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32)
- 2023(3049)
- 2022(2390)
- 2021(2478)
- 2020(1827)
- 2019(4165)
- 2018(4323)
- 2017(6234)
- 2016(4660)
- 2015(5228)
- 2014(5432)
- 2013(4618)
- 2012(4313)
- 2011(4038)
- 2010(4311)
- 2009(3551)
- 2008(3417)
- 2007(3207)
- 2006(2983)
- 2005(2868)
- 学科
- 教育(19292)
- 中国(9437)
- 理论(5778)
- 教学(5476)
- 济(5445)
- 经济(5437)
- 学(4839)
- 管理(4693)
- 政治(4058)
- 思想(4030)
- 思想政治(3685)
- 政治教育(3685)
- 治教(3685)
- 德育(3655)
- 业(3523)
- 发(3479)
- 发展(3371)
- 革(3321)
- 展(3247)
- 研究(3221)
- 改革(3133)
- 高等(3011)
- 教育改革(2784)
- 企(2574)
- 企业(2574)
- 学校(2541)
- 学法(2460)
- 教学法(2460)
- 农(2370)
- 生(2357)
- 机构
- 大学(54186)
- 学院(49007)
- 教育(25964)
- 研究(23058)
- 范(18432)
- 师范(18389)
- 师范大学(15423)
- 京(14190)
- 科学(13190)
- 所(11562)
- 职业(11051)
- 中国(10916)
- 济(10691)
- 研究所(10407)
- 技术(10399)
- 北京(10388)
- 经济(10115)
- 教育学(10047)
- 管理(10036)
- 江(9705)
- 中心(9012)
- 院(8970)
- 理学(8091)
- 理学院(7823)
- 职业技术(7548)
- 管理学(7458)
- 州(7401)
- 教育学院(7381)
- 研究院(7379)
- 管理学院(7325)
共检索到92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晓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点,充分强调了其重要性。然而,长期以来道德教育所饱受诟病的,并不是其重要性而是其实效性。本文通过对"立德之内涵"以及"如何立德树人"这两个议题的探讨,尝试对学校教育领域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做出具体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道德教育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清义
“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培养面向和“高技能”的人才类型,决定了职业道德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高职院校应将职业道德教育全面纳入专业教育,既要把立德作为树人的前提,更要把立德作为树人的方法与过程。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提升毕业生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立德与树人有机结合,促进毕业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道德 缺失 原则 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指引教育教学改革。201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时说:"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薇
立德树人作为当前教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着直接影响。现今,我国对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学生开展立德树人养成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并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应当从其产生背景出发,明确教育内涵与要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解决措施,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 课程思政 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立超
微时代的到来,给高职生带来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也给高职生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新媒介为契机,立足实际,剖析微时代高职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索新媒介与高职生道德教育的有效融合。创新道德教育内容和载体,构建多维立体的道德教育格局,强化教育平台建设,是微时代化解高职生道德教育困境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微时代 高职生 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芳 杨群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根本任务。本文对永康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调研,该校通过"向善"教育的行为训练使德育教育的理念落地,努力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规范律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将理想信念与正直自信植根于学生内心,形成自觉自愿行动的动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向善教育 立德树人 路径 成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意味着,高等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必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晓喆
认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要聚焦于导师,但不能将问题的解决仅看成是有关导师的一个"命题作文",也不能看成是有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篇"作业",而必须依循办学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分析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全部因素出发来"破题",这些因素关键在于研究生、导师、学科学位点、体制机制四个方面。提出要培育激发导师的主体意识与个体自觉,必须处理好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的关系,使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回归育人之本,使导师的教育实践回归"教学即德性生活"的初心;还要坚持学科建设工作中教学科研两手抓,学位点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建立健全重心向下、学术为重的校内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体现人才培养地位和德育教化价值的考评机制,以及以立德树人为精神统领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编者按:强国必先强教。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教师承担着光荣而重大的职责和使命。如何将个人理想更好地汇入"中国梦"的洪流中,用"教师梦"助力实现"中国梦"?在第2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本期专门组约6篇文章,请大学教师说说心里话。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翠明 王炳程
从德育到立德树人,高校思政工作的发展体现出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从德育到立德树人,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从"灌输"走向"互动"、从"经验"走向"科学"、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加突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增鎏
思政教学是高校有效实施"立德树人"理念的主要课程,对高校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和职业规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思政教学出现了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单一等现象,学生观念和教育管理也存在问题。如何通过"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思政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综合素质和政治素养,成为当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立德树人”理念 思政教学 创新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金明 陈梦庭
高校思政课教学在高校立德树人事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广泛吸收中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成果,突出顶层设计、协同攻关、统一指导,着力学理支撑、集体备课、教学辅助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探索和队伍建设,以化解难题,务求实效。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课教学 难题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春梅 罗志文 吴薇 申健 杨金铭
在高校教学中强调"立德树人"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内在的需求,可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影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要挖掘资源素材,其次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关键是教师群体,基础是教学中使用的教材。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教育改革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健 巴莹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立脚点。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将价值塑造、理论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形成高校育人方案中不可分割的系统性策略。同济大学是国内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排头兵,近年来,该校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精神,紧密依托学校现有资源优势,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落实。学校将课程思政改革纳入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考核框架中,构建了课程思政制度、组织、经费、师资质量五大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