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8)
2023(15488)
2022(13433)
2021(12598)
2020(10743)
2019(24339)
2018(24042)
2017(45642)
2016(25550)
2015(28826)
2014(28683)
2013(27901)
2012(25612)
2011(23250)
2010(23108)
2009(21313)
2008(21111)
2007(18579)
2006(16333)
2005(14281)
作者
(76184)
(63258)
(63156)
(59772)
(40439)
(30502)
(28413)
(24806)
(24239)
(22670)
(21560)
(21502)
(20368)
(19963)
(19675)
(19376)
(19348)
(18851)
(18160)
(18140)
(16079)
(15624)
(15398)
(14547)
(14278)
(14190)
(14170)
(13961)
(12831)
(12579)
学科
(92451)
经济(92308)
管理(75035)
(68976)
(57938)
企业(57938)
方法(42739)
数学(36703)
数学方法(36254)
(26765)
(25617)
中国(25259)
(23150)
业经(21730)
(21313)
(17694)
贸易(17687)
地方(17425)
理论(17193)
(17179)
农业(16954)
(16738)
财务(16666)
财务管理(16633)
企业财务(15784)
环境(15588)
技术(15583)
(15315)
(15009)
银行(14935)
机构
大学(368485)
学院(360586)
管理(139364)
(136101)
经济(132995)
研究(122837)
理学(121249)
理学院(119798)
管理学(117418)
管理学院(116784)
中国(88380)
科学(80043)
(78742)
(66720)
(64296)
(63003)
业大(60142)
研究所(57878)
中心(54303)
(53135)
农业(52861)
财经(51428)
北京(49446)
(48708)
师范(48100)
(46713)
(44471)
(42532)
经济学(40402)
师范大学(39082)
基金
项目(251983)
科学(196302)
基金(181791)
研究(178923)
(161141)
国家(159825)
科学基金(135433)
社会(111138)
社会科(105098)
社会科学(105070)
(99110)
基金项目(97209)
自然(90703)
自然科(88544)
自然科学(88513)
自然科学基金(86914)
(84460)
教育(83337)
资助(74242)
编号(71852)
成果(59102)
重点(57031)
(55112)
(52692)
(52371)
课题(50470)
创新(49128)
科研(48657)
大学(47911)
计划(47483)
期刊
(148635)
经济(148635)
研究(105779)
中国(70786)
学报(67791)
(60432)
科学(58108)
大学(51001)
管理(50061)
(48982)
学学(47161)
教育(45772)
农业(41356)
技术(28744)
(28130)
金融(28130)
财经(25118)
业经(24170)
经济研究(23010)
(21349)
(20951)
科技(19436)
(19310)
问题(19266)
图书(19182)
业大(18337)
理论(16867)
技术经济(16237)
实践(15446)
(15446)
共检索到524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丛斌  吴嘉琦  郝晓伟  
近20年来,以我国"985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高等教育重大工程在许多国家相继实施。为研究"类985工程"的实施效果,以德国、日本和俄罗斯为代表,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类985工程"对大学排名提升的促进作用,并从教育经费、科研产出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解释"类985工程"的作用机制和不同国家实施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据此提出,我国"双一流"建设要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要不断提升科研产出数量与质量,平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等大学功能的关系;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制度建设,加强质量监督和阶段性评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晓冬  李兴国  
文章将数据统计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研究生培养评价"为例,对大学排名及其研究进行分析和检验,旨在促进中国大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助于高等院校和政府管理部门合理利用大学评价,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价和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结论:(1)"研究生学科科研得分"的直接影响系数为其他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系数总和的80倍以上,"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评价的第一要素,体现了研究生教育的特点。(2)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影响较大,主要以质量为主并突出科研成果水平;硕士生培养的影响较小,而高水平大学间的硕士生数与评价的数据间则存在反向变化现象。(3)"211高校"的"科学研究"在0.01显著性水平上与"研究生培养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996、Kendall秩相关系数高达0.921;统计检验不支持"研究生培养得分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毕业硕士生数量和毕业博士生数量的大小"的结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晓慧  霍国庆  
本文探讨了中美大学排行榜的演变和实质,比较了中美代表性大学排行榜及其评估指 标体系,分析了中美大学排行榜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缩小差距的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玉琼  程莹  
已有的研究证实了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挑选学校时会把排名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但是,将排名从学生择校的诸多考虑因素中独立出来,专门研究学生是如何认知排名、挑选排名、使用排名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很少见。本研究根据对129名毕业于上海四所"985工程"学校并出国留学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探索了学生为什么会在择校过程中参考排名、如何选择具体的排名、对排名的了解程度以及如何使用排名等问题,研究结果对系统地了解学生使用排名进行择校的原因和行为有一定的贡献和启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郝晓伟  
国家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大体可分为国家控制型和国家监督型两类。分析两种模式对于大学排名名次和名次变化程度的影响后可以发现,国家控制型大学的排名名次显著低于国家监督型大学,但其名次提高程度总体上显著高于后者。不过随着排名名次从前向后移动,国家控制型大学在排名名次提高程度上的优势逐渐下降。原因在于国家监督型大学在享有自主权的情况下自由竞争,不断提高竞争力。国家控制型大学在政府重大项目资金支持下能够迅速缩小与国家监督型大学的差距,快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乃至前列。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熊万曦  
从1998年开始,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CHE大学排名,这一排名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在排名的内容上它关注大学教育的质量,在排名的方法上它不对大学做整体的次序排名而是针对单个学科构建了一个没有名次的排行榜,并且以分组的方式呈现各个评价指标的结果。这种独一无二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大学排名的弊端,对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其他国家的大学排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CHE大学排名的理念与实践都值得我们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学超  
新世纪伊始,世界大学排名风靡全球,其核心指标是科学研究。世界大学排名科研测评正在深深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各国政府和各高等教育机构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强力提升科研能力。然而,目前世界大学排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测评的知识领域过于狭隘,并囿于传统基础研究,导致世界诸多国家片面追求精英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苗耘  刘念才  
本研究通过对1994-2014年间的130篇学术性文献进行质性的内容分析,全面系统地总结出了不同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10种具体原因/目的。从应用主体来看,提升高校名次、高校竞争资源、提升机构或个人的声誉和地位、获取高等教育信息和数据、改善高等教育质量是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主要目的。从排名本身来看,排名指标的导向性、广泛的影响力、简单易获取、能够提供高等教育相关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等是排名能够满足应用主体需求的内在特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平原  
大学排行榜的好坏,取决于评价标准的设计、统计数据的方式以及具体操作是否严谨。大学评价不能重"物"轻"人"。对于"大学精神",我认为没有凝定不变的东西,也不相信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十几万人近百年的努力,有关讨论是"可爱"而"不可信"的,而我宁愿把这种讨论转化为讲述"大学故事"。校园里广泛流传的故事,经过一代代师生的选择、淘洗和再创造,以活灵活现的形式,不断传承并塑造着大学精神。它同样可以成为大学史乃至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教授是大学故事中的主体,如何实现古人"从游"之义,坚守与自己身份相适应的道德准则,经得住金钱和名位的诱惑,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必须回到"尊师重道"上来,在对中国传统教育精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伟  裴旭  
大学排名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我国大学排名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简述,然后对大学排名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规范我国大学排名活动的若干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晓青  
作为大学评价的一种显性表达方式,大学排名引起了学生、家长、大学、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大学排名普遍存在的静态排名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在指标体系的设定、方法的使用及结果的信度等方面存在着争议。故应对静态大学排名方法进行改进,使用纳入态势的大学排名的动态模型,并用算例进行验证和说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亚历克斯·埃舍尔  马斯莫·萨维诺  王亚敏  侯书栋  李立国  
本文研究了全球19个大学排行榜,描述了排行榜作为质量评价手段是如何运作的,详细讨论了现有排名系统使用的质量指标并归纳出在排名上存在的不同地域模式。本文发现,世界上的主要排行榜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它们采用差别很大的指标和权重来评估大学。但是,有一些大学,无论是用何种的指标和权重,都会居于排行榜的前列。本文还探讨了与目前流行的严格按分数高低排名的“排行榜”不同的做法,并得出了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戚巍  李峰  
随着高校、政府、雇主、家长和学生对大学排名的关注越来越多,大学排名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然而大学排名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性广受社会各界的质疑。面对学术界对大学排名的质疑,从风险治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后得出,导向风险、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是导致大学排名公共性缺失的三个主要因素,因而,鼓励分类专门评价、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探索个性化定制排名、强化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树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标准等是规避大学排名风险的有效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迎红  
选取27所"985大学"和30所"211大学"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通过因子分析对12个指标以及57所大学进行分析,对大学图书馆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与大学排名进行相关分析,同时与美国大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学图书馆发展水平与大学竞争力排名呈高度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