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7)
- 2023(17036)
- 2022(14206)
- 2021(13182)
- 2020(11039)
- 2019(24661)
- 2018(24125)
- 2017(46226)
- 2016(24659)
- 2015(27342)
- 2014(26628)
- 2013(26024)
- 2012(23886)
- 2011(21519)
- 2010(21845)
- 2009(21135)
- 2008(20890)
- 2007(18830)
- 2006(16915)
- 2005(15809)
- 学科
- 济(101567)
- 经济(101415)
- 业(95285)
- 管理(87982)
- 企(84192)
- 企业(84192)
- 方法(40462)
- 财(36381)
- 农(34350)
- 业经(32012)
- 数学(31648)
- 数学方法(31320)
- 中国(31091)
- 制(26766)
- 贸(24162)
- 贸易(24146)
- 易(23660)
- 农业(23369)
- 务(23274)
- 财务(23241)
- 财务管理(23203)
- 企业财务(21945)
- 技术(21132)
- 策(20347)
- 体(18759)
- 银(18658)
- 银行(18647)
- 行(17984)
- 划(17835)
- 理论(17667)
- 机构
- 学院(347468)
- 大学(343748)
- 济(156060)
- 经济(153183)
- 管理(136944)
- 研究(116452)
- 理学(116224)
- 理学院(115098)
- 管理学(113705)
- 管理学院(113005)
- 中国(94991)
- 财(77642)
- 京(71905)
- 科学(62207)
- 财经(59575)
- 所(56535)
- 经(54178)
- 江(53850)
- 中心(52953)
- 研究所(49946)
- 农(49765)
- 经济学(48493)
- 北京(45887)
- 财经大学(43852)
- 经济学院(43582)
- 范(43206)
- 师范(42900)
- 业大(42307)
- 州(42013)
- 院(41888)
- 基金
- 项目(217575)
- 科学(175532)
- 研究(168918)
- 基金(160819)
- 家(136306)
- 国家(135044)
- 科学基金(118392)
- 社会(112127)
- 社会科(106442)
- 社会科学(106423)
- 省(83092)
- 基金项目(82922)
- 教育(77384)
- 自然(71412)
- 自然科(69799)
- 自然科学(69783)
- 划(68897)
- 自然科学基金(68624)
- 编号(68286)
- 资助(65073)
- 成果(56840)
- 部(50224)
- 创(49446)
- 重点(48392)
- 制(47493)
- 发(47447)
- 课题(47400)
- 国家社会(47071)
- 创新(45544)
- 性(44598)
- 期刊
- 济(182901)
- 经济(182901)
- 研究(114367)
- 中国(74224)
- 财(63754)
- 管理(58026)
- 农(48723)
- 科学(43490)
- 学报(41239)
- 融(39825)
- 金融(39825)
- 教育(39209)
- 大学(34043)
- 农业(33151)
- 学学(31602)
- 技术(31076)
- 财经(30726)
- 业经(30637)
- 经济研究(30159)
- 经(26589)
- 问题(23330)
- 贸(22705)
- 国际(20303)
- 业(19887)
- 世界(19522)
- 技术经济(19018)
- 现代(17329)
- 商业(15897)
- 财会(15813)
- 会计(15262)
共检索到549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媛
当前,美国新政府试图以"美国优先"政策使中高端制造业回归美国,其中自然也包括已经在中国投资兴业的美国企业回美国投资。这不仅直接威胁中国的外资引进,更是直接导致传统制造业出口的上行压力的同步增加,以及制造业进出口贸易摩擦和以技术标准为代表的隐形贸易壁垒的加剧。本文基于我国传统制造业出口的发展现状,详细地剖析了"美国优先"政策下,带给我国传统制造出口美国市场的困难和挑战,并对如何加快提升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探讨了正确应对的路径或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媛
当前,美国新政府试图以"美国优先"政策使中高端制造业回归美国,其中自然也包括已经在中国投资兴业的美国企业回美国投资。这不仅直接威胁中国的外资引进,更是直接导致传统制造业出口的上行压力的同步增加,以及制造业进出口贸易摩擦和以技术标准为代表的隐形贸易壁垒的加剧。本文基于我国传统制造业出口的发展现状,详细地剖析了"美国优先"政策下,带给我国传统制造出口美国市场的困难和挑战,并对如何加快提升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探讨了正确应对的路径或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蔡丽娟
随着最严环保督查和相关政策的陆续实施,不少高污染、高能耗的中小型出口制造企业出现了限产、停产或倒闭现象。伴随着广东人口红利成本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低端加工贸易和传统出口产业产能出现普遍过剩的情况。本文重点研究环保组合政策链下广东中小型出口制造业的内外部生存环境与企业发展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企业在应对高压环保态势下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大龙
美国实施的制造业回流政策务实性强、针对性明显,注重现行产业及短期利益。在该政策的推动下,美国制造业企业回流及就业岗位实现了双增加,而回流的企业技术和行业分布也较为均衡,可以说实现了最初的政策预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削弱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和出口产品技术外溢效应,恶化了中国产品出口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一轮中国外贸格局构建。为此,中国应该继续加强"一带一路"战略,构建沿线大市场;强化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强化与贸易伙伴的机制对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瞿肖怡 陆萍 汪红霞 冯翠莲
文章以中国16类传统制造业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参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了R&D投入对传统制造业领域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R&D人员投入对中国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影响较为显著;R&D经费内部支出由于结构不合理,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R&D经费外部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R&D经费内部支出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传统制造业 R&D投入 SFA方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项晓娟
近年来,全球花卉业以年均25%的增速不断发展,花卉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全球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花卉产品贸易出口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中国农业贸易出口中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但是,我国花卉贸易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制约"瓶颈"。基于此,本文通过相关数据主要分析了中国花卉产品贸易出口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措施。一、我国花卉产品贸易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华 李苍舒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奠定了新中国经济的基础,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五大悖论,在当前国际制造业出现产业转移、绿色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的背景下,应该采取扩张性技术引进、兼并重组、市场准入、绿色制造等一系列对策,破解悖论,培植国际顶尖级制造品牌,打造国际顶尖级制造企业,构建我国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关键词:
制造业 悖论 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志东 高洪玮
本文基于市场分割理论,利用中美双边贸易与企业研发、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数据,从异质性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在长期内对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检验了其背后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长期看,来自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包括累积专利申请数量、累积专利引用数量及行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中国制造业出口对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在制造业部门内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虽然来自中国的出口降低了美国非核心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产出,但并没有抑制美国核心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看,美国核心制造业企业的累积研发投入并没有大量减少,同时生产要素实现了由非核心制造业行业向核心制造业行业的转移。这种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国内生产分工的专业化,提高了美国制造业企业整体的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创新层面回应了发达国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为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际分工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制造业出口 企业创新 异质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业安
真正让制造业获得新生的唯一路径就是激励制造业企业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从而提高边际利润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当属制造业,这不仅是因为制造业给我国挣来了"世界工厂"的美誉,更重要的是,现有的丰富物质生活以及居民收入绝对额的上升都和其有关。制造业和实际增长率几乎同步变化,这也反映出过去经济增长对制造业发展的依赖。和通常所认为的一些支柱产业不同,制造业中只有某些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莉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畅通供需循环。从供应链着手,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挖掘制造业企业需求,而且能够畅通流通渠道,打造强大的国内市场,是畅通供需循环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我国制造业规模、质量持续提升,支柱产业作用日益凸显,但同时也面临着低成本优势减弱、产业链不够完善、产品被低端锁定等严峻挑战,应从提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稳定制造业供应链、打造中国制造产业知名品牌着手,切实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爽 李晓欢 邢国繁
特朗普"制造业回流"政策不仅对全球产业分工和能源资源版图产生影响、加速制造业跨国企业回流美国,而且会进一步削弱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竞争力、影响中国从出口大国到出口强国的进程、影响中国新一轮对外贸易格局的建立。中国应采取保持政策稳定、继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核心、持续优化中国对外贸易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激发国内需求等对策,推动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制造业回流 中国出口贸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戒骄 王文娜 王德华 严锦梅
构建一个由作用领域、干预层级、中介目标和战略意图4个维度构成的政策矩阵,并用这个矩阵分析美国制造业政策。基于此,利用特朗普政府制造业跨细分行业保护性政策出台时间差异,构造DID,并通过逐步引入交互项,检验其政策体系对制造业细分行业增加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保护性的市场激励政策和分配激励政策没有提升制造业细分行业增加值,或显著改变其变化速度;要素供给政策对制造业增加值的显著促进作用滞后半年,但未对其增速产生显著影响;政策之间存在不一致性或冲突,致使政策组合的影响不显著。中国应该汲取特朗普政府保护主义政策失灵的教训,按自身定力继续扩大开放和增强市场作用,促进政策协同并强化其实现使命任务的能力,在促进产业公地建设、提升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跨国公司垄断、提高产业链和价值链粘性等方面形成协同互动的政策矩阵。
关键词:
保护主义 美国制造业 再工业化 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牛建国 张世贤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采用贸易增加值研究我国以纺织、鞋、服行业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阶以及传统制造业2008年前后相对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并实证研究基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竞争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纺织、鞋服行业1995-2011年期间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整体攀升,尤其是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显著,高于我国制造业同期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整体水平;相对国际竞争力在金融危机之后呈弱化趋势;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等基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呈U形,要素成本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博弈"是产生U形效应的主要原因。积极推动创新提升生产效率、积极推进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过程以及不断拓宽产业链和产品链是保持和提升我国传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赵柯雨
本文以中国"五年规(计)划"政策文件对重点产业的设定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规模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缓解"和"生产率提升"是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出口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大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重点产业政策对低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概率的促进效应更大,而对高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本文还探究了市场自由化对重点产业政策经济效果的影响,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中国应稳步推进产业政策转型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共同促进中国出口贸易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钱学锋 龚联梅
基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带来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其对制造业出口影响的研究,本文不仅为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还对制造业企业的出口目的地和行业选择提供了依据。利用2005年和2010年的关税和贸易数据,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上述两组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从微观产品层面模拟分析了加入这两组区域贸易协定给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的影响。本文发现,中国与两组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协议降低了中国面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协议给中国带来的相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来实现。进一步的反事实模拟表明,如果中国加入这两组区域贸易协定,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率将增加3.86%和16.28%。尤其是在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后,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率将增加16.47%,即中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协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强。这说明当前中国应抓住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契机,开启加入该区域协定的谈判路程。进一步地,分国家的反事实模拟表明,如果中国与日本和墨西哥签订贸易协定,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率将分别上升15.15%和43.10%,所以中国应积极地与这两个国家签订贸易协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