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2)
2023(10079)
2022(8404)
2021(8046)
2020(6553)
2019(14726)
2018(14609)
2017(26140)
2016(14903)
2015(16797)
2014(16689)
2013(15103)
2012(13548)
2011(12058)
2010(12208)
2009(11065)
2008(10368)
2007(9388)
2006(7950)
2005(6798)
作者
(38885)
(32088)
(32026)
(30534)
(20084)
(15380)
(14856)
(12715)
(12347)
(11608)
(10876)
(10801)
(10254)
(10124)
(9900)
(9851)
(9752)
(9573)
(9550)
(9022)
(8056)
(8053)
(7761)
(7651)
(7390)
(7287)
(7258)
(6901)
(6690)
(6586)
学科
管理(42823)
(39881)
经济(39818)
(33543)
(28678)
企业(28678)
中国(17167)
方法(15755)
(13613)
(12788)
数学(12678)
数学方法(12406)
理论(11864)
教育(11028)
(10879)
业经(10877)
(10354)
教学(9070)
技术(9008)
农业(8773)
地方(8703)
(8460)
(8007)
(7991)
银行(7983)
(7843)
财务(7801)
财务管理(7779)
(7585)
人事(7468)
机构
学院(185665)
大学(181997)
管理(66999)
(61351)
研究(59688)
经济(59571)
理学(57042)
理学院(56386)
管理学(55060)
管理学院(54747)
中国(43906)
(38226)
科学(38027)
(31969)
(30587)
(30468)
(29716)
(29077)
师范(28758)
中心(28467)
业大(27873)
技术(27734)
研究所(26952)
(24167)
财经(24159)
农业(23965)
职业(23840)
北京(23596)
(22788)
教育(22290)
基金
项目(127087)
科学(99685)
研究(99596)
基金(85903)
(74564)
国家(73831)
科学基金(63000)
社会(58810)
社会科(55382)
社会科学(55368)
(54213)
教育(50865)
(45461)
基金项目(45029)
编号(44430)
自然(39390)
自然科(38511)
自然科学(38494)
自然科学基金(37764)
成果(36952)
资助(33780)
课题(33241)
重点(29430)
(28416)
(27649)
(27501)
(27284)
项目编号(27281)
创新(25403)
规划(25251)
期刊
(70280)
经济(70280)
研究(52037)
中国(49633)
教育(42804)
学报(29697)
(27851)
(26746)
管理(25561)
科学(25159)
大学(22716)
技术(22525)
学学(20240)
农业(19158)
职业(17025)
图书(14145)
业经(13927)
(13898)
金融(13898)
财经(11287)
技术教育(11060)
职业技术(11060)
职业技术教育(11060)
(11055)
论坛(11055)
经济研究(10936)
(10484)
书馆(10061)
图书馆(10061)
(9864)
共检索到286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晓敏  韩秀景  
科学的高校辅导员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推行,能够促进辅导员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对辅导员具体工作的指挥棒作用,需结合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相关要求搭建评价内容框架,遵循科学构建原则,综合考量辅导员工作实际设定评价指标权重,合理安排评价周期,注重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夏坤  李永山  范鹏飞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是开发能力标准的基本政策条件。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职业能力标准的构建,应借鉴国内外职业能力标准研究成果,基于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岗位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运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按照模块化、层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制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显捷  
现阶段高校辅导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在新形势下,辅导员多维评价体系以辅导员的发展为目标,以辅导员自评、学生评议、院(系)评价、学校职能部门评价、辅导员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多个评价主体参与评价,综合考量分管学生的专业、年龄、年级等要素,采用抽样调查、座谈、面谈、网上评议等多种评价方法,多侧面多层次的对辅导员进行多维评价,有助于形成长效的激励机制,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俊文  邵莉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门强调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明确指出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要求、岗位职责、管理模式、培养发展等仍处于探索阶段,使得目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凸显,尤其是缺乏职业技能的标准,亟待解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梅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非常关键。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引导高校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完善的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对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分析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原因出发,以辅导员能力标准为依据,从高校辅导员培训目标、培训形式、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四个方面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建伟  黄艳苹  
文章通过对广州八所高校的辅导员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建立起辅导员工作能力的CEMI结构模型,归纳出辅导员工作能力结构的四大因子,包括管理能力、教育心理能力、协调归纳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基于实证研究模型与理想模型的差异分析,提出应从制度保障、结构优化、文化建设及能力要素协调等方面加强和完善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胡文斌  胡丽  黄黎  
高校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的构建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起点。通过对我国"985工程"高校辅导员招聘启事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中,高校比较重视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学历背景、学生工作经历、学习能力等指标,但存在招聘门槛较高、准入资格难细化、动机不好考察、能力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辅导员招聘质量,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化建设,根据调查研究情况,提出以身心素质、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三大要素为核心的辅导员职业准入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鲁静  
根据多元评价理论注重发展、多元的评价观,构建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时,应坚持基础性评价标准与核心职业素质相对应、基础性评价标准和发展性评价标准相结合、多维化评价内容与个性化职业潜力相配合、多层次评价标准与多元化主体要求相协调等原则,以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核心目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永辉  陈胜然  王彤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等教育管理、辅导员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剖析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整体框架、标准内容,重点介绍工作内容中的九项职业功能,在此基础上,解析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该标准强调辅导员职业能力分类、分层分级的发展空间,关注辅导员专业发展、循序渐进和稳定发展,重视相关理论和知识要求,凸显现代大学的法制精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华  苗洪霞  李建伟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和管理,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运用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制定出优秀辅导员的评价标准对于今后辅导员的选聘、考核和管理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实践操作价值。基于对1504名大学辅导员和109名学工干部的问卷调研而确立的优秀辅导员评价标准具有较理想的概括性、准确性和实际操作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双贵  
本文通过对职业能力的分析及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定位,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飞  
学分制作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年制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对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挑战。在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政治辅导员必须在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载体、工作面向和工作机制等五个方面实现转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敏  闫蕾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一系列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促使高职院校把握住辅导员队伍的政策导向,也对在高职生培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辅导员提出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培训模式是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能力标准》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的启示,着重阐述了由构建目标、开展形式、实施项目、内容模块等要素共同构成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准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是提升辅导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要从专业建设和完善培训着手,并要有相应组织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金标  
文章从高校辅导员考核的意义、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点、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辅导员考核主体、高校辅导员考核结果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索了高校辅导员考核体系的构建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