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3)
2023(8303)
2022(7082)
2021(6867)
2020(5641)
2019(12294)
2018(12104)
2017(22857)
2016(12655)
2015(14136)
2014(13729)
2013(13070)
2012(11986)
2011(10524)
2010(11020)
2009(10516)
2008(10679)
2007(9626)
2006(8602)
2005(7667)
作者
(33491)
(27769)
(27587)
(26469)
(17861)
(13234)
(12615)
(10672)
(10414)
(10228)
(9275)
(9176)
(8859)
(8776)
(8651)
(8449)
(8439)
(8346)
(7999)
(7948)
(6870)
(6863)
(6680)
(6430)
(6393)
(6325)
(6119)
(6108)
(5636)
(5494)
学科
管理(42285)
(40216)
经济(40161)
(36507)
(30944)
企业(30944)
(26871)
方法(14898)
(14796)
中国(14369)
财政(13079)
(12854)
财务(12829)
财务管理(12785)
(12523)
数学(12358)
企业财务(12092)
数学方法(12038)
(10650)
(10151)
业经(9767)
地方(9490)
(9393)
贸易(9387)
(9151)
(8961)
银行(8950)
农业(8829)
(8793)
理论(8470)
机构
学院(167001)
大学(162108)
(64401)
经济(62764)
管理(60831)
研究(55154)
理学(51142)
理学院(50634)
管理学(49562)
管理学院(49259)
中国(44831)
(41228)
(33844)
科学(33026)
(27984)
财经(27769)
(27577)
中心(26363)
(25575)
(24893)
研究所(24445)
(22034)
师范(21836)
业大(21714)
(21628)
北京(21414)
(20116)
农业(19905)
财经大学(19839)
技术(19293)
基金
项目(101816)
科学(79405)
研究(78696)
基金(71490)
(60976)
国家(60391)
科学基金(51829)
社会(47801)
社会科(45156)
社会科学(45149)
(40891)
教育(37127)
基金项目(36201)
编号(34394)
(33790)
自然(32485)
自然科(31748)
自然科学(31741)
自然科学基金(31118)
资助(30185)
成果(29791)
课题(24171)
重点(23044)
(22096)
(21808)
(21590)
项目编号(21330)
(21040)
(21013)
创新(19592)
期刊
(80376)
经济(80376)
研究(54407)
中国(38263)
(37264)
(24781)
管理(23758)
学报(23540)
教育(22899)
科学(21218)
(19360)
金融(19360)
大学(18304)
学学(17184)
农业(16765)
技术(14310)
业经(13975)
财经(13964)
经济研究(13535)
(11988)
会计(9591)
(9531)
财会(9419)
问题(9378)
(8453)
(8166)
财政(8166)
(8007)
图书(7922)
国际(7883)
共检索到270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力平  
"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有四个方面:稳政策、稳经济、稳物价、稳社会;"进"则要在战略机遇期中实现三个"新":方式转变有新进展,改革开放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工作要求,是因为今年可能是近20年来经济形势变数较多、情况相当复杂、前景较难预测的一年,"稳中求进"就是要立足"稳",谋求"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张晶晶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多重不确定性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叠加,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已降至4%。为实现我国“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经济社会远景发展目标,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财政服务全局的必要保障性举措。领会中央经济工作指导精神,追求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力求掌握好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与推进经济社会转轨三大维度形成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控框架,明确提升效能、加强统筹中的相关思路与重点,紧抓具体工作中的五方面要点,并注重利用好PPP创新机制的乘数放大作用,更好提升政府调控效能,服务于现代化发展全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本文简要描述了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外部环境,对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2022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指出2022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三大重点:扩大支出规模、进一步减税降费、保持财政可持续性。进一步地,本文就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可能面临的问题和突出矛盾进行了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202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需要。本文对从2008年开始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发展演变作了简要概括,即从应对金融危机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的主基调没有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在不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从结构性减税到减税降费,从大规模减税降费到减税退税;为适应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需要,政府财力统筹也得到强调。适应疫情防控需要,积极财政政策在力度和方向上都作出相应的调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积极财政政策效能的提升要靠财政投资的落实和市场活力的释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振海  
税收是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 ,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税制体系中 ,所得税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税制改革后 ,我国实行的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税种的税制。在这样一个税制体系下 ,特别是在当前实施的旨在拉动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中 ,所得税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者认为 ,由于我国国情不同 ,运用反衰退的所得税政策存在较大局限性 ,但我国所得税制应在调节供给结构方面有所作为 ,从提高思想认识、政策制度、加强征管等方面 ,为更好地发挥所得税的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詹卉  
近四年来 ,我国连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有力地扩大了内需。目前 ,我国面临全球经济整体走低的形势 ,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方面仍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动向及连年增长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了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小蒂  
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近期取向:扩大内需关于我国宏观经济是否存在总需求不足的问题,自去年以来一直在学术界引起争议,这一现象本身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时滞”。①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总需求不足的具体表现有:(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均呈现负增...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樊丽淑   杨义群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永勇  
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目标应由短期内的促进经济增长转向中长期的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供需错配。积极财政政策作为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改变传统的依靠大规模投资刺激有效需求的凯恩斯主义思路,转向如何增加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针对当前我国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应在化解产能过剩,减轻企业负担,培育社会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青  
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国应否减税一直是个热点问题,本文是其中一方面观点的代表。该文主要致力于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对1998年以来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看法,作者认为政策性、临时性因素造成的增收不可忽视,而且税收超常增长也不能成为减税的理由;二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意味着必须减税,作者从减税与增支两种手段的效应角度,从财政赤字角度,说明目前不能大规模减税;三是减税能否有效拉动内需,作者从我国的税制结构,从目前内需不足的原因角度说明减税不能有效拉动内需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增长趋势长期存在两种反差: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所占比重逐年下滑;二是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两种反差形成以下后果:(1)在财政与银行关系上,银行的作用相对强化,财政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力平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这既体现在经济强劲增长顺境中各国的相互拉动,也表现在经济衰退危机逆境里各国的共同应对;既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又表现为这一进程对各国宏观政策运用效果的制约。而具体在财政政策运用上,主要体现的就是政策主权运用与国际协调这样一种对立统一。在共同应对经济衰退与危机的今天,在既解决自身问题又能为全球复苏尽力的目标实现上,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深对这一重要辩证关系的理解,并探讨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有效运用的可能启示。本文的基本观点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述:"政策运用是主权,主权运用要协调,协调运作有难度,推进协调促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