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2)
- 2023(7781)
- 2022(6164)
- 2021(5669)
- 2020(4941)
- 2019(11198)
- 2018(11280)
- 2017(21243)
- 2016(11755)
- 2015(12838)
- 2014(12875)
- 2013(12707)
- 2012(11382)
- 2011(9954)
- 2010(10485)
- 2009(10310)
- 2008(10772)
- 2007(9736)
- 2006(8997)
- 2005(8587)
- 学科
- 业(71946)
- 企(69206)
- 企业(69206)
- 济(56636)
- 经济(56558)
- 管理(54971)
- 业经(25305)
- 财(24185)
- 方法(22214)
- 农(19581)
- 务(18717)
- 财务(18707)
- 财务管理(18690)
- 企业财务(17746)
- 制(16479)
- 技术(15894)
- 农业(14685)
- 数学(14475)
- 数学方法(14395)
- 体(14085)
- 策(13172)
- 中国(12841)
- 体制(12800)
- 理论(12680)
- 企业经济(12092)
- 划(11877)
- 和(11530)
- 经营(11100)
- 技术管理(10915)
- 决策(8846)
- 机构
- 学院(177033)
- 大学(171611)
- 济(79193)
- 经济(77938)
- 管理(72442)
- 理学(61173)
- 理学院(60640)
- 管理学(60107)
- 管理学院(59740)
- 研究(53560)
- 中国(44398)
- 财(41240)
- 京(35443)
- 财经(31456)
- 江(29203)
- 科学(28861)
- 经(28391)
- 农(26653)
- 所(26625)
- 经济学(23901)
- 中心(23315)
- 研究所(23282)
- 财经大学(22696)
- 州(22559)
- 北京(22394)
- 商学(22075)
- 商学院(21899)
- 业大(21566)
- 经济学院(21476)
- 范(20725)
- 基金
- 项目(103593)
- 科学(84174)
- 研究(81173)
- 基金(76069)
- 家(63543)
- 国家(62859)
- 科学基金(56649)
- 社会(53910)
- 社会科(51183)
- 社会科学(51167)
- 省(41933)
- 基金项目(39983)
- 教育(36921)
- 自然(34239)
- 自然科(33468)
- 自然科学(33460)
- 自然科学基金(32972)
- 划(32855)
- 编号(32437)
- 资助(30027)
- 业(29015)
- 成果(26390)
- 创(25439)
- 部(23541)
- 重点(23067)
- 制(22880)
- 发(22824)
- 创新(22734)
- 课题(22362)
- 国家社会(22298)
共检索到279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剧锦文
“结构产权”论与企业产权改革剧锦文企业产权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重要方面,这几年国内经济学界对产权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理论及政策建议。但是,就产权研究的整体而言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是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杰 侯孝国
在旧的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下,并不存在企业产权这个概念,我们甚至不承认产权概念。实际上也无需产权概念介入中国经济。因为产权概念是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市场交易,我们不搞市场经济,那么,产权似乎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光华 段文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是对国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改革,以使其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本文的全部分析以下面两条作为前提假定:1.否定私有化选择,严格地在公有制前提下界定企业的产权结构;2.着重就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进行论证,这并不排斥其他权利的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丘德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春 杨来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鹏飞
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激励或利润激励对提高企业效率发挥作用 ,而超产权论进一步阐明了激励机制只有在竞争条件下才能产生影响 ,对我国上市公司效益的实证分析支持这一命题 ,目前我国的股份制改制并没有促进企业效益真正好转。企业改革是三个层面的问题 :界定产权归属是基础 ;治理结构须与股权结构相兼容 ;市场竞争的完备性是企业效益真正好转的前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西亮 吴栋
产权改革与国有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怎样?产权改革是一种承诺机制。产权改革不是国有企业效率提高的充分条件,即进行了产权改革也不一定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同时,产权改革也不是国有企业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即国有企业没有效率并不是完全由产权不清造成的。国有企业效率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产权结构只是影响企业效率的一个方面,而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的存在以及由此引起的预算约束软化,是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产权改革使硬化企业预算约束的承诺变得更为可信,从这种意义上,产权改革对提高企业效率是重要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国强
对于乡镇企业的成就,有目共睹。已有经济学家用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出它的经济效率接近私有企业的经济效率(见Svejnar,1990;Pitt and Putterman,1992)。对此,经济学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产权理论解释,即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乡镇企业实际上是在集体所有制幌子下的一种私有制企业。由此认为乡镇企业的产权是清楚的,因而导致了较高的经济效率。另一种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宗良
设计合理的产权结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胡宗良设计产权结构,首先,要认识产权。直观上,我们一般认为产权的客体是“物”,主要是由主体所拥有的有形的物质构成。其次,才包括无形的,如商标、商誉等等无形资产。实际上,产权的客体是一种权力,并且是一种能在市场上通过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旭 张金隆
[期刊] 改革
[作者]
樊纲
论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改革樊纲中国15年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教训经过15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中国已经可以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渐进式改革"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条:(1)通过"增量改革"与"体制双轨",在旧体制一时还改不动的时候先发展新体制,是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常修泽
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眼光审视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客观上存在着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个深层次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是以变换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根本性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具体运作上,要采取"分类改革、三线推进"的方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家顺 李广述 刘长胜
建立现代休业企业制度是建设林业两大体系尤其是林业产业体系的基础工作。林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林业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集中探讨了典型林业企业(即经营森林资源,提供各种林产品,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同时兼顾发挥生态效益的林业生产组织)的产权特征和林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柏丙林
超产权论认为利润激励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刺激经营者的作用,讨论如何改善企业治理机制应该比讨论产权归属更具有现实与长远意义。超产权论解释了当今国际上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市场化改革。我们应对国有企业实施治理机制再造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
关键词:
超产权论 国企改革 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红玲 刘长庚
“两股制”产权改革主张将企业国有股作为优先股,依托职工转换劳动关系补偿配股,使之成为普通股东并与之结成同股同利的委托———代理链,以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并规定优先股即黄金股,必要时可依法动用政府“一票否决权”以确保国有经济控制力。其改革的关键在于理顺产权关系,由利益各方在信息对称前提下谈判达成所有权安排;“两股制”产权下,资产评估难度大且并不重要,因为企业仍在运转名义资产并不影响股份的实际占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