州(26323)
- 基金
- 项目(133034)
- 科学(104841)
- 研究(102822)
- 基金(91391)
- 家(80713)
- 国家(79888)
- 科学基金(65959)
- 社会(61084)
- 教育(57302)
- 社会科(57289)
- 社会科学(57277)
- 省(54306)
- 划(48297)
- 基金项目(46597)
- 编号(44312)
- 自然(41254)
- 自然科(40271)
- 自然科学(40254)
- 成果(39991)
- 自然科学基金(39560)
- 资助(37459)
- 课题(35892)
- 重点(32583)
- 部(31051)
- 年(29725)
- 发(29215)
- 性(28696)
- 创(27324)
- 教育部(26866)
- 规划(26749)
- 期刊
- 济(79067)
- 经济(79067)
- 研究(69673)
- 教育(63307)
- 中国(55557)
- 学报(37674)
- 农(32274)
- 科学(31140)
- 大学(29013)
- 财(28923)
- 学学(25773)
- 管理(23327)
- 技术(22459)
- 农业(21553)
- 职业(19124)
- 融(16426)
- 金融(16426)
- 财经(15106)
- 经(13137)
- 经济研究(12823)
- 技术教育(12672)
- 职业技术(12672)
- 职业技术教育(12672)
- 业经(11804)
- 坛(11292)
- 论坛(11292)
- 业(11274)
- 版(10753)
- 图书(10305)
- 问题(10172)
共检索到320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日 方绪军
职业院校参与社区教育是国家政策应然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社区教育原生环境的实然选择。根据职业教育服务社区办学的特点,围绕历史性传统与现实性发展的需要,归纳出社区教育应该补齐治理体系结构、运行机制结构、资源供给结构、评价功能结构等短板。基于此,从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畅通、话语权回归、社会性评价等维度提出构建“职业院校—社区”为主体的多元结构治理体系,实现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供给;搭建“需求导向、精准服务、常态运行”的供给机制,实现可持续的职业教育赋能;拓宽社区教育的职业教育资源,生成“课程—教学—教师—教法”适配性的教学生态链;形成“主体参与、螺旋改进”的评价体系,实现“质量、效应和范围”的共振效应等职业教育学言语阐释,从而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供给、相互联系、共生的“职业院校—社区”教育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志文 张晓晴
产教关系作为影响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环节,其协调发展对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共同体理论对于产教关系的重构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可以描绘产教融合共同体理想运行模式的关键条件。基于共同体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作出回答:以公共精神为支撑,凝聚共同体的价值共识;以共同利益为牵引,推动维护共同体发展的制度创新;以集体责任为纽带,打造分工明确的治理格局。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共同体 产教关系 职业院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军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阶段,期间呈现的各种矛盾与困境制约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最大的瓶颈在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与全民共识、自觉行动存在认知赤字,主要归因在于政府、职业学校、企业及行业尚未形成"合力",职业教育与社会不能协调发展。为此,本研究运用"共同体"理论并将其思想精髓引入职业教育领域。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通过建构"职业教育共同体"理论,剖析职业教育共同体的演进史,在国际视阈下审视当代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建构模式,重新解读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及其问题,从而反思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彻底突破单一的"学校职业教育"的狭隘思维,优质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共同体 范式 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佳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视学习"社会性"的传统学习理论受到了批判。之后,以莱芙为代表的社会学家提出了"实践共同体"理论。这一理论从学习者的身份转变出发,以情境、文化、身份、参与、实践等元素构筑了一种新的学习理论。不过这个理论因其分析框架的特殊性很快失落在普通教育中。然而,这种根植于职场(学徒制)的学习理论在很多元素上与职业教育的特征比较契合,因而成为讨论职业教育学习逻辑的一个新思路。依据实践共同体理论,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建真实的情境,着力构筑师徒关系,关注非技能性学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河
职业教育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事关国家事权,在保障国家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应坚守"底色",突出"类型教育"基础上的"职业维度"特色,以职业能力本位取向为理念支撑,以客观存在的工作过程为基本结构,依据专业教学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体现教材建设的内容与形式,明晰教材建设的思路与进路,推进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专业化、专门化、专项化,全面提升教材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旻
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指向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职业教育质量、效率以及社会影响力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衡量指标,同时,在实践中制约着现代化进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端与"结构性"内容方面指明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即从"管理"走向"治理",其核心思想是明确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及其责任。基于"国家——市场——社会"三元关系,分析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应包括以政府、学校等教育机构为代表的国家力量,以企业代表的市场力量,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构建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路径是民主协商,其中,加强集体认同是民主协商的前提,契约是民主协商的基础,主动性辅助是民主协商遵循的原则,制度建设是民主协商的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进喜 尹江霞
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包含实物化、法人化及实质性运行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处于止于合作、流于形式及制度供给不足的困境。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形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产权问题、交易费用问题及制度变迁问题。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需要完善有关法规,明确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产权归属;创新融合机制,降低产教融合活动的交易成本;增强制度变迁动力,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变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金林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产教融合模式办学改革,在集中跨国优质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打造跨国合作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广产教融合标准,提升中国职教国际影响力;推进产教协同创新,服务东盟中小企业发展;深化国际化办学改革,树立国际交流合作品牌等方面开展办学实践。在构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背景下,未来职业院校国际化产教整合需要加强政策规划对接,明确产教合作方向;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服务高水平开放合作;打造产教融合新机制,推进高水平协同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彦兵
类型教育视域下,构建教学组织共同体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价值指向和必然选择。如何实现教学组织共同体的共建、共享、共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治理创新发展的关键。职业教育教学组织共同体应从治理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价值认同共同体等维度达成建设共识,并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重构主体关系,动态更新学科知识,强化技术赋能,创新教学模式,关注育人成效,从而有效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治理路径创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韬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政府、学校、市场、社会等诸多主体走向协同治理的过程,蕴含着一种治理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具有"跨界"属性的教育类型,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凝聚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多方主体的力量。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是基于一致的价值信仰,为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目标所组成的有机治理集合。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有效构建,能够实现多元治理主体的价值同构和治理行为协同,进而推动职业教育治理活动的有序、有力、有效运转。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进程中还面临着学校的"主体性危机"、治理模式的"单中心主义"倾向、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点和共识不足以及行政文化"凝结"等方面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苏华
职业教育需要有效的校企合作来支撑,但是目前面临着两大瓶颈:理想的合作企业难求、校企利益共同体难建。在对这两大瓶颈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共建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模式,它能够超越单一企业的有限功能,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不违背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有利于解决校企合作方面的一些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慧波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理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国际化的职业教育观念、活动过程以及人才培养目标都天然地契合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职业教育国际化要更加强调秉持"全球理念"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机制,以培养"世界公民"为目标深化我国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詹华山
与过往浅层次、项目式、短期性的工学结合相比,新时期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层次、长期性、一体化的产教融合模式,具有全新的内涵和特征。文章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逻辑主线,提出要以产教两端的身份认同从供需分离走向战略伙伴、价值追求从项目合作走向持续发展为实践引向。针对当前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所面临的生态体系不完善、职教端与产业端的供需不匹配和资源不对等、开放性不足等问题,可以从加快产教融合的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产教两端的资源建设和对接、构建开放性的育人架构等方面进行纾解。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共同体 生态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军 马庆发
职业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概念,在各个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形态以应对时代的要求,是一定时期内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取向和范式。当前时代特征下的职业教育共同体表现为职业教育行动者基于一定的认同和共识,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群体或组织。职业教育共同体具有动态性、层次性、整合性、行业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职业教育行动者、联结纽带、认同与共识、互动机制与规则、内生性、内生限制因素是其主要的构成要件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
职业教育共同体 特征 构成要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文平 孙翠香
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已成为当前职业院校追求特色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和焦点问题。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复杂的、多方互动的动态过程和结果,其主体应由"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来承担,构成共同体的主体主要有地方政府、中高职院校、企业、课程专家、教师和学生,该共同体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并且,共同体成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多方主体之间相互协调、彼此合作,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和质量。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