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9)
- 2023(7875)
- 2022(6607)
- 2021(6036)
- 2020(4739)
- 2019(10252)
- 2018(9953)
- 2017(18918)
- 2016(9904)
- 2015(10590)
- 2014(9686)
- 2013(9183)
- 2012(8040)
- 2011(7118)
- 2010(7175)
- 2009(6613)
- 2008(5966)
- 2007(4840)
- 2006(4156)
- 2005(3367)
- 学科
- 济(35102)
- 经济(35062)
- 管理(25798)
- 业(20508)
- 企(16457)
- 企业(16457)
- 中国(13808)
- 方法(11719)
- 数学(9864)
- 数学方法(9736)
- 农(9579)
- 地方(9481)
- 财(9355)
- 学(8455)
- 业经(8098)
- 环境(6892)
- 城市(6818)
- 农业(6280)
- 理论(6102)
- 制(6057)
- 贸(5973)
- 贸易(5970)
- 易(5705)
- 发(5579)
- 和(5192)
- 划(4975)
- 城市经济(4954)
- 务(4822)
- 财务(4813)
- 银(4810)
- 机构
- 学院(127460)
- 大学(125430)
- 济(48541)
- 管理(47850)
- 经济(47279)
- 研究(42839)
- 理学(41681)
- 理学院(41075)
- 管理学(40272)
- 管理学院(40021)
- 中国(30488)
- 科学(27103)
- 京(25808)
- 财(23321)
- 中心(20015)
- 所(19895)
- 范(19557)
- 师范(19414)
- 财经(18748)
- 江(18242)
- 研究所(18237)
- 经(17143)
- 业大(16852)
- 农(16756)
- 院(16694)
- 师范大学(15977)
- 经济学(15626)
- 北京(15237)
- 州(15072)
- 经济学院(14195)
- 基金
- 项目(94072)
- 科学(76133)
- 基金(69699)
- 研究(69086)
- 家(61086)
- 国家(60645)
- 科学基金(53111)
- 社会(46151)
- 社会科(43808)
- 社会科学(43800)
- 基金项目(37873)
- 省(36347)
- 自然(33837)
- 自然科(33118)
- 自然科学(33112)
- 自然科学基金(32459)
- 划(31272)
- 教育(30860)
- 编号(28216)
- 资助(25543)
- 成果(21744)
- 重点(21553)
- 发(20974)
- 创(19922)
- 部(19812)
- 国家社会(19794)
- 课题(18931)
- 创新(18589)
- 科研(17912)
- 制(17642)
共检索到177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一名
在西方,公共空间出现以来便经历着不断的变化。早期西方公共空间主要作为特权阶级开展“政治性”活动的场所。到了工业时代初期,传统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开始形成。而1970年代末以来,由于新自由主义和资本全球化的兴起,政府在公共空间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弱化。这些趋势造成了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特征的变化。文章讨论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特征的发展和转变,在此基础上透过大卫·哈维构建的“空间修复”理论视角,分析资本在城市空间中的扩张和固定过程对当代西方城市公共空间所产生的影响,并归纳出当代西方公共空间公共性所表现出的模糊性、复杂性和相对性特征,为我国转型期的公共空间治理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现强 王超
公共性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城市公共空间积极社会意义的发挥实际就是公共空间公共性表达的过程。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迅猛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受到总量和结构性的供给不足、发展思路异化、公共功能弱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阻碍,致使体现公共性的空间作用机制无法有效地发挥,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缺失。因此有必要从树立正确的空间发展理念、促进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构建有效的作用机制、扩大公众的公共交往活动、推进科学的规划建设等方面系统地重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以完善的公共空间功能推动整个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城市 公共空间 公共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立新 周春山
"公共空间"概念既反映了西方政治价值观的变迁,也映射了城市空间功能的历史巨变和城市文化内涵的转变。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问题贯穿了西方社会空间哲学和社会发展史观的一系列核心价值领域。本文系统回顾了西方政治哲学和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于公共空间价值问题的认知与思考,并结合对当代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变迁的分析,提出了公共空间的价值危机问题和在"社区"组织框架内重建公共空间的地方文化价值的可能性。
关键词:
公共空间 价值 社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窦银娣 李萍萍 李伯华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解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修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对传统村落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了文本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等,结合了图式语言理论,以坪坦村为例构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图式语言体系,对公共空间特征进行解构,提出景观修复策略。研究表明:1)以图式语言理论为基础,构建坪坦村公共空间图式语言体系。通过解构分析坪坦村公共空间构成要素得出了75种图式语汇,解构公共空间秩序法则得出了相邻、相交等词法与秩序性、时间性和本土性等句法,解构公共空间生长环境得出了自然、社会和文化语境。2)坪坦村公共空间表现出特征极为突出的侗族特色:公共空间布局中自然环境与传统建筑情景交融;生产、生活与精神公共空间场所互动共生;公共空间节点多维嵌套,层次丰富。3)图式语言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修复路径:按“字—词—词组”层层递进织补空间元素;按“时间—空间—情感”循序渐进构建空间秩序;按“完善—修缮—重构”滚动式表达空间意境。研究通过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图式解析和特征解构,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修复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伟轩 徐岩 朱喜钢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更新改造,滨水空间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得到人们公认,尤其是滨水空间的经济价值受到各方利益主体的追逐。在滨水空间的开发与再生产过程中,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滨水空间公共性界定与保护存在空白,导致我国城市滨水空间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断被私有化的危险。通过对南京滨水公共空间现状的反思,认为滨水空间生产应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三者的平衡,而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需要相应的立法保护与政策支持。因此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滨水空间管制措施,保障滨水空间全民所有,发掘滨水公共空间的最大综合价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旭 万艳华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认知城市、理解城市文化的重要媒介,它可以满足人物质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需要。根据公共空间关注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不关注人、仅关注物质性、同时关注物质性和社会性三种类型。本文将古希腊至今的城市公共空间根据其服务对象划分为七个时期,分别是公民的空间、贵族的空间、神权的空间、君权的空间、前市民的空间、资本的空间、市民的空间,并分析各时期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和相应的背景,认为权利分散、社会公正是实现城市公共空间人文主义回归的关键,同时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性需要良好的物质性作为基础。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人文主义 公平 社会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祚 谭术魁
城市湖泊滨湖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城市湖泊的开放性和可进入性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结合相关湖泊保护控制指标和实地调研成果,以拥有丰富湖泊景观和漫长滨湖岸线的武汉市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城市中心城区典型湖泊,分析了湖泊开敞程度现状和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规划管理的缺失和盲目的房地产开发严重影响了湖泊保护和滨湖空间的开放性,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相关问题的反思和总结提出,滨湖空间利用必须坚持公共性原则、空间正义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协调湖与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城市滨湖空间 公共物品 开放性 武汉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志刚 蔡思敏
近年来,广场舞红遍大江南北。与此同时,由广场舞引发的居民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层出不穷。在分析了广场舞何以兴起、何以引发居民间矛盾与冲突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广场舞的建议:在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中,须对城市公共空间、社区公共空间的正义性给予足够的关注,须对社区居民对公共空间公平性的诉求给予重视。如此,不仅可以缓解由广场舞引发的居民间的矛盾与冲突,而且还会使广场舞成为社区居民互动的良好方式之一。
关键词:
社区 广场舞 公共性 公共空间 集体消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诚 刘祖云
公共性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未来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方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体现在可达性高的公共场所、合作参与的集体行动、多元包容的空间理念、混杂复合的社会功能和公益共享的价值追求等五个方面。但处于转型期的乡村,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面临着可达性不足、公共参与的缺失、空间发展理念的迷失、社会功能的弱化以及公共议题的失语等公共性困境,给社会整合和乡村治理带来负面影响。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共建、共治、共享三个方面共同推进,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阳 吕庆华
应用文献归纳和整合对比等方法,从公共空间的定义与特征以及创意城市的含义和形成要素入手,在回顾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了公共空间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以构建创意城市为目的,认为应该丰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社会影响力,重视细节,更开放更具宽容性以及充分发挥应有的经济服务作用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把握。
关键词:
西方城市 公共空间 创意城市 营造 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苗红培 陈颖
古城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公共性。古城保护理应在政府主导下,形成古城保护各行为主体的合作治理模式,关照各方利益。我国古城保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保护的基本法律体系,构建了古城保护的基本制度,但古城保护对古城公共性的考虑不足。在公共性缺失背景下,被动保护和建设性破坏并存,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强逻辑主导着古城保护进程,公众参与缺失。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须在公共性指引下,协调古城保护和发展,合理定位古城价值和古城保护目标,并最终落实到古城保护规划的完善、古城保护博弈平台的搭建及古城保护机制的构建上。
关键词:
公共性 古城 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更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资明贵 袁祖社
<正>公共性是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的基础范畴,是一个历时态与共时态并存的“复合”概念。当今社会,频繁使用公共性叙事与关注公共性议题,表明“公共性”已然产生了“问题”,并成为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2))。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曾莉娜 丁欣雨
关于如何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学者把优先权交给平等,有学者把优先权交给效率,有学者为了平衡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做了一个妥协,还有些学者认为政府管公平、市场管效率。无论怎样,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动态平衡,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政策体系。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公共政策公共性 政策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政策性金融的公共性是政策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在非排他、非利益诱导机制安排下提供具有特定选择对象的金融服务以实现其最高宗旨——金融资源配置社会合理性的本质性特征,是新历史阶段下对政策性金融本质的最新认知与概括,亦是对中国政策性金融运行20余年后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的一般性指导原则,对于规范政策性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政策性金融公共性的内涵包括目标的公共性、活动范围的公共性以及运作机制的公共性;其具体内容及侧重点取决于一国的基本国情,与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政策性金融实践的质量与效能直接影响其公共性本质的实现程度,但政策性金融的公共性属性却并不必然决定政策性金融的实践,故而需要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晓迪
公共传播是当前传播学研究的热点,在对传播"公共性"解读的基础上,从传播"公共性"的视角分析城乡数字鸿沟发现,当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呈加深的趋势,一方面表现在公共资源分配不均、传播渠道开放性差异等"物"的因素方面,另一方面表现在城乡传播者多元性、主体性、媒介素养、传播理念等"人"的因素方面,这种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农村传播资源不足、传播渠道不畅、传播意识和传播能力缺乏等问题严重。为此,要保障城乡"数字公平",使农村居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传播权益,就需要从减少城乡数字鸿沟开始: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农村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