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5)
2023(15929)
2022(13034)
2021(12442)
2020(10031)
2019(22770)
2018(23336)
2017(43958)
2016(23998)
2015(26814)
2014(26638)
2013(25737)
2012(23175)
2011(20999)
2010(21615)
2009(20425)
2008(20024)
2007(18170)
2006(16492)
2005(14903)
作者
(65773)
(54532)
(54357)
(51943)
(34211)
(26022)
(24593)
(20893)
(20605)
(19552)
(18344)
(18305)
(17354)
(17225)
(16730)
(16535)
(16175)
(16014)
(15660)
(15612)
(13769)
(13328)
(13155)
(12728)
(12320)
(12318)
(12313)
(11949)
(11036)
(10712)
学科
(95253)
经济(95147)
(73474)
管理(67864)
(52270)
企业(52270)
(51162)
方法(36449)
农业(33784)
数学(31802)
数学方法(31187)
中国(30955)
业经(28249)
(24211)
(22856)
技术(20623)
地方(18794)
(17891)
贸易(17877)
(17815)
银行(17801)
(17447)
(17141)
(16866)
(16333)
理论(16204)
(15884)
(15178)
金融(15176)
(15153)
机构
学院(334336)
大学(327313)
(136785)
经济(133766)
管理(129215)
理学(110276)
理学院(109217)
研究(108369)
管理学(107117)
管理学院(106509)
中国(86874)
(69011)
(65532)
(63868)
科学(63237)
(53601)
(53218)
中心(51227)
财经(49902)
业大(49819)
农业(48334)
研究所(47601)
(45075)
(44833)
师范(44454)
北京(43572)
(42488)
经济学(40241)
(38569)
财经大学(36255)
基金
项目(211116)
科学(167115)
研究(163371)
基金(150123)
(128712)
国家(127490)
科学基金(110125)
社会(103486)
社会科(97712)
社会科学(97689)
(85739)
基金项目(78389)
教育(75660)
编号(70297)
(69818)
自然(67154)
自然科(65625)
自然科学(65616)
自然科学基金(64432)
资助(60071)
成果(57713)
课题(48508)
(47968)
重点(47120)
(46993)
(46231)
创新(44024)
国家社会(42279)
(41189)
(41076)
期刊
(163459)
经济(163459)
研究(102631)
中国(75184)
(66239)
(49596)
管理(48613)
教育(45635)
学报(45382)
科学(44522)
农业(44462)
大学(36712)
(36501)
金融(36501)
学学(34159)
业经(32929)
技术(32681)
经济研究(24382)
财经(24061)
问题(22538)
(22274)
(20740)
图书(17821)
技术经济(17634)
(16978)
科技(16486)
农村(16201)
(16201)
统计(16093)
商业(15909)
共检索到520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成玉  马爽  
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的格局日渐成型,并对传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形成挑战,要求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适时改革与创新。基于"空心化"、老龄化的农村人口新形势和公平效率兼顾原则,本文从供给主体、供给数量与布局、供给结构、供给方式、需求表达与供给决策,以及管护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的方向与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兆河  苑艺  
本文因循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现状——主要困境——解决途径的逻辑,以积极老龄化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别对传统居家养老方式、自给自足养老模式、政府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从健康、参与、保障三个维度提出了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模式创新途径,对于当下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有一定现实启发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兆河  苑艺  
本文因循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现状——主要困境——解决途径的逻辑,以积极老龄化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别对传统居家养老方式、自给自足养老模式、政府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从健康、参与、保障三个维度提出了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模式创新途径,对于当下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有一定现实启发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劲松  
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近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将加速、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此背景下的我国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本文结合对老年人存在的价值与老年人的需求的分析,认为自我养老是农村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促进农村自我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熊茜  李超  
本文在全面分析农村传统养老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从养老服务接受者、养老服务提供者以及成本—效益的视角入手,比较分析"互助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以及"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异同。最后着眼于文化和养老产业化的现实进行对策建议,指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必须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国  
我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养老市场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信托作为重要的现代金融制度和工具,能够在养老市场发展中发挥独特的制度优势。文章重点分析了未来信托在养老领域业务创新的思路,并就现在面临的障碍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丰伟   王凤华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当前农村空心化背景下是一种符合趋势的选择。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养老问题,传统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农村社区具有紧密的居住环境和共同体意识,通过互助组织、合作社等机制实现养老互助是可行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降低了个体养老成本和风险,促进了社会融合和互帮互助的氛围,还可以解决弥补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但推广该模式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组织管理、资金来源和政策支持等。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局限性,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以确保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扬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城市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得到了较早的关注,国家从社会保障方面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养老保障网,但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起步较晚,其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养老保障形式更为严峻: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随着家庭结构和规模的变化日趋弱化,机构养老在农村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及服务质量过低的问题,惠及农村老年人的“新农保”的保障水平过低。这其中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是大量留守在农村的空巢老人,其经济来源单一、生活照料缺失、精神生活空虚等问题愈加严重,亟待解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廖张洁  张利娟  
文章分析了能直接影响到养老问题的城乡差距,提出了要做好农村养老工作就必须“认识城乡差距,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地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以便落实养老工作”并提出分区域构建我国农村养老机构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时润哲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土地制度改革密切相关,土地制度是农村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一个有力举措。由于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能够帮助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而农村人口老龄化虽然对农业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也加速了农业劳动力结构的转变和农业技术的运用。基于此,农地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口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土地制度改革要能够推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丁少群  王信  
在未来20~30年中国农村老龄化高峰期将来临,同时伴随严重的高龄化与少子化特征。研究认为,未来5~10年将是建立健全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战略机遇期,政府须从整体上把农村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改变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碎片化"管理和不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整合、调整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强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管理,提高国家应对农村老龄问题的行政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娟  
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不仅造成城乡空间发展的断裂与不平衡,也使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新型农村的社区建设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广大农民对农村的社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但“空心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如建设规划不合理,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缺乏就业与农业生产管理功能,建设资金投入匮乏等,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构建农村社区治安服务平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华清  袁艳平  
农民组织化作为繁荣我国农村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虽然在其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不能忽视当前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的客观事实。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致使各种新旧矛盾日益凸显,对农民组织化发展的要求也显得更为紧迫。组织化的研究,必然离不开农村最现实的各种具体情况。为此,文章结合农村空心化这个最大的现实背景,探讨它对组织化发展进程所带来的各种阻碍,并最终落脚于在空心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快组织化发展这个重点问题的研究之上。这有利于避免组织化的盲目发展,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谈判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丽凤  占鹏飞  吕赞  
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心化"与社区建设的理论梳理,明确了农村"空心化"环境下农村社区应具备的特征。基于对辽西五市的实地调查研究,从社区与行政村建制、城镇化发展和农村社区体制改革角度探讨农村"空心化"环境下的社区建设模式,农村社区建设应因地制宜,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模式。为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从社区建设机制、发展农村社区经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功能和社区文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丽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影响,面对逐年下降的出生率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致使农村留守老人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农村也日益凸显。农村老人数量的增加,导致老人抚养比例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农村的经济生产效益,并弱化了传统养老模式的地位。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进行了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