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5)
2023(7426)
2022(6343)
2021(5545)
2020(4708)
2019(10264)
2018(10136)
2017(19399)
2016(10199)
2015(11756)
2014(11691)
2013(11657)
2012(11399)
2011(10484)
2010(10720)
2009(10162)
2008(9709)
2007(9094)
2006(8396)
2005(7873)
作者
(32635)
(27375)
(27200)
(25798)
(17505)
(12973)
(12274)
(10484)
(10466)
(9764)
(9582)
(9028)
(8996)
(8767)
(8655)
(8294)
(8277)
(8001)
(7766)
(7722)
(7000)
(6865)
(6757)
(6387)
(6198)
(6052)
(5994)
(5908)
(5669)
(5392)
学科
(64413)
经济(64367)
管理(30886)
(22317)
方法(19796)
(19779)
企业(19779)
地方(17255)
数学(15964)
数学方法(15819)
(14041)
中国(13907)
环境(12829)
地方经济(12349)
业经(12252)
(10406)
(9856)
(9177)
(8666)
理论(8624)
(8492)
(8117)
金融(8115)
经济学(7642)
产业(7629)
(7105)
(7100)
农业(6956)
(6826)
(6806)
机构
大学(158954)
学院(158840)
(71701)
经济(70279)
研究(60711)
管理(53511)
中国(45357)
理学(44897)
理学院(44309)
管理学(43509)
管理学院(43229)
科学(37032)
(34002)
(32108)
(31589)
研究所(28910)
(26657)
中心(26282)
(25201)
财经(24637)
经济学(23371)
(22137)
业大(22100)
北京(21679)
(21659)
(21380)
师范(21109)
农业(20968)
经济学院(20551)
(19904)
基金
项目(100160)
科学(77644)
研究(71663)
基金(71647)
(63528)
国家(62988)
科学基金(52498)
社会(47127)
社会科(44538)
社会科学(44522)
(39428)
基金项目(36649)
(33130)
自然(32652)
教育(31904)
自然科(31793)
自然科学(31779)
自然科学基金(31192)
资助(30060)
编号(27726)
成果(23881)
重点(23295)
(23002)
(21528)
课题(20429)
(19982)
国家社会(19823)
科研(18879)
创新(18682)
大学(18381)
期刊
(89920)
经济(89920)
研究(51578)
中国(34704)
学报(28152)
(24848)
(24617)
科学(24564)
管理(22702)
大学(21061)
学学(20048)
农业(16507)
教育(16357)
经济研究(15379)
(14564)
金融(14564)
财经(13957)
技术(13510)
(12273)
业经(11958)
问题(11201)
(8860)
技术经济(8785)
(8757)
世界(8481)
统计(8243)
国际(8080)
图书(7867)
(7665)
(7108)
共检索到256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宏斌  
本文通过对“经济人”在文化环境、道德、契约和法律上的思考,试图构建更为广义和全面的“经济人”理论框架,最终能够完善“经济人”假设的核心命题。即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建设下,具有良好的道德和法律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郎平  
纵观契约发展史,从社会契约到智能合约,前者的契约理念凸显从自由转向正义的演进历程,后者则以信用共识为核心,呈现出“中心化→去中心化→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蜕变路径。随着智能合约的日臻完善,显现出智能合约重构社会契约的发展势头,这将给以契约为本质的金融体系带来“颠覆式”变革。审视金融体系的变革现状,百密一疏中疏忽了理性经济人的道德风险。鉴于此,深入研析区块链智能合约中理性经济人的道德风险及现有的“穿透式”监管措施,建议监管机构适用旅行规则、创制智能合约“范本”、采取“一揽子”客观穿透来补足监管“短板”,以此规制区块链智能合约中异化的道德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福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文平  
传统侵权法是以过错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理论 ,该理论强调行为过错的可责性。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传统侵权法正面临越来越大的被契约法 (合同法 )替代的现实可能性。法律经济学认为 ,并非所有的侵权都是不好的 ,从而需要被法律予以禁止 ,只有那些得不偿失的侵权才是真正的侵权。在资源稀缺的真实世界里 ,以契约替代侵权 ,将能更好地实行社会正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翟林瑜  
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近10%,其成功赢得了世界的瞩目。然而,在这一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令人不解的疑问:为什么政府官员的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为什么长线投资无利可图?为什么国有资产的体制渗漏日趋严重?为什么银行与企业关系欲理还乱?为什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伟红  
心理契约和经济契约是联结企业与员工关系的纽带,两者共同组成企业的契约系统。企业通过招聘预告、差异化激励、情感管理和动态契约管理等措施,营造"场"效应,实现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的耦合,最终可达到人与企业和谐发展的目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夏群佩  
案情简介■2005年12月,某学校与某建设集团公司签订承包合同,对学校的三楼宴会厅进行装修。集团公司将此项工程交由蒋某召集工人施工。蒋某召集杨某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章铁生  李翔  
本文从我国法律环境薄弱的转型制度环境出发,将管制视为法律机制欠缺的衍生机制,从理论上分析了管制权力可能外溢,构成隐性契约。以我国IPO遴选管制权为例,本文认为,证券管制机构在各地区间分配IPO资源时,会考虑各地区上市公司发生丑闻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证券管制机构的这一做法,并无明文规定,属于管制权力的外溢效应,这是一种无形的游戏规则,事实上形成了隐性契约。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理性,会做出履行与否以及履行多少的对策。上述分析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本文为理解转型经济中的政府管制作用、契约形式和投资者保护提供了新的发现和证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云翔  
民办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高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在文化、信息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的素质、道德和法律等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构建民办高职院校法律文化环境,培养大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是摆在民办高职院校的重大使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春玲  
文章通过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对生态经济人加以构建和论述,生态经济人必须具有整体性的思维观、"绿色化"的行为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从单纯的动物与自然的物质生存利益关系中进行升华和提炼,使之进入到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相互融合的精神层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珍  
对于合作的分析,现代经济学是以"经济人"假说作为分析前提的。这种分析在解释合作最重要的特征——互惠利他所包含的有意识的利他行为时存在着"贫困性"。虽然在良好的法律和制度保证下,"经济人"也会促进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但这种利他行为是无意识的。在"经济人"假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道德人"假说可以对合作行为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尤其是对于"囚犯困境"的解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长江  
本文从"斯密难题"出发,对"道德人"与"经济人"两种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多以"道德人"假设为价值取向基点,忽视了"经济人"价值取中的合理性成分是造成职业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根本原因;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学习要支付相应"成本",在"成本"支付过程中伴有不同时段、不同层次的利益诉求,"成本"的支付应以其是否得到对等补偿为前提。文章提出可以通过树立"道德人经济"为价值取向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建立职业道德"成本补偿"机制、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等策略,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合理内核在职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克里斯托夫·克拉格  菲利普·基弗  史蒂芬·奈克  曼瑟尔·奥尔森  李增刚  夏永侠  
本文引入了一个客观地度量契约实施及产权安全性的指标,即"契约密集型货币(contract-intensive money)",或简称为CIM。它建立在人们选择以何种方式持有金融资产的决策基础之上。不同国家的案例研究表明,作为对政治事件的反映,CIM按照本文预测的方式随时变化。研究还表明,CIM和一国的投资额、经济增长率及依赖契约部门的相对规模存在正相关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无论是从源头——古希腊的科学知识和希伯莱的宗教信仰,还是从演化过程——古罗马时期、中世纪以及启蒙运动以来来看,西方社会的思维都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特质,而且这种特质越来越强烈。正是基于这种思维,西方社会把从自然界获得的普遍主义和个体主义拓展到对人类社会秩序的分析中,从而产生了先验的人性观。这是现代主流经济学所依赖的经济人假设之文化根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旭明  孙婷婷  
程序性契约概念是伴随着诉讼法部门法化及其在理论上的发展需要而出现的。从诉讼契约与仲裁契约这两类典型程序性契约的特征,我们可以归纳出程序性契约的一般法律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程序性契约在性质上属于程序法律行为,以当事人对程序性权利的合意处分为内容,以程序法律规范为渊源,兼具私法上的内部效力和公法上的外部效力,其主体须具有诉讼行为能力,独立于其所附随的实体性契约,且仅具形式可诉性而排斥法院的实体审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