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7)
2023(3365)
2022(2672)
2021(2791)
2020(2401)
2019(5553)
2018(5615)
2017(8848)
2016(6083)
2015(7255)
2014(7189)
2013(6329)
2012(5655)
2011(5043)
2010(5201)
2009(4552)
2008(4767)
2007(4727)
2006(4331)
2005(3867)
作者
(13630)
(11046)
(10969)
(10698)
(7169)
(5145)
(5087)
(4359)
(4358)
(4255)
(3799)
(3799)
(3631)
(3522)
(3431)
(3425)
(3418)
(3347)
(3242)
(3234)
(3015)
(2965)
(2798)
(2655)
(2627)
(2469)
(2458)
(2435)
(2285)
(2278)
学科
管理(23439)
(15309)
企业(15309)
(15291)
(9122)
经济(9111)
中国(8173)
教育(7023)
(7015)
理论(6165)
(5598)
财务(5579)
财务管理(5560)
企业财务(5255)
学校(4927)
教学(4758)
(4167)
(4120)
工作(4031)
(3771)
(3732)
人事(3701)
人事管理(3701)
经营(3679)
方法(3596)
决策(3326)
学法(3325)
教学法(3325)
计划(3271)
研究(3246)
机构
大学(67573)
学院(66606)
管理(24375)
研究(18895)
理学(18364)
理学院(18080)
(17675)
管理学(17654)
管理学院(17476)
经济(16713)
中国(15569)
(15271)
职业(13535)
教育(13460)
(13419)
(13387)
师范(13334)
(12606)
技术(12411)
科学(10954)
(10602)
北京(10022)
师范大学(9986)
中心(9432)
(9408)
职业技术(9317)
财经(8221)
研究所(8160)
技术学院(7911)
图书(7432)
基金
项目(35183)
研究(33173)
科学(27297)
教育(20976)
基金(20645)
编号(17264)
社会(16793)
(15935)
(15847)
成果(15846)
国家(15575)
社会科(15504)
社会科学(15497)
课题(13993)
(13691)
科学基金(13562)
(12802)
项目编号(10700)
基金项目(10639)
规划(9799)
研究成果(9460)
高校(8940)
(8880)
(8783)
资助(8328)
(8282)
重点(8277)
(8174)
大学(7918)
教育部(7711)
期刊
教育(28290)
(26598)
经济(26598)
中国(25674)
研究(21652)
(13592)
管理(13038)
技术(12716)
职业(12207)
图书(9294)
技术教育(8078)
职业技术(8078)
职业技术教育(8078)
学报(7524)
书馆(6898)
图书馆(6898)
大学(6760)
(6533)
论坛(6533)
科学(6409)
(6218)
金融(6218)
会计(5596)
(5284)
财会(5030)
学学(4783)
财经(4572)
高等(4454)
(4080)
(4055)
共检索到124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峰、龚春芬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学术职业的权力、权威和声望都是基于高深知识,它们存在着内在的关系。一般来说,学术职业权力越大,越容易获得权威和形成声望;反过来,学术职业的声望越高,也越容易形成权威并获得权力。而在高等学校组织中,声望和权力并不是一致的。政府、学校可以赋予一个人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峰  龚春芬  
学术职业的权力、权威与声望的来源是高深知识。学术职业的权力是学术人在控制和垄断高深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是学术人在学术活动中的一种特权。这种权力不是外界力量的授权,而是高深知识内在的规定;这种权力所形成的影响决定了对于学术系统的管理与控制方式。学术职业的权威是一种特殊的权力表现形式,是高深知识价值在学术人身上的体现,是学术人对于高深知识的虔诚而赋予给特定人群的一种权力,表现为学术人对特定人群的自愿服从。学术职业的声望是学术界同行对于具有高深知识价值者的外在评价。学术职业权力、权威和声望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学术职业权力越大,越容易获得权威和形成声望;反过来,学术职业的声望越高,也越容易形成权威并获得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谢雅萍  周芳  
本文基于市场、制度、文化的视角,通过对环境、企业、所有者三层次的分析来识别影响中国家族企业职业化发展的动因与阻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家族企业是否雇佣职业经理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化管理的动因与阻碍因素的力量对比,进而探讨在不同推动力与阻碍力的布局下的可行的治理模式选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伟  谭辉  
要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取胜,就必须搬掉标杆管理这块石头,使企业从各种束缚和枷锁中解放出来,使创新的思想自由流动。标杆管理方法是目前我国企业在追赶国内外先进企业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在企业管理、专业技术和产品标准方面,标杆管理都是了解同行、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的最佳实践。推行标杆管理,首先要搞清楚业界最佳企业的水平和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和水平,然后通过对比,找出自己与最佳之间的差距,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伟  张鹏  
基于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职业自我效能在研发员工挑战性压力和主观职涯成功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阻碍性压力和主观职涯成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组织职涯管理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员工对职业自我效能和主观职涯成功的感知,还能够显著的降低阻碍性压力源的消极影响,并且增强挑战性压力源对研发员工职业自我效能的积极作用。因此组织应识别和分类管理研发员工面临的不同压力,合理设置挑战性压力,减少组织内政治行为、官僚行为以及工作——非工作冲突等消极压力源的影响;重视对研发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完善对研发员工的职业指导和职业支持体系,面向不同员工设计和实施职涯支持方案;通过宽容失败、个性化支持和无边界学习等强化员工感知来自组织的支持;从而助其职业效能和职业生涯的成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慧军  
本文从性别平等的视角,对国内外关于职业女性发展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从女性个人特质、组织雇佣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分析阻碍女性在组织中晋升和发展的障碍,指出正确对待女性发展问题、更好地创造开发女性人力资源潜力的社会与组织环境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琴  符莎莉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职毕业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条件,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方面存在的阻碍因素,探讨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潘朵  
受制于惯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许多事情的处理都是由习惯或常规来决定的,单凭习惯或先例来决定思考和行动的方式,往往忽略了隐藏着的创新契机,这对创造力的发挥是不利的。批判得过多:在创造活动中",批判力"和"创造力"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青钊   郑汉根   付涛  
热力的宝库中什么珍宝你赐给了我?在我幽深的心底编织什么梦想以各种各样的颜色?棗       ——泰戈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丙奇  
一项针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著名研究型大学校长任职年限的抽样调查显示,这些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为5.9年。对于一名干部来说,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六七年时间已经不算短了。根据我国的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有的地方甚至明确规定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满五年必须进行轮岗,据说这既可有利于防腐反腐,又可促进干部正常流动,还可锻炼干部,激励干部开拓创新。但是,对于一所大学的校长来说,干上六七年时间就轮岗到其他岗位,却并不一定符合工作需要。对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任期分析发现,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校长任期平均为12.2年。1929年4月,时年30岁的哈金斯被芝加哥大学的校长遴选委员会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翰青  谭明  
为了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阻碍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课题组抽取长三角地区六家公司的261名新生代农民工构成研究样本,采用自编"职业生涯阻碍测验"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阻碍程度中等;(2)"背景与环境因素"均分在单位规模大小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3)"社会与人际因素"均分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单位规模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4)"心理与态度因素"均分在单位规模大小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霞  赵梅  
职业生涯阻碍是影响个体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论述了企业员工职业发展中的阻碍因素的含义、种类、测量、心理过程和应对策略。建议个人和企业组织客观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员工职业发展方面的阻碍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成  凌文辁  
在当代快节奏的职场生活中,时间压力几乎是所有员工都有可能面对的问题。它可能对员工造成负面的影响,也可能为员工带来积极的价值。笔者以260名企业正式员工为研究样本,对挑战型时间压力与阻碍型时间压力分别和交互地影响员工职业幸福感的关系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挑战型时间压力正向影响职业胜任感、职业抱负感和职业认可感;阻碍型时间压力负向影响职业抱负感和职业认可感,但对职业胜任感并无显著影响;同时考虑两类时间压力时,员工在高挑战型时间压力-低阻碍型时间压力时的职业胜任感、职业抱负感和职业认可感相对较高,而在低挑战型时间压力-高阻碍型时间压力时的职业胜任感、职业抱负感和职业认可感相对较低。因此,管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清强  
逐渐形成的制度环境的客观要求和不断升级的产业与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极大地增加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可能性。而行业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为其承担职业教育提供了动力,行业企业自身实力为其承担职业教育提供了能力。基于学徒制的视野,从逻辑、政策、经济三个角度提出问题;从政府职责、办学主体和企业利益三个方面阐述障碍;从双主体论、双导师制和双文化观三个层面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实然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田田   沈琳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推动力,其在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上的新定义将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全新变化。职业教育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将引发系统性重构,会带来知识体系的复合性重组、技术技能的跨界性重塑和智能学习的持续性重建,职业教育将逐步生成新的意蕴与发展边界。但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的职业教育还存在专业建设与新质产业脱节、人才培养与岗位标准脱节、教学能级与技术应用脱节、素养养成与创新要求脱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在深刻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强化专业建设转型升级匹配“新质产业”,促进人才培养跨界融合塑造新质能力,系统提升教学能级展现新质水平,优化素质养成开拓创新生成新质理念,进而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质量和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