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7)
- 2023(8847)
- 2022(7346)
- 2021(7037)
- 2020(5635)
- 2019(12514)
- 2018(12587)
- 2017(21210)
- 2016(12948)
- 2015(15014)
- 2014(15310)
- 2013(14079)
- 2012(13621)
- 2011(12892)
- 2010(13478)
- 2009(12302)
- 2008(11859)
- 2007(11250)
- 2006(10453)
- 2005(9677)
- 学科
- 济(63361)
- 经济(63309)
- 管理(29463)
- 教育(22369)
- 中国(21364)
- 业(21069)
- 方法(17627)
- 地方(17566)
- 企(17194)
- 企业(17194)
- 学(15041)
- 数学(14915)
- 数学方法(14656)
- 地方经济(12819)
- 理论(12756)
- 业经(11346)
- 农(11015)
- 教学(9711)
- 发(9512)
- 财(9214)
- 制(8905)
- 融(8053)
- 金融(8052)
- 环境(7850)
- 和(7697)
- 经济学(7609)
- 发展(7517)
- 体(7437)
- 展(7393)
- 农业(7309)
- 机构
- 大学(187746)
- 学院(178762)
- 济(72157)
- 研究(72125)
- 经济(70370)
- 管理(54987)
- 中国(46709)
- 理学(45957)
- 理学院(45157)
- 管理学(43950)
- 管理学院(43561)
- 京(41925)
- 科学(41486)
- 范(36823)
- 师范(36614)
- 所(36570)
- 教育(34905)
- 研究所(32929)
- 财(31999)
- 江(30234)
- 师范大学(30033)
- 中心(30006)
- 北京(27832)
- 院(25823)
- 农(24762)
- 财经(24636)
- 州(23582)
- 经济学(23158)
- 技术(23017)
- 经(22139)
- 基金
- 项目(106712)
- 研究(86980)
- 科学(84561)
- 基金(71868)
- 家(61037)
- 国家(60336)
- 社会(53232)
- 科学基金(50177)
- 社会科(50005)
- 社会科学(49991)
- 教育(49131)
- 省(43210)
- 划(38203)
- 编号(37436)
- 基金项目(35806)
- 成果(35311)
- 课题(31123)
- 资助(29488)
- 自然(28321)
- 自然科(27664)
- 自然科学(27658)
- 自然科学基金(27114)
- 年(26115)
- 重点(26096)
- 发(25329)
- 部(25102)
- 规划(23352)
- 大学(22882)
- 项目编号(22636)
- 性(22614)
共检索到306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早川操 胡建华 蒋惠玲
日本高等教育在过去的20年间经历了激烈的变革,目前正处在继135年前的第一次改革和60年前的第二次改革之后的第三次改革浪潮中。当前日本高等教育改革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在众多的大学中弥漫着竞争的精神与态度,第二个特点是改进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第三个特点是强化大学管理。21世纪的日本大学面临着挑战与危机,建设更多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尚需时日,预言10年内就能实现大学的国际化恐怕也为时尚早。未来10年,结构松散型的大学将不复存在,组织完善、富有竞争力、努力提供优质教育和高生产力的研究项目的大学会兴旺起来。
关键词:
日本高等教育 世界高水平大学 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伟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3年5月底发表的《1993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附录中首次刊出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各国的GN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及排序,最突出的结果是中国变成“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按传统的市场汇率计算,世界前三位经济大国依次是美、日、德,1990年GNP(或GDP)分别是5.61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西蒙·马金森 石卫林
许多国家的政府政策和学术工作都认同在世界范围的知识经济中,高等教育和研究的作用与日俱增,高等教育和知识同时具有全球性、国家性和地方性的特点。高等教育由国家政府各个部门共同孕育,而且其模式受到社会投资方式的影响,跨境或者全球层面的高等教育活动逐渐增加,尤其是对于知识而言。通过研究变化中的全球高等教育图景。可以为政府和国家政策、大学发展战略及国际机构提供建议。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全球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刚
一国经济崛起时期通常面临本币升值压力,虽然压力类型和特征不同,但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以及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都能解释压力形成的根源。从日德经济崛起与本币升值压力的历史回顾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滞后性、阶段性和诱发性特征。日本和德国在应对本币升值过程中实施的政策及其理念各异,具体可表述为主动渐进升值与被动大幅升值的汇率政策、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与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货币政策、放松资本管制和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资本管制、政策组合有效和政策搭配失误、一以贯之的社会市场经济和零打碎敲的国家干预经济理念五个方面,而由此带来的不同政策效应也给我国当前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以诸多启迪。
关键词:
大国崛起 本币升值 政策应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武元
日本的经济在1950年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后的所谓"战争景气"下,加速其恢复和发展,1955年达到战前最高水平,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直到1973年,日本经济的增长率居资本主义世界前列,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其中1961年至1970年即《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期间尤为突出.促成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的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华
摆脱两极体制的桎梏后,中日在两国关系史上第一次告别了过去“一强一弱”型的模式,走向“两强并立”的新时代。对这一全新的双边关系前景,人们开始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来考虑问题:政治现实主义认为,两大缺少战略缓冲空间的地缘力量中心必将在“安全困境”的作用下重复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宁 郄海霞
以第三方评价机构为主体开展外部评价是日本高等教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日本高等教育评价机构是日本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第三方评价机构之一,它通过明确且翔实的评价标准、监督与反馈相结合的评价过程,对短期大学实施外部评价的同时,推动了日本高等教育的提升与改进,为我国今后第三方评价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周跃辉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的"增长奇迹",从经济总量、部分省市人均GDP、制造业产值、贸易进出口总额、外汇储备等综合指标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本文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逻辑线索,针对我国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历史起点与现实基础、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横向国际比较、国际国内环境分析等重点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并对加快实现经济强国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重大配套改革举措等关键问题做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大国 经济强国 发展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华碧云
一、起步条件。(一)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1989年印度综合国力居世界第9位,本世纪末将上升到第8位。印度工业门类齐全,有自我装备能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放
新时期日本经济内在问题探析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赵放80年代中期的日元大幅度升值,使日本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何减低日元升值所带来的冲击,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抑制财政赤字的大幅度增加等各类问题相继出现。80年代后期,日本又逐渐适应...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明贵
泡沫经济破灭对日本经济和日本企业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许多企业仍无法摆脱这一影响。但是,日本企业既是泡沫经济的受害者,也是泡沫经济的制造者。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企业对外投资很多都以失败告终,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分析其日本企业对外投资失败的原因发现,日本企业在经济高速成长时期树立起来的投资体制和投资风气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泡沫经济 日本 对外投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王建华
在国外 ,教育被纳入第三部门研究范畴中 ,但具体论述不多。从第三部门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属性具有特殊的意义。近年来各种高等教育思潮风起云涌 ,高等教育改革处于激烈争论之中 ,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改革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足够的理论合法性。将第三部门的相关理论引入高等教育理论范畴 ,既有助于加深对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困境的理解 ,又可丰富现有的高等教育理论 ,提高理论的前瞻性
关键词:
第三部门 高等教育 非营利组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叶淑兰 刘晓凤
日本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超级第三者",中美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要高度重视日本变量。日本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存在防范与顾忌心理,将之更多解释为中美军事新型大国关系。日本的悲观派认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危及日美同盟和日本对钓鱼岛的占领,但是乐观派认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强日美关系、日俄、日英关系。日本强调发展新的外交智慧,改善中日关系,呼吁中美关注日本第三方立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加强中美日三边关系的管理,建立三边对话机制,以实现中美日在亚太地区的良性平衡互动关系。在三边关系中,充分发挥日本"超级第三者"作用,让其成为中美两国沟通的桥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