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3)
- 2023(14653)
- 2022(12728)
- 2021(12222)
- 2020(10416)
- 2019(24039)
- 2018(24161)
- 2017(47601)
- 2016(25931)
- 2015(29270)
- 2014(29426)
- 2013(28815)
- 2012(26440)
- 2011(23763)
- 2010(24007)
- 2009(22163)
- 2008(21385)
- 2007(18644)
- 2006(16381)
- 2005(14450)
- 学科
- 济(98433)
- 经济(98328)
- 管理(72357)
- 业(71111)
- 企(57036)
- 企业(57036)
- 方法(46994)
- 数学(41427)
- 数学方法(40693)
- 农(28688)
- 中国(27057)
- 财(25413)
- 地方(22254)
- 业经(21657)
- 学(20400)
- 制(19124)
- 农业(19031)
- 贸(18227)
- 贸易(18217)
- 理论(17819)
- 易(17684)
- 银(16943)
- 银行(16906)
- 行(15989)
- 务(15869)
- 财务(15792)
- 财务管理(15757)
- 融(15635)
- 金融(15631)
- 和(15594)
- 机构
- 学院(356433)
- 大学(355578)
- 管理(144213)
- 济(138198)
- 经济(134846)
- 理学(124333)
- 理学院(122993)
- 管理学(120585)
- 管理学院(119957)
- 研究(114892)
- 中国(91457)
- 京(75697)
- 科学(71805)
- 财(66234)
- 农(57196)
- 所(56945)
- 中心(54514)
- 江(53672)
- 业大(53067)
- 财经(52099)
- 研究所(51725)
- 北京(47897)
- 经(47264)
- 范(47231)
- 师范(46863)
- 农业(44496)
- 州(43733)
- 院(42070)
- 经济学(39965)
- 财经大学(38691)
- 基金
- 项目(242638)
- 科学(190472)
- 研究(178922)
- 基金(174600)
- 家(150503)
- 国家(149214)
- 科学基金(129212)
- 社会(109963)
- 社会科(104043)
- 社会科学(104013)
- 省(96308)
- 基金项目(92617)
- 自然(85626)
- 自然科(83611)
- 自然科学(83593)
- 教育(82974)
- 自然科学基金(82049)
- 划(80066)
- 编号(75228)
- 资助(73533)
- 成果(60867)
- 重点(53509)
- 部(53019)
- 课题(51438)
- 发(50992)
- 创(49916)
- 创新(46462)
- 科研(46216)
- 项目编号(45760)
- 教育部(45559)
- 期刊
- 济(151001)
- 经济(151001)
- 研究(107451)
- 中国(68491)
- 学报(52829)
- 农(52000)
- 管理(51502)
- 科学(49581)
- 财(48982)
- 教育(41785)
- 大学(40562)
- 融(39590)
- 金融(39590)
- 学学(37956)
- 农业(35381)
- 技术(32487)
- 业经(25509)
- 财经(23869)
- 经济研究(23174)
- 经(20151)
- 图书(19389)
- 问题(19271)
- 理论(18194)
- 业(18131)
- 技术经济(17194)
- 实践(16899)
- 践(16899)
- 科技(16805)
- 现代(16163)
- 统计(16103)
共检索到526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学立
P2P借贷模式自产生起,迅速在不同国家开始复制,由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信用体系,随之而来的是对P2P借贷模式的创新变异。就我国来看,主要是由"线上"P2P借贷模式向"线下"P2P借贷模式转变,并且日益演变为以"线下"P2P借贷模式为主导的趋势。本文以山东省"线下"P2P借贷发展为例,从其运作模式、运作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线下"P2P 风险 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学立
P2P借贷模式自产生起,迅速在不同国家开始复制,由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信用体系,随着而来的是对P2P借贷模式的创新变异。就我国来看,主要是由"线上"P2P借贷模式向"线下"P2P借贷模式转变,并且日益演变为以"线下"P2P借贷模式为主导的趋势。本文对"线下"P2P借贷从其运作模式、运作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线下”P2P借贷模式 风险 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璐
本文在对国内P2P平台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P2P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并通过梳理国外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信用风险 网贷平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时军 张红霞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模式,其深度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金融,能够起到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融资难问题。本文在分析P2P借贷模板和运行机制的差异基础上,进一步分析P2P借贷模式的主要风险,借鉴国外具有代表性的P2P借贷模式风险监管体系的经验,最终为完善我国P2P借贷模式风险监管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长江 杨金叶
2013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速度较快,有效助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P2P网络借贷平台暴露出平台机构风险、融资者风险、投资人风险和监管者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当前,在鼓励P2P网络借贷平台创新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加强引导、规范和监管理念,采用"行业自律+监管"模式,尽快引入资金第三方存管和平台"去担保"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有效监管。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风险 监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馨 李慧敏
P2P网络借贷具有贷款期限短、金额小、重视贷款者信用材料、融资门槛相对较低等特点。现阶段,我国P2P网络借贷面临政策法律风险、监管风险、洗钱风险、操作风险、网络风险、信用风险。防范P2P网络借贷风险,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明确监管主体,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扩大征信范围,完善全国征信系统建设。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角度来讲,应完善网络技术,降低网络风险;明确金融职责,强化操作流程。从借贷者和贷款者角度来讲,应建立借款者与贷款者之间的互信。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强 万幼清 王洁琼
本文应用风险传导理论对P2P网络借贷风险的传导机理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P2P网络借贷风险的传导过程和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东方创投案"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P2P网络借贷风险的防控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常娥
本文采用"陆金所"作为具体案例,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平台风险四个维度分别设立相关风险评估指标加以分析佐证,最后针对我国国情,提出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庄晨 邢博 范小云
文章选取国内目前运行较好且有代表性的人人贷、拍拍贷、陆金所稳赢—安e贷和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四家P2P平台的基本运作模式和主要参数、资金端与资产端对接、风险控制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O2O模式或将成为我国P2P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金融机构平台将根据各自的优势呈现差异化发展的态势,风险资产定价能力将成为平台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科学的风险管理将成为P2P平台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运作模式 比较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鹏程 吴志国 赵京 Melissa Guzy
近年来P2P借贷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架构。本文对P2P借贷的优势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在借鉴英美等国P2P借贷行业监管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的P2P借贷监管应当兼顾投融资效率和投资者保护,在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尽量给P2P借贷平台足够的发展空间;加快民间信贷和隐私保护等立法进程刻不容缓;P2P借贷行业应当由中央银行和银监会联合监管,并需要建立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亚飞 李会
从产品定价权的角度,将我国P2P网络借贷产品定价模式划分为市场导向型和平台导向型两种,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降低P2P行业的金融风险,从P2P网贷产品定价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的空间并不大,而从清除P2P网贷产品定价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着手,可发挥的空间非常大。研究认为,现阶段P2P网贷产品定价亟待解决两大难题:一是P2P网贷平台定位的偏失,某些平台发挥着信用中介的功能;二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对于传统金融产品而言,无论是市场导向性还是平台导向型的P2P产品定价模式,都加剧了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和P2P平台为避免"暴雷潮"的再次降临,一是要引导P2P平台回归信息中介平台的功能本位,二是要规范第三方资金存管,三是要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文辉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借贷的迅猛发展,其背后隐藏的诸多风险也逐渐暴露。本文对近期P2P平台风险事件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梳理,重点剖析了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包括:通过"活期理财+债转"业务设定类资金池,存在期限错配、短投长借风险;信息披露不透明,甚至涉嫌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投资者;虚构标的"自融"、实际控制人监管缺位等违法违规事件频发;未建立行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平台提供产品担保,偏离"信息中介"的定位等。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构建和完善P2P行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准确、全面的信息报告和披露制度;实施"穿透式"风险监管;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回归平台"信息中介"定位等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忠金 林海霞
文章分析了当前P2P网上借贷行业的发展状况及潜存风险,并以国内P2P网络借贷行业内第一家拿到金融信息服务资质的公司———拍拍贷为例,揭示了国内网上借贷信用机制的现状,从P2P网上借贷平台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构建P2P网上信用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信用 信用机制 P2P借贷 网络信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成蕴琳 单永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P2P网络借贷应运而生。文章介绍了P2P网络借贷的主要商业模式,分析了P2P网络借贷的主要风险,并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平台监管、提高安全技术、建立信用管控体系、促进行业自律以及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P2P网贷 风险分析 管控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学立
由于我国对金融业的改革开放相对其他产业保守,金融抑制、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在很大领域内普遍存在,以致难以发挥金融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润滑剂、推动器的作用。当前,一方面,急需资金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工商户难以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出现了大量拥有闲置资金需要出借的中产富裕阶层。因此,作为金融中介,连结资金需求和供给双方的个人与个人之间借贷(P2P)的民间金融机构就出现了。本文通过梳理归纳目前国内几种主流P2P借贷平台运营模式,从多角度提出对其将来更加规范科学合理发展的监管建议。
关键词:
P2P 借贷 运作模式 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