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3)
- 2023(8889)
- 2022(8113)
- 2021(7698)
- 2020(6490)
- 2019(15125)
- 2018(15223)
- 2017(29532)
- 2016(16354)
- 2015(18395)
- 2014(18416)
- 2013(18266)
- 2012(16669)
- 2011(14840)
- 2010(14677)
- 2009(13144)
- 2008(12597)
- 2007(10804)
- 2006(9199)
- 2005(7880)
- 学科
- 济(60637)
- 经济(60567)
- 管理(45228)
- 业(43066)
- 企(35986)
- 企业(35986)
- 方法(30068)
- 数学(25978)
- 数学方法(25689)
- 农(16407)
- 中国(15193)
- 财(14556)
- 学(14541)
- 业经(13659)
- 地方(12949)
- 农业(10992)
- 贸(10912)
- 贸易(10908)
- 理论(10819)
- 和(10677)
- 易(10572)
- 技术(10040)
- 环境(9924)
- 制(9863)
- 务(9587)
- 财务(9529)
- 财务管理(9514)
- 教育(9244)
- 企业财务(9020)
- 划(8716)
- 机构
- 大学(226582)
- 学院(224946)
- 管理(93017)
- 济(83460)
- 理学(81443)
- 经济(81435)
- 理学院(80556)
- 管理学(79175)
- 管理学院(78784)
- 研究(73995)
- 中国(52494)
- 科学(48617)
- 京(48581)
- 农(37655)
- 所(37564)
- 财(36328)
- 业大(36271)
- 研究所(34737)
- 中心(33235)
- 江(31210)
- 北京(30714)
- 范(30219)
- 财经(29986)
- 师范(29926)
- 农业(29694)
- 经(27285)
- 院(27055)
- 州(26018)
- 技术(24506)
- 师范大学(24264)
- 基金
- 项目(161950)
- 科学(125877)
- 研究(118292)
- 基金(115825)
- 家(101176)
- 国家(100302)
- 科学基金(85578)
- 社会(71549)
- 社会科(67619)
- 社会科学(67600)
- 省(63912)
- 基金项目(62605)
- 自然(57114)
- 自然科(55750)
- 自然科学(55739)
- 自然科学基金(54722)
- 划(53972)
- 教育(53809)
- 编号(49231)
- 资助(47810)
- 成果(39660)
- 重点(35722)
- 部(35179)
- 发(34122)
- 创(33694)
- 课题(33489)
- 创新(31303)
- 科研(31167)
- 项目编号(30573)
- 大学(30035)
共检索到313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钦钰
‘美人’梅(Prunus mume‘Meiren’)属樱李梅种系樱李梅类美人梅型。系由法国人安德烈用人工远缘杂交而成,母本为紫叶李(红叶李,P.cerasifera‘Pis-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家树 曹寿椿
采用不同生育期动态观察的方法对中国白菜及其相邻类群的57个品种的叶部性状进行分析,并运用生长迟滞论对其演化趋势进行讨论。随着个体发育的发展,叶形由裂叶—倒卵形—圆形—椭圆形,叶面毛茸由无毛—有毛,叶缘由锯齿—钝齿—全缘,叶柄色泽由绿—浅绿—绿白—白,或绿—绿紫—紫变化。莲座期叶翼可分为完全叶翼、不完全叶翼和无叶翼3种,完全叶翼为进化类型。花茎叶可分为具柄不抱茎、无柄不抱茎、半抱茎和全抱茎4种形态,依次自下到上逐渐变化。抱茎叶/总花茎叶比值越高,进化程度越高。除少数性状受人工选择等因素影响外,叶部性状表现出随个体发育的发展而发生的改变可以看作是它们的演化方向。
关键词:
白菜 叶 个体发育 演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秦英 陈俊愉 申作连
该试验以‘美人’梅离体培养的无菌苗叶片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种类激素配比对叶片脱分化及再分化的影响 ,并对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BA对‘美人’梅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起到抑制作用 ;NAA可使叶片直接生根 ;2 ,4 D的加入可以诱发叶片形成球形愈伤。但只有配合适当浓度的BA ,才能形成胚状体。诱导胚状体合适的培养基为 :WPM +BA 1mg L +NAA 0 1mg L +2 ,4 D 1mg L +L 谷氨酰胺 10 0mg L +水解乳蛋白 10 0 0mg 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元凯 黄琳 周忠惠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油料树种,种子出仁率52.3%,种仁出油率高达56.36%70.0%,亦是我国重要的生物柴油树种。文冠果油除了用作生物柴油以外,还用作食用油和药品生产。廖礼科等对文冠果早期选优进行了研究;白金友等对文冠果无性系指数选择进行了研究;敖妍对种子产量与果实鲜质量、果长、果宽、果皮厚等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认为果实鲜质
关键词:
文冠果 果实 性状 相关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江帆 谢碧霞 胡亿明 黄敦元 钟秋平
利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采自云南、贵州、陕西等地15个漆树果实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漆树遗传材料丰富,漆籽的蜡质层含蜡率与漆籽内果皮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即内果皮质量大的漆籽出蜡率相对较低;而漆籽蜡质层含蜡率与果形指数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即随着漆籽果形指数的增加,漆籽出蜡率降低,选择漆蜡为主的漆树优良种时,应以果形指数在0.6~0.8为宜,此外,应加强气候、土壤、栽培技术、采脂等对漆树种仁的含油率影响的规律研究,使我国的漆籽资源转换为生物蜡资源.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漆树 漆籽 含蜡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清 陈捷
研究表明,玉米灰斑病菌的不同菌株在玉米叶煎汁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菌落形态不同,但多数菌株菌落为黑色、有白色絮状菌丝、液体培养的孢子球为黑色具绒毛。不同菌株在同一培养基上或同一菌株在两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均有显著的差异,说明灰斑病菌的分化或多态性在菌丝生长速率方面有明显的反映。首次在自然条件下分离到灰斑病菌的白化菌株(20-46)。白化菌株在菌落性状和生长速率上均与其他菌株差异显著。白化菌株的发现证明玉米灰斑病菌存在遗传变异的潜能。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菌 培养性状 生长速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辉 张慧敏 丁维 王宜林
通过对H5A不育系的F1、F2(F1不育株与可育株姐妹交及可育株自交)兄妹交、回交后代的性状观察,发现上述各群体后代中,只出现了白花、白种皮不育株和蓝花、褐种皮可育株两种亲本型,而未出现重组类型。证明了不育性与花色、种皮颜色表现出不是紧密连锁就是完全连锁或一因多效。
关键词:
核不育,亚麻,不育性,标记性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家军 范雯 王善光 代汉萍
对新近发现的3份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黑龙江1号、黑龙江7号、吉林4号的花粉性状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五倍体野生草莓花粉极轴长主要分布在40.01~60.00μm范围内,而二倍体森林草莓(F.vesca)、四倍体伞房草莓(F.corymbosa)和六倍体麝香草莓(F.moschata)分别主要分布在40.01~60.00μm、50.01~70.00μm和60.01~80.00μm。五倍体野生草莓花粉赤道轴长主要分布在30.01~50.00μm,而森林草莓、伞房草莓和麝香草莓分别主要分布在40.01~50.00μm、50.01~70.00μm和50.01~70.00μm...
关键词:
五倍体野生草莓 花粉 减数分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和平
应用综合育种值作为数量化育种目标的方法选择梅花鹿的生产性状及其对应的选择性状。在对确定以茸用为主的梅花鹿育种目标时,除了主要考虑茸用性状外,还应适当考虑繁殖和使用寿命等性状,对于直接影响茸鹿生产效益的次级性状不容忽视。借助差额法推导出一系列梅花鹿育种目标中目标性状边际效益的计算方法,并根据调查与研究,给出计算边际效益的有关生物学、育种学和经济学参数,计算出各育种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当这些参数发生变化时,可根据本文给出的计算公式重新计算。根据梅花鹿鹿群的基本情况和对目标性状相对选择重要性的计算结果,认为梅花鹿茸用性状、繁殖性状和使用寿命目标性状的相对选择重要性之比是8∶3∶1,而育种目标中长白山...
关键词:
梅花鹿 育种目标 边际效益 育种规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英民 陈俊愉
利用梅花垂枝品种和普通品种进行杂交,研究了垂枝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表明:梅花垂枝性状属于完全隐性的质量性状,但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比例,可能有更复杂的遗传机制。GA_3处理没有改变垂枝梅花枝条的分枝角度。所以,梅花的垂枝性状的生理机制与垂枝樱与垂枝桃的生理机制不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倪穗 李纪元 李辛雷 范正琪 田敏 鲁仪增
对采自不同产地和单株的牛奶子的果实性状、氨基酸含量、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Vc以及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牛奶子浆果平均鲜质量0.13 g,变幅0.07~0.15 g。鲜果平均果肉率75.01%。6个单株的17种氨基酸总含量在146.596~179.634 mg.g-1之间,平均总含量为167.839 mg.g-1。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8.07%;其次精氨酸(11.66%)及天冬氨酸含量(10.78%),甲硫氨酸最低(0.84%),其余氨基酸均在7.00%以下。3个单株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的为342.000 mg.kg-1,最低为78.000 mg.kg-1,两者相差3.38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莉 李莉 孙丽敏 杨雷 杨秋叶 刘铁铮 郝保春
以露地栽培的82份草莓品种(系)为材料,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分布规律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草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单果重、最大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基本呈正态分布,不同性状的变异不同;果实硬度与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单果重与最大单果重及单株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最大单果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此研究为草莓育种的亲本选配和杂交后代预先选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草莓 数量性状 变异 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雷 杨莉 李莉 李海山 郝保春
为了弄清草莓的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以及营养成分的变化动态规律,本试验以达赛莱克特、石莓4号、石莓5号和石莓6号为试材,研究了草莓果实从谢花后3d到成熟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果实纵横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是平稳增长;不同品种果实重量和体积均在花后15d左右开始迅速膨大;含糖量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白果期至成熟迅速增加;果实白果前可滴定酸呈增长趋势,白果期后开始下降;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至转红期达到最大,成熟时略有降低。
关键词:
草莓 果实 生长规律 营养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涂炳坤
通过实地调查 ,对湖北省 2 0个板栗地方品种的 10个性状 ,利用 SAS软件进行了板栗品种的 Q型聚类及其 10个性状的 R型聚类分析。Q型聚类将 2 0个板栗品种分成 3组 ,每组都存在着明显的特点 :1油栗型品种 ,坚果小、晚熟、耐贮藏 ,适于炒食或贮藏保鲜 ,延后上市。 2大果型品种 ,坚果特大 ,适于菜用或加工 ,中熟或中晚熟。 3中果型品种 ,坚果中等大 ,成熟上市较早 ,适于鲜食。R型聚类分析揭示了性状之间的相对关系 ,把 10个性状分成了 3组 ,8个形质性状最先聚合在一起成为一组 ,2个数量性状彼此独立。坚果平均质量、总苞平均质量是不稳定的数量性状。根据总苞和坚果性状编制了...
关键词:
板栗 果实性状 地方品种 Q型和R型聚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美军 黄乐 刘昆玉 杨国顺 钟晓红 徐丰 白描 金燕 石雪晖
以25个不同类型的刺葡萄(21个引自湖南,1个引自福建,3个引自江西)为试材,以叶形结构特征、花器官性状、果实外观性状和种子表型性状为指标,采用分类学性状变异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6个分类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刺葡萄其叶形结构值有所不同,其中有3组的叶形编码值相同,即澧县–4刺葡萄与吉首–1刺葡萄、澧县–5刺葡萄与吉首–3刺葡萄、芷江60Co刺葡萄与望城刺葡萄,叶片形态主要表现为三裂浅缘或全缘;根据极轴与赤道轴比和刺葡萄子房形态特征可得知刺葡萄雄能花,子房退化,形状不规则;两性花与雌能花子房形态分为4类,即窄圆锥形、较窄圆锥形、广圆锥形和较广圆锥形,大多数为较广圆锥形;刺葡萄...
关键词:
刺葡萄 叶 花 果实 种子 表型性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