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3)
2023(8005)
2022(7047)
2021(6226)
2020(5536)
2019(12706)
2018(12553)
2017(24296)
2016(13321)
2015(15336)
2014(15718)
2013(16003)
2012(15379)
2011(14393)
2010(14792)
2009(14194)
2008(14113)
2007(13258)
2006(11808)
2005(10888)
作者
(41878)
(35434)
(35019)
(33824)
(22458)
(16839)
(16117)
(13700)
(13216)
(12608)
(12284)
(11655)
(11424)
(11339)
(11101)
(10986)
(10532)
(10348)
(10158)
(10128)
(8993)
(8760)
(8596)
(8212)
(8171)
(7998)
(7734)
(7558)
(7170)
(6978)
学科
(81930)
经济(81872)
管理(36776)
(33944)
方法(30793)
(27070)
企业(27070)
数学(26940)
数学方法(26737)
地方(19257)
中国(17401)
(16733)
(16502)
(15019)
业经(14340)
地方经济(13173)
(12342)
(11447)
贸易(11443)
农业(11043)
(10983)
(10765)
(10285)
金融(10281)
理论(10118)
环境(9879)
(9858)
银行(9837)
(9415)
(9117)
机构
大学(216869)
学院(214037)
(98916)
经济(96961)
研究(76497)
管理(76371)
理学(64584)
理学院(63762)
管理学(62713)
管理学院(62282)
中国(57075)
科学(45508)
(45463)
(44339)
(40254)
研究所(36232)
财经(35238)
(35005)
中心(33861)
(33646)
经济学(32434)
(31613)
(29560)
业大(29552)
师范(29331)
北京(29094)
经济学院(28965)
农业(27495)
(26593)
(26008)
基金
项目(129053)
科学(100320)
研究(94808)
基金(92744)
(80224)
国家(79549)
科学基金(66614)
社会(61220)
社会科(57965)
社会科学(57946)
(49876)
基金项目(48409)
教育(43388)
(42131)
自然(40744)
自然科(39748)
自然科学(39733)
自然科学基金(39028)
资助(38681)
编号(38232)
成果(32804)
重点(29487)
(29319)
(29252)
课题(26780)
(25669)
国家社会(25351)
教育部(25206)
科研(24392)
人文(24350)
期刊
(118405)
经济(118405)
研究(69715)
中国(39680)
(35926)
学报(34121)
(31896)
科学(30235)
管理(27846)
大学(25477)
学学(23956)
农业(20763)
教育(20430)
财经(19998)
(19720)
金融(19720)
经济研究(19463)
技术(18768)
(17376)
业经(16514)
问题(16026)
技术经济(13207)
(12466)
统计(11831)
(11079)
世界(10913)
商业(10404)
理论(10396)
国际(10315)
(10285)
共检索到331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向荣  
经济人假设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挑战。"利他行为"的存在,和经济人的"自利性"假设存在矛盾,理论上被称为斯密悖论。通过对经济人假设内涵的逐一分析,发现经济人假设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对人的行为目标描述不准确。人的真实行为目标不是功利利益或者快乐,而是平静。同情心支配下的利他行为,是为了自己内心获得平静,也属于自利的范畴。把人的行为目标界定为追求平静后,可得出"平静型经济人假设"这一概念,该假设包括自利性、信息不完备性和有限理性三个基本内容,可以消除传统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之间出现的诸多矛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向荣  
经济人假设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挑战。"利他行为"的存在,和经济人的"自利性"假设存在矛盾,理论上被称为斯密悖论。通过对经济人假设内涵的逐一分析,发现经济人假设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对人的行为目标描述不准确。人的真实行为目标不是功利利益或者快乐,而是平静。同情心支配下的利他行为,是为了自己内心获得平静,也属于自利的范畴。把人的行为目标界定为追求平静后,可得出"平静型经济人假设"这一概念,该假设包括自利性、信息不完备性和有限理性三个基本内容,可以消除传统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之间出现的诸多矛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董平均  
天下"皆为利"与善因论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前提,肯定人们求利、求富的合理性,在等级森严,"小不得僭大,贱不得踰贵"的秦汉社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亚当.斯密"经济人"与"看不见的手"的假设亦强调尊重个人的求利行为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司马迁与斯密研究求富、逐利行为,尽管皆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前提条件,但因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及视角各异,二者又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经济思想。前者代表了庶民地主和工商业地主的利益和要求,而非为替资本主义辩护,后者则是上升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反对重商主义和国家干预政策,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丽君  
“经济人”假设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经济个体行为动机的最基本假设。它被认为是一种简单而有价值的经济学智慧。但现实生活中也有大量现象无法用“经济人”假设来解释。为了加强该假设的解释力,经济学家不断拓宽和发展其中心概念的含义,但这样做的一个不利后果是基本概念就往往变得过于宽泛和模糊,从而失去可操作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佩  张宇  
理性历来是经济学研究秉持的最基本的行为假设,然而自从其概念诞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它的理解与解释却众说纷纭。理性的框架应界定为:利己性、最优化与偏好一致性。对理性假设应该采取秉持实证主义思想,维持理性假设的态度与措施;当理论与现实矛盾时,谨慎地适当地扩展理论模型或环境假设,扩展的底限是维持理性的内在一致性,上限则取决于理论的一般性与现实性的权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大新  
一、"经济人"的涵义随着西欧商业社会的兴起,经济学在18世纪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显学"。如今,经济学的一些专门术语为社会科学各领域所广泛使用。"经济人"(Homo oeconomicus或economic man)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概念之一。不过,概念的广泛使用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它的真正理解。直到现在,将"经济人"等同于"自私自利之人"的看法仍然存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红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设置的理论经济学,担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使命。"经济人"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经济人"假设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否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商榷。文章从"经济人"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释力来分析"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应该超越"经济人",寻求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适应的基本假设—"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复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漆光瑛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与市场经济的拜物教漆光瑛所谓“经济人”,是指以追求私人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并按经济原则进行活动的主体,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明确提出“经济人”概念的,是1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然而,最早系统地运用“经济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良灿  张同健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现实性的挑战。借助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的博弈均衡解的对比分析可知,新古典体系中的最优契约均衡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互惠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可以大于自利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经济个体可以通过经济行为的调整与分配机制的变更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并促进组织利益、群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扩张。研究表明,长期在经济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人"假设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实践性日渐衰退,包括"互惠性"假设在内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朝全  
经济人概念无论在古典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其自利性动机、理性行为和最大化倾向似乎与通行于当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一致,甚至明显相悖。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础———经济人假设发生了动摇,还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缺乏根据?本文将在深入分析经济人和可持续发展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统一协调关系,进而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经济学上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明旭  
经济人假设是安东尼·唐斯官僚制理论的前提基础。他认为官僚与普通人一样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此基础上他对官僚进行了分类,并对每一类官僚的行动逻辑进行了立体式的深入剖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保平  
斯密“经济人”假定思路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程保平自18世纪末期斯密提出“经济人”假定思路以来,迄今为止已200年有余。“经济人”假定思路虽然在后来诸多学者那里褒贬不一,但总的状况是并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从理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心宇  
提及亚当·斯密,一般人都知道他的"经济人"理论。尽管"经济人"的概念不是亚当·斯密最先提出的,他甚至并没有直接提到"经济人"这个词,而仅在其作品中两次提到"看不见的手",但其描述显然已经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具有"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经济人源于功利主义哲学,功利主义目的是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功利并不一定是互利的,基于行为功利主义的自利行为并不一定会和谐地实现。其实,现实世界的人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社会性,其行为也与特定的环境有关,因而具有这样两个重要特点:一者,绝大多数人类行为是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互利主义而非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功利主义;二者,现实社会中的人类行为具有圈层扩展的差序性特质而非经济人所假设的平面和机械的等序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