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7)
- 2023(7204)
- 2022(6107)
- 2021(5551)
- 2020(4713)
- 2019(10605)
- 2018(10277)
- 2017(19808)
- 2016(10875)
- 2015(11789)
- 2014(11492)
- 2013(11160)
- 2012(10185)
- 2011(9296)
- 2010(9190)
- 2009(8420)
- 2008(8333)
- 2007(7276)
- 2006(6310)
- 2005(5374)
- 学科
- 济(43593)
- 经济(43541)
- 业(33589)
- 管理(32568)
- 企(28204)
- 企业(28204)
- 方法(20306)
- 数学(17923)
- 数学方法(17780)
- 贸(11332)
- 贸易(11330)
- 农(11172)
- 易(11068)
- 财(11035)
- 中国(10542)
- 业经(9748)
- 学(8378)
- 地方(7953)
- 农业(7741)
- 技术(7738)
- 制(7472)
- 划(7267)
- 关系(7003)
- 务(6952)
- 财务(6941)
- 财务管理(6930)
- 企业财务(6576)
- 策(6568)
- 环境(6506)
- 银(6482)
- 机构
- 大学(157260)
- 学院(155144)
- 济(64297)
- 经济(63186)
- 管理(60533)
- 研究(54265)
- 理学(53753)
- 理学院(53117)
- 管理学(52226)
- 管理学院(51957)
- 中国(38451)
- 科学(34210)
- 京(32270)
- 农(31295)
- 所(28120)
- 财(26802)
- 业大(26671)
- 研究所(26107)
- 农业(25229)
- 中心(23219)
- 财经(22433)
- 江(21475)
- 经(20542)
- 范(20418)
- 师范(20128)
- 北京(20013)
- 院(19439)
- 经济学(19297)
- 经济学院(17629)
- 商学(17306)
- 基金
- 项目(109147)
- 科学(86015)
- 基金(81090)
- 研究(73510)
- 家(73228)
- 国家(72596)
- 科学基金(61243)
- 社会(48802)
- 社会科(46454)
- 社会科学(46441)
- 基金项目(43460)
- 省(41518)
- 自然(41456)
- 自然科(40559)
- 自然科学(40545)
- 自然科学基金(39892)
- 划(36557)
- 教育(34375)
- 资助(32254)
- 编号(27675)
- 重点(24808)
- 部(24319)
- 创(23177)
- 发(23170)
- 创新(21571)
- 成果(21506)
- 科研(21412)
- 计划(21355)
- 教育部(20704)
- 国家社会(20339)
共检索到217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灿荣 刘宣佑 黄达
2010年美国提出了回归亚太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调整之一,也是对中国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政策。虽然美国方面用"战略转向","亚太再平衡战略"等新说法取代了有争议的"回归亚太"一说,但其针对中国的实质不变。迄今为止,关于亚太再平衡战略最早,也是完整的论述是2011年11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士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她正式高调宣称美国重返亚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包含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政治上开展"前沿部署性外交"、"多边外交"、"价值观外交"等;军事上"巩固老朋友,寻找新伙伴";经济上欲主导《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建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与美国的平衡关系产生影响,激化"南海问题",使得东亚地区出现离心化趋向。"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美国对此战略进行了微调。中国拥有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空间,应继续加大中美之间的合作和共识,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房广顺 马强
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做了重要调整,凸显了美国意识形态输出的目的性。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输出意识形态,在内容上注重推广"民主"、"人权"、"自由"等"普世价值",在载体与手段上采取政府机构直接推动、协调和资助政府间组织或相关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借助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围绕互联网自由开展工作、有关国家公开施压等多种方式,目的在于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意识形态输出具有灵活性、多样性、隐蔽性等特点,既要保持高度警惕,又要积极应对,做到不畏惧、不回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玉国
特朗普政权将如何改变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成为检验美国大战略的试金石。从"特朗普现象"来看,美国孤立主义倾向表明美国对霸权思维方式的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战略收缩";从"特朗普冲击"来看,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思维范式、战略优先度的考量以及秩序塑造方式等,都有新认识和新变化。这些客观上决定了特朗普政权将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予以转变与重塑。总体上看,特朗普政权的亚太战略的调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亚太治理方式、方法的变革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美国霸权逻辑和战略理念转变或转向的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玉国
特朗普政权将如何改变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成为检验美国大战略的试金石。从"特朗普现象"来看,美国孤立主义倾向表明美国对霸权思维方式的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战略收缩";从"特朗普冲击"来看,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思维范式、战略优先度的考量以及秩序塑造方式等,都有新认识和新变化。这些客观上决定了特朗普政权将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予以转变与重塑。总体上看,特朗普政权的亚太战略的调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亚太治理方式、方法的变革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美国霸权逻辑和战略理念转变或转向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俊江
美国亚太经济新战略与中美关系走向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李俊江美国90年代的亚太经济新战略是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处于动荡不定的形势下逐步形成的。它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浪潮中已经成为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美、中两国在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霏
在美国亚太战略的影响下,俄罗斯结合多重利益的需要,以实用主义为原则,采取"选择性战略协作"的南海政策,一方面强化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以抵制来自美国及北约的战略压力,应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另一方面,加强与亚太国家的联系,谋求区域影响力,平衡中国带来的挑战。俄罗斯这种"选择性战略协作"的立场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海洋争端。因此,中国应针对俄罗斯的南海政策,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胜湘 邬超
霸权国的能力、意愿、合法性和霸权周期性是分析霸权国战略的四大基本要素。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进入霸权周期的尾期,并处于实力相对衰落之中,但美国的称霸意愿依然强烈,出现实力和意愿的背离,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出现危机,美国因此表现出担忧失去霸权的焦虑,并采取相应措施。亚太地区是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整体战略的关键一环。2011年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其目的是通过在战略上限制中国和防范中国,谋求以低成本维持美国主导的亚太新秩序。中国可通过实施"五心"战略化解美国的再平衡战略,避免中美走向大国政治对抗的历史悲剧的重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凌胜利
基于全球霸权护持的需要,美国对亚太地区日益重视。纵观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演变,美国对亚太地区主导权更加关注,显著体现了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亚太优先"。自奥巴马政府伊始,美国的亚太主导权战略愈加明显,特朗普政府大体延续了这一态势。在战略环境评估方面注意亚太地区的战略价值提升、地区权力格局变动、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和地区合作与地区秩序调整等因素;在战略利益方面关注美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优势;在战略资源方面关注美国自身实力、盟国与伙伴、地区制度影响力和美国的权威;在战略实施方面采取了增加战略投入、强化联盟关系等手段。不过美国的亚太主导权战略也面临诸多限制,能否实现战略平衡至关重要。基于亚太主导权维护,美国对华战略趋向强硬的趋势短时期内将难以改变,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会更加激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绮霞 肖珣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增强并逐步在亚太地区扮演重要的角色,美国为制约中国实力的崛起,实施了包括"重返亚太"、"亚太战略再平衡"等内涵的亚太战略调整,意图在亚太地区重新塑造其领导下的新秩序,而美日关系成了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上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时代背景、布局和内涵、实施途径,重点分析了在亚太战略调整视野下美日关系的战略博弈,即美日同盟所进行的新一轮战略性调整以及所面临的困扰因素,并就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剖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苏萍 朱新光 洪媛媛
本文通过对"9·11"后美国出台三次《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梳理,全面介绍美国反恐战略调整的经过及其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调整后的美国反恐战略的特点,即反恐认知从主观判断向客观理性转变,反恐重心从海外转向国内,反恐方式从单一型向多元型拓展,反恐路径由遏制对抗回归多边合作。同时,详尽分析美国反恐战略调整的原因:经济上,美国近年来经济增长能力减弱,持续反恐的动能不足;政治上,美国小布什与奥巴马的权力更迭,造成反恐理念发生改变;美欧关系上,美国与欧洲国家的反恐分歧扩大,双方的战略反恐同盟出现裂隙;美伊关系上,美国和伊斯兰国家存在严重的反恐隔阂与不信任感。本文认为,美国反恐战略调整对中美关系...
关键词:
“9·11” 美国反恐战略 中美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90年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选择至今仍然是一个模糊概念。这是因为目前在这个地区,美国难以确定基本的假想敌和战略威胁。美国的亚太安全主要盟国日本不仅在亚太市场上超越美国而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在北美市场上也对美国经济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威胁。同时,美国仍无法确定俄国的未来战略走向,俄国内部政治经济结构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美国亚太战略刍议池元吉以苏联解体为转折点,历时近半个世纪的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对峙、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为基本特点的冷战时期基本结束,开始了以和平和发展为主旋律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开始的几年里,世界明显地出现了政治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国际关系协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浦启华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国 ,两国在现实的国际战略中有许多利益交汇点 ,因而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历史文化传统、国际战略取向等许多方面又都存在着根本性差异 ,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抱有极大的戒心 ,因此中美关系又是当今世界最为动荡不定的双边关系之一。正是中美两国战略上的这些异同决定了中美之间既合作又斗争的现实。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利益交汇点 战略差异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缉思 贾庆国 唐永胜 倪峰 朱锋 谢韬 达巍 李巍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但又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角力和博弈的背后有四套相互重叠、互为因果的逻辑,即两国实力消长、意识形态差异、国际环境变化以及国内政治影响。当前,美国以中国为战略竞争的重心、以长期竞争为主要基调的对华全面竞争战略已基本成型。中美战略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把国内建设与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实和更好,科技竞争将是两国战略竞争的关键“战役”。政治极化阻碍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破坏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一致性。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美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尚未形成共识,新的主张仍在激烈博弈,这使得美国对华战略及中美关系很难形成可持续的长期稳定。从短期看,2023年以来的中美官方和民间接触,使得双边关系的发展上限和冲突底线趋向清晰。展望2024年,美国大选等因素仍然会给中美关系制造新的不确定性,但中美关系总体稳定的局面不会出现根本变化。从中长期看,保持大国关系基本稳定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在全球性安全挑战日趋增加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的背景下,中美关系比过去传统的零和博弈更加具有开放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