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6)
2023(7940)
2022(6014)
2021(5427)
2020(4327)
2019(9489)
2018(9345)
2017(18389)
2016(10074)
2015(10964)
2014(11041)
2013(10360)
2012(9303)
2011(8330)
2010(8586)
2009(7980)
2008(7752)
2007(7005)
2006(6658)
2005(6084)
作者
(27701)
(23177)
(22985)
(22202)
(14998)
(10945)
(10464)
(8946)
(8845)
(8418)
(7905)
(7621)
(7583)
(7364)
(7359)
(7323)
(6900)
(6747)
(6729)
(6698)
(5786)
(5720)
(5580)
(5418)
(5325)
(5272)
(5084)
(5061)
(4647)
(4579)
学科
(40039)
经济(39990)
管理(27473)
(26586)
(19815)
企业(19815)
中国(15813)
(14904)
方法(12067)
地方(10887)
数学(10540)
业经(10399)
数学方法(10345)
(10040)
农业(9732)
(9370)
(8349)
(7492)
(7318)
贸易(7313)
(7069)
(7061)
(6861)
银行(6854)
及其(6727)
(6607)
政策(6270)
(6216)
金融(6214)
环境(6181)
机构
学院(139346)
大学(137464)
(59571)
经济(58111)
管理(51896)
研究(51138)
理学(43924)
理学院(43379)
管理学(42560)
管理学院(42300)
中国(38677)
(29492)
科学(29405)
(28734)
(25437)
中心(23316)
(23064)
研究所(22668)
(22052)
财经(21836)
(20235)
师范(20100)
(19829)
(18737)
北京(18513)
业大(18287)
经济学(18262)
(17829)
农业(16915)
经济学院(16345)
基金
项目(90703)
科学(72979)
研究(68502)
基金(66389)
(57364)
国家(56890)
科学基金(49424)
社会(45037)
社会科(42734)
社会科学(42728)
(34968)
基金项目(34291)
教育(30921)
自然(30747)
自然科(30074)
自然科学(30067)
(29553)
自然科学基金(29507)
编号(28342)
资助(26335)
成果(23654)
(20649)
重点(20373)
课题(20215)
(19722)
国家社会(18898)
(18271)
(17402)
发展(17156)
创新(17122)
期刊
(71381)
经济(71381)
研究(46765)
中国(29652)
(21930)
(20306)
管理(19860)
科学(18945)
学报(17538)
(16428)
金融(16428)
教育(16029)
农业(14656)
大学(13968)
学学(13063)
业经(12282)
技术(11549)
经济研究(11360)
财经(10367)
问题(9744)
(8975)
(7734)
现代(7611)
(7221)
国际(6945)
(6919)
世界(6352)
技术经济(6306)
图书(6225)
统计(6203)
共检索到218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陶然  曹广忠  
破解我国目前"空间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其突破口是土地征用体制的市场化,同时引入土地增值税和财产税来充实地方税基,从而为农村流动人口提供与"户口"相关的基本福利。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和户籍制度的联动改革,是解决我国高速发展过程中"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问题的有效政策组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任英健   杨建新   张重   赵梓伯   王警若   王英格   龚健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县域在过去20年中,城镇人口和城镇土地在总量与增量上的空间配置差异,探讨形成不同人地匹配关系类型的县域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推进人地协调发展的县域城镇化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采用空间匹配评价模型,分析中国1 871个县域的城镇人口和城镇土地,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总量以及2000—2010年、2010—2020年的增量匹配关系与动态变化,进而将全国县域划分为不同类型,利用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探究形成各类型县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1)2000—2020年中国县域城镇人口和城镇土地在总量与增量上的空间匹配度等级均呈现下降趋势。南方地区城镇人口比例高于北方,而北方地区城镇土地比例高于南方。总体上全国县域城镇土地扩张速度快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2)根据城镇人口和城镇土地的匹配关系可以将全国县域划分为8个类型。南方地区的县域以人口增长为主,而北方地区的县域以土地增长为主。(3)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不同类型县域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主要推动了以人口增长为主的县域类型形成,而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则主要促进形成了以土地增长为主的县域类型。研究结论:2000—2020年全国县域总体上表现出南方“人多地少”,北方“人少地多”的局面。以人口增长为主的县域需加强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同时改进落户政策并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而以土地增长为主的县域需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并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特色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温来成  张偲  
在城镇化发展战略中,政府对城镇房地产业的性质认识、界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房地产业的公共性。现阶段,应明确我国公共住房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建立与公共住房制度相配套的住房公共政策体系,增强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整合公共住房种类,充分发挥公共住房政策的社会功能。我国公共住房及其财税政策目标,应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应建立第三方独立机构核查机制,提高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度,建立公共住房制度和政策效果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尊国  王耀中  尹国君  
中国地区及城乡收入差距随城镇化率提高反而扩大的现象,可能与人口和土地制度影响了庞大的转移劳动力人群消费和流动偏好有关。此外,落后地区不可贸易服务业部门就业比重正逐渐扩大,但是该部门因其产品非贸易性质难以获得与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相同程度的提高,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增加直接转变成非贸易品价格下降,从而城镇化对经济收敛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首次构建农业、可贸易、不可贸易及劳动力资源四部门均衡模型,讨论由恩格尔消费周期收入效应和相对生产率替代效应驱动落后地区结构转型现象,并通过劳动力跨部门匹配均衡和实验经济学模拟方法发现:(1)城镇化率与制造业(或可贸易服务业)比重是否相关是有条件的,只要初始可贸易部门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少贤  
文章基于281个中国地级市2015—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均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本匹配在新型城镇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新型城镇化建设可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匹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不同地区与不同规模的城市,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为此,应加速推进人力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采取多元措施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台差异化人力资本匹配措施,进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立勋  姜增明  
在阐述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理论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2003-2011年的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的匹配协调性进行了测度,并分析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匹配协调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略高于西部地区;就全国及中部地区而言,这种匹配协调性对经济效率并无显著影响,但对东、西部地区影响却很显著,呈现出对东部地区的正向作用及西部地区的负向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少贤  
文章基于281个中国地级市2015—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均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本匹配在新型城镇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新型城镇化建设可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匹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不同地区与不同规模的城市,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为此,应加速推进人力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采取多元措施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台差异化人力资本匹配措施,进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蕾  谢勇  李放  
农民工城镇化的实现至少要求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城镇化意愿,二是具有城镇化能力。而城镇化实现的路径应当是分层的。本文在研究这一路径时,采用了意愿与预期匹配这一较为新颖的方式,分析各种城镇化意愿的预期实现率。研究发现,农民工城镇化呈现出强意愿和低预期的对立,且城镇化层次越高,实现预期越低。对农民工在不同层级城镇的生活消费能力、住房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比较结果表明,过高的城镇化成本所导致的低城镇化能力是城镇化预期较低的根本原因,也是未来农民工城镇化的最大阻力。这一结论对指导中国农民工分层有序地实现城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心怡  梁祎玲  
运用2006-2015年中国中部六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倍差法,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施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通过对样本进一步分组,分别探讨在不同经济和人口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政策效果。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政策对城乡一体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人口规模较大的地区,或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区,新型城镇化政策的促进作用将更为有效。因此,加大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业自身发展动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有选择地进行转移性支持,对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相伟  
城镇化包含了人口集聚、土地利用变化、产业升级、空间流动等过程,表现为人口城镇化、土地(空间)城镇化等多种形式。人口城镇化是从"人"的视角实现城镇化,内涵是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中,以及与此相伴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的空间集中是基础,生产方式、生活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坤  严伟  
《空间城镇化》核心观点:要从根本上扭转土地出让的非市场化操作局面。就必须首先实现土地征用市场化。或者说建立农地转工、商业等非农用地过程中农民与包括城市政府、开发商在内的用地者之间直接协商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荣慧芳  方斌  
研究目的:以2005—2014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测算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环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地区差异显著,生态环境质量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呈下滑趋势,"凸""凹"相致,逆向明显;(2)城镇化重心与生态环境重心在东西方向的偏移幅度明显大于南北方向的偏移幅度;(3)城镇化重心、生态环境重心均向西南偏移,但前者的变化过程较后者更为明显;(4)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荣慧芳  方斌  
研究目的:以2005—2014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测算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环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地区差异显著,生态环境质量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呈下滑趋势,"凸""凹"相致,逆向明显;(2)城镇化重心与生态环境重心在东西方向的偏移幅度明显大于南北方向的偏移幅度;(3)城镇化重心、生态环境重心均向西南偏移,但前者的变化过程较后者更为明显;(4)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演化轨迹均呈M型,但整体匹配性较差,匹配年份仅占22.22%,平均匹配度仅为-0.1605。研究结论:2005—2014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状态整体处于较不匹配状态,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坚持集约、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未来安徽省城镇化演进中破解环境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登强  王欢欢  
新型城镇化,旨在强调人本管理,城镇化的核心突出以"人"为上。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着重从人口城镇化进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三个方向的发展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不均衡,城乡二元制阻碍人口城镇化;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固定,难以从根本上进行转变;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向农村地区推广城市文明的进程难以完成。通过完善政策机制保障农民利益;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和农村环境,创造吸引新生一代回乡发展的大环境;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提高农村人口对城市文明的接受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耀春  
我国的城乡差距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农民收入由于消费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城镇化水平低 ,城乡结构不合理 ,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今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二、三产业以两倍于第一产业的速度增长 ,农业部门份额将进一步大幅度下降 ,到 2 0 15年农业部门份额将下降到约为目前的一半。因此 ,加快推进城镇化 ,对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动我国城镇化宜从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入手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推进不同类型城镇的协调发展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福利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