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4)
- 2023(7984)
- 2022(6631)
- 2021(6216)
- 2020(5089)
- 2019(11329)
- 2018(11094)
- 2017(20793)
- 2016(10867)
- 2015(12710)
- 2014(12452)
- 2013(12610)
- 2012(12208)
- 2011(11456)
- 2010(11354)
- 2009(10741)
- 2008(10356)
- 2007(9339)
- 2006(8706)
- 2005(7834)
- 学科
- 济(72941)
- 经济(72788)
- 管理(27483)
- 方法(25292)
- 业(22571)
- 数学(21001)
- 数学方法(20922)
- 中国(19598)
- 企(18222)
- 企业(18222)
- 地方(16305)
- 学(14056)
- 业经(13490)
- 农(13337)
- 地方经济(12259)
- 贸(11536)
- 贸易(11528)
- 易(11212)
- 财(10519)
- 和(10493)
- 制(10061)
- 环境(9514)
- 理论(9125)
- 融(8969)
- 金融(8967)
- 银(8542)
- 银行(8535)
- 关系(8409)
- 发(8399)
- 农业(8392)
- 机构
- 大学(171550)
- 学院(168155)
- 济(88377)
- 经济(87103)
- 研究(66312)
- 管理(60522)
- 理学(51200)
- 中国(50784)
- 理学院(50571)
- 管理学(50005)
- 管理学院(49669)
- 财(37841)
- 京(36171)
- 科学(35099)
- 所(32827)
- 经济学(30338)
- 财经(30299)
- 研究所(29618)
- 中心(28125)
- 经(27672)
- 经济学院(27093)
- 北京(23713)
- 江(23419)
- 院(22873)
- 范(22628)
- 师范(22492)
- 财经大学(22413)
- 农(21824)
- 科学院(20229)
- 社会(20051)
- 基金
- 项目(105397)
- 科学(84537)
- 研究(80472)
- 基金(79584)
- 家(68350)
- 国家(67830)
- 科学基金(57854)
- 社会(57754)
- 社会科(53866)
- 社会科学(53851)
- 基金项目(40507)
- 省(36880)
- 教育(36324)
- 资助(33010)
- 自然(32439)
- 自然科(31699)
- 自然科学(31690)
- 划(31661)
- 自然科学基金(31180)
- 编号(30382)
- 成果(26272)
- 部(25578)
- 国家社会(25577)
- 重点(23968)
- 中国(23965)
- 发(23854)
- 教育部(22790)
- 人文(21568)
- 课题(21422)
- 创(21039)
共检索到268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根福
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无论是西方经济学提出的"经济人假说",还是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人假说",都存在一定缺陷与局限性,必须加以创新和发展。本文在吸收马克思的"社会人假说"和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假说——"经济社会人假说",并认为该假说可以准确地描述和反映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因而可以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假说和底层逻辑。本文提出的"经济社会人假说",不仅对于构建科学的中国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对于设计合理的中国经济激励机制和制定合理的中国经济激励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如金
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能一味地套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有所创新,才能有所建树。本研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经济学在中国国情特点下的创新发展问题。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经济社会发展 理论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昌黎
经济活动有两类人参与:一是从事生产交换活动的人,是为私家人(经济人);二是为经济活动建立制度规则、维持秩序的人,是为公务人。古代和近代是一种小规模生产,制度规则长期固定,公务人的参与被遮蔽,只显示出私家人活动,由此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假说。工业革命后,生产走向社会化,制度规则的变革加快,公务人与公务活动的作用增大。而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制度凸显私家人,因而在西方经济学各种理论框架中,经济人假说是一大理论支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公务人与公务活动的作用更大,两类人假说更为适用,可为开创21世纪中国经济学提供一个理论支柱。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祁斌
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资本市场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相生,脱离经济社会需求的金融发展会带来灾难;资本市场代表着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但诚信缺失和非理性因素也会带来市场失灵;金融危机对全球化时代的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督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的资本市场存在着市场发展水平不高、投资回报未能充分体现、法制建设和监管需要加强、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应该采取措施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场外市场建设;提高监管水平,改革监管体制;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社会保障和养老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资源配置 新兴产业 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枫
长时段的中国财政呈现出明显的物质主义倾向:农业税从"以丁为本"向"以地为据"转变;财政制度改革以简化征收程序、保障财政收入为基本着眼点;商业税收与"重商""抑商"并无太多关系;"贡"的实用性、官营事业的追求,主要出自财政考量。由此直接导致国民对于政府财政政策、措施的反向选择,呈现出中国传统经济的若干近似于"经济转型"的变动轨迹,但这些似有变化的经济形态,实际上意味着中国传统经济自身发展不足以产生严格意义上的"经济转型"。
关键词:
财政思想 财政政策 经济转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少安 文丰安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突出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的产业化四个方面。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土地用途、土地运用方式和农民身份均发生了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体稳定,经历了从长期不变到长久不变的转向。将"开放性契约理论"运用到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分析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工业经济时代的土地集中具有与农业经济时代完全不同的经济社会效应。即使土地流转和集中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总体发展趋势合理、社会进步巨大的情况下出现的问题,不应该成为否认土地流转和适度集中的理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宪春 关会娟 张钟文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新情况,经济社会管理产生了许多新需求,经济社会统计的理论、方法和应用要实现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反映新情况、满足新需求,在服务宏观经济决策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及促进经济学、社会学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统计理论和方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统计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从创新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统计如何实现创新与发展,以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助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对接国际前沿研究领域;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统计的若干重点研究领域,包括新经济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服务业核算问题研究、无形资产测度问题研究、全球价值链研究等。
关键词:
经济社会统计 创新与发展 重点研究领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虹
在全球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际大背景下,削减或取消化石能源补贴,作为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的化石能源过度消耗的有效手段,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尤其对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的中国而言,化石能源补贴改革也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尚全 朱玲
本文内容是根据国家体改委原副主任高尚全等8位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三单元圆桌论坛"经济所、经济所人与中国经济学"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本场圆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朱玲研究员主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构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具有强实践功能的中国经济学。其研究范围要拓宽,要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要进行制度分析、研究经济体制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机制和生产组织形式等,从而推进社会制度创新和组织完善。而构建和形成中国经济学,除了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好科学抽象法以外,还必须引入和正确地使用数量分析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祝峰
学科的成立与否 ,取决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又决定于学科的任务。中国经济学要承担的任务决定了它有独特的研究对象 ,因此中国经济学有其独立存在的必要性 ,并且也相应地决定了中国经济学构建的主要方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媛 任保平
对1952—1978年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量化是研究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的基础。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经济遗产以及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由26个基础指标构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发展中国家1952—1978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前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排名比较落后,在社会发展方面的排名也并不十分靠前,但在相继考虑了经济遗产和外部环境后,中国的综合排名有了明显上升。这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说明外部环境对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裕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在系统疏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对外开放、国防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进展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条件,以党中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高屋建瓴地谋划和阐释了"十三五"及更长时期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其主要举措,提出了系列治国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硕颖 杨扬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各种主客观条件相互呼应催生了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激发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多个方面的创新: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危机,加强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透明度;用公权力引导社会资本,迫使企业向长期稳健的方向发展;以"合格的社会资本"突破所有制二分法,强调社会资本方在合作网络中的集成能力;充分践行实践论,将政策制订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经济试点方法推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
PPP 公共服务 体制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