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3)
2023(5328)
2022(4318)
2021(4572)
2020(3618)
2019(8260)
2018(8359)
2017(13352)
2016(8953)
2015(10593)
2014(10894)
2013(9586)
2012(8990)
2011(8484)
2010(8919)
2009(8037)
2008(8255)
2007(7765)
2006(7007)
2005(6494)
作者
(22856)
(18953)
(18907)
(18205)
(12009)
(9154)
(8956)
(7434)
(7429)
(7149)
(6646)
(6315)
(6156)
(6132)
(5988)
(5921)
(5767)
(5705)
(5584)
(5481)
(5190)
(4781)
(4704)
(4533)
(4325)
(4265)
(4245)
(4139)
(4029)
(3894)
学科
教育(22683)
管理(21127)
(20637)
经济(20606)
(14853)
中国(14217)
(13397)
企业(13397)
理论(11133)
教学(9601)
(9386)
方法(7874)
(6204)
(6087)
数学(5928)
政治(5843)
数学方法(5668)
(5658)
(5419)
思想(5348)
研究(5040)
资源(5006)
思想政治(4833)
政治教育(4833)
治教(4833)
学校(4813)
德育(4790)
学法(4753)
教学法(4753)
业经(4660)
机构
大学(123996)
学院(113928)
研究(43349)
教育(34128)
管理(33291)
(31007)
(30178)
师范(30043)
经济(29766)
(29627)
理学(28024)
理学院(27484)
科学(26990)
管理学(26451)
管理学院(26200)
中国(25179)
师范大学(24771)
(21919)
(20235)
北京(20194)
研究所(19873)
中心(18218)
技术(17824)
职业(16283)
(16071)
(16044)
(15598)
(15191)
业大(14298)
教育学(12824)
基金
项目(68386)
研究(59269)
科学(54160)
基金(43398)
教育(38168)
(36541)
国家(36002)
社会(32771)
社会科(30359)
社会科学(30347)
科学基金(29469)
(28404)
编号(28329)
成果(27953)
(26495)
课题(23769)
基金项目(21354)
(20690)
资助(18012)
规划(17295)
重点(17244)
项目编号(17185)
自然(17177)
(17069)
自然科(16609)
自然科学(16603)
自然科学基金(16288)
大学(15984)
(15895)
(15346)
期刊
教育(61675)
研究(46751)
中国(40081)
(38429)
经济(38429)
学报(19386)
大学(16356)
科学(15456)
职业(14149)
技术(14128)
(13692)
(13452)
管理(12474)
学学(11924)
图书(11125)
农业(9613)
高等(8918)
技术教育(8642)
职业技术(8642)
职业技术教育(8642)
书馆(8417)
图书馆(8417)
(8114)
论坛(8114)
高等教育(7734)
(7433)
财经(6981)
成人(6940)
成人教育(6940)
资源(6240)
共检索到195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美秀  夏仕  黄群  
论述“红色资源”的内涵及历史和现实价值,探讨开发“红色资源”在大学生中的特殊价值,提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发“红色资源”价值的几点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查正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促进了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新的发展阶段使得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条件和困境。大学生思想教育关乎整个社会思想发展趋势和动态,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多元文化与思潮影响和冲击下,培育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涛  王斐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的文化发展战略。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的优秀群体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肩负着实践、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重任。高等院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扎实系统的宣传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系统工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晓男  付秀荣  
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政治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这两个特点出发,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利于应对多元文化渗透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利于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利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利于改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通过传统文化入课堂、传统文化入实践、传统文化入课堂三个途径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重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人的需求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大学生思想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莫春菊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多重困境,如信用危机、"二律背反"、价值异化、公共性内容阙如等。在公共性彰显的时代,公共性理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从更高的公共立意出发,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大学生具有公共性的相关理论知识、具有对公共事务的关怀能力以及具有公共精神的价值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贺  
生命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然选择,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不但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也包含着对人的生命进行终极关怀,提升生命境界、提高生命质量的历史使命。从本质上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与生命关怀相互依托、相互依赖、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一个联合体,是人实现自身生命意义与超越性的基本依凭和价值向度。因此,在我国当代大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新桂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非正面的、非直接的、非强制性的教育手法,具有显性教育所不具备的互补、育人、示范、导向等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实现隐性教育与高校在物质、精神等方面的结合,通过加强校园建设、教职工自身建设、把握好网络阵地和打造优质社团等途径,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以君  廖雅琴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红色影视的种类、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分析了红色影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红色影视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与操作的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邱国良  詹佳  
情绪管理是个体对情绪的调节与掌控,稳定可控的情绪可以有效提升个体学习与工作效率,增进人际关系,推动个体成长发展与综合素养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情绪管理方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切实体察个人情绪的发生发展,并及时进行调整与控制,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由严淑华、郭林峰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情绪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瑞萍  仪建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解放了人自身。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但强的背后是人们之间紧密的联系以及相互竞争和相互依赖。群体效应成为了现代人不可回避和必然面对的现实和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群体效应研究,就是基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异动性和嬗变性的特点,研究大学生群体环境和个体行为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正确指导大学生的群体生活,以发挥群体生活对大学生互相激励和互相促进的效果和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璐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基点。要开展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其实际效果同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即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价值追寻,以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为最终目标,其本身就内含着,也应然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静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有关。在充分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高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及时纠正大学生在就业思想和行为上出现的偏差,以达到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综合素质与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新  
文章从国家、企业、高校、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能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就业难现状、调整好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出思政教育者应在不断实践中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傅安洲  王甫  
大学生社团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主体意识强,成才愿望强烈,反感空洞说教,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表现出一种偏离或逃逸状态,在寻求自我发展、意愿表达、个性展示上,热衷于通过加入社团来实现。社团已成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校园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具有松散性、随意性、自发性等特点,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