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6)
2023(8626)
2022(6694)
2021(6140)
2020(4737)
2019(10799)
2018(10706)
2017(19700)
2016(10551)
2015(12061)
2014(11843)
2013(11686)
2012(10516)
2011(9725)
2010(9620)
2009(8963)
2008(8852)
2007(7678)
2006(7081)
2005(6724)
作者
(30677)
(25689)
(25637)
(24590)
(16339)
(12230)
(11449)
(10072)
(9963)
(9095)
(8904)
(8512)
(8324)
(8257)
(8192)
(8050)
(7683)
(7397)
(7316)
(7060)
(6482)
(6270)
(6195)
(5800)
(5789)
(5731)
(5656)
(5440)
(5204)
(5143)
学科
(51535)
经济(51496)
管理(29748)
(26101)
(19845)
企业(19845)
方法(19416)
中国(18758)
数学(16897)
数学方法(16813)
(14820)
环境(14393)
业经(12152)
(11700)
贸易(11690)
(11497)
(10563)
(10189)
地方(9716)
农业(9647)
(9488)
(9077)
(8837)
(8249)
银行(8236)
(8092)
(8032)
(7876)
金融(7876)
发展(7775)
机构
大学(157244)
学院(156016)
(75354)
经济(74314)
研究(61985)
管理(57346)
理学(49109)
理学院(48544)
中国(47931)
管理学(47844)
管理学院(47574)
科学(36051)
(34460)
(30981)
(30755)
研究所(28551)
中心(26294)
(25891)
经济学(25231)
财经(25001)
(23102)
经济学院(22758)
(22514)
北京(22410)
(21619)
业大(21576)
(20416)
师范(20241)
农业(20084)
科学院(19837)
基金
项目(106612)
科学(85620)
基金(80566)
研究(77743)
(71444)
国家(70965)
科学基金(60390)
社会(53721)
社会科(51169)
社会科学(51158)
基金项目(41740)
(38235)
自然(36603)
自然科(35720)
自然科学(35711)
自然科学基金(35111)
教育(33454)
(33123)
资助(32285)
编号(28179)
重点(24901)
(24699)
国家社会(24490)
(24418)
中国(23581)
成果(22555)
(21881)
教育部(20864)
创新(20701)
发展(20515)
期刊
(82684)
经济(82684)
研究(48571)
中国(31637)
学报(24750)
(24427)
科学(24262)
管理(22079)
(21275)
大学(18942)
学学(17894)
农业(17258)
(14664)
金融(14664)
经济研究(14352)
教育(13030)
财经(12847)
业经(12090)
技术(11618)
问题(11599)
(11337)
(11324)
(11000)
世界(10675)
国际(10447)
资源(9184)
技术经济(7689)
科技(7069)
现代(7040)
经济问题(6949)
共检索到236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苒  赵忠秀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将"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并列,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赋予全球视野,把"绿色化"上升到构筑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度。"绿色化"的提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也是未来中国引领世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绿色化"为经济转型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范本,并将成为解决气候系统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也将是中国引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绿色发展观、绿色能源、绿色工业化等将成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文娟  
二十一世纪,中国陷入了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三高两低"的恶性循环。企业作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引发环境问题的主要源头,在环境改善上责无旁贷。入世后,更加严峻的绿色壁垒使企业认识到要想改善环境,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必须改进生产工艺,生产绿色产品,实施绿色竞争力战略。本文认为打造中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应该确定环境战略的定位,用精益思想改造企业的生产流程,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标准的制定,应对绿色壁垒,同时政府应起到引导、扶持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汤飚  
绿色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早已通过有效的绿色战略来创造新的商业价值,构建自身独特的竞争力。我国企业在打造绿色竞争力方面还存在绿色意识淡薄、市场动力不足、绿色创新欠缺等问题,基于绿色经济下我国企业还需树立绿色观念、制定绿色战略、发展绿色技术、打造绿色文化,利用好"绿色"优惠政策打造自己的绿色竞争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宇文  吴林海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消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受质量安全的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我国肉类产品的出口和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本文在综述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绿色消费理念和质量安全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肉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德章  
本文依据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管理等理论,从市场需求变化角度,构建影响竞争力变化与调整发展战略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中国各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现状、问题及原因;依据影响竞争力变化的主要指标,设计竞争力变化模型;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调整发展战略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小勇  查育新  
绿色竞争力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和培育竞争优势的新思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河长制演进的经验事实,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中国环境政策创新对城市绿色竞争力的作用。研究发现:河长制对城市绿色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显著,且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呈现出异质性。此外,河长制主要通过引致绿色技术创新、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3个渠道对城市绿色竞争力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齐振宏  
21世纪是绿色世纪,面对绿色市场的拉动力、绿色家园的威胁力、绿色壁垒的冲击力和绿色效益的内驱力,企业只有迅速转变经营战略,树立绿色理念,开发绿色产品,应用绿色技术,推行绿色生产,拓展绿色营销等绿色管理举措,才能取得新的竞争力之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美贤  郑琰  
在简要介绍了港口竞争力评价相关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绿色低碳港口内涵特征及其发展现状,构建出一个适合我国港口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协调分析的多维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我国五大港口进行研究,利用AHP法确定所建立的15个评价指标权重,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运用TOPSIS法对五大港口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比较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港口的绿色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袁泉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 利用环境因素来增强和维护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不鲜见。因此, 我国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 制定并实施切合实际的绿色发展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倩文  
绿色管理是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把环保和节能融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强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企业管理新战略。在现代全球一体化和市场经济变革浪潮的冲击下,我国企业只有构建以绿色管理为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什么是绿色管理、什么是企业绿色竞争力以及我国企业打造绿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实施绿色管理战略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振烨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遭遇绿色壁垒时,大家应该醒悟到,"高质低价"已不再是竞争的唯一法宝,我们需要寻找决胜于未来的新的竞争优势——绿色竞争力!实现绿色竞争力的途径分为五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改姣  
面对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与"绿色贸易壁垒"的压力,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力,除了它的产品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以外,还应加上一个环境竞争力。企业唯有迅速实施绿色经营,才能提高环境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庆军  赛云秀  
文章通过对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竞争力评价,把生态环保纳入绿色施工竞争力评价中,使竞争力最大化与多优势竞争组合做到了有机结合,克服了目前施工竞争力评价仅从业主和施工企业利益最大化出发,忽视生态环境的问题。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杰琦  樊东青  夏南新  
融合跨国公司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以集聚外部性为切入点构建“FDI-集聚外部性-绿色竞争力”的逻辑框架,基于2005~2020年城市面板数据,构造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与联立方程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FDI对绿色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FDI基于集聚外部性对绿色竞争力有非线性影响。当集聚适度时,FDI引致的集聚效应可通过绿色研发溢出、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环境规制强化等途径提升绿色竞争力;当集聚过度时,FDI将加剧拥挤效应并削弱绿色竞争力。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呈波动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其改善反作用于偏好绿色投资的FDI。异质性分析表明,FDI绿色竞争力效应在全国层面与大城市更得益于多样化集聚带来的雅各布斯外部性,在中等城市更得益于源自专业化集聚的马歇尔外部性,但受制于政府过度干预,在小城市该效应较少受益于集聚经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妍  朱建民  
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念,本文提出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概念,运用综合合项思维方法,依据绿色发展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从绿色生产、绿色治理、绿色产业、绿色社会与绿色环境五准则构建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绿色模型"。本文对天津、北京、上海、重庆四城市发展实际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验证了"绿色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合理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衡量方法确定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对天津市2011—2016年绿色发展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天津市绿色发展竞争力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