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7)
- 2023(10462)
- 2022(8384)
- 2021(7755)
- 2020(6302)
- 2019(14632)
- 2018(14079)
- 2017(26675)
- 2016(14157)
- 2015(15755)
- 2014(15321)
- 2013(15168)
- 2012(13912)
- 2011(12765)
- 2010(12660)
- 2009(11780)
- 2008(11686)
- 2007(10125)
- 2006(9351)
- 2005(8942)
- 学科
- 济(69575)
- 经济(69514)
- 管理(35076)
- 业(34348)
- 方法(27191)
- 企(26016)
- 企业(26016)
- 数学(23385)
- 数学方法(23180)
- 中国(22918)
- 农(18524)
- 业经(15129)
- 学(14139)
- 财(13908)
- 贸(13619)
- 贸易(13608)
- 易(13249)
- 制(12819)
- 地方(12285)
- 农业(12166)
- 融(10605)
- 金融(10604)
- 银(10603)
- 银行(10586)
- 发(10319)
- 行(10296)
- 体(10195)
- 产业(10139)
- 理论(9826)
- 环境(9133)
- 机构
- 大学(210650)
- 学院(204866)
- 济(98169)
- 经济(96620)
- 研究(80521)
- 管理(74003)
- 理学(63618)
- 理学院(62821)
- 中国(61840)
- 管理学(61755)
- 管理学院(61385)
- 京(46416)
- 科学(45460)
- 财(43303)
- 所(40005)
- 研究所(36435)
- 财经(34798)
- 中心(34146)
- 经济学(33373)
- 农(32626)
- 经(32015)
- 经济学院(29942)
- 北京(29912)
- 江(29303)
- 院(29122)
- 范(28674)
- 师范(28432)
- 业大(26993)
- 财经大学(26080)
- 农业(25293)
- 基金
- 项目(135857)
- 科学(109523)
- 基金(103534)
- 研究(99571)
- 家(91597)
- 国家(90972)
- 科学基金(77467)
- 社会(68416)
- 社会科(65143)
- 社会科学(65130)
- 基金项目(53398)
- 省(47781)
- 自然(47282)
- 自然科(46286)
- 自然科学(46273)
- 自然科学基金(45488)
- 教育(44961)
- 划(42022)
- 资助(41880)
- 编号(37098)
- 部(32145)
- 重点(31621)
- 国家社会(31062)
- 成果(30913)
- 发(30237)
- 中国(29068)
- 教育部(27955)
- 创(27733)
- 课题(26292)
- 创新(26167)
共检索到317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力
空间生产理论通过将空间对象化以及揭示空间的多重属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来解释中国的发展。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发展出一个解释当代中国空间的"结构化"的理论框架。将中国的空间生产解释为"中央政府(权力结构)—地方政府—工具性空间(革命性空间)"三元辩证的结构化的过程。一般资本通过这一"空间结构化"的过程作用于既有的空间上,它叠加、修改着既有的空间,从而构成了当代中国空间演进的一般过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振霞 闫冰倩 王朝阳 张昊
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走势出现了明显、持续的分化,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本文基于多生产阶段的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为CPI和PPI走势分化提供了结构性的理论解释,即在制造业生产率明显高于服务业的情况下,人口红利消失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由此带来的CPI上涨的幅度高于PPI上涨幅度。这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国CPI与PPI分化的时点。CPI中服务业占比不断上升,进一步推动了二者之间的分化甚至背离。CPI与PPI走势的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规律性特征,也得到国际数据的初步验证。宏观价格调控的思路和政策应作出调整,以适应CPI与PPI走势分化的常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权
"就事论事"的政治信任指的是公众在某个具体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对于政府(系统)的信任态度,其形成与变化遵循一套与"泛泛而论"的政治信任不尽相同的因果逻辑。作为一种以中央高层领导的人格信任为基准的制度信任,它的形成与变化随事件发展同步发生,分别与公众根据过往记忆的判断与对政府立场的理性计算,以及公众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对政府行为预期的不确定性息息相关。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林小英
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二十多年来的演变脉络的简要描述,认为在这种上下回应的政策变迁类型中,存在政策系统对政策对象的制约及政策对象进行反制约的模式,进而通过对政策对象与政策部门的互动过程的分析,探索出中国教育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政策部门的自由裁量权、政策规范的可变通性和政策资源的可交换性是政策对象得以发现争利用策略空间的实现途径。如果将策略空间放到长时段的、不断循环的政策过程之中来考察,那么策略空间则是中国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力。最后,笔者将“教育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解释框架放到西方两种政策变革的模式之中进行检讨,分析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
关键词:
策略空间 政策过程 政策变迁 框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洪彬
公共图书馆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为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奠定根基。公共图书馆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有其特殊的运作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为推进中国政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当前依旧还存在许多困境,在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力度,完善治理机制,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公共图书馆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曲海慧 冯珺
在创新经济的背景下,传统的分工结构和稳健雇佣形式正在让位于一个前所未见的灵活劳动力市场。以人力资本结构创造超额劳动供给为着眼点建立理论模型,能够解释创新经济的涌现如何改变传统的分工形态,即信息不对称在创新经济条件下,通过分工深化和平台型经济,导致交易费用的变化过程。结论表明,具有高人力资本结构特征的劳动者,即意味着其在创新经济情境下,能够面临愈加灵活的分工选择——可以选择更加灵活地将自身劳动力配置于传统部门,或创新经济部门,而具有相对低人力资本结构特征的劳动者,面临的分工约束则与此相反。就业结构的变化最终取决于分工外溢效应和分工挤出效应共同作用的净结果。面对创新经济带来的分工变革,应当通过正规教育和信息素质培育实现人力资本结构改善,以此挖掘分工在提升经济效率方面的作用潜力。
关键词:
创新经济 人力资本结构 分工 就业市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峰
本文在汲取了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系统思维对农地可持续利用、经营模式和农地产权的内在关系及其创新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构建了一个有别于大多数研究者自上而下或者将政府、农地产权视作前提的全新理论框架,并对农地可持续利用、经营模式、农地产权及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尝试做出变量解释。
关键词:
农村经营模式 农地产权 农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卿志琼 陈国富
行为经济学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新古典理性人假设的行为模式。行为经济学基于实验和经验的证据虽然解释了许多复杂的人类行为 ,但其结构零散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提升。论文试图在心智成本范式的框架下把新古典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统一起来。
关键词:
心智成本 有限理性 行为经济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馨
在全面二孩生育新政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庭特别是双职工家庭面临着低龄儿童照顾时间上的困境。回顾建国以来的儿童早期照顾模式,从建国初期至今经历了规模式兴建单位托儿所、家庭照料,再到当下市场化托育服务机构三种不同的社会空间组织模式。本文尝试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阐释儿童早期照料模式的变迁,以空间解读时间,以揭示0-3岁儿童照顾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社会空间结构变迁而变迁的内在逻辑。城市化进程不仅导致了居住分异,也造成了原本属于公共资源的教育资源的分层与教育空间的资本化趋势;社会转型期在不同利益主体的权力影响下,儿童早期照顾公共空间在这种空间变迁过程中被挤出了公共服务空间的范畴,当下儿童照顾与科学育儿、精细化照顾观念的联盟,使空间资本化在城市化过程中进一步催化了居住的空间分异与社会分层,并且再生产了基础教育空间的不平等。
关键词:
城市化 居住分异 教育空间生产 儿童照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可斌
公司财务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多元化经营能否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已有的多元化经营理论认为多元化会直接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但也能使企业面临风险减少。但这一理论在解释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时存在着明显悖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个结合中国企业改革政治环境背景与治理结构环境背景、充分考虑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因素的基于政治经济学的企业多元化理论框架,借此较好地解释中国企业的多元化行为。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在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中,政府偏好变迁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选择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决定性因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毓峰 胡雯
在全球化和地方化交相互动的当今,空间组织问题更加凸显出其时代重要性。文章认为,对于空间组织经济学分析而言,除了新经济地理学这一重要理论视角之外,劳动空间分工也理应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文章结合分工经济思想和空间组织思想,初步构建了劳动空间分工的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并指出其独特的方法论特征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本文着重对20世纪40~90年代所有制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背景下农民的婚姻家庭变动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按照本研究,土改以后婚姻年龄由民间确立变为政府硬性约束,在集体组织网络之中,早婚行为被有效地抑制;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使传统家长权力失去发挥的基础,核心家庭由私有制时代的简单多数变为绝对多数;集体经济尽管没有消除贫困,但却将饥荒降低到历史上的最低程度,农民家庭人口的生存能力得以提高,人口的迅速增长与这种制度环境有密切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戈 储小平
本文根据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提供了一个解释中国现代报业发展变迁的“两阶段论”基本理论框架,第一阶段即政府主导、以经营分配环节为制度变迁突破口的“财政成本拉动型”的强制性企业化;第二阶段是指报社主导、政府规制、以采编运作环节为制度变迁突破口的“市场利益推动型”诱致性市场化。本文暗示了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未来中国报业必然要在政治-经济的双重角力下渐进式前行,相比于国有企业等经济制度的变革而言更为曲折与反复,但是报业的产权市场化进程对中国报业未来的发展影响可能较之政治因素的影响更为深远。
关键词:
中国报业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生延超
从共生学的角度而言,技术联盟是一个利益共生体,也包括共生学的三要素,共生单元是联盟企业,共生模式是联盟的合作和运作模式,共生环境是联盟所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因此,从共生学的角度出发考虑中国目前技术联盟共生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它显得非常有意义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一花 张芳洁 亓艳萍
地方债规模增长是引发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方面。治理地方债规模的过快增长需要从理论和实证上识别其形成机制。本文首次从地方财政能力的视角建立了解释地方债规模增长的理论框架,克服了以往研究集中于需求方面的局限。本文研究发现,财政能力对地方债务规模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东部地区而言更是如此;对于中西部地区,财政收支缺口的压力对债务规模增长不可小觑。对地方债规模增长成因的解释,意味着政策导向应立足于策略性调整财政分配关系,并从地方债管理的角度,建立可靠的偿债机制和制度法律约束。
关键词:
地方债 财政能力 财政赤字 预算软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