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48)
2023(16819)
2022(14108)
2021(13312)
2020(11494)
2019(26295)
2018(26274)
2017(50536)
2016(27333)
2015(30955)
2014(30492)
2013(30038)
2012(27365)
2011(24526)
2010(24829)
2009(23163)
2008(23222)
2007(21292)
2006(18436)
2005(16292)
作者
(77358)
(64966)
(64834)
(61289)
(41037)
(31158)
(29331)
(25401)
(24453)
(23247)
(21953)
(21807)
(20574)
(20378)
(19976)
(19926)
(19610)
(19214)
(18746)
(18568)
(16047)
(15926)
(15919)
(14993)
(14567)
(14553)
(14531)
(14484)
(13107)
(13089)
学科
(115960)
经济(115838)
(105965)
管理(88026)
(87540)
企业(87540)
方法(54166)
(48787)
数学(44911)
数学方法(44204)
业经(34320)
(33257)
农业(32303)
中国(28156)
(23674)
财务(23611)
财务管理(23571)
技术(23543)
(23514)
企业财务(22293)
理论(21581)
(20815)
贸易(20802)
地方(20417)
(20192)
(19829)
(19273)
(18855)
(17802)
(17237)
机构
学院(391541)
大学(382008)
(161455)
管理(158268)
经济(158215)
理学(136406)
理学院(135089)
管理学(132716)
管理学院(131995)
研究(121093)
中国(96179)
(79143)
(74808)
科学(74008)
(72901)
(60763)
业大(60624)
(60435)
中心(58263)
财经(58006)
农业(57553)
研究所(54532)
(52546)
北京(49090)
(47909)
经济学(47733)
(47240)
师范(46791)
经济管理(43685)
(43295)
基金
项目(258605)
科学(205084)
研究(190229)
基金(187142)
(161821)
国家(160345)
科学基金(139986)
社会(120536)
社会科(114075)
社会科学(114042)
(104842)
基金项目(99179)
自然(91256)
自然科(89217)
自然科学(89194)
教育(88574)
自然科学基金(87649)
(85578)
编号(78549)
资助(76401)
成果(61542)
(58088)
重点(57742)
(56809)
(55931)
创新(53598)
课题(53372)
(49974)
科研(49508)
国家社会(49277)
期刊
(181838)
经济(181838)
研究(107069)
中国(76308)
(73650)
管理(61147)
(59968)
学报(56586)
科学(54923)
农业(49296)
大学(44431)
学学(42294)
教育(40381)
技术(39903)
(37189)
金融(37189)
业经(35842)
财经(28578)
(27388)
经济研究(26872)
(24594)
问题(24239)
技术经济(22462)
统计(20199)
(19497)
(19438)
科技(18974)
商业(18663)
现代(18068)
世界(18011)
共检索到577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振  张琛  钟真  
本文基于河南省荥阳市新田地农民合作社的实践,从合作社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的角度,解释了该合作社何以在当前"地价上升、粮价低迷"时期仍能保持经营规模不缩减、经营绩效不下滑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该合作社成功的关键经验是处理好了"统"与"分"的关系,探索出了一种与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不同的统分结合新形式:合作社通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统一组织管理,收获了规模收益;并在统一服务的框架内设计出了数个"分"的机制,降低了规模化经营成本,较好地解决了国内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统’得较多、‘分’得不够"所导致的生产成本较高的弊端。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如何在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进一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思锐  
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制度建设的继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就是要加快土地流转制度、生产组织结构制度的建设;同时,农业适度规模是农村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体制改革等推进的必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松  曹峥林  刘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松  曹峥林  刘晗  
新时期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金融服务创新在演化逻辑和方向上存在着一致性,二者通过农业价值链实现了协同演化。基于此特征事实,本研究刻画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金融服务的演化过程轨迹及其所蕴含的特征现象,然后运用协同演化分析框架,从互动机制、学习机制、变异及选择机制3个层面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演化机制进行解析,以揭示二者实现协同演化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从建设农业价值链,奠定金融创新的基础;转变思路,强化农业金融业务创新;明确分工,建立农业金融合作机制3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促进金融创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吉媛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本文采用国际间水稻种植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农地适度规模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种植中,农地规模与农地产出显著相关,但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其结构突变点分别为34公顷和113公顷:在农地规模小于34公顷时,两者显著正相关,当农地规模扩大至113公顷后,两者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从追求农地产出效率的角度看,水稻种植的适度经营规模为劳均34公顷。此外,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农地适度规模集中的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建华  
土地托管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益探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土地托管合作社以"菜单式"托管、"全程服务"托管、"收益"托管等多种模式为社员提供服务,顺应了农户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不同需求。在土地托管中需要注意解决农民需求多样化与经营管理的矛盾,应加强土地托管的规范化管理、切实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防范土地托管经营风险,并且优惠政策应进一步向土地托管合作社倾斜。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以收入指标为主、效率指标为辅。还应深化制度改革,规范主体行为,优化内在结构,完善激励机制,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宝玉   刘婷  
本文在探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两种理论观点之争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系统考察了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加入合作社能够扩大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推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经测算,当前中国家庭农场最优经营规模为188亩,因而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仍有扩大的空间。其次,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效应存在异质性,收入水平高、社会资本水平低和自有机械化水平低的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效应更明显。再次,加入合作社扩大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主要来自内部服务获取机制和外部资源获取机制,且合作社所提供的销售服务和金融支持对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扩大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最后,耕地细碎化程度负向调节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效应,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加入合作社的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本文的研究为推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其与合作社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嫚嫚  刘颖  陈实  
本文基于江汉平原354个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分别从产出水平、产出利润以及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水稻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地细碎化和耕地地力的影响后,目前生产模式下江汉平原水稻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且不存在规模经济现象,但经营规模大的农户"理性经济人"特征表现更明显。江汉平原现阶段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传统农业生产存在差异,其中劳动力生产要素对水稻生产的重要性相对凸显,资本投入则过剩,土地产出弹性则变化不大,但土地细碎化会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单位面积成本,而耕地地力对产出和利润均存在正向影响。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文明  罗丹  陈洁  谢颜  
本文基于22个省(区、市)134个村庄1552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分别从规模效益、产出水平和生产成本三个不同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水稻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发现,规模较大的农户更接近"理性经济人"假设,水稻规模经营在不同目标导向下存在差异化的适宜标准,现代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农业劳动力富余现象趋于消减,知识、经验和技能对水稻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水稻种植利润和产出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应当权衡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取向,以不同目标导向产生的交集合理确定适度经营规模,农业劳动力高龄化对水稻生产短期无虞,但从长远看应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因此,...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嫚嫚  刘颖  陈实  
本文基于江汉平原354个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分别从产出水平、产出利润以及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水稻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地细碎化和耕地地力的影响后,目前生产模式下江汉平原水稻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且不存在规模经济现象,但经营规模大的农户"理性经济人"特征表现更明显。江汉平原现阶段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传统农业生产存在差异,其中劳动力生产要素对水稻生产的重要性相对凸显,资本投入则过剩,土地产出弹性则变化不大,但土地细碎化会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单位面积成本,而耕地地力对产出和利润均存在正向影响。因此应适当扩大水稻规模经营,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在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耕地整理和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