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0)
2023(7050)
2022(5966)
2021(5279)
2020(4439)
2019(9726)
2018(9340)
2017(17412)
2016(9634)
2015(10313)
2014(9703)
2013(9494)
2012(8802)
2011(7920)
2010(7660)
2009(7044)
2008(6769)
2007(5879)
2006(5260)
2005(4634)
作者
(31882)
(26596)
(26490)
(24726)
(16871)
(12959)
(11685)
(10381)
(10193)
(9165)
(9096)
(8836)
(8737)
(8328)
(8288)
(8223)
(8206)
(8022)
(7717)
(7709)
(6997)
(6523)
(6264)
(6087)
(5992)
(5911)
(5828)
(5723)
(5452)
(5390)
学科
(35952)
经济(35904)
管理(29650)
(26491)
(20995)
企业(20995)
方法(16966)
数学(15021)
数学方法(14889)
环境(11416)
(10817)
(10691)
(10223)
中国(8941)
(8728)
贸易(8727)
(8529)
业经(7983)
(7731)
农业(7111)
(6388)
财务(6386)
财务管理(6373)
技术(6312)
(6233)
地方(6147)
企业财务(6099)
(5393)
规划(5225)
(5170)
机构
大学(139437)
学院(137503)
(55487)
经济(54535)
研究(51963)
管理(51001)
理学(45286)
理学院(44754)
管理学(43865)
管理学院(43674)
中国(37295)
(36519)
科学(36482)
农业(29766)
(29560)
业大(28801)
(28564)
研究所(26738)
中心(22864)
(22847)
(20150)
农业大学(19676)
(19093)
财经(18873)
北京(17964)
(17384)
(17256)
经济学(17008)
科学院(16623)
(16606)
基金
项目(103567)
科学(80385)
基金(77047)
(72607)
国家(72050)
研究(64633)
科学基金(59716)
社会(42631)
自然(42478)
自然科(41486)
自然科学(41465)
基金项目(41319)
自然科学基金(40770)
社会科(40457)
社会科学(40443)
(40164)
(35299)
资助(30978)
教育(28285)
重点(24117)
计划(23137)
编号(22543)
(22117)
(22004)
(21913)
科研(21336)
科技(20730)
创新(20587)
(20419)
国家社会(18607)
期刊
(53958)
经济(53958)
学报(34401)
研究(34217)
(31253)
科学(27902)
中国(25201)
大学(24175)
学学(23450)
农业(21326)
管理(17136)
(16914)
(11650)
业大(10331)
经济研究(9896)
(9802)
金融(9802)
财经(9144)
业经(9061)
农业大学(8899)
(8738)
技术(8562)
教育(8098)
(7820)
科技(7777)
问题(7441)
资源(7254)
林业(6506)
商业(6261)
(6246)
共检索到192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尧  陈家长  胡庚东  赵志祥  孟顺龙  范立民  宋超  邴旭文  
通过测定TOC、COD、Chl、TN、NH_4+-N、NO_2--N、NO_3--N、TP、PO_4(3-)-P等水质指标和底泥中TOC、TN、TP指标,探究"空心菜-水芹"轮作模式对不同养殖品种和养殖数量情况下养殖池塘水质和底质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轮作模式前期,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种植能显著降低甘露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养殖场TOC、Chl、TN、NH_4+-N、NO_2--N、NO_3--N、PO_4(3-)-P等水质指标,能显著降低苏州经济鱼亲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邵乃麟  郭印  沈竑  陈金民  魏华  
在黄鳝-克氏原螯虾-水稻共作塘中,进行了枯草芽孢杆菌和空心菜改善水质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空心菜对鳝虾稻共作水体均有较好的净化作用,能提升溶解氧、降低p H。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氨氮、亚硝酸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强于3种密度的空心菜,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68.06%、86.49%、49.96%和58.82%;单一投放空心菜时,以20%的密度处理对氨氮、亚硝酸氮、总氮、总磷的去除作用最强,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63.00%、88.39%、53.12%和49.02%。综上,鳝虾稻共作池塘搭配枯草芽孢杆菌和20%密度的空心菜为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东兴  蔡春芳  华雪铭  杨超  曾庆飞  谷孝鸿  沈建明  张卫业  
为准确估计混养鱼、青虾、河蟹养殖池塘清塘时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实验选取三种类型池塘(混养鱼塘、青虾塘、河蟹塘)各5口。混养鱼塘清塘时一边捕捞一边用潜水泵排水;青虾塘在捕捞完成后即用潜水泵排水;河蟹塘在捕捞完成后1个月左右采用自流装置从表层开始排水并滞留30 cm水于塘内。采集三类池塘清塘前塘内水样及清塘过程中排水口水样,分析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和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分别以塘内水质和排水口水质的监测值估算了污染物的表观排放强度和实际排放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塘内水位下降,混养鱼塘和青虾塘排水口的污染物浓度显著提高(P<0.05)。混养鱼塘的实际污染强度显著高于其表观污染强度(P<0.05)。然而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白小丽  梁旭方  李卫芬  何珊  安皓  
采用一种芽孢杆菌制剂(Bacillus)对鳜(Siniperca chuatsi)及饵料鱼池塘进行水质调控。通过测定池塘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透明度及pH值等水质指标和池塘中浮游生物量,评价芽孢杆菌制剂对鳜及饵料鱼池塘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芽孢杆菌制剂能够提高水质透明度,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其中,亚硝酸盐的最大降解率为77.5%。投喂芽孢杆菌后,实验池塘和对照池塘浮游生物组成均变化不大,表明该制剂对池塘的浮游生物组成没有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建宁  王红英  
从生产实际出发,在分析池塘水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池塘水质的分级评价标准,建立了池塘水质评价指标综合权重矩阵,用以对多个试验池塘的水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这为提高池塘的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跃朋  马兟  张哲  
以18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进行对虾池塘不同密度混养牡蛎试验,利用N、S、P综合相对污染指数对不同密度混养牡蛎对虾池塘底质养殖负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混养牡蛎虾池底质中N、S、P营养指标随养殖进程呈上升趋势,到实验结束时,不同密度梯度牡蛎混养围隔底质污染程度不同,根据N、S、P综合相对污染指数评估养殖负荷,各围隔呈低谷状排列:Ⅱ组(98.14)>Ⅲ组(60.64)>Ⅳ组(33.05)>Ⅴ组(29.68)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旭斌  王广军  郁二蒙  龚望宝  余德光  谢骏  
本试验研究了珠海市之山水产养殖基地的3个浅水池塘(1.3±0.1)m和3个深水池塘(2.2±0.1)m中的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分布和群落结构特点以及理化指标的变化,以探讨两种不同深度池塘的水质和浮游藻类多样性之间的差异,为传统池塘挖深改造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浮游藻类密度、藻类组成及藻类优势种群在两种不同深度池塘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深水池塘的藻类密度、丰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低于浅水池塘(P<0.05)。总磷(TP)和总氮(TN)浓度在两种不同深度池塘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深水池塘中的总磷(TP)和总氮(TN)浓度显著高于浅水池塘(P<0.05)。深水池塘中的藻类密度与TN和T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景华  李谷  张世羊  陶玲  张春雪  
应用Biolog Eco微板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循环水养殖池塘水质理化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水质理化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循环塘与对照塘具有不同的水质理化特征;池塘水体总氮TN、总磷TP、细菌总数BN与微生物代谢活性正相关,TN、BN与微生物代谢多样性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McIntosh指数正相关;冗余分析表明,循环塘的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与对照塘具有明显的差异,且TN、化学需氧量COD Mn、总溶解固体TDS、TP等环境因子对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差异性贡献最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妹  陈有光  段登选  刘梅  陈金萍  周阳  
在泥鳅养殖水体中施加一定浓度梯度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测定水化学指标并观察泥鳅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能够稳定养殖水体的pH,显著提高溶氧(DO),增加速率为(1.064±0.04)g.L-1.d-1,化学耗氧量(CODMn)和氨氮(NH4+-N)去除效果明显,降解速率分别为(0.84±0.04)、(0.136±0.03)g.L-1.d-1,氮磷比值(N/P)得到了有效调节;随着施菌量的增加,停食的泥鳅体重变化减小.因此,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泥鳅养殖池塘水质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延亮  周凯  韦艳  么宗利  祭仲石  孙真  高鹏程  来琦芳  
以盐碱池塘水体为研究对象,比较叶轮+底增的复合增氧方式和传统叶轮单一增氧方式下盐碱池塘水体pH的变化趋势,以探讨复合增氧方式对盐碱池塘水体pH的影响。试验包括室内和野外试验两部分,室内试验为通气量和叶绿素a浓度交互作用下对室内普通水体pH的影响,野外试验为复合增氧和传统叶轮单一增氧方式对盐碱池塘水体pH、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显示,通气可以显著降低水体pH值(P<0.05),且降低值(ΔpH)随通气量增大而增大。野外试验结果显示,开机时,不同天气条件下复合增氧池塘pH均显著低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复合增氧池塘DO和CO_2浓度均显著高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不开机时阴天和雨天条件下两者差异亦显著(P<0.05)。整个养殖期复合增氧池塘DO显著高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而pH值下降及CO_2浓度上升较明显,且均在第45天后低于和高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发现,复合增氧与单一叶轮增氧方式下叶绿素a浓度与水体pH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13和0.738。以上结果表明,复合增氧方式能够增加水-气接触面积,有效提高盐碱池塘水体DO和CO_2浓度,降低池塘水体pH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建国  赵冬艳  孙成渤  
2005—2010年,对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公司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养殖池塘是否覆膜、覆膜面积大小,均会使整个养殖系统中的总硬度(TH)、总碱度(AT)、NH3-N和PO4-P在时空上产生差异。时间上,它们年份间差异极显著(P<0.01);空间上,各采样点的AT和NH3-N差异显著(P<0.05)。覆膜使系统的TH和AT稳定性减弱,CV上升了166.5%~241.7%,这种情况在养殖中期尤为突出,但对NH3-N和PO4-P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明显。养殖系统中较大面积的覆膜(43.65%)对养殖池塘TH、AT和NH3-N稳定性的影响比非覆膜池塘的大,CV分别高出了75.9%、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马旭洲  王昂  
为了探究施肥对河蟹幼蟹养殖水质的影响,于2016年6—10月在上海崇明幼蟹培育基地选择6口池塘进行研究。实验设置不施肥处理组和施肥处理组,并对以上处理组和水源的水温(T)、溶解氧(DO)、pH、化学需氧量(CODMn)、总磷(TP)、磷酸盐(PO_4~(3-)-P)、总氮(TN)、铵态氮(NH_4~+-N)、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2-N)、钙镁总硬度和叶绿素a(Chl. a)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幼蟹池塘水质变化具有明显季节特征,其中6月和9月两组池塘水质因子较为平稳,7—8月两组池塘CODMn、Chl. a出现显著升高而DO显著下降,养殖末期(10月)两组池塘除总硬度和DO大幅下降,剩余水质因子显著升高。实验中水源和两组池塘的水温和pH差异不显著(P> 0. 05)。水源DO和NO_3~--N显著高于施肥与不施肥池塘(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春雪  陶玲  张世羊  李晓莉  宋景华  李谷  
借助BIOLOG检测法,研究了栽种莲藕池塘及养殖黄颡鱼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种植莲藕后底泥中有机质(OM)含量分别减少11.45%(深度0~5 cm)、19.12%(深度5~10 cm),莲藕的生长能促进根区底泥有机质的消耗,对底泥中的总氮(TN)、总磷(TP)均有一定的吸收作用;种植组与对照组在养殖周期后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均高于初始值,且种植组AWCD变化率更显著,表明栽种莲藕的底泥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更;对0~5 cm与5~10 cm底泥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比较发现同一环境不同深度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不同;养鱼组(0~5 cm)底泥中微生物Biolog代谢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童潇  廖梅杰  李彬  荣小军  王印庚  王锦锦  于永翔  张正  常玉松  
近年来,极端高温灾害已成为限制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本团队前期研发出一款可实现池塘养殖刺参安全度夏的池塘冷能气雾降温设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解析使用该设备对池塘环境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选取安装并使用该设备的5个池塘(实验组,根据相对区域的不同,标记为E1和E2组)和无任何降温措施的3个池塘(对照组,标记为C组)为研究对象,测定夏季高温期实验池塘水质及底质指标,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相应池塘沉积物中菌群结构差异进行解析,进一步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相关环境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2个实验组池塘的底层平均水温显著低于对照组,水体溶解氧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水体氨氮和沉积物氨氮、亚硝酸氮以及化学需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池塘(P<0.05)。LefSe分析筛选到在不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13个细菌群类(P<0.05)。对菌群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参与氮循环过程的微生物种类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筛选到与实验池塘水体氨氮含量显著相关的3个OTUs,分别为OTU7、OTU29和OTU108,依次归属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的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以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下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在所预测到的25个原核生物COG代谢途径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8个代谢途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设备可显著改善池塘水质及底质环境,并影响沉积物菌群结构,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该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范立民  吴伟  裘丽萍  李丹丹  孟顺龙  宋超  郑尧  陈家长  
为了研究罗非鱼养殖池塘水和表层沉积物中蓝藻(蓝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状况和影响因素,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对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对其中的蓝藻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蓝藻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中的优势目是相同的,为聚球藻目、Cyanobacteria_norank和色球藻目;水中的蓝藻群落结构受到月份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并且与系统中氮净输入量有关。表层沉积物中的蓝藻群落受到池塘差异的影响更大,且与系统中磷净输入量有关。试验条件下,罗非鱼对系统中蓝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主要来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