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9)
2023(15691)
2022(13607)
2021(12926)
2020(10844)
2019(25061)
2018(24748)
2017(47979)
2016(26018)
2015(29420)
2014(29123)
2013(28293)
2012(25644)
2011(22987)
2010(22854)
2009(20627)
2008(20005)
2007(17119)
2006(14737)
2005(12829)
作者
(71742)
(59778)
(59202)
(56373)
(37981)
(28700)
(26970)
(23500)
(22814)
(21127)
(20349)
(19927)
(18846)
(18587)
(18340)
(18166)
(17888)
(17818)
(17019)
(16961)
(14575)
(14574)
(14289)
(13606)
(13252)
(13193)
(13182)
(13004)
(11964)
(11666)
学科
(98435)
经济(98293)
管理(78942)
(72676)
(61741)
企业(61741)
方法(47242)
数学(41294)
数学方法(40684)
(28977)
(26302)
中国(25654)
业经(22688)
(21809)
(20484)
地方(18687)
(18436)
财务(18357)
财务管理(18315)
农业(17417)
企业财务(17385)
理论(17037)
(16958)
贸易(16949)
技术(16356)
(16351)
环境(15948)
(15786)
(15300)
(15164)
机构
大学(360845)
学院(357368)
管理(144111)
(140833)
经济(137770)
理学(126071)
理学院(124666)
管理学(122305)
管理学院(121632)
研究(114645)
中国(84001)
(75309)
科学(70137)
(67184)
(55674)
财经(53826)
(53723)
业大(52658)
中心(52607)
(50869)
研究所(50462)
(49069)
(47865)
师范(47437)
北京(47015)
经济学(42620)
(42151)
农业(41903)
(41141)
财经大学(40419)
基金
项目(251564)
科学(199106)
研究(185775)
基金(183860)
(159218)
国家(157883)
科学基金(137118)
社会(117361)
社会科(111146)
社会科学(111116)
基金项目(97820)
(97455)
自然(89349)
自然科(87289)
自然科学(87268)
教育(87008)
自然科学基金(85692)
(82119)
编号(75844)
资助(75249)
成果(61629)
(56402)
重点(55893)
(52539)
(52475)
课题(51861)
教育部(49062)
创新(48998)
(48859)
国家社会(48172)
期刊
(148798)
经济(148798)
研究(105502)
中国(67297)
学报(55298)
管理(52706)
(52366)
科学(50720)
(48883)
教育(44901)
大学(43471)
学学(40628)
农业(33909)
技术(32274)
(28501)
金融(28501)
财经(26254)
业经(24352)
经济研究(23299)
(22339)
问题(19260)
图书(17912)
科技(17181)
理论(17134)
(16913)
(16765)
技术经济(16385)
实践(15714)
(15714)
现代(15524)
共检索到512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晓菁  
基于对J市两所少数民族学校的调查,本文以"第二课堂"为切入点,在"意识三态观"分析框架下,首先讨论了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一般特征和基本机制,进而比较了不同办校模式下第二课堂的推行情况和实施效果,特别是第二课堂对少数民族学生意识心态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寄宿制建构了封闭的学校生态系统,成为第二课堂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使得第二课堂在学生心态和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第二课堂的课程设置和语言使用偏好是影响第二课堂效果的重要原因。通过比较单民族独立办校模式和多民族混合办校模式,发现不同学校在课程设置与语言使用上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明义  
办好两个“第二课堂”赵明义当前高等学校有两个“第二课堂”之说,一个指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建立校外教学基地,尝试社会与学校联合办学,或者说是在校外开辟的课堂;另一个是指图书馆与各系的课堂教学比,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图书馆是学校的第二课堂,这一观点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娟  
应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李娟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和当前学校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高校应全方位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教育功能和优势,既要通过深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紫辉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无疑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众多高校开始重视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以弥补第一课堂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但就目前来看,部分高校在第二课堂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激励机制、运作机制、评价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严重制约着第二课堂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为了有效提升第二课堂创业教育质量,各高校还需从激励机制、运作机制、评价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第二课堂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奇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开发情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激发潜能、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内容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构建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支撑体系,以确保第二课堂规范、理性、高效地开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树林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的振兴有赖于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为了造就出数量充足的、具有现代教育人才素质的、合格的人民教师,高师教育必须进行全面整体的改革。不仅要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师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规章制度等进行改革,还要对现行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因为,单一的传统教学体制——班级授课制,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教育人才的需要。改革这种教学体制,并非取消这种体制,而是要以第二课堂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从而为教育人才的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高师的第二课堂已开始起步,如何有效地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已成为高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洪才  宋银秋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按照以学生为主体、延伸和增强课堂教学活力以及实践性和兴趣性原则,创建以"现状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规划-详细设计-测试反馈"为流程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模式。通过对三所院校高职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实验调查,证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沈忠华  
学分制是为现代大学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教育教学制度,对推进新时期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学分制管理第二课堂在我国高校中具有普遍性,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对国内225所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办法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学分制管理第二课堂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学分制的内涵和本质,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对于我们思考当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玲  陶好飞  谢明昊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与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全面发展"需要"全面过程",而"全面过程"需要"全面认知"。过去30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改进,2013年出现了独立的"第二课堂"二级指标,但"第二课堂"的育人效能并未得到学界的充分研究。2016年以来,全国推行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这一制度强化了第二课堂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属性,且因使用信息化系统,形成了数据积累与挖掘的条件。课题组选取了一所数据年份较长、数据类型丰富、数据记录完整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锥体视点结构,运用多值logit选择模型、负二项回归等量化分析方法,对学生在第二课堂不同课程平台的学习投入对科研发表、奖学金等级、综合测评成绩等学生教育产出的边际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二课堂各平台学习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具有正向关联,思想引导平台和通识教育平台学习对各类教育产出的正向关联最显著,国际培养平台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四六级成绩提升,校园文化平台学习对学生奖学金获得具有挤出效应,社团活动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与教育产出的关联不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论,为了更好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课题组提出了三点建议:增强关联,构筑互动显著的一二课堂共育模式;强化牵引,建立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善用资源,提升第二课堂对外部资源的利用效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德生  
各高校大都制定了大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和测评办法,每学期、每学年对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是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等主要依据。一般来说,学生某一功课不及格直接影响其奖学金、评先评优的资格。景德镇陶瓷学院在此基础上,将第二课堂活动整合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甘利人  
学校与企业共建第二课堂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信息人才的重要途径。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满足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学校开辟了一块培养信息人才综合能力的沃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奇  
高校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积极引导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改革应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整合校内校外两线实践资源,设置能力导向、职业定向、就业去向课程体系,分适应导航阶段、情商培养阶段、创新创业阶段、就业能力提升阶段实施,推动第二课堂建设改革,形成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第二课堂培养体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方小京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着眼于解决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系列学的需求与教的供给的矛盾,通过对校内体育教育资源实施整合,提出了开设体育第二课堂的设想和措施、步骤,从而论证了在高校开设体育第二课堂的必要性、意义及可行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巧胤  
文章针对目前高校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课程内容随意化、课程指导表层化、课程评价主观化的现状,按照"以学生为本"、创新和统筹兼顾的原则,提出应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活动为载体建立"学生主体性"互动式的课程实施模式,以评价与调控为主导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以分层管理的原则加强课程的队伍建设的途径,加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任淑霞  王艳素  边刚  刘磊  闰明涛  
为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依托自己的学科特色优势,以实验室为载体,积极拓展多种形式的本科生第二课堂,并以明确的制度和措施加以规范。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发展不同类型的第二课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需求,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建设第二课堂管理制度是开展好第二课堂的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