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1)
2023(12543)
2022(10562)
2021(9999)
2020(8302)
2019(19071)
2018(19208)
2017(37520)
2016(20626)
2015(23215)
2014(23302)
2013(22846)
2012(20668)
2011(18475)
2010(18431)
2009(16508)
2008(16238)
2007(14120)
2006(12331)
2005(11006)
作者
(58760)
(48516)
(48210)
(46056)
(31300)
(23319)
(21900)
(19115)
(18462)
(17249)
(16641)
(16313)
(15439)
(15385)
(15084)
(14901)
(14619)
(14484)
(13937)
(13931)
(12021)
(11972)
(11751)
(11109)
(10796)
(10775)
(10741)
(10724)
(9688)
(9552)
学科
(81828)
经济(81728)
管理(60658)
(58516)
(49624)
企业(49624)
方法(38307)
数学(32967)
数学方法(32633)
(22138)
(21748)
中国(21393)
业经(19088)
(18671)
贸易(18663)
(18234)
(17732)
地方(16212)
(15033)
(14995)
财务(14961)
财务管理(14942)
农业(14627)
企业财务(14265)
理论(13655)
(12870)
技术(12658)
环境(11762)
(11719)
银行(11678)
机构
大学(292501)
学院(289234)
管理(117944)
(113924)
经济(111518)
理学(102908)
理学院(101801)
管理学(100102)
管理学院(99578)
研究(94156)
中国(68869)
(62107)
科学(58514)
(52027)
(47002)
(45274)
业大(43382)
研究所(42914)
财经(42569)
中心(42171)
(41144)
北京(39062)
(38797)
(38005)
师范(37628)
农业(35468)
(34201)
经济学(33907)
(33601)
财经大学(31963)
基金
项目(201052)
科学(158373)
研究(147222)
基金(146762)
(127406)
国家(126340)
科学基金(109191)
社会(92163)
社会科(87291)
社会科学(87268)
基金项目(78532)
(77217)
自然(71891)
自然科(70257)
自然科学(70242)
自然科学基金(68999)
教育(67367)
(65385)
资助(60518)
编号(60486)
成果(48709)
(44619)
重点(44354)
(41865)
(41476)
课题(40592)
创新(38598)
科研(38517)
教育部(38419)
大学(37774)
期刊
(120920)
经济(120920)
研究(84264)
中国(50115)
学报(45856)
管理(42521)
科学(41809)
(41125)
(39366)
大学(34816)
学学(32602)
教育(31921)
农业(28734)
(24247)
金融(24247)
技术(23754)
财经(20493)
业经(20015)
经济研究(19084)
(17288)
问题(16738)
图书(16067)
理论(15062)
(14619)
实践(13936)
(13936)
科技(13793)
技术经济(13488)
现代(13369)
(13131)
共检索到413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婷  
2009年6月的新股询价机制改革以后,新股发行正式取消了询价的"窗口指导"。文章以2009年政府对新股发行的"窗口指导"改革为背景,选取改革前后在我国A股中小企业板上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边界模型,对"窗口指导"淡化前后新股发行定价中的折价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改革以前新股折价行为显著存在,且折价程度不容小视,新股故意折价是IPO高抑价的来源之一;而2009年改革后新股折价行为消失,IPO抑价几乎完全来源于二级市场对其估值过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靳云汇,杨文  
Through the cross section analysis of the first day transnormal yields of newly issuing shares in Shanghai Stock Market,the paper tests the applicability in China of the theory of the transcendental uncertain hypothesis of rebating newly issuing shares,the credit standing hypothesis of investment banks,the signal hypothesis and the market atmosphere hypothesis respectively.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俊飚  刘明  王志诚  
本文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价的影响,探讨机构投资者是否可以减少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减少投资者的信息处理成本,从而降低增发折价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庭栋  
本文探讨新上市公司是否由于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其新股折价幅度较大。同时探讨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时,上市后高管持股比例是否会增加。结果发现,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新上市公司,其新股折价幅度较大。以上市后一年为计算期间,则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大时,新股长期性折价幅度也越大,但不显著。一般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时,新股上市折价幅度也较大。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公司,其管理层可能隐瞒了不好信息,上市后高管持股比例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反而降低了。这说明,会计性信息不对称是公司上市时形成新股折价幅度与管理层内部交易的原因之一。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鑫  沈艺峰  
对于我国新股初始收益率过高的现象,很多学者仅从供求关系或对发行市盈率的人为管制的层面来看待这一问题,而较少从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中各个参与者(发行企业、承销商、以及投资者)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来看待和解释这一现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沈哲  陈泓菲  刘小泉  
理论分析认为,风险资本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新股折价,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外经验证据的广泛支持。但令人意外的是,国内实证研究发现,有风险资本支持的中国新股折价反而更高。本文为国内外实证研究在这方面的不同发现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我国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不能很好地度量新股折价程度;二是风险资本对新股的选择性投资可能导致估计偏差未能得到充分调整。通过分析2005-2011年上市的912个中国询价制新股,本文发现,虽然有风险资本支持的新股首日收益率比没有风险资本支持的高31%,但当采用新股的发行市盈率相对同行业市盈率中位数的差异来定义新股折价程度时,有风险资本支持的新股折价程度比没有风险资本支持的低7%。我们还发现,当采用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工具变量对风险资本自选择问题进行调整后,有风险资本支持的新股折价比没有风险资本支持的低13%-52%。这些发现均印证了以上两种解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严绍兵  
对于中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企业价值水平在理论上至少应包括四个层次,即流动性控股股权、非流动性控股股权、流动性少数股权及非流动性少数股权。通过对法人股协议转让的实证研究,法人股的流动性折价平均值为81.43%,而且上市年限、流通股性质、股权控制程度、股权转让排名、总价款、转让股权数量、股东权益、股权集中度、法人股比例和净利润率对流动性折价具有重要的影响。这项研究对我国兼并、收购和股权转让过程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定价以及非上市公司股权定价均会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姜大广  何小锋  
股票市场首次公开发行折价问题被认为是股票IPO异象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关于此现象研究的理论层出不穷,但始终没有定论,这已经成为困扰金融学家的一个谜题。而中国的IPO折价幅度更是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分析,从信息不完全的角度出发,通过简化的分离均衡模型,对IPO折价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自身情况进行讨论,认为IPO折价是高质量发行人向投资者发送的信号,并通过后续发行弥补损失,在一定条件下是其最优选择,从而使高质量的股票发行人与低质量的股票发行人相分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洪昀  
本文对配售给战略投资者或其他法人的新股在解除持股锁定日前后的股价与成交量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上网定价与网下配售相结合方式发行的股票 ,在解除锁定日成交量会剧增 ,股价也随之有一定程度下跌。这表明在很多网下获得配售的投资者在持股锁定被解除时会选择抛出股票 ,这与新股上市初期的情形十分类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哲  乔晶  孙文韬  
文章以市场需求不确定前提和一个两阶段供需系统为背景,探讨了在批发以及零售价格为常数的情况下,两种不同的回购契约方式中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供应商的回购价格(比例),以及外部条件变化对上述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这两种方式的优劣,为对企业有重要作用的供应链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力  李广子  周铭山  
关于增发新股折价原因的解释有多种,本文的研究表明,股东利益冲突是造成中国新股增发折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利用1999—2008年上市公司所有公开增发样本,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开市场增发公告价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剔除投资者情绪影响之后,公开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趋于不显著,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不同类型股东之间的利益更加趋近,从而支持了刘力等基于二元股权结构对中国市场上公开增发公告负价格效应的解释,也从公司财务层面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在统一不同股东利益方面的效果。本文还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涨,公开增发公告价格效应为负的程度倾向于越大,越低迷则越小,说明投资者情绪对经典的公司财务结...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忠雪  朱荣林  王宁  
本文利用我国最新的上市公司资料,在得出我国上市多元化公司存在折价的基础上,从股权结构的角度来验证了代理问题和公司多元化折价的关系。我们发现,国有股权与公司多元化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法人股与多元化程度呈倒U形曲线关系,流通股与多元化程度呈正比例关系;股权集中度、机构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与多元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代理问题在有效解释公司多元化程度的同时,也有效地解释了公司多元化折价的产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善勇  
本文认为正确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促进辖区经济金融健康发展,是基层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但经过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项手段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已被严重弱化,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稳健、扎实地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发挥"窗口指导"的作用,积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成为基层人民银行需要认真关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炎林  
封闭型基金折价交易现象是现代金融理论中的一个异象。虽然现代金融理论发展了各种理论来解释该异象,但这些解释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需发展新的理论来解释该异象。行为金融学利用噪声交易者会影响资产价格的观点能对该异象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