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4)
2023(4267)
2022(3609)
2021(3102)
2020(2565)
2019(5660)
2018(5526)
2017(10641)
2016(5327)
2015(6020)
2014(6066)
2013(6178)
2012(6048)
2011(5743)
2010(6008)
2009(5711)
2008(5239)
2007(4743)
2006(4629)
2005(4338)
作者
(16137)
(13814)
(13803)
(13133)
(8843)
(6351)
(6102)
(5298)
(5181)
(4934)
(4806)
(4616)
(4440)
(4399)
(4233)
(4160)
(4051)
(3945)
(3902)
(3591)
(3528)
(3253)
(3243)
(3207)
(3158)
(3101)
(2922)
(2738)
(2680)
(2636)
学科
(50673)
经济(50637)
管理(17165)
地方(14309)
方法(13548)
(12802)
数学(11967)
数学方法(11923)
地方经济(11408)
(10592)
企业(10592)
中国(8432)
业经(7981)
(7718)
(6341)
经济学(6234)
环境(5670)
(5594)
(5501)
(5033)
金融(5033)
(4942)
产业(4792)
(4784)
(4715)
农业(4627)
(4377)
资源(4353)
(4337)
银行(4337)
机构
大学(89626)
学院(89287)
(51196)
经济(50429)
管理(34195)
研究(33090)
理学(29298)
理学院(28969)
管理学(28679)
管理学院(28495)
中国(25046)
(20786)
(17838)
经济学(17322)
财经(16727)
科学(16549)
(16219)
经济学院(15180)
(15101)
研究所(14405)
中心(14115)
(13257)
财经大学(12196)
北京(11447)
(11231)
(10867)
师范(10795)
(10214)
社会(10152)
(10078)
基金
项目(53354)
科学(43479)
基金(41012)
研究(39607)
(34827)
国家(34566)
科学基金(30360)
社会(28960)
社会科(27504)
社会科学(27498)
基金项目(21324)
(19260)
自然(17895)
自然科(17524)
自然科学(17520)
教育(17362)
自然科学基金(17224)
资助(16776)
(15801)
编号(14573)
国家社会(12707)
(12509)
(12438)
经济(12397)
(12329)
成果(11930)
重点(11719)
教育部(11223)
人文(11199)
发展(10781)
期刊
(64624)
经济(64624)
研究(31835)
中国(16704)
(15698)
管理(14967)
经济研究(11645)
科学(10824)
财经(9844)
学报(9759)
(9060)
(8861)
金融(8861)
(8682)
技术(8229)
大学(8120)
问题(7918)
学学(7882)
业经(7799)
技术经济(6752)
世界(5857)
农业(5839)
统计(5568)
(5565)
经济问题(5158)
经济管理(5044)
教育(4913)
国际(4907)
商业(4833)
经济学(4823)
共检索到144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钰民  
“经济人”行为不能成为经济活动的导向顾钰民“经济人”是西方产权经济学的主要假设之一,也是其分析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在以私产制度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经济人”分析既被认为是符合现实的,又被认为是符合市场经济本质的。正因为“经济人”被看作是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邹升平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由于所有制形式是混合的,所以由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分配形式也必然是混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存在多种分配形式,即公有资本占支配地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反之则是以按要素分配为主体。即使是同一劳动者,其收入来源也可能是多种渠道,如部分是按劳分配所得,部分是投资收益,关键看劳动者收入中各收入来源的比重。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获得收入体现的是私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既不可能成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也不能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统一的分配方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邹升平  
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所得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获得收入的重要途径,体现私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既不能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统一的分配方式,也不可能成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既然所有制形式是混合的,由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分配形式也必然是混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必然存在多种分配形式,公有资本占支配地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反之则是按要素分配为主体。即使是同一劳动者,他的收入来源也可能是多种渠道,一部分是按劳分配所得,一部分是投资收益,关键看劳动者收入中各收入来源的比重,如果劳动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那么劳动者个人收入就应该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钢  
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二战"后产业结构演化的内在动因以及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同时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二战"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例不断提升主要是由于第三产业价格上涨速度快所致,而第三产业实际产出增长更快并不是重要的因素;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时美日两国第二产业占比仍处于上升阶段,两国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在60%左右,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产业。本文分析了中国在1978年以后产业结构变化状况,提出中国1978年以来不变价与当年价计算的产业结构有巨大的差异;从1978—2009年按当年价计算的产业结构变化状况是第一产业主要向第三产业进行了转移,而按不变价计算则是第一产业主要向第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招顺  
不能完全照搬“经济人”假设陈招顺“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市场经济惯用的理论出发点。在他们看来,利己是人的本性,是“经济人”所共有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无不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动机。其实,利己心是私有制的产物,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形成的一种观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其屏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奴隶文明的鼎盛是在罗马;封建文明的巅峰则是在古代中国;近现代,欧美又创造出发达的资本主义文明。现在,中国正成为当今世界的社会主义文明大国。这一历史轨迹表明东西方文明是交替上升发展的。作为人类文明组成部分的经济学研究的繁荣在这种交替上升规律的作用下,将展示出21世纪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辉煌——中国可能成为世界的经济学研究中心。一个国家能否成为经济学研究中心,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文化的震荡、社会结构的变迁、经济学家的群体流动、经济学新学科群的崛起五个方面。下面我们就从这五个方面对21世纪中国能否成为世界的经济学研究中心作做判断。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新建  
保险区别于赌博的地方就在于投保人对于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本案中因单位集体投保 ,后因经费困难而请职工个人交付保险费 ,但有的职工个人不愿交付 ,财会人员则个人垫付保险费 ,到期后 ,财会人员要自己领取保险金 ,这违反了保险利益原则 ,所以该单位财会人员不能领取保险金。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圣周  
舒马赫认为教育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要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规划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承担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真心实意地把自己当成国家和人民的仆人 ;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 ,首要的是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而坚定的信念和价值观。———只有这样 ,教育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争光  
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所通过的发展纲要曾规定到2000年底R&D(研究与开发)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5%。1995年R&D是286亿元,占GDP的05%,比1994年略少一些。1996年预计为321亿元,实际执行的327亿元,当年GDP是6...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阿尔弗雷德·岑克尔  
21世纪可能成为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时代阿尔弗雷德·岑克尔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发表了有关通货紧缩的讲话后,美国爆发了一场混乱的争论。人们看到新的危险正在来临———会使全世界陷入经济萧条的物价螺旋形下降。“通货紧缩论者”认为,日本和东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平  付一夫  张艳芳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规模不断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超过5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接近1/3。随着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仍会继续提高。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服务业发展能否支撑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备受关注。本文拟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出发,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指数)的测算与分解,探索生产性服务业的部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转换对全要素生产率乃至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从而试图找到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证据。结果显示:生产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经济人之所以会成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硬核,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分水岭。一是,斯密关于"无形的手"之"预定协调"的观点赋予了自利行为的合理性,从而使得"自利"为后来的主流经济学家所片面强调,乃至赋予了个体行为以效用最大化这一偏至诉求。二是,边沁关于效用加总的功利主义原则赋予了个体效用的计量性,从而使得"效用"为后来主流经济学所普遍接受,乃至进一步发展了基于理性计算的数理模型化分析。显然,正是两者的结合,为经济人假设的出现及其在经济学中的支配地位奠定了思想史的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章美锦   伍霞芳  
1.经济社会演变中的信息 现代社会是一个如此夸张的世界。既便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人们的观念和语言却仿佛在一夜之间变得漫无边际。那些人类早期所经历的变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人们宁愿雾里看花,也不愿意从历史的经验中体会眼前的变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丽君  
“经济人”假设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经济个体行为动机的最基本假设。它被认为是一种简单而有价值的经济学智慧。但现实生活中也有大量现象无法用“经济人”假设来解释。为了加强该假设的解释力,经济学家不断拓宽和发展其中心概念的含义,但这样做的一个不利后果是基本概念就往往变得过于宽泛和模糊,从而失去可操作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贵宏  贾志永  王晓燕  
对于利他行为,许多学者往往将它与利己行为分割开来进行分析,而且很少引入成本收益分析。事实上,利他行为和利己行为都是内部动机的一种偏好体现。本文通过引入利他主义参数和成本收益,提出了一个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利他行为经济模型,并借助该模型对利他行为进行了符合理性的经济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