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9)
2023(12361)
2022(10371)
2021(9359)
2020(7711)
2019(16918)
2018(16466)
2017(31614)
2016(16942)
2015(18504)
2014(18372)
2013(17796)
2012(15882)
2011(14361)
2010(14745)
2009(14404)
2008(14446)
2007(13066)
2006(11658)
2005(10922)
作者
(46865)
(39191)
(39052)
(37021)
(24824)
(18613)
(17806)
(15053)
(14679)
(13900)
(13229)
(13150)
(12595)
(12361)
(12137)
(11929)
(11747)
(11552)
(11382)
(10997)
(9661)
(9547)
(9359)
(8888)
(8877)
(8796)
(8683)
(8613)
(7807)
(7587)
学科
(78790)
企业(78790)
(76335)
管理(74400)
(74070)
经济(73926)
方法(28496)
(28186)
业经(25637)
(21059)
财务(21026)
财务管理(21003)
企业财务(19946)
(19915)
数学(19424)
数学方法(19204)
理论(16424)
中国(16257)
技术(16135)
(15948)
(15506)
(15396)
(15306)
(13520)
地方(13488)
企业经济(12996)
体制(12593)
(12425)
经营(11992)
(11866)
机构
学院(247546)
大学(243752)
(103101)
经济(101008)
管理(100591)
理学(85999)
理学院(85154)
管理学(84064)
管理学院(83581)
研究(75387)
中国(59966)
(53339)
(49717)
科学(42562)
财经(41437)
(38866)
(37318)
(36159)
中心(34490)
研究所(32085)
经济学(31534)
财经大学(30565)
北京(30544)
(30455)
(30133)
业大(29863)
(29837)
师范(29570)
商学(29045)
商学院(28765)
基金
项目(158608)
科学(128730)
研究(120229)
基金(117639)
(100086)
国家(99199)
科学基金(88348)
社会(79966)
社会科(75801)
社会科学(75787)
(62695)
基金项目(61562)
教育(55318)
自然(55230)
自然科(53996)
自然科学(53982)
自然科学基金(53038)
(51229)
编号(48863)
资助(46256)
成果(39782)
(36047)
重点(35543)
(35516)
(35288)
(33727)
国家社会(33272)
课题(33233)
创新(33070)
教育部(31378)
期刊
(123527)
经济(123527)
研究(72586)
中国(48345)
(46717)
管理(44778)
科学(31995)
学报(30777)
(27675)
教育(25254)
大学(24630)
学学(23375)
技术(22648)
(22521)
金融(22521)
财经(21643)
业经(21025)
经济研究(18786)
(18710)
农业(18006)
问题(14952)
财会(13909)
技术经济(13211)
(12680)
现代(12495)
会计(12240)
商业(12044)
科技(11115)
国际(11038)
经济管理(10949)
共检索到374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旖旎  买琳燕  齐立辉  
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经济和教育属性的跨多组织行为。多组织合作存在固有的组织边界,组织边界既是组织社会活动的定位,又是与外部环境区分的边界。职业教育要发挥各方优势,就必须打破组织边界,建立柔性化的校企合作机制。目前存在的缺乏完善的顶层组织架构、缺乏协同组织管理机制、缺乏协同转化机制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为此,应突破现有的组织关系,探索多维校企合作的机制,针对组织间在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教育教学等资源要素上的配置和转化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立校企多维融合机制,构建多维保障机制,打造多维动力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俊薇  梁艳清  杨志伟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本质是博弈的过程。现行制度下,校企合作博弈的社会总体收益尚未达到最优,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需要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变革校企之间的资源配置、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的帕累托最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冉云芳  陈绍华  徐灵波  
企业深度参与是校企合作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共生理论为分析框架,将高职院校“校中企”合作模式作为共生系统,分别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维度,探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耦合效应和外驱动力。据此得出结论:契机动力促进校企共生的达成,经济动力维系校企共生的关系,耦合效应体现校企共生的强度,外驱动力保障校企共生的稳定。应治理企业入驻职业院校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企业入驻职业院校的经济矛盾,创新企业入驻职业院校的合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刚  
产教融合是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当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构建还存在许多障碍,需要从政府发挥主导职能,出台相关法规政策;行业机构引领,协调校企合作多方关系和校企双方通力合作,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三个方面来探讨构建产教融合、政行企校合作机制新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进  刘立新  李进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本文阐述了治理、治理结构的内涵,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的应然性,探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外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国平  张元  
期望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行为金融学以及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期望理论将经济学与心理学巧妙地结合,从心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对于个人实施激励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托·弗鲁姆(Victor Vroom)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当某一行为带来的吸引力能够符合自己的预期时,才会实施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峰  
治理与管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应从治理的视角寻求新的突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应形成法规驱动、利益互惠、激励导向、有效制衡、科学评估等机制,并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改造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和重建职能部门以形成多元治理的格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师慧丽  任臻  周春燕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一种制度供给。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域下,"双元制"校企合作制度具有顶层出发一体化设计的特征;规制性制度要素遵循合理性合法性原则,具有系统性特征;规范性制度要素符合民众价值观和性格特点,具有逐层细化可操作的特征;文化-认知要素源于德意志民族文化传统中独特的"重技、重术"的价值观,具有职业教育认同的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青  
企业边界理论是21世纪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众多研究文献对企业边界的界定和分类有较大的差异。文章分别从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组织认同理论这几个不同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效率边界、能力边界和认同边界三种不同的边界视角,主要以法定边界作为参照,研究三种企业边界的确定标准;并对三种边界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志扬  林泉  
对于组织边界问题的探讨和争论是组织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有研究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未来企业的组织边界正在消失,甚至有人提出要建立“无边界”的组织。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讨了组织边界的内涵及其存在性问题,认为组织边界并不会消失,但是,组织边界的形式与内容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因此给管理者提出了新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龚乐  陈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了无边界理论指引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构。无边界教育理论是教育发展的模式创新,是基于不同教育主体在信息、资源、人才及管理等方面的共享并促进教育资源发挥更大作用的思想理论。本文在分析无边界教育理论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构进行了理性思考与创新探索,以期促进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互补及价值增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古翠凤  张雅静  
校企双元育人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需要政行校企等多元主体为其提供内外部保障。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通过多主体间的协同共治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与高职院校校企双元育人的保障机制构建有高度切合性。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解决双元育人过程中出现的权责界限不清、信息资源不对称、共同利益诉求难以实现等现实困境提供理论基础,为有效政府、有能行业、有为院校、有责企业的构建和校企双元育人保障机制的建立提供实践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娟  
"双一流"政策的实施对在大学组织运行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惯常组织行为和机制产生了影响:在微观层面造成脱耦机制失效,在中观层面造成组织边界丧失,在宏观层面强化规范模仿机制。机制异化将导致大学办学自主权得不到落实,大学内部基层学术单位活动空间被压缩,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公平竞争受到影响。对此,应涵养理性独立的现代大学,划清大学与政府的边界,真正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减少具体评价,将评价与利益脱钩;把"双一流"建设从行政建设发展为法制建设,营造有利于竞争的法治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志纯  许士群  
实行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互惠多赢的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小蓓  
文章在对校企协同育人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设计由政策保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互惠合作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构成的校企协同育人激励机制,以期促进校企合作育人,实现培育优秀人才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