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2)
2023(10741)
2022(8439)
2021(7510)
2020(6035)
2019(13553)
2018(13548)
2017(25577)
2016(14146)
2015(15975)
2014(16410)
2013(16094)
2012(14886)
2011(13486)
2010(13911)
2009(12884)
2008(12976)
2007(12086)
2006(11233)
2005(10669)
作者
(41229)
(33955)
(33779)
(32073)
(21712)
(15860)
(15497)
(13187)
(12980)
(12373)
(11654)
(11319)
(11013)
(10992)
(10609)
(10369)
(10123)
(9779)
(9735)
(9716)
(8821)
(8439)
(8322)
(7902)
(7769)
(7630)
(7616)
(7588)
(7020)
(6741)
学科
(65083)
经济(65012)
管理(44879)
(42424)
(34266)
企业(34266)
中国(23443)
地方(22320)
(19465)
业经(19439)
方法(16853)
(14681)
农业(13644)
(13414)
产业(13296)
(13118)
银行(13101)
(13089)
数学(12618)
(12617)
数学方法(12529)
地方经济(12444)
(12166)
金融(12166)
(11048)
技术(10771)
理论(10223)
(10193)
发展(10140)
(10115)
机构
学院(200061)
大学(196566)
(83690)
经济(81701)
管理(75170)
研究(73086)
理学(60639)
理学院(59879)
管理学(59092)
中国(59090)
管理学院(58660)
(44448)
科学(42602)
(40581)
(37398)
(34607)
中心(33498)
研究所(33259)
(32181)
财经(29720)
(29007)
北京(28903)
师范(28745)
(28145)
(26631)
(26369)
业大(25893)
经济学(24916)
(24636)
农业(24588)
基金
项目(120228)
科学(94443)
研究(93808)
基金(83012)
(70936)
国家(70247)
科学基金(59874)
社会(59067)
社会科(56031)
社会科学(56018)
(49549)
基金项目(43234)
教育(42014)
(40268)
编号(39557)
自然(34846)
自然科(33965)
自然科学(33961)
(33373)
自然科学基金(33354)
成果(33067)
资助(32629)
课题(28920)
发展(27658)
重点(27513)
(27178)
(25483)
(25352)
国家社会(24096)
创新(23812)
期刊
(111027)
经济(111027)
研究(66570)
中国(52287)
管理(34177)
(32316)
(32218)
教育(28518)
科学(26893)
学报(26307)
(25225)
金融(25225)
农业(21899)
大学(20723)
技术(20032)
业经(19907)
学学(18930)
经济研究(16657)
财经(14865)
问题(14355)
(13525)
(13127)
图书(11648)
现代(11170)
商业(10535)
世界(10490)
(10463)
论坛(10463)
技术经济(10385)
(10119)
共检索到340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卫民  
随着现代服务业、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生产要素在现代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效率增进方式比传统产业阶段更具知识性特点,管理投入的作用和重要性更明显。借助于管理投入提升要素质量与优化要素结构,是促进产业质量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基于管理要素、知识要素与一般要素结合,可以提高劳动要素素质、激发劳动生产积极性。在内生性管理要素增长框架下,重点分析“管理红利”假说影响现代化产业发展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国经验数据对资本、劳动、管理和知识等要素的产出弹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索“管理红利”促进现代化产业生产率增长的有效途径。充分论证了现代化产业中的劳动要素及其知识所有量是管理红利的重要来源,也是影响现代化产业产出增长和效率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劳动要素的知识量及其潜能发挥对产出效率提高有重要影响,而发挥劳动要素潜能离不开管理要素的激励过程和知识溢出过程。由此得出,现代化产业生产率增长需要高度重视劳动者知识增长、管理投入积累、小微企业主知识提高和知识溢出等过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伟伟  
发展现代化农业对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维系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巴西近年来现代化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与巴西的农业政策和科技推广体系具有密切联系。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对自然灾害抵御力较差问题以及污染问题等。深入分析巴西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潇  
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向,但我国农业长期处于大而不强的困境,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相比之下,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美国农业的领先地位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离不开现代化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美国农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能源消耗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应学习和借鉴美国的经验,更需吸取美国农业发展中的教训。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凤梅  
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尚不稳固的状况下,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农业现代化理论出发,阐述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总结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提出新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景利  张国忠  张冰  李静  
文章阐述和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积极准备、初步实践、探索发展、全面推进和加快推进五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总结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制度体系五点经验与启示,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乔博  
尽管当代小农制国家国情不同,农业现代化道路各异,但都是在政府大力支持和较完善的法律制度背景下出现了农业结构多样化、土地适度规模化、生产信息化和产品高质化生态化等共同特点。研究和借鉴其经验,探索和遵循农业发展规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对解决"三农"问题,稳定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邢红央  
以日本和美国为例,分析了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所采取的对策措施,结合中国国情,旨在从日本和美国的经验中总结出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期刊] 求索  [作者] 程志波  
“科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是我国成功推进科技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党的领导”的坚强保障、“科技为民”的价值导向、“人才第一”的发展理念、“举国体制”的赶超模式、“自主—开放”的发展方针是科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的鲜明特色。科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经历了形成、发展、拓展创新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时代背景、发展特征与历史成就。科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进科技现代化提供了借鉴与启示: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科技现代化的内在运行规律,坚持独立自主的科技现代化发展方针,建立权威高效的科技现代化运行体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养洁  王志刚  
法国是欧洲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农产品不仅能够充分满足本国的需求,而且还大量出口。法国的农业发展与我国的农业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现代化的历程和经验对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对法国农业的演进过程分析入手,探讨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原因,并对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法国农业现代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俐  陈阳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将深刻地影响中国经济的诸多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但非农业强国,对于目前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应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美国既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强国,借鉴美国的农业发展经验,扬长避短,明确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方针政策。本文仅就智力农业、精细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廖媛红  宋默西  
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农业农村发展的道路。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农业均具有生产经营规模细小的特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通过对农业政策和措施的多次调整,在小农户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文章首先系统梳理了日本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提升农民的素质现代化;推动小农户的机械化与服务化;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加强小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化;引导农业的"六次产业化"等。接下来,分析了日本现代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最后,总结了对我国实现小农生产与农业现代化衔接问题的几点启示:第一,从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小农户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第二,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第三,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第四,加快三产融合,让小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平均  
日本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同步发展中较好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互动发展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城市化的互动发展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市化顺利推进的基础和保障。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继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强涉农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加深中小城镇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融合,为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汉慧  邓璇  
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和科技三者来实现的。本文讨论了美国、日本和西欧三种农业现代化模式,结合对我国资源禀赋、科技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分析,提出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机械化、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等来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彪   凌永辉   孙瑞东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就是以“算力”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形态,具有制造模式智能化、产业形态融合化、生产结构绿色化等突出特征。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虽然产业政策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战略性地部署未来产业,但首要的重点任务还是要推动对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推进这项工作,需重点关注“集成陷阱”和“中小企业陷阱”,实现改造模式的变革。江苏的实践经验表明,构建一个由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政府、行业协会等支撑部门有机结合的高效协作体系,以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模式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对焕新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农业作为典型的传统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也要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在降成本、调结构、增效率、提质量、保安全等方面的赋能效应。当前以智改数转网联为主体内容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要重视农业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新质态的劳动要素;二是要加强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出现数字鸿沟;三是健全农业产业链数据库及共享机制,消除生产经营主体间的信息孤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勇进  陈文江  常跟应  
20世纪80年代,"生态现代化"的概念在环境政治领域中出现,并迅速发展成为多元的思想论说,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欢迎。无独有偶,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美科学和工程界迅速兴起一门新的学科———"产业生态学"。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界又迅速兴起了对"循环经济"的关注。所有这些都表明,"生态现代化"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和重视。但从当前环境社会学界和环境政治学界对"生态现代化"讨论的现实来看,笔者认为必须加快对生态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与措施的研究,否则,生态现代化概念或思想本身对促进全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就要求突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