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73)
- 2023(16944)
- 2022(14664)
- 2021(13842)
- 2020(11544)
- 2019(25947)
- 2018(25627)
- 2017(48608)
- 2016(26548)
- 2015(29987)
- 2014(29636)
- 2013(28570)
- 2012(26022)
- 2011(23270)
- 2010(23487)
- 2009(21586)
- 2008(20644)
- 2007(18205)
- 2006(15914)
- 2005(13901)
- 学科
- 济(93249)
- 经济(93106)
- 管理(83632)
- 业(76182)
- 企(66429)
- 企业(66429)
- 方法(40604)
- 数学(33895)
- 数学方法(33460)
- 财(28351)
- 中国(27692)
- 农(25487)
- 业经(23975)
- 制(23171)
- 技术(21851)
- 学(20957)
- 理论(19481)
- 地方(18407)
- 务(17812)
- 财务(17741)
- 财务管理(17704)
- 银(17030)
- 银行(16979)
- 贸(16824)
- 贸易(16806)
- 企业财务(16730)
- 农业(16618)
- 和(16324)
- 易(16318)
- 行(16150)
- 机构
- 学院(362206)
- 大学(357794)
- 管理(142259)
- 济(137137)
- 经济(133942)
- 理学(122625)
- 理学院(121247)
- 管理学(119180)
- 管理学院(118497)
- 研究(115815)
- 中国(87095)
- 京(76038)
- 科学(71382)
- 财(67473)
- 所(56821)
- 江(54518)
- 中心(53056)
- 财经(52778)
- 农(52729)
- 业大(51699)
- 研究所(51410)
- 范(47976)
- 经(47866)
- 北京(47762)
- 师范(47554)
- 州(44378)
- 技术(43230)
- 院(43069)
- 经济学(40828)
- 农业(40732)
- 基金
- 项目(247499)
- 科学(195293)
- 研究(187020)
- 基金(176873)
- 家(152832)
- 国家(151493)
- 科学基金(131019)
- 社会(116083)
- 社会科(109769)
- 社会科学(109745)
- 省(99190)
- 基金项目(93881)
- 教育(87916)
- 自然(83801)
- 划(82368)
- 自然科(81836)
- 自然科学(81818)
- 自然科学基金(80330)
- 编号(78325)
- 资助(71185)
- 成果(63911)
- 重点(55416)
- 创(55006)
- 课题(54752)
- 部(53744)
- 发(52222)
- 创新(50609)
- 制(48664)
- 项目编号(48637)
- 国家社会(46857)
- 期刊
- 济(152609)
- 经济(152609)
- 研究(106890)
- 中国(76864)
- 学报(54831)
- 管理(54537)
- 财(53146)
- 教育(52374)
- 科学(50432)
- 农(48017)
- 大学(42432)
- 学学(39466)
- 技术(34557)
- 农业(32856)
- 融(31172)
- 金融(31172)
- 业经(26128)
- 财经(25491)
- 经济研究(23920)
- 经(21818)
- 图书(20592)
- 科技(19297)
- 问题(18895)
- 理论(17605)
- 业(17232)
- 职业(17170)
- 坛(16762)
- 论坛(16762)
- 技术经济(16523)
- 版(16390)
共检索到536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科海 付胜利
目前,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大都囿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范畴,教育效果差强人意,没有真正发挥其"以美育人"的作用,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美育育人机制建设与创新不足。本文基于充分发挥美育的育德作用,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任务,就高职美育育人理念的确立、美育育人推进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创新等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美育 立德树人 育人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费广胜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从“人”“时”“空”对学生进行无缝隙立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内在要求。“三全育人”需要建构体系化协同机制,以整合高校一切人财物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产生协同效应。为此,有必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构建育人主体协同机制、育人过程协调机制和育人环境协同机制。
关键词:
“三全育人” 立德树人 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苓妃 吴伟生
“立德树人”是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发展中也应当围绕着这一教育任务的更好达成进行相应调整。站在教育质量评价的角度看,除了要在日常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考虑到相应教育任务的更好达成外,更加要在教育质量评价层面进行跟进式调整、优化。基于初步观察可以发现,“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中存在着一些具体不足。文章对相应不足予以定位、分析,并就新视角下如何更好优化相应评价机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 教育质量 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胜利 张勃
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内容应兼具训练高超技艺与传递高层文化。文章在总结分析高职美育课程教学现状与环境的基础上,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对高职美育课程的理念革新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挖掘自然美的德育内涵、以人之美与职业美为核心培养精神品质和职业素养、以培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为重点开展艺术美教学、围绕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开展审美实践活动等,实现美育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
关键词:
高职美育课程 立德树人 理念革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海斌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命题。在新时期,如何从思想引领、学习交流、心理疏导、就业导航等方面,高效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辅导员面前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
辅导员 立德树人 大学生 思政工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是办好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中心环节,加强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推动立德树人的基础条件,重视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路径。为此,要着力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新机制,以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立德树人新生态,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立德树人 新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许南
立德树人视角下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是推动高校受资助学生改善生活条件以及顺利完成学业的有效方式,对学生成长发展和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育人工作理念和工作平台建设存在不足,育人工作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升,这也影响了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成长发展。所以,高校需要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提升资助信息化水平,更新育人理念,完善育人评价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资助工作 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满意 唐登蕓
推动立德树人融入教育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需要在深刻把握这一系统工作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应对来自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挑战,以及处理好方法与目标之间错位等具体问题,进而通过更新理念、加快推进教育方法创新、构建高校思政大格局等创新路径,做好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关键词:
新时代 立德树人 教育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莉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目标。在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为迎接时代挑战,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是时不我待的工作任务。本文首先论述了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创新的价值,而后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提出了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创新的策略,以期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 思政工作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德银
立德树人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价值归宿和目标追求。本文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分析了当前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探索了相关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有效路径。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取向剖析了当前高职素质教育在定位、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建议,以期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职业院校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斌 武文
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文章从理论渊源和职业特性两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特殊内涵,并基于高职院校类型化的立德树人困境、使命以及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生成逻辑。在此基础上,从教育主体的双元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和教育方式的实践性三个维度提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构建路径:立足校企协同、侧重工匠精神、践行德技并修。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 类型教育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蓉 衷敬华
高职院校社团指导师资培育创新是改进社团工作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当前高职院校社团指导教师存在师资力量缺乏、思想认识误区、管理制度疏漏等问题。因此,只有坚持启发性教育创新、因材施教教育创新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等原则,提高社团指导教师的服务意识,建立社团指导教师的培训机制,提升社团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才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立德树人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 指导教师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初冬青 孟扬 张明月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高等学校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任务和使命。高校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存在着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本身、家庭社会环境不良影响、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意识欠缺等问题,可通过营造育人氛围、加强师德建设、引导自我教育等途径,健全完善高校领导体制与德育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建立"三全"育人体系、改进考核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以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与长效性。
关键词:
高校 立德树人 实现路径 工作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昭明
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引导和促进立德树人落实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体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规律,反映人民期盼。要着力在社会、家庭和学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落实 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志勇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理论创新。一、用立德树人统率人的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