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4)
- 2023(7348)
- 2022(6095)
- 2021(5402)
- 2020(4366)
- 2019(10081)
- 2018(9652)
- 2017(17472)
- 2016(9563)
- 2015(10494)
- 2014(10405)
- 2013(10622)
- 2012(10537)
- 2011(9891)
- 2010(10275)
- 2009(9374)
- 2008(9361)
- 2007(8514)
- 2006(7874)
- 2005(7657)
- 学科
- 济(45108)
- 经济(45067)
- 业(20565)
- 管理(20354)
- 地方(17342)
- 中国(16827)
- 企(14344)
- 企业(14344)
- 农(13498)
- 学(11284)
- 业经(11006)
- 地方经济(9957)
- 方法(9907)
- 农业(9237)
- 发(9189)
- 制(9030)
- 融(8842)
- 金融(8841)
- 教育(8526)
- 银(8475)
- 银行(8445)
- 行(8303)
- 数学(7814)
- 数学方法(7686)
- 贸(7631)
- 贸易(7619)
- 易(7250)
- 环境(7188)
- 发展(6929)
- 展(6906)
- 机构
- 大学(140519)
- 学院(140108)
- 研究(62762)
- 济(54654)
- 经济(53119)
- 中国(44783)
- 管理(44111)
- 科学(39967)
- 理学(35940)
- 理学院(35316)
- 管理学(34450)
- 所(34412)
- 管理学院(34172)
- 农(33642)
- 京(33434)
- 研究所(31054)
- 农业(26332)
- 中心(26323)
- 江(25080)
- 财(24857)
- 业大(24107)
- 院(23091)
- 省(22740)
- 北京(22017)
- 范(21795)
- 师范(21486)
- 州(20056)
- 科学院(18894)
- 技术(18435)
- 财经(18115)
- 基金
- 项目(88224)
- 科学(66909)
- 研究(63172)
- 基金(59503)
- 家(54048)
- 国家(53532)
- 科学基金(43151)
- 社会(37296)
- 省(37291)
- 社会科(35247)
- 社会科学(35241)
- 划(31169)
- 基金项目(30223)
- 教育(28895)
- 自然(27546)
- 自然科(26887)
- 自然科学(26874)
- 自然科学基金(26355)
- 发(26137)
- 编号(25431)
- 资助(24860)
- 成果(21925)
- 重点(21041)
- 发展(20645)
- 课题(20589)
- 展(20266)
- 创(18303)
- 部(17816)
- 计划(17621)
- 创新(17166)
共检索到244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素莲 王德秀 绳秀珍 宋微波
在患“红肉病”文蛤的消化盲囊上皮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球形病毒及其发生基质。病毒粒子呈球形 ,无囊膜 ,直径约 5 0~ 80nm ,在细胞质内形成多泡状的包涵体并进行病毒粒子的装配。受感染的细胞具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核固缩或肿胀并出现核空泡 ,内质网膨胀、大部分转化泡状 ,线粒体溶解或固缩 ,溶酶体数量增多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素莲 杨宁 宋微波
2001年3-5月,青岛海区养殖海湾扇贝发生外套膜"糜烂病"并导致约50%亲贝死亡,主要表现为外套膜糜烂;严重者,约2/3的外套膜溃烂呈胶水状。电镜检测发现病贝体内感染有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本文报道了该病毒粒子的形态、发生及宿主细胞由此所产生的细胞病理学变化。成熟的病毒粒子近球形,直径150~180nm,具囊膜,在细胞核附近的溶酶体内发生和增殖。发生初期溶酶体内形成板层髓样结构,随后形成块状、泡状、絮状等多形态的病毒发生基质及具有正方形花样的蛋白质晶格结构。最后,大量的病毒粒子装配形成,填充在溶酶体内。该病毒粒子主要存在于消化盲囊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细胞的胞质中。受感染的宿主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溶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明 范瑞青 汝少国 李永祺 刘云
对 1 995年青岛地区患病真鲷肝脏、肠上皮组织、肾脏、鳃等组织进行电镜观察 ,发现一种球形病毒 ,该病毒具有囊膜 ,直径为 80~ 1 0 0nm ,在核和细胞质中均形成不规则形态包涵体 ;细胞病理变化表现为核内染色质变性 ,核膜水肿变形且部分溶解 ,内质网膨胀 ,胞质内有大量游离核糖体分布 ,线粒体外膜及内嵴变形且有少量溶解。
关键词:
真鲷 病毒包涵体 球形病毒 超微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素莲 张艳艳 邱红 宋微波
利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水平下研究了患"红肉病"文蛤(MeretrixmeretrixLinnaeus)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患病文蛤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结构紊乱,上皮膨大、脱落,鳃、外套膜、消化盲囊等组织发现异常结构及寄生物,如嗜碱性的包涵体、嗜酸性颗粒及寄生性原生动物等。另外,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病蛤在糖含量、磷酸酶活性等方面也有明显变化,表现为消化盲囊、肠等部位吸收细胞内糖含量增加。消化盲囊、消化管各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减弱,碱性磷酸酶活性(AKP)增强。鳃组织ACP活性增强,AKP活性减弱等。
关键词:
文蛤 红肉病 组织化学 组织病理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素莲 王德秀 宋微波
报道了患“红肉病”文蛤的消化盲囊上皮中所发现的类立克次体以及所引起的受感染细胞的病理学变化。该病原包涵体呈球形或椭球形 ,有强嗜碱性和嗜酸性两种。电镜下观察到上皮细胞内充满了大量的类立克次体 ,其形态结构及大小表现了极大的多样性。受感染的细胞具有明显的病理学变化 :内质网膨大为潴泡状 ,核糖体脱落 ;线粒体溶解或固缩 ;核膜肿胀 ,染色质固缩并出现液泡结构。高度感染时 ,细胞核与大部分的细胞器消失。在上皮细胞中 ,观察到类立克次体以二分裂和出芽方式进行繁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秦蕾 王印庚 史成银 张正 张立敬
对我国虹彩病毒感染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进行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学研究发现,该病典型的病理学特点是在病鱼的脾脏、肾脏、肠、肝脏、鳃、心脏和皮肤等器官组织内出现嗜碱性的肿大细胞。病毒感染导致患病大菱鲆多个器官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中以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最为显著,表现为造血组织的严重坏死。此外,肾脏造血组织发生坏死、肠固有膜和黏膜下层出血和水肿、肝细胞水样变性、心肌局灶性坏死以及皮肤真皮层出血并伴有水肿和炎性渗出也是该病常见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超微病理研究表明,肿大细胞内有虹彩病毒粒子存在。病毒分布于受感染细胞的胞质、组织间隙以及血管腔内。受感染细胞出现线粒体和内...
关键词:
大菱鲆 虹彩病毒 病理学 肿大细胞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应雪萍
取不同发育阶段文蛤 (MeretrixmeretrixLinnaeus)活体解剖取出生殖腺 ,常规方法制成切片 ,以透射电镜(TEM )观察其卵母细胞的卵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 ,文蛤的卵母细胞卵黄发生期间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吞饮泡等细胞器均参与了卵黄粒的形成。卵黄合成早期的卵母细胞质膜伸出大量的微绒毛 ,并出现卵黄膜 ,胞质中有大量膜性小泡 ,溶酶体、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发达 ,卵黄前体物质逐渐增多。在卵黄合成中期 ,胞质内线粒体和内质网活动活跃 ,卵母细胞大量合成和积累卵黄物质 ,细胞质膜外凸 ,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卵黄合成后期 ,卵质内贮存了大量的卵黄粒...
关键词:
文蛤 卵黄发生 超微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宏达
通过对1993年患暴发性流行病的中国对虾和1994年中国对虾越冬亲虾、幼虾、仔虾、养成期虾,以及暴发病充分发展期虾的肝胰腺、鳃、后胃、前中肠、心脏、卵巢、淋巴样组织和肌肉等组织器官的光、电镜观察,发现虾组织中仅有一种形成核内包涵体的肝胰腺细小病毒。该病毒引起细胞肿大,细胞变性,尤其在疾病充分发展期的病虾肝胰腺、鳃组织,以及后胃和前中肠粘膜层细胞坏死解体,病虾失去消化吸收功能,呼吸器官严重受损,影响气体交换,造成窒息而死。肝胰腺细小病毒为本研究中养殖的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为探讨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通过对各阶段中国对虾体内病毒包涵体出现率和出现强度进行统计观察得知:1994年的越冬亲虾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素莲 宋微波
报道了一种牛首科(Bucephalidae)吸虫幼虫在文蛤体内的寄生情况以及所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结果表明,该吸虫幼虫主要侵占生殖腺,少部分进入附近的消化盲囊、鳃、外套膜和足等。消化道中未发现其存在。寄生虫不仅破坏已感染的组织,未感染部位的组织结构也呈现一定的病理学变化。严重感染时,生殖腺完全被吸虫幼虫侵占;消化盲囊、消化道和鳃等器官组织的上皮细胞脱落或溃散;肌肉紊乱或溶解等。严重者导致器官组织坏死,贝类死亡。
关键词:
文蛤 牛首科吸虫 寄生病 组织病理学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吕大伟 褚建伟 王树国 张榭令 王冬凤 王晓梅
报道了吸虫在文蛤 (MeretrixmeretrixLinnaeus)体内的寄生情况以及所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表明 ,该吸虫是以胚细胞方式繁殖 ,幼虫经历胞蚴阶段 ,发育成尾蚴。其寄生情况与寄生于其他双壳贝类的一些吸虫相似 ,均是以生殖腺为主要侵占部位 ,少部分则进入附近的消化盲囊、鳃、外套膜、足等 ,消化道中未发现其存在。已被感染的消化盲囊、外套膜等器官组织出现上皮细胞脱落或崩解 ,肌纤维排列紊乱或溶解 ,黏液细胞增生等病理症状。观察发现 ,寄生虫不仅破坏已感染的组织 ,未感染部位的组织也呈现一定的病理学变化 ,最终导致宿主因器官衰竭、功能丧失而死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潘连德 孙玉华 陈辉 许平
通过对患病和健康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进行的比较解剖、组织病理学与细胞病理学、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患病施氏鲟无明显的外部症状 ,临床解剖所见肝脏病变严重 :肝淤血、坏死、糜烂。肝组织脂肪变性、水样变性明显 ,肝细胞核浓缩或淡染、变形、核仁裂解 ,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嵴融解、崩解 ,胞浆内大量脂滴和液泡并将细胞器排挤成团。脑组织水样变性致液化性坏死 ,脑细胞胞浆呈液化泡状 ,核变形、浓缩 ,细胞膜融解。肾组织发生局灶性病变 ,病变肾细胞胞浆内有脂滴和液泡 ,核变形、融解 ,线粒体嵴融解、崩解。其它器官、组织、细胞未见病变。研究认为肝组织为原发性、中毒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良 崔瑾 夏妍 崔晓艳 陈新
为确定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温室大棚所采集到的表现花叶、皱缩、明脉症状的绿豆植株是由何种病毒引起的,采取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RT-PCR、序列测序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风轮状、束状病毒内含体,与Potyvirus属病毒粒子形态一致;对所提取的病样总RNA使用Potyvirus通用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由1 082个核苷酸组成的序列,包含编码228个氨基酸的完整cp基因,产物通过NCBI比对,发现和已报道的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 virus,BCMV)HB分离物同源性高达95%,初步判定该病原为菜豆普...
关键词:
绿豆 菜豆普通花叶病毒 病原鉴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宏达 范丽萍 薛美
本文对所谓“抖抖病”的中华绒螯蟹病蟹病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经电镜观察,病蟹的心脏、腹神经节、鳃、肠和肝胰腺组织中存在着球状病毒粒子,病毒无囊膜,直径为28~32nm左右,分布在细胞浆内,不形成包涵体。从病毒形态和染色反应特性确定该病毒为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病毒。经人工注射病蟹组织浆除菌上清液,被感染的健康蟹出现与自然发病蟹步足严重抖动等完全一样的症状,表明病蟹中的小RNA病毒为该病病原。病蟹病理特征为:细胞肿大,核溶解或固缩,线粒体肿大、嵴断裂、扭曲或坏死溶解。病变最严重的区域,组织细胞坏死崩解成一片无结构的物质。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小核糖核酸病毒,组织病理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施慧 陈卓 丁慧昕 谢建军 汪玮 王庚申 何杰 许文军
运用组织病理切片、电镜观察及PCR扩增等方法对2017年在舟山采集到的临床表现"白鳃"症状的发病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开展了病原学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组织病理观察显示,患病鱼的肝、脾、肾等内脏组织发生严重的病理变化,尤其是组织内红细胞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化,同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在病鱼组织的电镜超薄切片中可观察到直径约300~600 nm的孢子虫样结构。提取病鱼内脏组织总基因组DNA样本,采用1对针对寄生原虫的通用引物进行SSUrDNA的PCR扩增,最终获得大小为1471bp的特异性条带,经测序比对发现,该条带与GenBank中1种黏孢子虫Sinuolinea sp.的序列同源性最高,达89%。根据获得的SSU rDNA序列,建立了适用于该病临床检测的巢式PCR方法,最小灵敏度可达0.5 pg。研究表明,引起此次网箱养殖大黄鱼"白鳃"症状并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是一类寄生性黏孢子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月英 曾德年 胡仕凤 宁玲忠 晏美清
为更好地了解鹅病毒病病原的形态和理化特性,用鸡胚尿囊液(EVF4)进行试验:用2种红细胞(1种用甲醛醛化,另1种不醛化)进行吸附和纯化,最终得到EVF4-1和EVF4-2,并用电镜观察,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毒力及理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形态近似球形,有囊膜,直径大小为120~220nm;其血凝效价从高到低依次为鹅、豚鼠、山羊、牛、兔、猪、鸡、鸭、人的“O”型红细胞,对小白鼠红细胞不凝集;血凝抑制试验时,发现能被相应的血清和鸡新城疫血清所抑制;对ELD50为10─5.3,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96h;对乙醚、氯仿敏感;胰蛋白酶不敏感;不耐酸,对热较敏感.
关键词:
鹅 病毒 形态 理化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