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6)
2023(5961)
2022(5035)
2021(4830)
2020(4207)
2019(9299)
2018(9506)
2017(16874)
2016(9973)
2015(11275)
2014(11517)
2013(11014)
2012(10706)
2011(9347)
2010(9665)
2009(9217)
2008(9180)
2007(8522)
2006(7539)
2005(6869)
作者
(32755)
(27134)
(27031)
(25939)
(17283)
(13358)
(12385)
(10825)
(10589)
(9961)
(9309)
(9301)
(9032)
(8916)
(8832)
(8384)
(8315)
(8217)
(7998)
(7802)
(7195)
(7068)
(6836)
(6285)
(6277)
(6180)
(6164)
(5890)
(5779)
(5742)
学科
(32659)
经济(32609)
管理(24609)
(21513)
(18441)
企业(18441)
(12973)
方法(12742)
(11721)
中国(10752)
数学(10421)
数学方法(10187)
(9722)
(9383)
教育(8962)
(8818)
理论(8347)
业经(6806)
(6806)
银行(6762)
(6690)
金融(6683)
地方(6580)
(6466)
体制(6166)
结构(5854)
(5700)
研究(5685)
财务(5671)
财务管理(5655)
机构
大学(143724)
学院(140741)
研究(56251)
(48496)
经济(46884)
管理(44188)
中国(40453)
科学(38332)
理学(37038)
理学院(36430)
管理学(35248)
管理学院(34992)
(34315)
(32850)
(31002)
研究所(28323)
农业(27466)
业大(26026)
中心(24512)
(24265)
(23860)
(20638)
北京(20628)
(20377)
(20320)
师范(19938)
技术(19738)
(18501)
财经(18102)
农业大学(17546)
基金
项目(91993)
科学(69158)
基金(63546)
研究(62707)
(58266)
国家(57760)
科学基金(46705)
(37913)
社会(35802)
社会科(33626)
社会科学(33618)
基金项目(32560)
(32042)
自然(31995)
自然科(31264)
自然科学(31246)
自然科学基金(30666)
教育(30576)
资助(27117)
编号(25558)
成果(22592)
重点(21877)
课题(19869)
(19543)
计划(19400)
(19228)
(18432)
科技(18184)
科研(17917)
创新(17404)
期刊
(60629)
经济(60629)
研究(43453)
中国(37667)
学报(34457)
(31436)
科学(26686)
大学(24703)
教育(24128)
学学(23297)
农业(20921)
(19656)
管理(17620)
技术(12403)
(12286)
金融(12286)
(10860)
业大(10142)
(9612)
财经(9602)
经济研究(9293)
业经(8849)
农业大学(8720)
(8426)
(8344)
图书(7675)
问题(7295)
科技(7006)
统计(6496)
职业(6280)
共检索到226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素莲  王德秀  宋微波  
报道了患“红肉病”文蛤的消化盲囊上皮中所发现的类立克次体以及所引起的受感染细胞的病理学变化。该病原包涵体呈球形或椭球形 ,有强嗜碱性和嗜酸性两种。电镜下观察到上皮细胞内充满了大量的类立克次体 ,其形态结构及大小表现了极大的多样性。受感染的细胞具有明显的病理学变化 :内质网膨大为潴泡状 ,核糖体脱落 ;线粒体溶解或固缩 ;核膜肿胀 ,染色质固缩并出现液泡结构。高度感染时 ,细胞核与大部分的细胞器消失。在上皮细胞中 ,观察到类立克次体以二分裂和出芽方式进行繁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素莲  张艳艳  邱红  宋微波  
利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水平下研究了患"红肉病"文蛤(MeretrixmeretrixLinnaeus)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患病文蛤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结构紊乱,上皮膨大、脱落,鳃、外套膜、消化盲囊等组织发现异常结构及寄生物,如嗜碱性的包涵体、嗜酸性颗粒及寄生性原生动物等。另外,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病蛤在糖含量、磷酸酶活性等方面也有明显变化,表现为消化盲囊、肠等部位吸收细胞内糖含量增加。消化盲囊、消化管各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减弱,碱性磷酸酶活性(AKP)增强。鳃组织ACP活性增强,AKP活性减弱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素莲  王德秀  绳秀珍  宋微波  
在患“红肉病”文蛤的消化盲囊上皮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球形病毒及其发生基质。病毒粒子呈球形 ,无囊膜 ,直径约 5 0~ 80nm ,在细胞质内形成多泡状的包涵体并进行病毒粒子的装配。受感染的细胞具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核固缩或肿胀并出现核空泡 ,内质网膨胀、大部分转化泡状 ,线粒体溶解或固缩 ,溶酶体数量增多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应雪萍  
取不同发育阶段文蛤 (MeretrixmeretrixLinnaeus)活体解剖取出生殖腺 ,常规方法制成切片 ,以透射电镜(TEM )观察其卵母细胞的卵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 ,文蛤的卵母细胞卵黄发生期间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吞饮泡等细胞器均参与了卵黄粒的形成。卵黄合成早期的卵母细胞质膜伸出大量的微绒毛 ,并出现卵黄膜 ,胞质中有大量膜性小泡 ,溶酶体、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发达 ,卵黄前体物质逐渐增多。在卵黄合成中期 ,胞质内线粒体和内质网活动活跃 ,卵母细胞大量合成和积累卵黄物质 ,细胞质膜外凸 ,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卵黄合成后期 ,卵质内贮存了大量的卵黄粒...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素莲  宋微波  
报道了一种牛首科(Bucephalidae)吸虫幼虫在文蛤体内的寄生情况以及所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结果表明,该吸虫幼虫主要侵占生殖腺,少部分进入附近的消化盲囊、鳃、外套膜和足等。消化道中未发现其存在。寄生虫不仅破坏已感染的组织,未感染部位的组织结构也呈现一定的病理学变化。严重感染时,生殖腺完全被吸虫幼虫侵占;消化盲囊、消化道和鳃等器官组织的上皮细胞脱落或溃散;肌肉紊乱或溶解等。严重者导致器官组织坏死,贝类死亡。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吕大伟  褚建伟  王树国  张榭令  王冬凤  王晓梅  
报道了吸虫在文蛤 (MeretrixmeretrixLinnaeus)体内的寄生情况以及所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表明 ,该吸虫是以胚细胞方式繁殖 ,幼虫经历胞蚴阶段 ,发育成尾蚴。其寄生情况与寄生于其他双壳贝类的一些吸虫相似 ,均是以生殖腺为主要侵占部位 ,少部分则进入附近的消化盲囊、鳃、外套膜、足等 ,消化道中未发现其存在。已被感染的消化盲囊、外套膜等器官组织出现上皮细胞脱落或崩解 ,肌纤维排列紊乱或溶解 ,黏液细胞增生等病理症状。观察发现 ,寄生虫不仅破坏已感染的组织 ,未感染部位的组织也呈现一定的病理学变化 ,最终导致宿主因器官衰竭、功能丧失而死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迎辉  林志华  姚韩韩  
采用电镜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电镜观察表明,斧文蛤精子为鞭毛型,全长45.2~47.7μm,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呈稍弯曲的狭茧形,长约2.5μm,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圆锥形,内部中轴处有亚顶体腔;细胞核为长锥形,有核前窝和核后窝。中段由线粒体围绕中心粒复合体构成,5个近球形的线粒体呈单层梅花状排列;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远端中心粒延伸出尾部的轴丝。尾部为细丝状鞭毛,内部的轴丝呈典型的"9+2"结构,外周有波浪状质膜包被。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斧文蛤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的细胞学变化,结果发现,斧文蛤成熟未受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建强  曹远银  侯颖  李会娜  
利用化学显微技术和生物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小麦秆锈菌在感病寄主上发育过程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小麦秆锈菌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孢子萌发和芽管形成,附着胞的形成和气孔下囊的分化,初生侵染菌丝和次生侵染菌丝的形成和生长,吸器母细胞和吸器的形成,夏孢子床和夏孢子堆的产生。小麦秆锈菌菌丝沿着细胞壁生长和蔓延,菌丝顶端细胞原生质稠密,代谢旺盛;吸器母细胞形成在细胞壁周围,吸器产生在细胞里面,呈指状,吸器外围和细胞膜区域有吸器外间质的存在。小麦秆锈菌发育早期,小麦细胞一直保持正常;而在发育后期,小麦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叶绿体片层受到破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仕光  朱玮  岳红艳  
病理解剖和超微结构研究发现,溃疡病菌是在胞间隙和被分解了的细胞壁中穿行的;其对寄主组织最直接的危害是分解并利用细胞壁,破坏寄主组织细胞结构;抗病的毛白杨在被病菌侵害后,细胞内形成高电子密度的羽形结晶状沉积物,细胞壁膨胀而不疏散,而感病的北京杨和中抗的陕林4号杨在被病菌侵害后,细胞内并不形成类似毛白杨的沉积物,它们的细胞壁因侵染而变得膨胀且松散,毛白杨与北京杨、陕林4号杨在细胞壁结构上的不同,可能是毛白杨产生抗病性的原因之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以德  
银合欢是热带豆科固氮树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大陆沿海亚热带地区已有60—70年的引种史。在过去引种栽培的基础上,80年代由国际固氮树种协会(NFTA)和麦威夷大学提供我们一批新银合欢种籽。厦门引种栽培的银合欢,与在其它热带地区有同样表现,速生快长、结果荚早、种籽成熟弹出,就地萌发丛生,压倒附近的其它植物。它的根系生长十分发达。幼苗期就结瘤很多,根瘤直径2.5—15mm,呈现不同形状的复式分叉瘤。测出固氮活性8.069—12.207βmC_2H_4·g~(-1)鲜瘤·时~(-1)。另外植株各部分蛋白质含量丰富,其中还含有一种特殊的氨基酸,与其固氮细胞累积转运有着密切关系。本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邱高峰  
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了日本沼虾中肠腺细胞的类型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中肠腺上皮细胞大多呈柱状,顶端具微绒毛,依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R细胞、F细胞、B细胞和E细胞4种类型。R细胞具有吸收、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细胞内含有脂滴、糖原和吞噬泡,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数量少;F细胞内蛋白酶原合成活动旺盛,粗面内质网极为发达,在数量上比R细胞多,几乎充满整个细胞;B细胞微绒毛较短,以胞饮方式吸收营养,在细胞中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液泡和消化泡,进行胞内消化,也可以全泌方式释放消化酶进行胞外消化;E细胞体积小,呈多边形,核质比大,为未分化的胚胎细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凡娟  王建中  黄凤兰  王彦杰  
以四倍体刺槐为主要研究材料、二倍体刺槐为对照材料,观察二者在NaCl胁迫下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在盐胁迫处理前,二者的叶绿体均表现为结构完整。处理10d时,二倍体刺槐的叶绿体出现变形、膜模糊、基粒片层松散;处理20d时,叶绿体进一步肿胀、变形,膜系统全部解体。对四倍体刺槐进行同时期的观察发现:处理10和20d时,其叶绿体形态与二倍体刺槐的相比差异不大。2)盐胁迫处理前,二者叶片的线粒体形态饱满,结构完整。处理10d,二倍体刺槐的线粒体膜模糊,失去完整性,内部出现部分空洞,嵴结构模糊;盐胁迫20d时,二倍体刺槐的线粒体膜结构几乎全部失去完整性,与周围介质相融,无结构清晰的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钱莲文  吴文杰  孙境蔚  冯莹  
【目的】对酸性条件下铝在常绿杨‘A-61/186’体内积累和分布的规律以及铝胁迫下叶片超微结构与生长生理指标的响应变化进行初步研究,以揭示常绿杨对酸性土壤铝胁迫的响应机制,从而对常绿杨在亚热带地区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绿杨‘A-61/186’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溶液中进行铝胁迫试验,对铝胁迫下‘A-61/186’杨的生长量及生物量、植株各组织中的铝含量、叶片叶绿素荧光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透射电镜对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做系统研究。【结果】酸铝胁迫对常绿杨‘A-61/186’生长状况产生影响,根、茎、叶各组织生长量及生物量均显著下降,生物量分配结构上表现出铝对‘A-61/186’地下部分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前瑞  
为探讨红木叶色变化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对不同叶色时期红木及木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木相比,红木叶绿体体积减小,数量有所增多,基粒片层垛叠疏松.不同叶色时期,红木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变化.转绿期间,叶绿体数量减少,体积有所增大,比基粒片层数相应减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晓阳  叶雪平  胡建饶  金柘  
用连续切片的方法对患有红体病的青虾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患病青虾鳃部、肌肉组织和肝胰腺部位病症比较明显,不同患病阶段组织变形差异显著。鳃片细胞在患病初期表现为胞质收缩,后期则细胞膨胀破裂,细胞内物质外溢,细胞边缘界限不完整;肌肉组织在后期出现肌纤维束之间间隙,且部分肌纤维有断裂的现象;中期肝小叶间隔出现空隙和腺细胞变形,在后期则表现为小叶溃烂。造成青虾因红体病死亡的原因,初期主要是因为鳃片的组织病变导致呼吸困难,进而造成青虾生理异常;后期主要是因为肝胰脏的溃烂造成消化功能全面丧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