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7)
2023(11761)
2022(9658)
2021(8930)
2020(7118)
2019(15497)
2018(15479)
2017(28827)
2016(15718)
2015(17449)
2014(17144)
2013(16001)
2012(14496)
2011(13079)
2010(13205)
2009(12391)
2008(11919)
2007(10736)
2006(9758)
2005(8677)
作者
(42242)
(34935)
(34838)
(33214)
(21941)
(16622)
(16174)
(13568)
(13544)
(12585)
(11891)
(11861)
(11151)
(10970)
(10892)
(10811)
(10420)
(10336)
(10320)
(9895)
(8697)
(8554)
(8505)
(8134)
(7907)
(7897)
(7819)
(7716)
(7087)
(7002)
学科
(55798)
经济(55631)
管理(42334)
(34136)
(29781)
企业(29781)
方法(19457)
(18686)
中国(17859)
(16859)
(16367)
银行(16351)
地方(16167)
(15394)
业经(14777)
数学(14600)
数学方法(14368)
(14331)
理论(13286)
(12324)
(11836)
金融(11828)
(11228)
(11073)
(10572)
制度(10570)
农业(10520)
环境(9740)
教育(9492)
地方经济(9219)
机构
学院(203632)
大学(200675)
(74146)
管理(73756)
经济(72068)
研究(69735)
理学(62179)
理学院(61381)
管理学(60062)
管理学院(59684)
中国(57705)
(42891)
科学(42342)
(38386)
(34051)
中心(33487)
(33432)
(33205)
研究所(30567)
(30069)
师范(29747)
财经(29227)
业大(27603)
(27234)
北京(26670)
(26274)
(26238)
农业(25884)
技术(24779)
师范大学(23743)
基金
项目(136512)
科学(107604)
研究(104939)
基金(95881)
(82907)
国家(82182)
科学基金(70715)
社会(66732)
社会科(62098)
社会科学(62077)
(55676)
基金项目(49789)
教育(49726)
(46766)
编号(44862)
自然(43038)
自然科(42009)
自然科学(41996)
自然科学基金(41189)
资助(37772)
成果(37684)
课题(32567)
重点(31400)
(29950)
(29158)
(28616)
(27433)
项目编号(27423)
国家社会(26939)
创新(26705)
期刊
(88801)
经济(88801)
研究(63933)
中国(51306)
教育(33735)
(31796)
(30799)
学报(30558)
(28800)
金融(28800)
科学(28324)
管理(28044)
大学(23446)
学学(21709)
农业(20464)
技术(19062)
业经(15787)
财经(14300)
经济研究(13950)
(12251)
图书(11639)
职业(11398)
问题(10813)
(10507)
(10313)
论坛(10313)
(10293)
(9505)
科技(9152)
理论(8943)
共检索到324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香雪  杨宜勇  
社会保障契约是同一社会中不同的行为主体在协商一致基础上为公民提供风险保护以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而达成的一种社会契约。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社会保障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共治之域,社会保障责任的划分和践行成为“立契约”和“守契约”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契约处于“立契约”的完善阶段,多元主体的社会保障责任划分和践行还存在不清和不当,需要通过“立”与“守”协同的契约治理来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加强法治建设,弘扬契约精神,提升各责任主体践行社会保障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推动相关主体积极依约践责;通过高效合理的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多元责任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保障共同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恒鹏  徐静婷  
本文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马克思"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和安德森"命运共同体"理论为基础,探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当代中国国家共同体构建的重要价值。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以单位制为基础,已不能适应当下经济社会的剧烈转型,亦无法应对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和扁平化变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转型,不仅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中国能否顺利实现经济社会转型,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结合中国国情,本文提出了符合共享发展和国家共同体理念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柏惠  
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本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社会保障事权和支出责任是社保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与我国当前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中的症结一致,社会保障领域存在事权划分不合理、事权与支出责任不适应两方面的问题。为此,根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要将社会保险事权上移,将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权下沉到地方政府。同时,要尽快实现事权的稳定,并将其与财力相匹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柏惠  
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本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社会保障事权和支出责任是社保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与我国当前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中的症结一致,社会保障领域存在事权划分不合理、事权与支出责任不适应两方面的问题。为此,根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要将社会保险事权上移,将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权下沉到地方政府。同时,要尽快实现事权的稳定,并将其与财力相匹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恒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建所至今已走过近90个年头。这期间,经济所始终保持活力及影响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关注中国现实的问题意识。因此而言,不拘泥于黑板经济学、发展根植于中国现实的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将是经济所的长期任务,亦是经济所的优势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经济的迅猛增长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此前因快速发展而掩盖的一些公平问题开始集中暴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恒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建所至今已走过近90个年头。这期间,经济所始终保持活力及影响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关注中国现实的问题意识。因此而言,不拘泥于黑板经济学、发展根植于中国现实的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将是经济所的长期任务,亦是经济所的优势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经济的迅猛增长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此前因快速发展而掩盖的一些公平问题开始集中暴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蔡社文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之间的社会保障事权和支出责任是社会保障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合理划分事权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集权与分权的存在依据,介绍了7个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做法,并在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这些做法对我国社会保障事权划分的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秋华  方杰  黎基钦  王石生  孙建书  
社会保障期权契约制度是针对我国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的现状,根据生育的经济需要的可替代性原理,为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对农村劳动力中自愿不生育或少生育者的未来生活提供必要物质帮助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制度通过政府与农村劳动者订立期权契约的形式来实现。 一、农村人口生育 需要的可替代性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雯翠   毛赢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提升老年群体福利离不开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的协同推进。本文通过构建包含人工智能、老龄化、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支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将税额分配内生化,分析老龄化冲击下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两项职能的关系,并讨论人工智能对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职能协同推进的“政策正外部性”。研究发现,在福利最大化条件下,老龄化加速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提高,环境治理支出比例下降,进而对产出、环境质量与居民福利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人工智能可以在提升经济增长活力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的协同推进,带来产出水平与环境质量齐升。具体来讲,人工智能除了实现资本替代劳动、提升生产效率外,还从动态视角对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的职能履行进行了时序上的重新分配:人工智能发展初期,智能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为大幅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提供了“绿色平台期”;人工智能发展后期,社会保障支出的长期持续增加使政策逐渐放松社会保障职能,加大环境治理支出,这种政策职能的时序重新分配实现了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的协同推进。本文提供了老龄化背景下解决政府多项公共服务职能冲突的新视角,对于政府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发展实现环境治理与社会保障的协同共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韡  徐立青  
实现共同富裕是促进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价值目标,而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行动路径。从社会保险覆盖率、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待遇、社会救助力度五个维度构建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框架,并刻画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将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测度框架,引入GEM和EDM背景差异测度方法,对我国2013—2020年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测度。研究发现:不考虑共同富裕时,我国区域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排名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考虑共同富裕后,研究期内四大地区排名未发生变化,但整体发展水平均有所上升,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上升速度最快;在省份层面,考虑空间生态责任后,79%的省份排名发生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考虑共同富裕的测度方法能降低各省(区、市)之间异质性。依据两种测度结果及变化情况,将全国分为重点扶持区域、适度扶持区域、控制扶持区域,以赋予各地区内省份差异化发展策略。确保在共同富裕视域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补偿机制,提升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设立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开展因地制宜发展模式;优化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方方  
社会保障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需要明确界定各参与主体的责任范围 ,包括政府和民间的责任 ,国家、企业及个人之间的责任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等。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责任不明确已影响到社会保障的有效运行和制度本身的健全与完善。本文在深入分析政府的本质特征、准确定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后 ,建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划分应依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各尽所长、经济效益、动态性、互补性等原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南丹县财政局课题组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关系进一步理顺,奠定了中央财力权威,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未触动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给国家治理带来潜在风险。在影响国家治理建设的各种因素中,社会保障事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合理划分社会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是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及地方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以南丹县社会保障事业为例,剖析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治芬  
社会保障支出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处于空白,多年来地方政府承担了90%多的社会保障支出,其中40%以上依靠中央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事责与财力严重失衡是我国财政体制的突出矛盾。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社会保障事责与财力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和国际经验,对中央与地方社会保障事责进行全面划分,并依此进行财力匹配。为完善财政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保障事责与财力的匹配,促进财政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书亭  周宗顺  
社会保障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划分尚未明晰 ,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和长远发展。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必须依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和分级实施才能得以有效实现。必须按照统一立法和分工负责相结合、政府分级提供不同层次性公共产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和经济效益的原则 ,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责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