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10)
- 2023(3467)
- 2022(2963)
- 2021(2590)
- 2020(2161)
- 2019(5035)
- 2018(4855)
- 2017(9369)
- 2016(5140)
- 2015(5420)
- 2014(4949)
- 2013(4815)
- 2012(4495)
- 2011(3874)
- 2010(3934)
- 2009(3821)
- 2008(3480)
- 2007(3131)
- 2006(2756)
- 2005(2530)
- 学科
- 管理(19569)
- 济(19248)
- 经济(19217)
- 业(13982)
- 企(11992)
- 企业(11992)
- 方法(9833)
- 数学(8902)
- 数学方法(8851)
- 财(8732)
- 家(6122)
- 国家(6002)
- 环境(5988)
- 财政(4963)
- 农(4881)
- 划(4504)
- 中国(4477)
- 政(4314)
- 地方(4294)
- 人事(4043)
- 人事管理(4042)
- 业经(3954)
- 制(3886)
- 技术(3879)
- 融(3719)
- 金融(3719)
- 务(3652)
- 财务(3647)
- 财务管理(3628)
- 企业财务(3515)
- 机构
- 大学(67689)
- 学院(67027)
- 济(30636)
- 管理(30163)
- 经济(30137)
- 理学(26629)
- 理学院(26449)
- 管理学(26163)
- 管理学院(26054)
- 研究(19755)
- 中国(17728)
- 财(16628)
- 京(12872)
- 财经(12825)
- 经(11818)
- 农(11495)
- 中心(10758)
- 科学(10617)
- 江(9851)
- 经济学(9825)
- 业大(9813)
- 财经大学(9746)
- 经济学院(8947)
- 农业(8849)
- 所(8803)
- 经济管理(8398)
- 商学(8142)
- 商学院(8078)
- 研究所(7865)
- 银(7852)
- 基金
- 项目(48238)
- 科学(39736)
- 基金(37785)
- 研究(34878)
- 家(32392)
- 国家(32174)
- 科学基金(28997)
- 社会(24966)
- 社会科(23869)
- 社会科学(23860)
- 基金项目(20549)
- 省(18565)
- 自然(18413)
- 自然科(18064)
- 自然科学(18061)
- 自然科学基金(17785)
- 教育(15304)
- 划(15169)
- 资助(14727)
- 编号(12666)
- 部(11110)
- 国家社会(10957)
- 创(10524)
- 重点(10378)
- 制(10154)
- 人文(10032)
- 教育部(9934)
- 创新(9931)
- 发(9850)
- 成果(9849)
共检索到96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生 李子明
中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开展的"绿色信贷"业务加大了对环保项目的扶持和对环境污染项目或企业的打击。但在粗放型增长模式下的经济核算体系与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矛盾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位;低效信息传导和环境监管致使"绿色信贷"执行不力。分析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的博弈,在不同发展观及制度安排下效用函数改变后政府行为及其影响下的"绿色信贷"开展的外部条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提高环保执行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博弈 地方政府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徐妍 郑冠群 沈悦
本文收集整理了2010—2017年中国275个地级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利用文本挖掘法构建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约束强度指标,并利用加权SBM-DEA模型测度了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基于上述指标的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约束有“硬约束”和“软约束”之分,硬约束环境治理目标能更有效推动地方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污染挤出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是硬约束环境治理目标改善地方绿色经济效率的重要机制;市场化水平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约束作用存在调节效应,市场机制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协同更有助于实现区域绿色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黎明 戴涛 谭朵朵 陈婧
依据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量财政分权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促进本地经济绿色转型作用显著,但会阻碍相邻地区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地方政府行为在二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财政分权主要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合理竞争、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提高财政分权程度会强化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宁 施本植 刘明
在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6年中国24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论如下:整体来看,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不仅可以直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还会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就总效应而言,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仍抑制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稳健性检验支持以上观点;分地区、城市规模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中等城市、小城市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均能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大城市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未能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天伟 朱凯文 刘远辉
以2007—2020年中国27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我国地级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从横向府际竞争与纵向压力型体制双视角出发,探讨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双碳”目标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竞争显著抑制绿色技术创新效率;(2)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双碳”目标压力可以弱化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不利影响,二者的叠加效应有利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在东部、中部以及超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更为显著,而对西部、东北部以及Ⅱ型大城市、中小城市并不显著。因此,应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纵向协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建立多维目标管理;针对不同城市异质性,因地制宜地实施目标压力管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虎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金融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载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绿色信贷更是我国金融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但国内现行绿色信贷政策管理体系、统计制度以及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等方面,缺乏统一可执行标准。本文结合国内外绿色信贷研究成果,按照绿色发展原则,对绿色信贷前置条件(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估等)、产品设计(期限、利率以及信用方式等)以及风险评估(资本覆盖、风险计提等)建立可执行标准,以此明确绿色信贷支持对象、操作流程以及政策引导作用。并提出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支撑体系、构建绿色环保评估市场机制、建立绿色信贷财政激励等措施,推动商业银行在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完善现行信贷管理体系,将环境绿色评估贯穿信贷审批、发放、管理等各环节,最终实现金融资源绿色配置、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杰刚 杨军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利用200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横向政府竞争与纵向政府竞争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以及省级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纵向竞争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着“U”型关系。此外,纵向政府竞争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的纵向政府竞争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可知,横向政府竞争在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而纵向政府竞争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不明显。研究结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型、构建横向财政协调机制和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弹性调整央地之间的财政分权比重、营造良好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环境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光龙 周云蕾
本文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对环境分权与绿色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并基于我国2004—2015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分权有利于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环境分权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依赖于地方政府竞争,且随着地方政府竞争程度的加剧,环境分权对绿色发展的正向影响作用会减弱,当地方政府竞争处于很高水平时,环境分权负向影响绿色发展。进一步讨论发现,环境分权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在其细分指标之间存在异质性。因此,应推进中央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事权和管理权的合理划分,合理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完善环境事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加快中国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华
文章利用中国200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地方政府竞争为切入点,基于地理邻接、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构造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显示:就纯粹的环境规制而言,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环境规制能有效遏制碳排放,且环境规制的空间策略互动表现为"竞争向上"型;而在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下,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环境规制则显著促进了碳排放,引发环境规制竞争的"逐底效应"和"绿色悖论"现象。因此,为了有效规避"绿色悖论"现象,必须从匡正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入手,改革"中国式分权"下的激励机制,完善环境绩效考核制度与监督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锋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途径被放在了重要位置。"绿色发展"在"十三五"期间首次写入了"五年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有三个部分论述了"绿色发展"有关内容,全面阐述了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现状、理念、建设重点和目标等,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绿色发展的行动指南,同时也为地方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引领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新焕 陈雨枫 蔡彬清
在绿色信贷支持企业绿色创新的情境下,比较分析绿色产出补贴政策和绿色信贷补贴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建立政府与企业间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求得均衡解,探究不同补贴政策下企业和政府的最优决策,并通过数值仿真比较不同补贴政策的效应。研究表明:(1)在绿色产出补贴政策下,绿色研发努力随着环境损失系数的增大而减少;而在绿色信贷补贴政策下,绿色研发努力随着环境损失系数的增大而增加。(2)当环境损失系数在特定阈值范围时,绿色信贷补贴政策下企业绿色研发努力、绿色信贷额、企业产量、企业收益、污染物排放量和社会总福利均大于绿色产出补贴政策下企业绿色研发努力、绿色信贷额、企业产量、企业收益、污染物排放量和社会总福利。(3)当环境损失系数小于某阈值时,政府应选择绿色产出补贴政策;当环境损失系数大于该阈值时,政府应选择绿色信贷补贴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珏 骆力前 郭琦
地方政府会通过干预银行信贷来影响GDP增长,但对于地方政府干预是否会损害信贷市场配置效率的问题,学界还存在争论。为此,我们拓展了WurGler(2000)的模型,从信贷数量和信贷价格两方面度量信贷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地方政府干预对信贷配置效率的影响。我们发现:(1)从信贷数量角度看,地方政府干预对信贷配置效率系数的影响不显著;(2)从信贷价格角度看,地方政府干预对信贷配置效率系数有显著影响,并损害了配置效率,尤其是降低了国有企业的信贷价格对企业效益变化的敏感度。本文还进一步揭示了地方政府对银行信贷的干预途径。
关键词:
配置效率 地方政府干预 银行信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儒 卫离东
地方政府竞争和产业集聚作为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厘清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考虑地区经济增长和减排效应入手,采用全要素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和SBM-DEA模型测算2005-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效率,从空间视角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地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现空间集聚的特征;地方政府竞争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产业集聚起到促进作用,而两者的交互作用有利于提高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地理位置和城市规模下,地方政府竞争和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性。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强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比例,以推动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燕
文章基于区域创新系统和绿色技术创新三维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基于中国经验的工业绿色技术路径选择与地方政府行为理论。对中国14个省市区2008—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尤其是国有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偏好选择绿色工艺创新;每条路径都有1~2个显著相关的地方政府行为;工业企业无论选择哪条路径都需要强有力的金融信贷干预支持;财政支持行为对工业企业选择路径2和路径4已产生"挤出效应";企业内部因素与区域地理空间要素大部显著影响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路径选择。最后给出了强化制度约束、优化环境规制行为和财政支持的政府行为、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庞瑞芝 林婷 王群勇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环境绩效纳入官员政绩考核这一外生冲击,手工收集整理了285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开环境目标约束的指标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1998—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跨库匹配,从而获得企业和地方环保指标综合数据,并运用倍差法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目标约束对辖区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绿色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自主性约束行为有效推动了辖区企业污染减排,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了9.0%。地方政府通过环境规制和环保补贴有效推动了辖区环境治理,企业主要通过源头治理和技术效应实现减排治污。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和重污染企业实现了更多的污染减排。此外,本地提拔的官员由于地缘优势其环境治理成效更显著,年轻官员在强烈的仕途晋升激励下极大地降低了辖区企业的污染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